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維度中的中國夢

2020-12-05 中國文明網

  從宏大歷史視域來看,中國夢是時代的夢,也是歷史的夢,是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在現時代的映射和反映。5000多年文明傳承的滋養,170多年深重災難的砥礪,90多年艱苦卓絕的追尋,60多年艱難曲折的探索,30多年改革開放的綻放,共同構成了我們理解和闡釋中國夢的歷史之維。在歷史的框架中,中國夢的未來指向更加明確,重大意義更為凸顯。

  一、源頭:5000多年綿延不絕的文明傳承,為中國夢提供了深厚的歷史積澱

  「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中國夢是在中國這塊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土地上生長出來的理想之花,5000多年綿延不絕的文明傳承滋養、孕育和哺乳,為其提供了最為深厚的歷史積澱。

  多樣性統一的中華文化,孕育了構築中國夢的文化資源。中華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且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形態,它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中華文化是多樣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吸收基礎上形成的文化整體,包含中國各民族和各地區的文化,都有其獨特內涵和價值。中華文化所包含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中華文化造就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與精神家園,構成了全體中華兒女身份認同的基礎。它所包含的價值取向、思想觀念和優良傳統,孕育了構築中國夢的巨大思想資源寶庫。

  幾度出現的輝煌盛世,確立了構築中國夢的歷史記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因由,就在於中國歷史上曾經多次出現過輝煌盛世。這為我們暢想中國夢提供了最持久的歷史記憶。古代中國在秦、漢、唐、元、明、清都出現過大一統,疆域空前遼闊,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空前繁榮,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曾經的輝煌盛世是今天我們構築中國夢的重要參照系,即憑藉強大的實力在世界上居於領先位置,為人類的和平與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提供了構築中國夢的精神元素。在5000多年的歷史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的民族精神。屈原、嶽飛、文天祥、鄭成功等等,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英雄事跡。民族精神薪火相傳,植根於中華5000年的歷史之中,鼓舞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了國家的繁榮昌盛拼搏不息、奮鬥不止。今天我們所講的愛國主義,作為一種體現人民群眾對自己祖國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進歷史發展、維護國家獨立和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聯繫在一起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一頭連著歷史,一頭連著當下,為構築中國夢提供了重要精神元素。

  二、泣夢:170多年災難深重的近代遭遇,為中國夢提供了沉重的歷史警示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一部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逡巡於命運低谷的血淚史、苦難史、屈辱史。對此,中國人民不信邪、不怕鬼、不低頭、不服輸,在哭泣、悲歌、吶喊和抗爭中,以極大的熱情攬中國夢入懷。

  最沉痛的教訓:落後就要挨打。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針對近代以來積貧積弱的狀況而提出的。馬克思在《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中敏銳地指出:「隨著鴉片日益成為中國人的統治者,皇帝及其周圍墨守成規的大官們也就日益喪失自己的統治權。歷史好像是首先要麻醉這個國家的人民,然後才能把他們從世代相傳的愚昧狀態中喚醒似的。」歷史不會忘記,鴉片戰爭以後,列強對中國虎視眈眈、步步緊逼;封建王朝統治日薄西山、風雨飄搖;大好河山,竟為他人肆意橫行、強徵暴斂;國家利益,竟成他人口中之食、砧上之肉;廣大人民饑寒交迫、備受奴役。落後就要挨打,這是近代史帶給中國的最沉痛的教訓。

  最深刻的啟示:不發展難自強。當西方開展工業革命時,清朝統治者依然固守著農業文明與自然經濟的緩慢節奏,依然迷戀著封建主義的專制皇權,依然強化著封建主義的思想禁錮,依然實行著對外閉關鎖國的政策。從那時起,中國就開始落伍於世界潮流,逐漸失去了往日的輝煌,逐漸拉大了與西方在各方面的差距,逐漸成為時代的落伍者。馬克思在《鴉片貿易史》中指出:「一個人口幾乎佔人類三分之一的大帝國,不顧時勢,安於現狀,人為地隔絕於世並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這樣一個帝國註定最後要在一場殊死的決鬥中被打垮。」回首過去,衰落必然導致民族危亡,不發展就難以自強。中國夢要想開花結果、落地生根,有賴於發展的強力支撐,需要強大的物質文化基礎,這是近代歷史帶給中國人民的最深刻的啟示。

  最重要的結論:找不到正確道路,就難以改變任人宰割的命運。近代以來,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國人不是沒有努力過,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資產階級革命運動都以失敗而告終。正如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中指出的:「一切別的東西都試過了,都失敗了。」在振興民族的道路上,中國之所以屢遭失敗,歸根到底還是由於沒有找到正確的道路;只有找到正確的道路,才能改變近代中國任人宰割的命運。只有道路正確,奮鬥才會有光明的前景,力量才會得到廣泛凝聚,信心才會得到極大提振,偏差與失誤才會得到最大限度的避免。可以說,道路決定命運,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要經過不斷的探索和艱難的選擇。

  三、尋夢:90多年艱苦卓絕的奮鬥歷程,為中國夢開闢了歷史的滄桑正道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高舉馬克思主義旗幟的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走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從此,中華民族的精神為之一振,炎黃子孫的面貌為之一新,古老大國的前景由暗淡轉入光明。

  先進政黨是追尋中國夢的領導力量。真正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帶上追尋中國夢的人間正道的,是中國共產黨。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就有了正確前進方向,中國人民就有了強大領導力量,中國命運就有了光明發展前景。中國共產黨的奮鬥和探索,把中國人民從黑暗引向了光明。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中國共產黨的性質、理想和宗旨,註定了她必須以實現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為己任,為實現民族復興傾注全部的智慧和心血;註定了她必須緊緊團結和依靠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從中獲取推動歷史進步的巨大力量。中華民族是在付出了屈辱的沉重代價、歷經了長期的艱苦探索之後,才最終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走上了民族繁榮昌盛的復興之路。

  科學理論是追尋中國夢的指導思想。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在《反對本本主義》中指出:「我們說馬克思主義是對的,決不是因為馬克思這個人是什麼『先哲』,而是因為他的理論,在我們的實踐中,在我們的鬥爭中,證明了是對的。」近代以來,差不多世界上有代表性的理論、學說、主義都在中華大地上被嘗試過,但都沒有解決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也沒有在中華大地上真正紮下根來。中國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證明,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必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是中國近代以來社會歷史發展的內在邏輯所決定的。

  浴血拼搏是追尋中國夢的必行之路。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為了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團結和帶領人民浴血拼搏,改變了國家和民族的命運。1927年大革命失敗,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大屠殺,黨領導人民奮起反抗,掀起了土地革命戰爭的風暴。1937年「七七」事變後,中國面臨亡國滅種的空前民族危機,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緊緊依靠群眾,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開闢和堅持了廣大敵後戰場。抗日戰爭勝利後,經過3年多的解放戰爭,黨領導人民以摧枯拉朽之勢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在追尋中國夢的道路上,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拋棄一切、不顧生死,書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史詩。

  四、踐夢:60多年艱難曲折的接力探索,為實現中國夢拉開了宏偉的歷史序幕

  龍躍在淵,革故鼎新。新中國的建立為踐行中國夢奠定了根本性的基礎,而其後艱難曲折的社會主義探索,也為實現中國夢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深刻的啟示。

  新中國的建立,為實現中國夢奠定了根本前提。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經過近代以來100多年的浴血奮戰終於奪取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具有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從此進入了發展進步的新階段,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新紀元。從此,億萬人民掌握了國家的權力,成為國家的主人;中國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國際地位開始提升。實踐充分證明,新中國的建立,為當代中國的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堅實基礎。

  社會主義的確立,為實現中國夢奠定了制度基礎。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領導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使中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跨入了社會主義社會,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為實現中國夢奠定了政治、經濟、文化的制度基礎。實踐充分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國經濟繁榮和社會全面進步的康莊大道。正是以此為基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才得以放飛。

  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寶貴經驗及歷史教訓,為實現中國夢提供了深刻啟示。實現中國夢的道路註定是不平凡的。一方面,新中國建立後的20多年間,黨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了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另一方面,在一個經濟文化落後的東方大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件前無古人的艱巨事業,不經歷曲折,不付出代價,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們既積累了包括正確處理社會主義建設的若干重大關係、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在內的許多寶貴經驗,也從「大躍進」「文化大革命」這樣的失誤中獲得了沉痛教訓,為實現中國夢提供了深刻啟示。

  五、圓夢:30多年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為圓中國夢提升了新的境界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改革開放是我黨歷史上一次偉大覺醒,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使中華民族不可逆轉地走上了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快車道。

  中國道路:圓好中國夢的現實路徑。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自主發展道路、和平發展道路、和諧發展道路,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通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是中國夢得以實現的成功之路。實踐證明,沿著這條正確道路前進,我們國家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生產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邁上一個大臺階,連續多年保持經濟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會保障水平邁上一個大臺階,改善民生取得巨大成就;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國際影響力邁上一個大臺階,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中獨放異彩。

  中國精神:圓好中國夢的精神支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人總是需要一點精神的,一個國家和民族更是這樣。沒有人的精神的有力支撐,就沒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發揮,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就不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物質貧乏不是社會主義,精神空虛也不是社會主義。實現中國夢,要求我們不僅要在物質上強大起來,也要在精神上強大起來。在實現中國夢的徵程中,我們需要最大限度凝聚共識,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衝破思想觀念障礙,匯聚每個人的夢想成就偉大的中國夢,形成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強大正能量。

  中國力量:圓好中國夢的動力源泉。偉大夢想,需要凝聚偉大力量來實現,這個力量就是13億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團結是力量之源。「中國夢」的本質屬性是人民的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包括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全體中華兒女以共同理想凝聚共同力量,以共同奮鬥追求共同目標,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記使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13億人的智慧和力量一定能夠匯集起不可戰勝的磅礴力量。(郝永平 黃相懷 田田 本文系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深化中國夢研究課題的階段性成果)

相關焦點

  • 多維度的視錯覺世界 國產遊戲《籠中窺夢》待你一解籠中夢
    《籠中窺夢》是由OPTILLUSION工作室開發、心動網絡進行發行的一款國產視覺解謎遊戲。在一個神秘的立方體上,立方體的每一面內部都有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看似毫不相關,實則交錯萬千。尋找其中的關聯,發掘拼接的奧秘,打開新的世界,探尋背後的真相吧。
  • 法治、發展和人權——中國道路的三個基本維度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發生如此廣泛、深刻和迅速的變化。今日的中國,有三條主線或者稱為三個基本維度,就是法治、發展和人權。它們互相制約,相輔相成,同時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構成一個以人為本、全面、平衡、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架構。  一、法治  法治是現代社會國家治理的基本方式。1950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頒布。
  • 「美麗中國」的三個維度
    事實上,「美麗中國」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價值目標和「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建設什麼樣的中國、怎樣建設中國」這一問題的具體回應。當前,在資源與環境、人與自然矛盾與危機日益突出的嚴峻形勢下,尋求經濟發展的可持續與人民生活質量的提升已然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問題。「美麗中國」內含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價值理念,蘊藏著新時代應該塑造與弘揚的倫理與道德,不僅具有審美意義,而且是先進文化的表徵。
  • 數夢工場吳敬傳: 三個維度構建「新型網際網路」
    數夢工場首次提出「新型網際網路」理念,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家杜平秘書長認為有重大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與國家戰略非常匹配。在演講中,吳敬傳藉助三個故事,從三個維度講述了如何構建「新型網際網路」。數夢工場董事長兼CEO 吳敬傳2015年3月成立的數夢工場,在短短2年多的時間內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
  • 劉雲山:認識中國共產黨的幾個維度
    剛才,幾位專家談到,中國的崛起是當今世界的大事件,中國的快速發展和展現出的生機活力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者投入到對中國的研究中來。還有的學者談到,要研究好中國,就應該研究好中國共產黨。為什麼?答案很簡單。因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執政黨,是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的領導核心。
  • 從六大維度全面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內容提要:本文從六個維度著重探討習近平總書記領導中國共產黨人是如何在新時代條件下回答當今的「世界之問」與「中國之問」的。一是從世界變局維度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為正在強起來的中國與處於大變局中的世界提供中國經驗、中國方案、中國智慧的思想。
  • 中國話語體系構建的基本維度
    原標題:中國話語體系構建的基本維度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構建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話語體系高度重視,提出加強話語體系建設,集中講好中國故事,不斷增強中國國際話語權,讓全世界都能聽到聽清聽懂中國聲音,讓世界認識一個立體多彩的中國。   話語體系是一定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狀態和文化傳統的綜合表達。
  • 法治思維的六個維度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一支強大的人民軍隊。我們要深入貫徹黨的強軍思想,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努力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把我們這支英雄的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
  •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未來社會的構想與中國夢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未來社會的構想為中國夢提供了未來願景  馬克思最顯著的貢獻在於超越時代地提出了共產主義的偉大構想,在其看來,共產主義是人類歷史上的一種全新的社會制度,它同歷史上以往任何一種社會形態都有著本質的不同,正如《共產黨宣言》中所講的:「共產主義革命就是同傳統的所有制關係實行最徹底的決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發展進程中要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
  • 《哆啦A夢》當中道具很多,卻離不開這些科技,道具中的科技盤點
    01維度科技可能哆啦A夢所有道具當中最多的就是維度類型的科技了,這裡的科技包括四次元類型,以及二維轉變為三維,三維轉變為二維。其中的四次元主要是用於存取物品,維度轉變也是一樣。次元科技最為著名的就是哆啦A夢用來盛放各種神奇道具的四次元口袋以及用來盛放應急物品的鈴鐺了。而維度轉換中最為有名的就是拷貝紙了,利用拷貝紙能夠將複製在紙上的的物品由二維直接轉換為三維。維度轉換的道具其實還有很多,若是放到現在的科技來說的想要進行維度轉換的話可是還要十分不短的一段時間的。
  • 叛逆因為預知,社會主義是實現中國夢世界夢的惟一道路
    從影視作品中發現,聖西門曾經滿懷熱情地參加了美國革命和法國大革命。可是,這兩場資產階級革命並沒有改變社會的不平等。在法國大革命後,法國全國2/3以上的土地仍然留在貴族、教會和富裕的上層資產階級手裡,下層的工人、農民仍然過著苦不堪言的生活,誠如《人間喜劇》中描寫的那樣:「定貨停止的時候,工人因飢餓而死亡;即便是在有工可做的時候,他們幾乎是半死半活地度日。
  • 庫恩:試析中國夢的理論框架和內涵
    原標題:庫恩:試析中國夢的理論框架和內涵   按照我提出的分類法,我將歸納五個大類來描述、分析中國夢,即國家層面、個人層面、歷史層面、全球層面以及對立視角等。對每個大類,我又進一步細分。然後,我將指出具有重大意義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如何進一步鞏固了中國夢。
  • 知行論壇:科學理解中國夢的三個特性
    在當下,這個共同理想,就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科學發展之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這條道路在實踐中凸顯出鮮明特點和強大優勢,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障。   中國夢不斷實現和創造人民福祉。人類發展的歷史,是人自身不斷獲得解放、不斷追求幸福夢想的歷史。
  • 專家解析:中國夢的「十度」空間
    原題:暢想中國夢 實幹興邦國 編者按:每個中國人都有自己的「中國 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將世界社會主義發展推到500多年來一個前所未有的思想理論高度,這一高度充分體現在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的三位一體上。 要看到,經過鴉片戰爭以來170多年的持續奮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光明的前景。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 歷史合力論視閾中的中國力量
    原標題:歷 史 合 力 論 視 閾 中 的 中 國 力 量 中國力量之所以是中國人民的時代合力,離不開社會主義制度對各種力量的集中功能。這就需要切實增強「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保證全黨令行禁止,才能使中國力量真正成為既合目的性又合規律性的正能量。 歷史合力論是唯物史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實現中國夢的五個關係
    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又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的總目標加以定位。「中國夢」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的一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核心內涵的,更為遠大、宏偉的奮鬥目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具有高度概括力、動員力的新觀點、新概念、新範疇。
  • 東方基因牽手「無癌中國我的夢」公益大行動
    1月23日上午,「無癌中國我的夢-東方基因在行動」公益活動在北京大興區東方基因基地舉行發布會,活動發起方東方基因在會上宣布,此項公益活動將依託「無癌中國我的夢」公益大行動的愛心大使,向社會陸續免費贈送1000萬份、價值近400億元的兩癌基因篩查、兒童脊柱和耳聾基因篩查服務。
  • 高考歷史思想文化維度考點—《宋明理學與明清異學》
    在思想文化維度看似很多,但宋明理學考的很單一,基本上就是二程朱熹。然後給一段材料問什麼意思或舉個例子問什麼叫格物致知等。這塊很難考深。明清異學就是一個李贄帶領三個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大儒對宋明理學的批判,對宋明理學有意見,但沒出範圍,他們還是儒家代表。
  • 美國夢和中國夢 - 上海作家
    喬恩把當下困難與上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經濟大蕭條開始時期相比較,彼時儘管經濟陰霾密布,但美國人還是存在一種積極進取和實現潛力的熱情,亞當斯著名的 《美國的史詩》就是在這樣的時刻面世的,在這本著作中他第一次提出, 「讓我們所有階層的公民過上更好、更富裕和更幸福的生活的美國夢,這是我們迄今為止為世界的思想和福利作出的最偉大的貢獻」。就此, 「美國夢」作為一種概念固定下來,並在美國家喻戶曉。
  • 中國夢激蕩歸國潮
    中國夢激蕩歸國潮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2017-08-25 王萌 彭訓文「中國要由大國變成強國,需要有一批『科研瘋子』,這其中能有我,餘願足矣!」今年1月8日,年僅58歲的著名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不幸因病去世。9年前,他毅然放棄國外優越條件回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