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大藍洞:京滬航線航班空中飛行時間

2021-01-15 和訊網

民航資源網2019年8月14日消息:航班空中飛行時間通常是佔據航班運行時間比例最大的一個部分,是衡量航班運行效率的指標之一。同時也是飛行計劃編排過程中一項重要的數據參考依據。京滬航線是我國客流量最大,運行最為繁忙的航線之一。本文將以2019年上半年京滬航線上航班的運行數據為樣本,統計分析各個航司各類機型在該航線上的航班空中飛行時間。京滬航線上北京首都上海虹橋的往返架次佔比約80%,北京首都上海浦東的往返架次佔比約14%,北京南苑至上海虹橋和浦東的往返架次佔比約為6%。本文僅以佔比最高的北京首都上海虹橋航班為統計對象。

一、航線概況

 1.1標準航段飛行時間

依據民航局2018年公布的標準航段飛行時間,北京首都至上海虹橋的標準航段飛行時間有2小時15分鐘、2小時20分鐘,對應不同航季和不同機型的情況。上海虹橋至北京首都的標準航段飛行時間有2小時15分鐘、2小時20分鐘、2小時25分鐘,對應不同航季和不同機型的情況。標準航段飛行時間中包括了滑入滑出時間,空中飛行時間應減去北京首都和上航虹橋機場的標準滑行時間,則空中飛行時間的標準時間是:北京首都至上海虹橋95分鐘、100分鐘;上海虹橋至北京首都95分鐘、100分鐘、105分鐘。

1.2航司與機型分布

2019年1至6月,北京首都上海虹橋往返航班共有7家航司執飛,各家航司的執飛架次以及佔比如圖1所示。東航是該航線的第一大承運人,架次比例高達46.44%。國航排名第二,架次佔比為30.82%。海航執飛架次佔比12.26%,其他四家航司的執飛架次佔比均在10%以內。

圖1各航司執飛架次以及佔比

機型是影響航班飛行時間的重要因素。在北京首都上海虹橋航線上共有九種機型執飛了該航線的航班。各個機型執飛架次以及比例如圖2所示。空客A330是該航線上出現最多的機型,執飛架次比例達到42.03%。排名第二的是空客A350,執飛比例為13.87%。之後是波音B737和波音B777,比例分別為13.3%和11.22%。其他機型執飛比例均在10%以內。

圖2各機型執飛架次以及佔比

二、主要航司航段飛行時間

2.1東方航空

2019年1至6月,東方航空(600115)共執飛北京首都至上海虹橋航班3286架次,平均實際空中飛行時間為102分鐘,實際飛行時間範圍在85至149分鐘之間,計劃飛行時間平均值為96分鐘,範圍在80至110分鐘;執飛上海虹橋至北京首都航班3289架次,平均實際飛行時間為111分鐘,實際飛行時間範圍在92至159分鐘之間,計劃飛行時間平均值為101分鐘,範圍在80至115分鐘之間。

2.1.1北京首都至上海虹橋

對3286架次北京首都飛上海虹橋的航班實際飛行時長和計劃飛行時長統計不同時長出現次數,圖3是統計結果。計劃飛行時長中95分鐘出現次數最多,共1926次,佔比達58.61%。實際飛行時長的分布相比計劃時長更加分散,波動範圍更大,超過95分鐘的共有2912次,佔比達88.62%。

圖3東航PEK-SHA不同飛行時間出現頻次

計算3286架次航班的實際飛行時長與計劃飛行時長的差值,統計結果如圖4所示。差值分布整體上呈現正太分布特徵,差值中位數為6,即至少一半航班的實際與計劃飛行時長的差值在6或6以上。眾數為5,有135架次航班的實際飛行時長大於計劃飛行時長5分鐘。79.31%的航班的實際飛行時長大於計劃飛行時長。3286架次飛行時間差值平均值為5.88分鐘,即實際飛行時間平均比計劃多5.88分鐘。

圖4東航北京首都至上海虹橋實際與計劃飛行時間差值

考慮不同機型間的差異,統計不同執飛機型的實際飛行時長和計劃飛行時長的均值,以及兩者差值的均值。結果如表1所示,6種機型的實際飛行時長均值都大於計劃飛行時長均值,其中空客A321和波音B737的差值均值都超過了10分鐘。

表1東航PEK-SHA各機型的飛行時長(分鐘)均值統計

東航北京首都至上海虹橋航段飛行時間,實際空中飛行時長均值高於計劃空中飛行時長均值。79.31%的航班的實際飛行時長大於計劃飛行時長,差值均值為5.88分鐘。各類機型的實際飛行時長均值也都大於計劃飛行時長均值,特別是空客A321和波音B737。

2.1.2上海虹橋至北京首都

對3289架次上海虹橋飛北京首都的航班實際飛行時長和計劃飛行時長統計不同時長出現次數,圖5是統計結果。計劃飛行時長中100分鐘出現次數最多,共879次,佔比達26.73%。實際飛行時長的分布相比計劃時長更加分散,波動範圍更大,超過100分鐘的共有1565次,佔比達47.58%。

圖5東航SHA-PEK不同飛行時間出現頻次

計算3289架次航班的實際飛行時長與計劃飛行時長的差值,統計結果如圖6所示。差值分布整體上呈現正太分布特徵,差值中位數為10,即至少一半航班的實際與計劃飛行時長的差值在10或10以上。眾數為11,有112架次航班的實際飛行時長大於計劃飛行時長11分鐘。88.87%的航班的實際飛行時長大於計劃飛行時長。3289架次飛行時間差值平均值為10.37分鐘,即實際飛行時間平均比計劃多10.37分鐘。

圖6東航上海虹橋至北京首都實際與計劃飛行時間差值

考慮不同機型間的差異,統計不同執飛機型的實際飛行時長和計劃飛行時長的均值,以及兩者差值的均值。結果如表2所示,6種機型的實際飛行時長均值都大於計劃飛行時長均值,其中空客A320、A321、A330和波音B737的差值均值都超過了10分鐘。

表2東航SHA-PEK各機型的飛行時長(分鐘)均值統計

東航上海虹橋至北京首都航段飛行時間,實際空中飛行時長均值高於計劃空中飛行時長均值。88.87%的航班的實際飛行時長大於計劃飛行時長,差值均值達到10.37分鐘。各類機型的實際飛行時長均值也都大於計劃飛行時長均值,六種機型中有四種機型的實際飛行時間均值與計劃飛行時間均值超過10分鐘。

2.2國航

2019年1至6月,中國國航(601111)共執飛北京首都至上海虹橋航班2183架次,平均實際飛行時間為99分鐘,實際飛行時間範圍在85至138分鐘之間,計劃飛行時間平均值為88分鐘,範圍在70至105分鐘;執飛上海虹橋至北京首都航班2182架次,平均實際飛行時間為110分鐘,實際飛行時間範圍在92至176分鐘之間,計劃飛行時間平均值為101分鐘,範圍在70至115分鐘之間。

2.2.1北京首都至上海虹橋

對2183架次北京首都飛上海虹橋的實際飛行時長和計劃飛行時長統計不同時長出現次數,圖7是統計結果。計劃飛行時長中90分鐘出現次數最多,共1007次,佔比達46.13%。實際飛行時長的分布相比計劃時長更加分散,波動範圍更大,超過90分鐘的共有2086次,佔比達95.56%。

圖7國航PEK-SHA不同飛行時間出現頻次

計算2183架次航班的實際飛行時長與計劃飛行時長的差值,統計結果如圖8所示。差值主要集中在3至21分鐘之間,差值中位數為10,即至少一半航班的實際與計劃飛行時長的差值在10或10以上。眾數為7,有85架次航班的實際飛行時長大於計劃飛行時長7分鐘。95.74%的航班的實際飛行時長大於計劃飛行時長。2183架次飛行時間差值平均值為11.18分鐘,即實際飛行時間平均比計劃多11.18分鐘。

圖8國航北京首都至上海虹橋實際與計劃飛行時間差值

考慮不同機型間的差異,統計不同執飛機型的實際飛行時長和計劃飛行時長的均值,以及兩者差值的均值。結果如表3所示,9種機型的實際飛行時長均值都大於計劃飛行時長均值,其中空客A321和波音B737的差值均值都超過了15分鐘。

表3國航PEK-SHA各機型的飛行時長(分鐘)均值統計

國航北京首都至上海虹橋航段飛行時間,實際空中飛行時長均值高於計劃空中飛行時長均值。95.74%的航班的實際飛行時長大於計劃飛行時長,差值均值達到11.18分鐘。各類機型的實際飛行時長均值也都大於計劃飛行時長均值,9種機型中有4種機型的實際飛行時間均值與計劃飛行時間均值超過10分鐘。

2.2.2上海虹橋至北京首都

對2182架次上海虹橋飛北京首都的航班實際飛行時長和計劃飛行時長統計不同時長出現次數,圖9是統計結果。計劃飛行時長中105分鐘出現次數最多,共759次,佔比達34.78%。實際飛行時長的分布相比計劃時長更加分散,波動範圍更大,超過105分鐘的共有1713次,佔比達78.51%。

圖9國航SHA-PEK不同飛行時間出現頻次

計算2182架次航班的實際飛行時長與計劃飛行時長的差值,統計結果如圖10所示。差值整體上呈現正太分布,差值中位數為10,即至少一半航班的實際與計劃飛行時長的差值在10或10以上。眾數為9,有95架次航班的實際飛行時長大於計劃飛行時長9分鐘。99.9%的航班的實際飛行時長大於計劃飛行時長。2182架次飛行時間差值平均值為9.73分鐘,即實際飛行時間平均比計劃多9.73分鐘。

圖10國航上海虹橋至北京首都實際與計劃飛行時間差值

考慮不同機型間的差異,統計不同執飛機型的實際飛行時長和計劃飛行時長的均值,以及兩者差值的均值。結果如表4所示,9種機型的實際飛行時長均值都大於計劃飛行時長均值,其中有6種機型的差值均值超過了10分鐘。

表4國航SHA-PEK各機型的飛行時長(分鐘)均值統計

國航上海虹橋至北京首都航段飛行時間,實際空中飛行時長高於計劃空中飛行時長。99.9%的航班的實際飛行時長大於計劃飛行時長,差值均值達到9.73分鐘。各類機型的實際飛行時長均值也都大於計劃飛行時長均值,9種機型中有6種機型的實際飛行時間均值與計劃飛行時間均值超過10分鐘。

2.3其他航司

2.3.1實際飛行時間與計劃飛行時間

2019年1至6月,除東航和國航外,其他航司共執飛北京首都至上海虹橋航班1613架次,平均實際飛行時間為102分鐘,實際飛行時間範圍在88至127分鐘之間,計劃飛行時間平均值為97分鐘,範圍在60至110分鐘;執飛上海虹橋至北京首都航班1609架次,平均實際飛行時間為112分鐘,實際飛行時間範圍在91至169分鐘之間,計劃飛行時間平均值為104分鐘,範圍在90至120分鐘之間。

對1613架次北京首都飛上海虹橋的實際飛行時長和計劃飛行時長統計不同時長出現次數,圖11是統計結果。計劃飛行時長中95分鐘出現次數最多,共697次,佔比達43.21%。實際飛行時長的分布相比計劃時長更加分散,波動範圍更大,超過90分鐘的共有1467次,佔比達90.95%。

圖11其他航司PEK-SHA不同飛行時間出現頻次

計算1613架次航班的實際飛行時長與計劃飛行時長的差值,統計結果如圖12所示。差值整體上呈現正太分布,差值中位數為5,即至少一半航班的實際與計劃飛行時長的差值在5或5以上。眾數為7,有75架次航班的實際飛行時長大於計劃飛行時長7分鐘。74.09%的航班的實際飛行時長大於計劃飛行時長。1613架次飛行時間差值平均值為4.67分鐘,即實際飛行時間平均比計劃多4.67分鐘。

圖12其他航司北京首都至上海虹橋實際與計劃飛行時間差值

對1609架次北京首都飛上海虹橋的實際飛行時長和計劃飛行時長統計不同時長出現次數,圖13是統計結果。計劃飛行時長中105分鐘出現次數最多,共543次,佔比達33.75%。實際飛行時長的分布相比計劃時長更加分散,波動範圍更大,超過90分鐘的共有1307次,佔比達81.23%。

圖13其他航司SHA-PEK不同飛行時間出現頻次

計算1609架次航班的實際飛行時長與計劃飛行時長的差值,統計結果如圖14所示。差值整體上呈現正太分布,差值中位數為7,即至少一半航班的實際與計劃飛行時長的差值在7或7以上。眾數為4,有51架次航班的實際飛行時長大於計劃飛行時長4分鐘。75.57%的航班的實際飛行時長大於計劃飛行時長。1609架次飛行時間差值平均值為7.44分鐘,即實際飛行時間平均比計劃多7.44分鐘。

圖14其他航司海虹橋實際至北京首都上與計劃飛行時間差值

2.3.2機型

考慮不同機型間的差異,統計不同執飛機型的實際飛行時長和計劃飛行時長的均值,以及兩者差值的均值,結果如表5和表6所示。北京首都飛上海虹橋,6種機型的實際飛行時長均值都大於計劃飛行時長均值,其中波音B737的差值均值最高,達到了10分鐘。上海虹橋飛北京首都,6種機型中5種機型的實際飛行時長均值大於計劃飛行時長均值,其中波音B737的差值均值最高,達到了10分鐘。

表5其他航司PEK-SHA各機型的飛行時長(分鐘)均值統計

表6其他航司SHA-PEK各機型的飛行時長(分鐘)均值統計

其他航司北京首都至上海虹橋航段飛行時間,實際空中飛行時長均值高於計劃空中飛行時長。74.09%的航班的實際飛行時長大於計劃飛行時長,差值均值達到4.67分鐘。各類機型的實際飛行時長均值也都大於計劃飛行時長均值,6種機型中波音B737的差值均值最高,達到了10分鐘;上海虹橋航至北京首都段飛行時間,實際飛行時長均值低於航班標準飛行時長,但高於計劃飛行時長。75.57%的航班的實際飛行時長大於計劃飛行時長,差值均值達到7.44分鐘。6種機型中5種機型的實際飛行時長均值大於計劃飛行時長均值,波音B737的差值均值最高,達到了10分鐘。

三、總結

北京首都上海虹橋航線最大兩個承運人東方航空和中國國航,其實際航段空中飛行時間與標準航段空中飛行時間較為接近,但大部分航班的實際航段空中飛行時長都大於計劃航段空中飛行時長,差值均值在5-12分鐘之間。其他航司整體在該航線的空中飛行時間均值大於計劃空中飛行時長,但差值小於東航和國航。各類機型中,波音B737的實際空中飛行時長超過計劃空中飛行時長最為明顯。

實際空中飛行時長超出計劃空中飛行時長對航班後續的運行帶來了額外的壓力,航司和機場必須通過高效完成地面保障,縮短過站時間,在標準滑行時間內完成航班的滑出或滑入等方式來避免航班的延誤和對後續航班的影響。但另一方面,緊湊的航班編排有利於提升航空器和時刻資源的利用效率。

民航大藍洞

秉承協助建設民航強國為宗旨,基於飛常準大數據,民航大藍洞致力於為全球民航提供高端效能分析和專業諮詢服務。服務對象涉及空管、航空公司、機場和社會公眾,服務內容包括空中交通運行性能評估,空域資源利用評估,航空公司/機場運行水平分析和評價,出行方案設計和優化等。

依託單位:南航大-飛常準交通大數據聯合研究中心。

合作郵箱:BIGBLUEHOLE@CARNOC.com。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今日起民航飛行高度層與航路航線將靈活使用
    中廣網北京10月18日消息(記者湯一亮)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北京時間今天(18日)零點開始,民航飛行高度層與航路航線靈活使用,銀川至烏魯木齊航路和京滬航路北端優化方案將同時正式實施。這些措施是推動國家空域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是在國家空管委領導下,由軍、民航雙方共同推動實施的。
  • 民航大藍洞:航段飛行時間分析
    預先飛行計劃編排人員使用航班標準運行時間審查航空公司飛行計劃編排中航段銜接是否合理,飛行計劃編排是否科學。  本報告不考慮場面滑行的影響,以飛行時間為分析對象,採用2017年夏秋航季(3月26日至10月28日)的航班運行數據,選擇執飛架次排名前20的航段作為樣本,重點分析機型、架次、航空公司等因素對飛行時間的影響,探究飛行時間的分布特徵。
  • 中國民航多舉措提升航班正常率
    10月18日零時起,民航飛行高度層與航路航線將靈活使用,銀川至烏魯木齊航路和京滬航路北端優化方案將同時正式實施。  此項工作實施意味著航路航線的使用開始由靜態向動靜態結合的管理模式過渡,將對提高航班正常率起到積極作用。  據悉,在民航飛行高度層和航路航線開始靈活使用當日,銀川至烏魯木齊航路和京滬航路北端優化方案也將正式實施。  銀川至烏魯木齊航路位於我國河西走廊上空,途經雅布賴、嘉峪關、哈密,是我國東部和中部城市往返新疆地區的空中交通幹道。
  • 京滬空中航線往日的繁忙終於又回來了
    隨著國內疫情趨於結束,之前因疫情停航的航班又陸陸續續的復飛了。讓我印像最深的就是京滬空中航線了。當初國內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京滬之間每天的航班量驟然縮減為每天4班,還是窄體機。沒辦法,當時疫情嚴重,大量航班不得不停航,航空公司也只能虧本運營,原先國內最繁忙的空中航線也突然變得十分冷清。
  • 大連再添至清邁直飛航線 空中飛行時間僅5小時
    大連機場成為北方地區(除北京外)飛往東南亞航班量最大、航線最密集、航班時刻布局最合理的始發和中轉機場。  A  空中飛行時間僅5個小時  據悉,大連-昆明-清邁航線每天一班,使用機型為B737,周一三四五六七早7時20分從大連起飛,當地時間12時20分到達清邁,回程航班為當地時間13時35分從清邁起飛,21時05分抵達大連;每周二早9時05分從大連起飛,當地時間14時25分到達清邁,回程航班當地時間15時40分起飛,23時抵達大連。
  • 民航放開部分空域緩解「塞車」 機票價格或走低
    商報北京消息乘客深惡痛絕的航班延誤等問題將得到緩解。昨日零時起,民航飛行高度層與航路航線將靈活使用。此前,國家空中交通管制委員會辦公室副局長杜強透露,為了提高民航的運行效率,10月18日起民航飛機將可以靈活使用航路航線和高度層,以有效緩解航班延誤,甚至有望使機票價格走低。
  • 民航資源網對話:中國航班因軍事管制更耗油?
    而中國的大型客機被更多地要求在效率較低的10000-20000英尺低空飛行。  在北美和歐洲,客機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的航線相對而言更加直接。由於航線擁堵,所以情況會有所差異,但總體來說航線是相對筆直的。而在中國,由於軍方的空域管制,航線會更加迂迴,因此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燃油,增加更多的排放。
  • 民航換季!新開多條航線
    10月25日起民航將進入新航季新航季,南航大連計劃執行正班國內航線32條,其中新開航線7條,通航點共計34個,日進出港航班可達92班次,計劃執行航班總量將達到13992班次。作為大連地區最大的基地航空公司,新航季南航大連分公司將原國際航班運力投入至國內航線,加速形成國內大循環。在保持國內一線城市航班量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在內的重點城市運力投放。
  • 川藏空中開通複線 飛行安全性提高四成
    原標題:川藏空中開通複線 飛行安全性提高四成圖為中國民航西藏區局航行氣象處副處長黃丹在向記者新劃定的航線江飛波 攝  東方網3月25日消息:「成都至拉薩的空中複線開通後,進出拉薩貢嘎機場的飛機飛行安全性提高了四成。」中國民航西藏區局航行氣象處副處長黃丹24日告訴中新網記者說。
  • 國內最賺錢的空中航線之成都至北京
    西部經濟中心航空樞紐成都至首都北京的空中航線一直是國內最賺錢的空中航線之一,夏航季成都每天往返北京兩大機場的航班量將近80班,這條航線目前有八家航空公司在運營。為什麼說它是國內最賺錢的空中航線之一呢?第一、航班量巨大,上座率高每天將近80班的航班往返量在全國名列前茅,其實航班的票價並不便宜。但航班的上座率往往都是滿座和正常,很少會出現空閒。
  • 民航換季 南航大連新開加密多條國內航線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劉翔、王啟航 報導:新航季,南航大連計劃執行正班國內航線32條,其中新開航線7條,通航點共計34個,日進出港航班可達92班次,計劃執行航班總量將達到13992班次。10月25日起,民航即將邁入冬航季,南航大連分公司計劃開始執行新「冬季航班計劃」。
  • 民航大藍洞:華夏航空航線網絡分析
    民航資源網2020年9月25日消息:華夏航空是國內第一家專門從事支線航空客貨運輸的航空公司,也是國內目前唯一一家規模化的支線航空公司,在支線航空市場具備一定的競爭實力。本文將以華夏航空2019年全年航班為統計數據,從總體航線網絡分布、航線執飛架次、航線區域分布、航線網絡的月度調整以及華夏在重要地區的航線網絡等方面進行特徵總結分析,主要結論如下:一、從整體的航線網絡與地區分布看,華夏航空形成了以重慶、貴陽、呼和浩特、大連、天津為主要核心樞紐的航線網絡。華夏航空航班執行頻繁的繁忙航線主要集中在貴州、內蒙古。
  • 鎮江有自己的航線了:鎮江—千島湖,飛行時間一個半小時
    ,空中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開啟水陸空立體交通新篇章。同時,這也是江蘇省首條低空短途通勤航線正式上線運行,而江蘇省首個A類飛行服務站——江蘇(鎮江大路)通用航空飛行服務站也開始同步啟動建設。從鎮江至建德飛行時間
  • 中國民航迎史上最大範圍空域調整:調整班機航線走向4000多條
    ,由此涉及的新建機場跑道、重大飛行程序調整、重大空域調整和航路航線走向調整共同生效啟用。全國範圍內共調整航路航線超過200條、調整班機航線走向4000多條,形成了全新的空域運行環境。中國民航迎來史上最大範圍的空域調整。   視頻來源:央視朝聞天下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外圍空域調整  一個機場能否順暢運行,空中環境極為重要。
  • 空中交通管制員,隱藏在民航客機背後的一群被人遺忘的普通加班族
    海空憑飛越,天高任鳥飛,這是用來形容飛機飛行最平常不過的詞語。在普通人的視界中,民航飛機裝滿乘客就可以從機場起飛,飛向藍藍的天空,在天上自在飛行。然而在實際運行中,民航體系中會執行一套相當嚴格的管理標準,這就是航線管理,也就說所有的民航飛機都要接受地面調度中心的管理,沿著指定的航線、高度層進行飛行,不能隨意的更改航線、高度,否則就會引發一系列的安全問題,甚至是打斷整個航空運輸系統的運行計劃,導致大面積的航班晚點和取消。而負責這些具體調度工作的就是——空中交通管制員(ATC),下面就來談談這一職業的情況吧。
  • 西藏民航開通航線120條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隨著近日西藏航空拉薩—紅原—綿陽航線正式開通,西藏民航開通航線數量已達120條,通航航線數量實現新的歷史性突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民航旅客出行需求驟降,2020年上半年,西藏民航航班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僅達到去年同期70%、60%左右。在這種形勢下,民航西藏區局積極配合西藏自治區財政廳完成2019年航線獎勵審核工作,下達西藏民航發展基金19918.1萬元,幫助航空公司渡過難關。
  • 10月25日起民航迎來冬春航班換季
    10月25日起,民航迎來冬春航班換季。新航季,南航在廣西市場執飛航線36條,通航城市達29個,其中南寧通航27個城市,桂林通航6個城市,北海通航5個城市。冬春航季,南寧-北京由每天3班加密至每天4班,桂林-北京由每天2班加密至每天3班,廣西往返北京每日可達8個航班。受益於大興機場獨特的地理位置、空域結構,以及航班航路優化,相比首都機場,廣西往返大興機場的航班,空中飛行加地面滑行時間可節約約30分鐘。
  • 首航線路:鎮江-千島湖;飛行時間:一個半小時!鎮江自己的航線來了
    ,空中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開啟水陸空立體交通新篇章。同時,這也是江蘇省首條低空短途通勤航線正式上線運行,而江蘇省首個A類飛行服務站——江蘇(鎮江大路)通用航空飛行服務站也開始同步啟動建設。從鎮江至建德飛行時間1個半小時,計劃航班每周一、三、五執飛
  • 精彩十三五系列報導之二:高效運行成就民航高質量發展
    正點率提升,平均延誤時間減少,運行抗幹擾能力增強。10月25日,由民航局出臺的《貨郵飛行航班時刻配置政策》將正式實施。《配置政策》將高密度機場貨郵航班時刻安排窗口由每天6個小時拓寬至10個小時,大大增加貨郵飛行航班時刻供給,提高貨郵飛機日利用率,優化貨郵航線布局;對於北京大興機場、深圳寶安機場、杭州蕭山機場等貨運功能較強的樞紐機場,則將適當安排尖峰時段航班時刻,用於國際地區貨郵飛行。
  • 民航記憶:中國民航的航線變遷(圖)
    1952年航線網絡圖  初創時期的新中國民航規模很小,僅有12架小型飛機和3條國際航線、9條國內航線。1950年8月1日,新中國民航開闢了兩條國內航線:一條是天津—北京—漢口—重慶,另一條是天津—北京—漢口—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