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發育所發現遺傳互作網絡對染色體上基因順序的決定作用

2021-01-12 中國科學院
遺傳發育所發現遺傳互作網絡對染色體上基因順序的決定作用

2017-10-13 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語音播報

  真核生物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在多個物種中均有報導指出,基因的排列順序不是完全隨機的。然而,基因有序排列的進化機制仍不明確。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錢文峰研究組根據進化理論模型推測,遺傳互作網絡是影響基因排列順序的重要因素。研究者對基因順序的形成進行了進化模擬計算,並對酵母遺傳互作網絡進行了系統分析,發現遺傳互作網絡是決定基因在染色體上排列順序的重要因素。進一步地,研究者成功使用遺傳互作網絡預測了釀酒酵母的基因排列順序。該研究揭示了遺傳互作網絡對於基因順序進化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拓寬了人們對於基因組編碼規律的認知。

  上述研究成果於10月3日在線發表於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DOI:10.1093/molbev/msx264)。錢文峰研究組的前助理研究員楊宇飛和博士研究生曹文清為該文章的並列第一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資助。

遺傳互作網絡決定基因在染色體上的順序

  真核生物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在多個物種中均有報導指出,基因的排列順序不是完全隨機的。然而,基因有序排列的進化機制仍不明確。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錢文峰研究組根據進化理論模型推測,遺傳互作網絡是影響基因排列順序的重要因素。研究者對基因順序的形成進行了進化模擬計算,並對酵母遺傳互作網絡進行了系統分析,發現遺傳互作網絡是決定基因在染色體上排列順序的重要因素。進一步地,研究者成功使用遺傳互作網絡預測了釀酒酵母的基因排列順序。該研究揭示了遺傳互作網絡對於基因順序進化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拓寬了人們對於基因組編碼規律的認知。
  上述研究成果於10月3日在線發表於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DOI:10.1093/molbev/msx264)。錢文峰研究組的前助理研究員楊宇飛和博士研究生曹文清為該文章的並列第一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資助。

遺傳互作網絡決定基因在染色體上的順序

列印 責任編輯:任霄鵬

相關焦點

  • 錢文峰研究組發現遺傳互作網絡對染色體上基因順序的決定作用
    錢文峰研究組發現遺傳互作網絡對染色體上基因順序的決定作用
  • 遺傳所李傳友研究組發現植物幹細胞命運決定新機制
    WUSCHEL-RELATED HOMEOBOX 5 (WOX5)是一個在幹細胞組織中心特異表達的HOMEOBOX家族基因,對於幹細胞組織中心的命運決定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般認為根尖幹細胞微環境的建立和維持受到兩條核心轉錄因子通路的嚴格控制:即縱向的PLETHORA (PLT)途徑和徑向的SHORTROOT (SHR)/SCARECROW (SCR)途徑。
  • 遺傳發育所水稻次生壁形成調控機理研究獲進展
    遺傳發育所水稻次生壁形成調控機理研究獲進展 2017-11-28 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周奕華研究組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創製iip4突變體,發現其突變體次生壁厚度明顯增加,纖維素和木質素含量略有上升,表明IIP4負調控水稻次生壁的合成。
  • 性染色體的遺傳規律
    上圖:Y染色體主要基因的功能是涉及性決定以及精子發育。而X染色體涉及的問題就多了,諸如眼睛白化症基因、杜氏肌營養不良症、雄激素不敏感症、嚴重的組合免疫缺陷、血友病、色盲症,與這些疾病相關的基因都在X染色體上。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等發現基礎轉錄因子可以特異調控脂類代謝
    前人的研究在不同模式系統中發現了許多影響脂類儲存和脂滴動態變化的分子機制,但是人們對脂類儲存和脂滴動態調控的了解仍然不夠透徹。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黃勳研究組前期的工作發現磷脂酸PA,脂滴表面PAT家族蛋白與脂酶互作調節脂滴大小(PLoS Genetics 2011,J Cell Science 2012),胞嘧啶二脂醯甘油合成酶(Cds)協調細胞的脂類儲存與生長(PLoS Genetics 2014),以及細胞內的鈣穩態調節脂類儲存(Cell Metabolism 2014)。
  • |懷孕|遺傳|染色體_網易親子
    如果你想知道遺傳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的,請跟隨我們一起去探索基因世界。雖然說孩子的眼睛既可能是棕色眼睛的,也可能是藍色的,但是如果他的染色體中既有棕色基因,又有藍色基因,那麼,他的眼睛將是棕色的。
  • 遺傳發育所茉莉酸信號通路轉錄調控機理研究獲進展
    激素在植物生長發育和對環境適應性的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茉莉酸、生長素、赤黴素、水楊酸等植物激素的受體定位於細胞核內,與轉錄調控緊密偶聯。因此,解析激素信號介導的轉錄調控網絡對於理解植物激素信號的動態響應過程及作用機理具有重要意義。
  • 遺傳發育所茉莉酸信號通路轉錄調控機理研究獲進展
    激素在植物生長發育和對環境適應性的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茉莉酸、生長素、赤黴素、水楊酸等植物激素的受體定位於細胞核內,與轉錄調控緊密偶聯。因此,解析激素信號介導的轉錄調控網絡對於理解植物激素信號的動態響應過程及作用機理具有重要意義。
  • 遺傳發育所首次在個體水平上發現單鹼基編輯系統存在脫靶效應
    遺傳發育所首次在個體水平上發現單鹼基編輯系統存在脫靶效應 2019-03-01 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近日,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高彩霞研究組在植物中對BE3(基於融合rAPOBEC1胞嘧啶脫氨酶的CBE系統)、HF1-BE3(高保真版本BE3)與ABE單鹼基編輯系統的特異性進行了全基因組水平評估,首次在體內利用全基因組測序技術全面分析和比較了這三種單鹼基編輯系統在基因組水平上的脫靶效應。
  • 遺傳發育所小麥著絲粒組成及其進化研究獲新進展
    遺傳發育所小麥著絲粒組成及其進化研究獲新進展 2019-07-23 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韓方普研究組長期從事植物著絲粒的遺傳和表觀遺傳學研究。前期在小麥非整倍體及其野生近緣種雜交後代觀察到豐富的著絲粒變異現象,染色體重排誘導著絲粒序列減少、丟失、擴增、新著絲粒以及多著絲粒形成,不穩定的著絲粒可能造成染色體頻繁的斷裂和接合,暗示著絲粒在異源多倍體小麥物種形成過程潛在的功能。
  • 2013高考生物複習:遺傳和變異
    66.反密碼子是指轉運RNA上能夠和它所攜帶的胺基酸的密碼子配對的三個鹼基,由於決定胺基酸的密碼子有61種,所以,反密碼子也有61種。  67.基因的表達是通過DNA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實現的,包括轉錄和翻譯兩個過程。
  • DNA決定遺傳因素嗎?表觀遺傳學告訴你
    我們都知道,是基因差異決定一個人的眼睛顏色,也是它讓一些人更容易患某些疾病,它是鳥類只有兩個翅膀的原因,也是長頸鹿有長長的脖子的原因。這些例子讓我們思考:什麼決定了基因?是我們的DNA決定了基因的表現,還是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 遺傳發育所揭示DNA甲基化在大豆馴化改良中的變異機制
    馴化改良過程就是對作物群體基因組多樣性進行選擇的過程。目前對作物馴化改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遺傳變異的選擇,在DNA水平鑑定到了大量的馴化選擇區間。然而,除了遺傳變異,表觀遺傳也在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迄今,關於表觀遺傳變異在作物馴化改良中的作用還鮮有報導。
  • 智商基因在X染色體 兒子智商由媽媽決定?
    網上一度盛傳著一種說法,說是媽媽對孩子的智商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決定智商的八對基因全部都是位於X染色體上面,而男生是XY, X來自媽媽,Y來自爸爸,因此男生的智商全部都是來自母親的遺傳。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
  • 父母誰的基因決定孩子的智商和相貌:神奇的遺傳密碼,後悔晚知道
    染色體攜帶了各種遺傳基因,一個人的長相、膚色,基本都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當父親的X給女兒,女兒從父親那裡獲得的遺傳信息更多,從概率上來說女兒往往更像父親。同樣的,兒子的X染色體是來自媽媽,Y染色體來自爸爸。所以從理論上來說,兒子像母親的概率更大。網上曾有網友上傳了自己和父母的對比照片。
  • 遺傳發育所在細胞凋亡及基因組穩定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遺傳發育所在細胞凋亡及基因組穩定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基因組穩定性對於真核生物的正常生長發育以及增殖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
  • Cell發表關於人類原始生殖細胞中基因表達網絡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
    因此,對人類早期胚胎以及原始生殖細胞的發育過程進行深入的研究對於理解人類胚胎發育特徵以及對於反覆流產、胚胎停育、不孕不育等疾病發病機制的認識具有重要意義。基因組DNA甲基化作為一種重要的表觀遺傳修飾方式,是調控細胞分化發育過程中基因表達的主要機制之一,它並不改變基因序列,但是可以遺傳給後代,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而發生改變,在胚胎發育、幹細胞分化、癌症發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 擁有XX染色體,卻發育出男性性器官,一個基因突變改變人類性別!
    哺乳動物的性別決定受兩種遺傳途徑的拮抗作用所支配,這種失衡可能導致人類性發育(DSD)障礙/差異。在哺乳動物中,性別決定是通過基因決定的(XX雌性或XY雄性)。在人類中,早期胚胎的性腺一直保持「雙能」狀態,直到妊娠6周(GW)為止。Y染色體上決定睪丸的基因SRY的產物是通過上調SOXE基因表達(特別是SOX9)而起作用的分子開關,從而引發一系列導致睪丸形成以及抑制卵巢發育的事件。
  • 顛覆生物學經典概念:遺傳不僅僅靠基因
    只有那些由基因決定的特徵才被認為是可遺傳給後代的——因為遺傳只能夠通過基因的傳遞實現。然而,與「基因型/表型」二分法矛盾的是,一些基因上完全一致的動物和植物顯示出了可遺傳的差異,並且能對自然選擇做出反應。與經典遺傳學相反的是,目前在某些複雜性狀和疾病中,無法用基因來解釋親屬之間的相似性,這一問題被稱為「遺傳性缺失」。
  • 人類早期胚胎發育表觀遺傳調控規律解密
    人類的個體生命起源於受精卵,受精卵在胚胎發育早期經歷了一系列顯著的染色體重編程事件。近些年,以小鼠為模式生物的研究表明:胚胎染色體的重編程過程中,來源父本、母本染色體的開放狀態、高級結構,以及其攜帶的表觀遺傳信息都發生了劇烈的改變。這些改變能夠幫助介導胚胎基因組轉錄的啟動,重塑嶄新的全能性胚胎,並為後期胚胎發育和細胞分化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