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江:科學立法核心在於立法要尊重和體現客觀規律

2020-12-01 中國人大新聞

  央廣網北京3月9日消息 9日上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張德江作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

  張德江表示,科學立法的核心,在於立法要尊重和體現客觀規律。在具體立法實踐中,要進一步完善立法程序、規範立法活動,健全中國特色的立法體制。抓好立法項目論證,科學確定立法項目,健全法律出臺前評估和立法後評估制度。綜合運用制定、修改、廢止、解釋等多種形式,增強立法工作的協調性、及時性、系統性。加強立法調查研究,找準立法重點難點,探求科學應對之策,切實增強法律的可執行性和可操作性。

(來源:央廣網)

相關焦點

  • 關於重慶直轄以來立法工作的發展規律、特點及思考
    黨的十九大指出,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學立法的核心在於尊重和體現客觀規律。」第二十三次全國地方立法工作座談會指出,要增強科學立法觀念,自覺遵循經濟規律、自然規律、社會發展規律,使制定出來的法律能夠反映和體現規律的要求。
  • 做好行使地方立法權各項準備 推動我市科學立法全面開展
    只有正確認識和時刻把握地方立法權的性質和根本要求,才能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市首先在於如何保證憲法和法律、法規等上位法在本地很好地實施,才能避免產生對地方立法急於求成的思想,防止地方立法中地方保護和部門利益的傾向,才能保證地方立法實現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目的,充分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 張德江委員長訪問以色列、巴勒斯坦、 芬蘭、法國四國情況的書面報告
    張德江委員長提出,雙方應以立法機關交往60周年為新的起點,保持友好往來、豐富交流形式,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在重大關切問題上增進理解和信任;加強交流互鑑、服務各自發展,特別是在支持創新體系建設方面,有針對性地相互學習借鑑立法經驗;完善合作環境、提供法律保障,為中芬貿易投資、創新創業、節能環保等領域合作創造條件、提供便利。
  • 鄭淑娜:提高立法質量 實現良法之治
    從現實情況看,有的法律法規未能全面反映客觀規律和人民意願,針對性、可操作性不強,立法工作中部門化傾向、爭權諉責現象較為突出;有些問題在法律上還不明確、有缺項,需要通過立法作出必要的規定;現行的法律規定,有些已不適應形勢環境的變化和事業發展的要求,有的需要修改,有的需要廢止,有的需要配套,有的需要解釋;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以及其他規範性文件上下之間、相互之間還不夠協調,需要加以理順
  • 安樂死在我國的立法探討
    是在患者自願前提下通過科學的方法對人的死亡過程進行優化調節,使人在死亡過程中避免精神和肉體上的折磨,優化死亡狀態,使死亡安樂化。現代文明社會應尊重患者的生命權與個人選擇自由,對患者以臨終關懷。安樂死有其法理上的立法依據,安樂死的實施從刑法角度分析也是不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法律不應迴避安樂死,安樂死應該有自己合法的地位。
  • 我反對為貓狗立法,為動物立法從來不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體現
    每一個生命都值得敬畏,建立伴侶動物保護法是文明進步的體現。對這位網民的留言,我就予以堅決反對。所謂的聖雄甘地,只適合生存在南亞次大陸那樣奇葩的土壤,歷史上的他反對科學,反對一切工業化,反對國防現代化,反對學習外語,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思想保守主義者。在抗日戰爭期間,甘地還建議我國政府放棄抵抗侵略者。對於這樣的一位「聖雄」,我只能認為他的「道德」一定是與眾不同的。
  • 張德江在四川調研時強調 發揚民主集思廣益制定好民法總則
    他強調,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對人民負責的歷史使命感,發揚民主、集思廣益,制定好民法總則,為編纂好民法典打下堅實基礎。  張德江先後到宜賓、成都,聽取對民法總則草案的意見和建議。
  • 《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知識點詳解
    《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知識點詳解在教師招聘筆試中,《生活與哲學》中「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這個知識點歷來是考查的重點,經常以單選題的形式出現。商品這個知識點主要考查商品的含義及基本屬性,下面我們將就此知識點與大家分享。【考點精講】如何理解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
  • 發揮法治在弘揚核心價值觀中的獨特作用
    內容提要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項重要舉措。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尊重法治建設規律、準確把握實踐要求,在更深層次推動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全過程、各領域、各方面,更好發揮法治對於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獨特作用。
  • 公共性視野下的教育立法研究
    為此,本刊編輯部特從本屆論壇組稿,分別從中國、美國、俄羅斯三國教育立法視角以及我國教育法治實踐視角展開研究,具有較強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摘 要:公共性作為現代教育的基礎屬性,是由教育問題、教育目的與功能、教育價值觀、教育影響、教育主體的公共性所決定的。公共性為教育立法確立了基本的研究範式和基本的目標價值,也為國家介入教育提供了合法性基礎。
  • 上海發布2019地方立法藍皮書,全景展現年度立法狀況
    全書正文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地方立法工作總評述、立法篇、法治綜合篇和理論研究篇。其中,地方立法工作總評述部分系統總結、評述了2019年度上海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總體情況;立法篇按照立法背景、主要內容、工作評述的框架結構對11件地方立法的相關情況作了描述;法治綜合篇匯集了基層立法聯繫點、備案審查、長三角立法協同以及制度建設的基本情況;理論研究篇摘錄了市委、市人大常委會領導相關重要講話,收錄了部分代表專家對立法工作的評價,展示了立法研究所部分立法研究成果
  • 孫憲忠:民法典草案符合科學民主依法立法要求
    編纂民法典,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是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客觀需要,也是形成完備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體系的必然要求。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委員孫憲忠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講述新中國首部民法典編纂的歷程和體系,介紹民法典編纂的規劃步驟和最新進展,並解讀民法典草案編纂的法理和邏輯。
  • 思維慣性和客觀規律的關係
    這種語言上的習慣和定勢,和思維的習慣和定勢是同一的,這和人類所發現的客觀規律其實是潛在地同一的。之所以稱為「潛在地同一」,是因為表面上存在一種經常性的誤解:客觀規律僅僅是屬於客觀世界的。形成於主觀內部的這種習慣和定勢,從來都是和客觀生活須臾不離的。主觀客觀的分離,是文明時代的意識特徵,在漫長的原始人的生活中,並沒有主客的分離。
  • 個人信息保護立法應體現利益平衡原則
    除此之外,專門性立法《個人信息保護法》和《數據安全法》都已被列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這些都充分表明了國家對於個人信息保護的高度重視。但與此同時,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立法在實務界和理論界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議,尚未形成較具共識的具體方案。在個人信息保護立法的過程中,充分吸收和借鑑國外在該領域的有益經驗是非常重要的一條途徑。
  • 深圳立法禁食狗肉,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還是限制了人類自由?
    部分網友:禁食狗肉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這部分網友認為,狗是人類的伴侶,也是人類的寵物,與人類有了感情,食用狗肉是不道德的行為。所以,深圳市立法規定禁止食用,是人類進步的表現,體現了文明層次的躍升。它只體現了愛狗人士的價值觀!這部分網友認為,人類文明與是否禁食狗肉根本就沒有關係。在中國的很多地方,狗肉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的食物,吃不吃狗肉只跟人類的喜好有關,跟文明程度無關!以立法的形式,限制食用狗肉,實際上是限制了公民的自由!筆者認為,吃不吃狗肉與文明無關!
  • 淄博市人大常委會「為人民立法」系列報導一淄博立法 以民為本
    淄博立法,以民為本。   近年來,懷揣「為人民立法」的初心,淄博市人大常委會充分行使地方人大立法權,積極擁抱新技術,通過「高質量立法信息化系統」拓寬公眾參與立法渠道,將「人民性」充分體現在立法全過程,讓一件件地方性法規成為對淄博人民美好生活的最大保障,成為幫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破解城市治理難題的法律武器。
  • 全面認識個人信息保護 科學立法確保良法善治
    為此,我們應當全面深入地認識個人信息,統籌考慮個人信息保護與個人信息利用,科學立法,確保良法善治,推動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要認識到個人信息的多樣性。國際上有關個人信息的法律概念主要有「個人數據」「個人信息」「隱私」等三種表述。概念的不同主要是源於不同的法律傳統和使用習慣,實質上並不影響法律的內容。
  • 動物福利立法,這是一件有關全人類福祉的大事
    科學證明,如果動物健康、感覺舒適、營養充足、安全、能夠自由表達天性並且不受痛苦、恐懼和壓力威脅,則滿足動物福利的要求。而高水平動物福利則更需要疾病免疫和獸醫治療,適宜的居所、管理、營養、人道對待和人道屠宰。動物福利尤指動物的生存狀況;而動物所受的對待則有其它術語加以描述,例如動物照料,飼養管理和人道處置。
  • 【法治熱評】全面認識個人信息保護 科學立法確保良法善治
    為此,我們應當全面深入地認識個人信息,統籌考慮個人信息保護與個人信息利用,科學立法,確保良法善治,推動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要認識到個人信息的多樣性。國際上有關個人信息的法律概念主要有「個人數據」「個人信息」「隱私」等三種表述。概念的不同主要是源於不同的法律傳統和使用習慣,實質上並不影響法律的內容。
  • 【綠鏡頭·感悟】尊重客觀規律才能實現科學發展
    阿魯科爾沁旗篇:尊重客觀規律才能實現科學發展文/孫俊傑從最初的試驗種植到目前已經形成的牧草產業,我們深刻地懂得了一個道理:尊重客觀規律,堅持實事求是,才有了科學發展的今天。  阿旗地處科爾沁沙漠,荒漠化嚴重,我們採訪的時候正趕上颳起4-5級大風。「過去要是趕上這樣的風天,沙子刮起來,人都睜不開眼睛。」高明文說。而現在正是苜蓿花開放的時候,滿眼的紫色小花似繁星點點,青草和苜蓿花的清香伴隨清風撲鼻而來,讓人情不自禁地想大口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