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好醫生頭條關注
看更多精彩內容
XX醫生,單位體檢拍的胸片,麻煩給看看有沒肺癌?
XX主任,我可不做CT,輻射太大。能給開個胸片嗎?咳咳咳……
這個場景有沒有似曾相識,無力吐槽?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X光片再熟悉不過了。從小到大,從上學到工作,它是常規體檢中的必查項目。它應用較早、最普遍,價格也相對便宜,主要用於一些疾病的初步檢查,便於發現一些較明顯的病變,是疾病初篩的首選檢查方式。比如,X光片對於有移位骨折、有骨質改變的骨病、關節部位骨性病變、不透光異物存留、心肺器質性疾病、消化系統梗阻等疾病有很好的診斷價值。
圖源:攝圖網
發熱、咳嗽、懷疑肺部感染炎症時,X光片是一種簡單、實用的檢查方式。但如果把X光片作為常規體檢項目,用來排查癌症就不那麼明智了。
「X光片在早期肺癌的檢出應用方面,有一定局限性。」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部腫瘤中心副主任、副主任醫師王志強說,「它不易檢出肺臟隱蔽部位的病灶和微小病灶,只能照出比較大的腫瘤陰影,而且如果腫瘤的陰影和心臟影重疊的話,就連腫瘤也看不出來。」
2020年10月,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在國際肺癌研究聯合會旗下期刊《胸部腫瘤學雜誌(JTO)》發布的最新中國肺癌報告指出:目前低劑量螺旋CT篩查,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最有效方法。
十年來,國家衛健委「國家癌症篩查計劃」資助了兩項大規模肺癌篩查項目,2010年啟動的農村高危人群篩查計劃(RuraCSP)和2012年啟動的城市癌症篩查計劃(CanSPUC)。肺癌檢出率約為1%。結果顯示,CT篩查可有效提高肺癌高危人群早診早治比例。
圖源:攝圖網
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胸外科主任戴紀綱教授介紹,很多單位體檢套餐裡,依然用X光胸片篩查肺癌,事實上,拍X光胸片篩查早期肺癌沒有多大價值,查出來也已經是中晚期了。現在已經有一部分單位把低劑量螺旋CT放在員工體檢中。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曾刊登一項研究稱,將具有肺癌高危因素的5萬多人隨機分到CT組和胸部X光片組,前者每年做3次胸部低劑量螺旋CT,後者每年拍3次胸部正側位X光片。5年後發現,CT篩查將肺癌的死亡率相對降低了20%,而X光片篩查僅能將肺癌死亡率降低6.7%。
很多人都會覺得CT檢查輻射太大,不願意去做。對此,王志強表示:「CT檢查確實有輻射,但是做一次檢查產生的輻射量,遠遠低於我國規定的能接受的輻射劑量,不會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目前明確認為只有遭受100mSV以上的輻射量,才會明顯增加患癌的概率。如果每天抽菸30支,一年的輻射量等於160mSV,而一次胸部CT檢查的輻射量是3.0mSV。」
實際上,就算不做CT檢查,人類也不能完全避免輻射。日常生活中,人們都要接收來自於自然的輻射,哪怕是不看電視不用電腦,宇宙射線、天然放射性元素、人體內的放射性物質等,都會產生輻射。因此,輻射是難免的,既然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那我們不能因噎廢食,不做檢查而耽誤病情的早診早治。
圖源:攝圖網
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新確診肺癌病例數78.7萬,每5個癌症患者中就有一個是肺癌患者,相當於每天有2100多人、每分鐘有1.5人確診肺癌。對於肺癌高危人群,如:長期吸菸、有腫瘤家族史、有職業暴露史等高危人群,應定期通過低劑量螺旋CT進行肺癌篩查,低劑量螺旋CT精度高,輻射低,最重要的是可以有效進行肺癌早期診斷。
來源:國家癌症中心 家庭醫藥雜誌 重慶晨報 大河健康報
本文系好醫生整理撰寫,轉載請聯繫授權
好醫生正面向全體讀者徵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