別拿X光片問有沒有肺癌,我真看不出來!

2020-12-06 騰訊網

點擊好醫生頭條關注

看更多精彩內容

XX醫生,單位體檢拍的胸片,麻煩給看看有沒肺癌?

XX主任,我可不做CT,輻射太大。能給開個胸片嗎?咳咳咳……

這個場景有沒有似曾相識,無力吐槽?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X光片再熟悉不過了。從小到大,從上學到工作,它是常規體檢中的必查項目。它應用較早、最普遍,價格也相對便宜,主要用於一些疾病的初步檢查,便於發現一些較明顯的病變,是疾病初篩的首選檢查方式。比如,X光片對於有移位骨折、有骨質改變的骨病、關節部位骨性病變、不透光異物存留、心肺器質性疾病、消化系統梗阻等疾病有很好的診斷價值。

圖源:攝圖網

發熱、咳嗽、懷疑肺部感染炎症時,X光片是一種簡單、實用的檢查方式。但如果把X光片作為常規體檢項目,用來排查癌症就不那麼明智了。

「X光片在早期肺癌的檢出應用方面,有一定局限性。」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部腫瘤中心副主任、副主任醫師王志強說,「它不易檢出肺臟隱蔽部位的病灶和微小病灶,只能照出比較大的腫瘤陰影,而且如果腫瘤的陰影和心臟影重疊的話,就連腫瘤也看不出來。」

2020年10月,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在國際肺癌研究聯合會旗下期刊《胸部腫瘤學雜誌(JTO)》發布的最新中國肺癌報告指出:目前低劑量螺旋CT篩查,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最有效方法。

十年來,國家衛健委「國家癌症篩查計劃」資助了兩項大規模肺癌篩查項目,2010年啟動的農村高危人群篩查計劃(RuraCSP)和2012年啟動的城市癌症篩查計劃(CanSPUC)。肺癌檢出率約為1%。結果顯示,CT篩查可有效提高肺癌高危人群早診早治比例。

圖源:攝圖網

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胸外科主任戴紀綱教授介紹,很多單位體檢套餐裡,依然用X光胸片篩查肺癌,事實上,拍X光胸片篩查早期肺癌沒有多大價值,查出來也已經是中晚期了。現在已經有一部分單位把低劑量螺旋CT放在員工體檢中。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曾刊登一項研究稱,將具有肺癌高危因素的5萬多人隨機分到CT組和胸部X光片組,前者每年做3次胸部低劑量螺旋CT,後者每年拍3次胸部正側位X光片。5年後發現,CT篩查將肺癌的死亡率相對降低了20%,而X光片篩查僅能將肺癌死亡率降低6.7%。

很多人都會覺得CT檢查輻射太大,不願意去做。對此,王志強表示:「CT檢查確實有輻射,但是做一次檢查產生的輻射量,遠遠低於我國規定的能接受的輻射劑量,不會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目前明確認為只有遭受100mSV以上的輻射量,才會明顯增加患癌的概率。如果每天抽菸30支,一年的輻射量等於160mSV,而一次胸部CT檢查的輻射量是3.0mSV。」

實際上,就算不做CT檢查,人類也不能完全避免輻射。日常生活中,人們都要接收來自於自然的輻射,哪怕是不看電視不用電腦,宇宙射線、天然放射性元素、人體內的放射性物質等,都會產生輻射。因此,輻射是難免的,既然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那我們不能因噎廢食,不做檢查而耽誤病情的早診早治。

圖源:攝圖網

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新確診肺癌病例數78.7萬,每5個癌症患者中就有一個是肺癌患者,相當於每天有2100多人、每分鐘有1.5人確診肺癌。對於肺癌高危人群,如:長期吸菸、有腫瘤家族史、有職業暴露史等高危人群,應定期通過低劑量螺旋CT進行肺癌篩查,低劑量螺旋CT精度高,輻射低,最重要的是可以有效進行肺癌早期診斷。

來源:國家癌症中心 家庭醫藥雜誌 重慶晨報 大河健康報

本文系好醫生整理撰寫,轉載請聯繫授權

好醫生正面向全體讀者徵稿

相關焦點

  • 她憑1張10年前的鋇餐x光片,排除肺癌
    很多女士喜歡佩戴首飾和護身符,有的人比較信這個,片刻不離身,拍片時也不同意摘下來,就會在X光片上顯示為這樣一個高密度影。 我們詢問了這位女士,並沒有佩戴玉飾,上衣的胸背部也沒有類似的橡膠類高密度裝飾,那就要高度懷疑肺內結節了!
  • CT片像肺癌,支氣管鏡是良性,沒有癌細胞的感覺真爽
    豪大夫今天分享兩個病例,一開始的CT片很像晚期肺癌、淋巴轉移,但最終穿刺病理是一種良性疾病,體現了病理檢測的重要性聽到結果的那一刻,女士長籲一口氣:老天,這過山車真刺激!謝天謝地!
  • 大部分肺癌被發現就已晚期?X光片、CT、腫瘤標誌物,肺部體檢該選...
    你可以仔細問個明白,不再有顧慮困擾!  而今天,我們就先說說健康體檢中,肺部檢查項目應該怎樣選擇……  01  年年體檢卻被查出肺癌  胸部X光片到底做不做?  可從去年11月底起,他開始不停地咳嗽咳痰,隨著時間推移,到醫院做了胸部CT檢查後發現右肺腫物。通過進一步檢查,被確診為右肺癌並胸膜轉移,縱膈、腹膜後淋巴結轉移。  「單位每年都組織體檢,也都檢查了胸部X光片,怎麼一直都沒發現?」李大爺覺得奇怪。
  • 為什麼有人說X光片不能放在家裡?什麼原因?看完就明白了
    為什麼有人說X光片不能放在家裡?什麼原因看完就明白了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很多人應該有去醫院看病的經歷,去醫院看病的時候,為了更好的了解病情,大部分醫生都會讓患者先拍一個片子,尤其是一些內傷,只有拍出片子之後,醫生才能更好的做出判斷,給出合理的治療方式。但是為什麼有的人說X光片不能放在家裡?
  • 彩超,X光,CT,核磁,都有什麼不一樣?醫生和你講一講
    只不過它也有著一些缺點,如果醫生的經驗不足的話,拍攝出來的影像會有著重疊效應,導致底片模糊不清,這時候就需要重新在多角度拍攝x光片了,這也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而且需要注意的是,x光總是有著一些輕微的輻射的,所以對於孕婦來說,大家還是不要做x光了,否則的話會嚴重影響你孩子的成長。
  • 何潤東手臂受傷,曬手掌x光片,受傷仍堅持鍛鍊手腕力量
    文/娛樂新行家何潤東雖然平時曝光率並不是特別的高,但是大家都知道人家是老牌演員了,演了很多經典的角色,尤其是一些武打片裡面給人的感覺特別的有氣場非常的霸氣,不過這麼多年拍戲也是讓他受了很多的傷。這不就在日前他再次曬出了自己手掌的x光片,從這張x光片裡面可以明顯的看出,他的手背上的骨頭已經完全的骨折了,這個痕跡可以說是特別的清晰,另外還有一張x光片裡面則是已經做過手術,進行了相關的固定之後,不過明顯的可以看出這裡面有一些螺絲之類的,估計是想要將骨頭重新的固定住吧。
  • 孩子拍X光片 究竟有沒有「傷害」
    不過,胸片檢查和家長通常認為的「胸透」,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我們醫院現在已經很少做胸透了,而是做胸片,因為胸透是動態的,需要醫生動態地看,可能需要看兩三分鐘,放射量相對比較大。」李永麗說,這種方式,幾年前就已經不做了,現在大多數醫院做的都是胸片,一般照一下就結束了,放射量比較小。
  • 確診肺癌晚期後,她已堅持7年:癌症有什麼大不了?
    體檢結束後,我順手打了個電話給我姐,她是廣州一家醫院的醫生。她聽說肺部有陰影,一下子就緊張起來,馬上安排我做CT檢查。事實證明,她的緊張是對的。CT做出來的結果,高度懷疑肺部有惡性腫瘤。我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立馬帶著CT片子去中山腫瘤醫院看了專家。幸運女神沒有在此刻降臨,我被確診為肺癌。
  • 胸片不是胸透,正常體檢拍的是X光片不做胸透
    昨天,我們辦公室裡好幾位做了媽媽的同事問我同一個問題:「小孩子今後還要做胸透嗎?今後體檢還要拍片嗎?」她們說微博上都傳瘋了,說胸透可以致癌,在發達國家都已淘汰了,但在我國,有的地方還把胸透作為學生體檢的常規項目。  這則微博來源於一則新聞報導。
  • X光、B超、CT等,哪些檢查最傷身,幾句實話醫生一直想告訴你
    但是,有不少人在聽到x光檢查、ct檢查時,都會產生抗拒心理,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大家受到了「輻射致癌」的影響!由於我們對醫療知識並沒有過多了解,更別說是醫療設備使用了。再受到當今網絡發達、真實或不真實的信息影響,大家都或多或少的對醫療設備有錯誤認知。甚至盲目認為,ct、x光、B超等,都有輻射,只要做了就可能會致癌!
  • 拍口腔X光片、拍CT、取牙模...一次全面的口腔必備檢查套餐,濟南...
    新一個月開始了,我送你們的新福利活動也開始了。  這一次是來自我們口腔科的活動,做這個活動的主要原因是口腔科閆主任想讓我在照顧你們皮膚的同時也關心一下大家的口腔問題,so~~~~  我一做活動,大家都搶著來找我給你們送福利呢~不要臉歸不要臉,還是得說正事。
  • 胸透和拍X光片是兩回事體檢根本不會做胸透·都市快報
    ■熱點追蹤  記者 王真 通訊員 周素琴 王雪飛    本報訊 昨天,我們辦公室裡好幾位做了媽媽的同事問我同一個問題:「小孩子今後還要做胸透嗎?今後體檢還要拍片嗎?」她們說微博上都傳瘋了,說胸透可以致癌,在發達國家都已淘汰了,但在我國,有的地方還把胸透作為學生體檢的常規項目。
  • 醫生讓病人拍X光,不擔心輻射致癌嗎?提醒:或與你認知的不一樣
    去醫院有過檢查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醫生在診斷病情時會建議患者進行「x光」檢查,通過檢查報告來進一步判斷身體情況。但是民間關於x光的傳言卻有很多,甚至說x光具有一定致癌性。所以當聽到需要照x光時,心裡總是充滿了恐懼。
  • 談核容易|雲端看核——X光片始祖
    X光片背後的故事X射線是一種波長極短,能量很大的電磁波,X射線的波長比可見光的波長更短,它的光子能量比可見光的光子能量大幾萬至幾十萬倍。由德國物理學家W.K.倫琴於1895年發現,故又稱倫琴射線。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X射線和X光片背後的故事。
  • 肺結節與肺癌,CT片怎麼區分?怎樣遠離肺結核?
    肺結核的CT片常常缺乏典型徵象,很多醫生喜歡把結核桿菌稱作「妖」,就是因為它可以模仿各類病變,比如普通肺炎、真菌感染、腫瘤性病變等,當肺結核表現為球形病灶時,常常跟肺癌難以鑑別。豪大夫找了一批球形改變的肺結核,我們一起看看肺結核與肺癌的CT鑑別要點。
  • 發現肺部有結節,難道是肺癌「登門造訪」?帶你走出肺癌誤區
    如果此時換做是你肺中有一個肺結節,你可能會急的每晚睡不著覺,因為你不知道它是良是惡,有沒有變化,每天過著提心弔膽的生活。像是身體裡藏了一枚「定時炸彈」,不知道何時就會「爆炸」。今天就帶大家深入了解一下肺癌,帶你走出肺癌的誤區。有了肺結節一定就是肺癌嗎?
  • 遭遇肺癌,先問醫生這10個問題
    在美國,醫生每天看幾位病人,在中國,醫生每天看幾十,上百位病人。在美國,患者每次見到醫生,通常有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溝通,可以諮詢任何問題。而中國,通常只有5分鐘,這對雙方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如果被診斷為肺癌,哪些問題最值得問醫生?
  • 張嘉倪意外受傷,曬照X光片,配文:可愛的人骨頭都是可愛的
    在娛樂圈,明星只有有成名作才能站在圈子裡,歌手只有有成名曲才能在音樂界佔有一席之地。有很多明星起初很受歡迎,但後來因沒有能拿得出手的作品,而逐漸變得意志消沉,導致星路越來越黯淡。可以說張嘉倪也算得上之一。
  • 心理學:他心裡有沒有你,聊天時問他一句話,就能看出來
    專欄講師:說愛,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愛情專家晉美說過:"男女愛情就像一座流水高山,無數過客來往,有人到此一遊,有使日月無光,有人改他江流,有人錦繡山河。真心並非做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從愛情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愛的本質實際上是一種真心付出,因為有了深愛的人所以更願意維護這一份美好。真正的愛並非做語言上的巨人,山盟海誓誰都可以說,可真正落到實處的卻少之又少,真愛是一種極強的共情能力,因為有了對方而明白愛的意義。
  • 闢謠:肺癌不要動手術,手術了也會復發?這種肺癌不化療也能治癒
    最近留言區看到好幾條類似評論,說肺癌不要花錢動手術,手術了也會復發,化療也沒用!給這幾條評論點讚的還不少!今天豪大夫分享一種能根治、不需要化療的肺癌:微浸潤腺癌。 隨著對肺癌防控的重視,越來越多的肺結節被篩查出來,但大家不必恐慌,這些結節絕大多數是良性的,尤其是直徑小於1cm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