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的基於混合配體自組裝方式獲得的四重互穿三維 鈷(II)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體結構和磁性

2021-02-15 結構化學ChineseJStructChem

  A new Co(II)-based coordination polymer, namely [Co(L)0.5(4,4΄-bipy)0.5(H2O)2]n (1, H4L = 1,3-di(3΄,5΄-dicarboxylphenyl)benzene, 4,4΄-bipy = 4,4΄-bipyridine), has been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using the mixed-ligands self-assembly strategy and further fully characterized. The crystal structure is of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 with a =18.9124(10), b = 11.6150(5), c = 15.4380(6) Å, β =110.989(5)°, V = 3166.2(2) Å3, C16H13CoNO6, Mr =374.20, Z = 8, Dc = 1.570 g·cm–3, F(000) = 1496, μ =1.116 mm–1 , R = 0.0461 and wR = 0.1312 for 2328 observed reflections (I >2s(I)). The 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is a 4-fold three-dimensional (3D) framework with (3,4)-connected dmd-type topology. Moreover, the thermal stability and magnetic property of were also investigated. 

.

相關焦點

  • 合成聚合物也可以模擬DNA自組裝!《Nature》子刊:動態非共價碸-碸鍵自組裝聚(丙烯碸)均聚物
    自組裝是由簡單組件形成複雜結構的基礎,在生物系統中無處不在。與天然聚合物(例如多肽和DNA)通過非共價相互作用進行動態組裝和重組的功能相比,基於合成聚合物的系統相對較原始。研究人員成功地合成PPSU20(20個碸)。PPSU的化學結構以帶正電的主鏈和帶負電的側掛氧原子為特徵。通過將其DMSO溶液與過量的其他溶劑混合,發現由於鏈內和/或鏈間締合,PPSU促進了碸鍵網絡的形成。
  • 雙咪唑基配體組裝的兩種鋅配合物的合成、晶體結構和螢光性能
    [背景介紹]        合理的設計合成新穎的配合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主題,這類物質在新型無機材料、催化材料、發光材料等領域都有潛在應用,同時還能展現直觀、有吸引力的幾何模型。總的來說,配合物的結構可以經由配體、金屬中心調控並產生特有的性質。
  • TpyCo2+基高分子水凝膠引發高效析氧反應
    優化的Co基聚合物結構中,含有醋酸根離子的聚合物形成水凝膠的能力優於含有氯離子的聚合物。同時這項工作證明了自組裝金屬聚合物作為能量轉換電催化劑的功能應用。背景介紹超分子配位絡合物由於其明確的結構和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而受到研究人員的密切關注,其性質與二維或三維結構有著深刻的內在關聯。基於創新性的「有機金屬配體設計」策略,科學家合成一系列單分子三維金屬多面體、籠和基於配位驅動組裝的複雜分子結構;具有優異的力學性能、光學性能和氧化還原性能。
  • 合成聚合物也可以模擬DNA自組裝!《Nature》子刊:動態非共價碸-碸...
    自組裝是由簡單組件形成複雜結構的基礎,在生物系統中無處不在。與天然聚合物(例如多肽和DNA)通過非共價相互作用進行動態組裝和重組的功能相比,基於合成聚合物的系統相對較原始。 日前,美國西北大學Evan Alexander Scott團隊報告了動態網絡自組裝合成聚(丙烯碸)均聚物PPSU。
  • ...雙功能電催化劑、自組裝金屬聚合物、層狀雙氫氧化物納米片
    在此,上海大學張久俊/趙玉峰團隊報導了一種通過構建B,N共配位的Zn-B/N-C催化劑來操縱s-帶的新方法。實驗和理論都證實,獨特的N2-Zn-B2構型至關重要,其中Zn+(3d104s1)可以容納足夠的離域電子,從而為關鍵反應中間體產生合適的結合強度,並促進催化表面和ORR反應物之間的電荷轉移。
  • 《軟物質》最新綜述:導電/聚合物/肽水凝膠前沿進展
    聚合物水凝膠聚合物水凝膠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生產,根據其來源,製備步驟和性能,聚合物水凝膠可分為三類,例如,(i)交聯聚合物水凝膠,(ii)導電聚合物水凝膠,和(iii)天然聚合物水凝膠,下面將在以下各節中進行討論。
  • 俄羅斯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可以高效合成金屬基催化劑的方法
    來自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RUDN)和Nesmeyanov有機元素化合物研究所(INEOS)的化學家團隊合成了兩個效率幾乎為100%的異金屬簇。這些化合物可作為催化劑用於製藥、生產聚合物和化學工業的其他分支。該研究結果發表在《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上。
  • 華中科技大學王成亮教授團隊:微納結構生長助力共軛配位聚合物的...
    π-d共軛配位聚合物(CCPs)與π-π共軛有機高分子材料非常相似,同樣具有柔韌性、容易通過分子設計實現結構改性、循環過程中體積變化小、易人工合成等諸多優勢。
  • 一種新型極性晶體結構
    近日,日本東京大學Shin-ichi Ohkoshi教授展示了一種在室溫下將超離子電導率材料與極性晶體結構結合起來的材料,這種三維陰離子網絡是基於-Fe-N≡C-Mo-單體結構,Cs陽離子依附在每一個孔中,能夠按照光照強度大小控制離子導電率。
  • 黃維院士團隊在配位聚合物空心微球合成方面最新研究進展
    配位聚合物是由金屬離子和有機配體通過配位作用而形成空間網絡結構,因具有優異的光、電和磁學性質而在催化、生物成像、光熱治療和藥物輸送等領域表現出重要的應用前景。它們的性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體系中的金屬離子,發展普適合成配位聚合物微球的方法具有重要應用前景。
  • 史上最大全有機結構籠狀分子,有望成為新型生物大分子運輸材料
    一般而言,籠狀分子的製備依賴於結構基元之間的動態共價化學反應或者自組裝過程,然而在熵的作用下,這些基元往往傾向於形成較小的組裝結構。因此,含有超大空腔(直徑大於3nm)的籠狀分子的製備極具挑戰性,需要對基元的結構以及反應條件進行認真的篩選與優化。
  • 【超分子】中南大學團隊JACS封面:「卯榫節點」自組裝巨型美學中空納米超分子
    隨著金屬超分子化學的成熟,組裝高度複雜且同時具有數學和藝術美學的功能性超分子結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這不僅是由於化學藝術的審美需要,同時對於發展超分子體系的組成,進一步發展精確自組裝超大結構的超分子方法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不管是對於二維還是三維的金屬超分子結構,通過組裝得到巨型剛性且有序的單一結構都極具挑戰性,一方面合成難度極大,另一方面合成得到的結構表徵困難。
  • 【超分子】巨型「雪花」狀超分子的分步法自組裝及動態交換
    數十年來,合成超分子化學以生物自組裝為導向,致力於通過人工合成構建具有特定結構及功能的超分子材料。基於配位作用驅動的金屬超分子化學作為其中一類重要的反應近年來發展迅猛,實現了一系列新穎的超分子,如螺旋結構、網格框架、多邊形、多面體、輪烴、索烴、分子節等。得益於精確可控的形貌及尺寸,目前這些金屬超分子化合物在催化、傳感、藥物轉運和釋放、氣體存儲等諸多方面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性質與功能。
  • 鉛離子配位微乳液自組裝:無定形非共軛高分子微球結晶化增強螢光新策略
    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劉孝波教授課題組賈坤副教授設計合成了新型兩親剛柔聚芳醚腈嵌段共聚物,並通過與小尺寸油溶性量子點QD、磁性納米粒子共組裝一步製備了具有Ag+檢測和雙模態生物成像功能的納米微球探針,相關工作發表於Sensors and Actuators
  • 【材料】基於配體差異敏化的光色/壽命可調的鑭系配位聚合物及其光學多路復用應用
    迄今為止已報導的面向光學多路復用的一些發光材料,如上轉換納米顆粒和鈣鈦礦量子點等,都展現良好的應用前景,但仍然面臨著諸如發光效率低和物理化學穩定性差等問題。得益於鑭系配位聚合物穩定的結構及配體對稀土離子的天線效應,中山大學化學學院梁宏斌教授課題組以簡單的Y-BTC作為研究對象,提出了一種「配體差異敏化」策略,利用配體對不同稀土離子 (Tb3+
  • 化學所成功製備橢球形結構基元三維光子晶體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學所光化學院重點實驗室合成製備了具有良好單分散性的磁性γ-Fe2O3@SiO2核殼結構橢球形膠體顆粒,並且利用外加磁場控制非球形顆粒的軸向取向,通過傳統對流自組裝法組裝得到橢球基元三維光子晶體。
  • CCS Chemistry | 壓力誘導結塊---新的自組裝方式獲得大面積超分子...
    北京大學閻雲教授利用壓力誘導的結塊過程實現分子在固相中的自組裝。這是一種新的普適的跨尺度分子自組裝理念,可以利用機器實現規模化連續生產獲得米級大面積分子自組裝薄膜。分子自組裝是化學發展的新層次,有望通過分子的有序堆積獲得新材料。但長期以來,分子自組裝在稀溶液中進行,獲得的自組裝結構多為分散的納米或微米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