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譯者聊《火星救援》:刪掉了人吃人的後招?

2021-01-08 1905電影網
共31張

    

    1905電影網訊 電影《火星救援》改變自安迪·威爾的同名處女作,小說一度高居《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的榜首位置,其本人也是這部電影的編劇。這個從15歲起,就被美國國家實驗室聘為軟體工程師的太空宅男,一直沉迷於相對論物理、軌道力學和載人飛船。


    2009年,安迪將自己的小說《火星救援》放上自己的個人網站,受到讀者的強烈追捧後。2013年,著名出版社蘭登書屋花重金買下了小說版權,僅幾天後,二十世紀福斯公司便向他拋出橄欖枝,願意將其改編成電影,並請到了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主演,於是就有了現在讓觀眾特別期待的電影《火星救援》,而這部電影於11月25日與中國內地觀眾見面。


    小說究竟與電影有哪些不同,「人吃人」的後招是否有保留?觀眾最關心的小說中的中國元素究竟如何呈現?今天《火星救援》小說中文譯者陳灼將為大家一一揭曉謎底。

 

    問:如果用一個百分比來形容,你覺得電影有多少是忠於原著的?


    陳灼:百分之九十。除了結尾稍有不同,電影裡幾乎所有情節都是照搬原著的。

 

    問:與原著最大的不同的是?


    陳灼:結尾,原著到了馬克·沃特尼被救上赫耳墨斯號就結束了,電影結尾則敘述了他回到地球後的一段生活,等於是斷了大家看續集的念頭。

 

    問:原著裡有很多幽默的元素?你在翻譯的時候如何把握?


    陳灼:儘量貼近日常用語來翻譯,包括一些常見的網絡用語,比如嚇尿,等等,但原則都是要和原文本意貼合,而非生造。

 

    問:書中有很多科學的詞彙,翻譯最大的難度是不是這一部分?


    陳灼:是的,很多數理化學常識,這些翻譯難度不小,但只要本著嚴謹的態度,還不算是最難的,最難的我認為是上面提到的幽默用詞,怎麼找到合適的中文方式來表達,太收的話會衝淡原著的效果,太奔放則顯得輕浮。

 

    問:聽說你長期在紐西蘭生活,但我看《火星救援》翻譯很接國內的地氣?


    陳灼:我在翻譯這本書的時候剛到紐西蘭不久,書的前五分之一是在國內翻譯的,後五分之四是來了之後翻譯的,半截身子還在國內,所以能接上國內地氣吧。

 

    問:你覺得電影裡是否呈現了原著中的這種幽默?《火星救援》將角逐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電影而不是劇情片類別,您知道嗎?


    陳灼:我認為是百分百的還原了,看電影的時候,大家常常爆發出笑聲,可以說是笑中有淚,為他的樂觀而感動。書裡面本來幾個冷幽默的角色也在電影裡得到忠實還原,甚至闡釋的更幽默了,比如那個搞航線計算的工程師,就成了個大活寶。音樂喜劇類?這倒是剛聽說,我覺得蠻適合的,畢竟這部電影有超多的迪斯科音樂。

 

    問:能否談談你喜歡的片中的幾個角色?


    陳灼:電影中的角色,最喜歡的當然是馬特·達蒙主演的馬克·沃特尼了,其次是設計赫耳墨斯新航線的裡奇·布內爾,這個角色演的極其幽默,還有那個華裔JPL負責人,也蠻符合宅男科學家領導人,幹實事的形象。

 

    問:花幾百億去救一個人,值不值得?


    陳灼:這個問題原著中也有記者問過,當時NASA的回答是,因為他在火星的超長生存時間,給科研帶來的價值,大的無法想像,如同大大超過設計壽命十幾倍的那些火星漫遊車。連漫遊車都會盡全力讓它們持續壽命,何況一個大活人。簡言之,能救,為何不!窮盡全力也要把他帶回家。

 

    問:在我的印象中,書中提到過人吃人的一個段子,但電影中沒有呈現?書中好像有討論如果拯救失敗,要讓最年輕的太空人活下來,其他人是她的食物?


    陳灼:這是書裡面約翰森為了安慰她老爸的一個玩笑,當不得真的,這些細節太多,電影就略過了。

 

    問:你如何看待中國在這場拯救中的作用?我見電影裡中國捐出自己的太陽神助推器是無條件的,電影對中國的拯救精神處理得更好,更無私奉獻。


    陳灼:用原著中的話,就是太空局對太空局,用科學界的手段來解決問題,酷到不能忍。當然,現實沒有這麼美好,NASA受制於國會,都不能跟中國有航天合作。不過,書中也提到,中國奉獻太陽神助推器也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在電影裡沒有明說,只是在電影結尾的新一次火星載人發射時有所暗示:一個中國太空人跟著上火星了。

 

    問:假如你是馬克·沃特尼,你想像過嗎?


    陳灼:想像過,剛到紐西蘭時,孤身一人,生活各方面都要適應,包括買菜燒飯,那時經常一邊吃土豆,一邊用馬克·沃特尼的精神來鼓舞自己。書翻完後,經常幻想自己還能活到人類可以登上火星的時刻,到時候我還能去成火星,站在那個蒼涼古老的大地上呢。

相關焦點

  • 《火星救援》現「中國成大救星」橋段 原著中就有
    《火星救援》劇照  記者萬旭明  火星上種土豆?把地球當彈弓?看完得到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鼎力支持、馬特·達蒙主演的《火星救援》,文科生「不明覺厲」,理科生則是「腦洞大開」。而根據NASA公開的資料顯示,電影裡這些高大上的技術,其實正在成為現實。  種土豆?
  • 《火星救援》小說原著已在國內開賣 老掉牙火星為啥會好看?
    從火星來的人,從地球到火星的路,改造火星,被火星改造……一系列的題材基本上都已經被挖掘乾淨了。那是什麼理由讓我們今天又開始重新談火星這個話題?那當然是因為馬上要在國內上映的科幻電影《火星救援》了。令人意外的是,這樣一部以老掉牙的題材為核心的科幻電影,在一向苛刻的爛番茄網上,保持了上映一個月以後依然有93%的新鮮度,而IMDB維持在8.2分。
  • 科幻大片《火星救援》中國元素亮了
    《火星救援》主創們亮相。在北美上映後連續四周佔據票房榜首,還未上映就被公認為是今年年度最佳影片的有力衝擊者,繼《地心引力》、《星際穿越》之後,又一部把鏡頭對準太空的科幻大片來了。電影揭秘NASA火星計劃導演延期《普羅米修斯2》拍攝其實電影《火星救援》的故事很簡單,2029年人類首次登陸火星,但不幸的是,因為遭遇風暴,馬特·達蒙飾演的太空人馬克·沃特尼被認為已經死去而被留在了火星上,而醒來後的沃特尼只能靠自己獨自在火星上生活下去,等待救援。
  • 《火星救援》求生的欲望
    導演雷利史考特在前陣子挑戰大規模場面的《出埃及記:天地王者》或是其擅長太空恐怖科幻主題的《普羅米修斯》等商業娛樂片後,回歸《火星救援》這樣的太空小品故事,反而能讓他重新聚焦於劇中角色琢磨,以及劇情收斂的卓越功力,《火星救援》可說是雷導生涯中另一部相當傑出的太空題材災難電影。
  • 《火星救援》中國航天人專場 看航天人如何評價
    《火星救援》中國航天人專場 看航天人如何評價 共37張     1905電影網訊 因為《火星救援》這部影片故事來源於NASA的火星計劃,得到NASA的支持與把關,並涉及航天科技、數學、植物學、動力學、化學、物理、醫學等眾多領域,被譽為「給科學的一封情書」,片中有一句臺詞特別適合形容這部影片目前的票房趨勢,I'm going to science the shit out of this,我要用科學幹出一條生路,相信接下來的口碑效應
  • 《火星救援》中國元素引關注 辦航天人專場觀影
    《火星救援  搜狐娛樂訊 因為《火星救援》這部影片故事來源於NASA的火星計劃,得到NASA的支持與把關,並涉及航天科技、數學、植物學、動力學、化學、物理、醫學等眾多領域,被譽為「給科學的一封情書」。相較於《地心引力》中僅僅帶到中國空間站這一中國元素,《火星救援》這種加入了無私奉獻顯神威的設定更讓觀眾激動。這一設定也並非為了圈錢生硬的加入,而是原著小說中就有的。  因為片中有中國航天元素,也吸引到我國航天人的關注。日前的首映上,片方還專門組織了中國航天人專場觀影,作為對中國航天人的致敬和感謝。當天,由中國宇航學會(CSA)協助,邀請到眾多中國航天嘉賓到場觀看這部電影。
  • 電影推薦:《火星救援》
    最近幾年太空題材的商業大製作屢見不鮮,前有《地心引力》、《星際穿越》再到這部《火星救援》,好萊塢的名導演們似乎越來越願意衝出地球,走向太空去思考問題了。毫不誇張地說,除了《地心引力》這部畫面勝過劇情的太空美景宣傳片,其餘兩部我都不止一次的走進了電影院,《火星救援》我甚至看了三遍,在臺灣的時候就忍不住看了兩遍,等到回到大陸剛剛上映又和同伴去回味了一遍。其實這兩部的劇情也不是多麼曲折離奇引人入勝,僅僅屬於把一個好故事用及其壯麗的畫面表現出來而已。當然對於多數國產電影來說要是能做到這一步,就已經能夠讓人拍手叫好了。
  • 火星和土豆的愛恨糾葛 聽聽《火星救援》電影主創怎麼說
    本月初,書評君採訪了國家天文臺研究員礪珺,看過前1/3原著內容的他說,這本書「主要在講如何(在火星)活下去和如何種土豆」,而書評君的小夥伴甚至在20日的電影首映式上真的拿到了土豆呃……在走進電影院之前,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火星救援》這本「日誌體」的科幻小說。
  • 美國科幻冒險片火星救援 上演膽戰心驚的救援任務
    小編最近看了很多歐美電影,像是《星球大戰》、《神探夏洛克》、《飢餓遊戲3》等等,但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火星救援》了。於是學霸如我的小編立即惡補了關於《火星救援》的有關材料。我相信親們也是很想了解一下《火星救援》的來龍去脈啦。於是乎,善解人意的小編就默默滿足親們的欲望啦。
  • 《火星救援》一部可以帶來快樂正能量,套路感很強的災難片
    雙方重新取得聯繫後,火星救援任務由此啟動 有一段預告片裡面裡奇給幾位NASA大佬講述他的赫耳墨斯機動方案,也是從正片裡直接剪出來的,大家可以去看看,特別好玩。裡奇這個演員在整個電影裡是僅次於沃特尼我最喜歡的,比沃特尼還要逗比,原著裡那個狂熱但有點顯木訥的工程師形象被詮釋的極為活躍,也是電影中少有的對原著人物進行性格擴展設計的角色。
  • 科幻作家:《火星救援》等科幻片配合美國家政策
    很多觀眾對於影片中馬特·達蒙在火星上一個人「種土豆」津津樂道,也有人對於電影中出現的「中國元素」感到驕傲。但是在專業的科幻作家眼中,《火星救援》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呢?  電影完全忠實原著  以《無盡的告別》獲得第23屆中國科幻銀河獎優秀獎的80後作家陳楸帆坦言,雖然自己沒有看完整部小說,但比照電影,有一個總的印象,就是電影中的人物非常樂觀,非常幽默,這一點,跟以往的科幻電影非常不一樣。電影中充滿了積極和光明的色彩。
  • 創業者看《火星救援》的理由
    在感恩節之際,在北美曾經票房奪冠、口碑也爆棚的科幻片《火星救援》終於在國內上映。編劇德魯·高達原計劃執導本片,但後來由於忙於拍攝《險惡六人組》而退出了導演一職。後來雷德利·斯科特(曾經拍過《銀翼殺手》等多部名片)看過劇本後非常喜歡,甚至推遲《普羅米修斯》續集的拍攝,火速接過導筒。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好項目終會找到對的人滴。4. 碼農的逆襲:原著小說作者Andy Weir是一名專業碼農,他甚至編寫了軟體來精確計算從地球到火星的航行時間。
  • 影評下午茶:尋龍訣被罵毀原著小說 火星救援:馬特達蒙帥氣加分
    2015年12月21日訊,影評下午茶之《尋龍訣》、《極盜者》、《火星救援》等五部熱映影片。 我就納悶了,起點都是玄幻類小說,怎麼會和原著差的這麼多,為什麼響徹全國的鬼吹燈就不能改得好一點,是編劇的能力不行還是真的連寫手還不如?
  • 《火星救援》嘗鮮!原來是部勵志的太空西部片
    文) 在當地時間9月11日上午,多倫多威爾斯公主劇院的門口的馬路上排起長隊,隊伍繞著劇院所在街區整整排了一圈,來人皆是為了先睹《火星救援》為快。這部由《異形》和《銀翼殺手》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唱主角的科幻電影,原著小說本身也聲望極高,電影還在拍攝期間就備受矚目。在9月11日的多倫多主展映GALA單元,《火星救援》首次公映,不過與預期略有出入,不同於雷德利-斯科特以往冷硬的科幻電影,他這次交出的作業是一部在各方面都政治正確的火星牛仔開墾記,超勵志。
  • 《火星救援》,可能真的被高估了
    類型片裡,極限生存或極限救援二者具其一就足以支撐起一個好故事。這類影片要求過程巧妙和衝突合理,極其考驗導演對影片的戲劇化處理能力。與原著作者Andy Weir相比,Scott當然更擅長通過鏡頭剪接和畫面切換來抓住觀眾的情緒。 一面是生存的歡樂逗逼,一面是救援的有驚無險,Scott處理得太流暢,而且很討巧的地方在於Matt Damon。
  • 《火星救援》裡的物理學
    他的研究成果之一是火星表面顏色和季節變化,指出火星上存在沙塵暴,這些都在《火星救援》裡被大篇幅應用。火星是最接近地球的星球了,還存在過水。有人推測,沒準很多年前(若干億年前)火星上的條件很類似地球,因此出現過生命。有的人更進一步推測,地球上的生命其實源於火星,也許是什麼小行星撞擊火星將火星上生命的種子帶到地球來了。當然,所有這些只是猜測而已。美國人的詞彙表中有「火星人」,指的當然不是我們的祖先,而是那種具備某種罕見品質的天才。我們這個領域,有一個火星人,就是愛德華·威滕。
  • 火星救援中國票房多少?最終票房統計持續更新
    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在解放碑UME提前觀影,從整個內容來看,《火星救援》並沒有《星際穿越》和《地心引力》在畫面上的驚喜,但故事相當不錯,片中馬特·達蒙獨自在火星上演了一出生存戲,在長期低於零下50℃的地方解決水、氧氣、取暖、和地球間的通訊等問題,打造「火星生存百科全書」。
  • 《火星救援》一部學霸在火星被拋棄後種土豆,最終獲救的高分電影
    大家好,我是Mandarin,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一部學霸在火星被拋棄後種土豆,最終獲救的電影——《火星救援》。男主馬特呆萌跟隊友在火星執行任務的時候,遇到了風暴,呆萌被一個類似鍋蓋一樣的衛星天線給撞飛了,醒來以後發現火星上只剩下自己一個人了,納尼,隊友不會被火星的怪獸給吃了吧?當然不可能,這又不是一部恐怖片,原來是呆萌的隊友以為呆萌掛掉了,拋棄了呆萌,其他人早已坐著飛船離開了火星。呆萌此時心中萬念俱灰,肯定把這些個隊友罵了個遍。
  • 中國載人航天專家揭秘《火星救援》中的航天科學
    本期#大神來聊火星救援#我們有請到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載人航天總體部載人星際探測研究室,主要從事載人深空探測領域相關研究工作的高級工程師王平博士,為大家一一解答。1問:電影《火星救援》您看過了嗎?評價如何?王平:看過了。影片拍得很好,劇情很緊湊,科學性和常識性錯誤較少,是近年來比較優秀的科幻題材影片,也可作為載人深空探測領域的科教片,值得學習研究。
  • 火星救援:我在火星種土豆的那兩年
    話說從天問一號成功升空算起,幾個月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原定的計劃是小可愛它大概會在飛行約7個月後抵達火星,開啟自己的火星傳奇。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近幾年來最知名的一部關於火星的電影——《火星救援》。《火星救援》是由美國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的科幻冒險片,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傑西卡·查斯坦、克裡斯汀·韋格、傑夫·丹尼爾斯、凱特·瑪拉、塞巴斯蒂安·斯坦、切瓦特·埃加福特聯袂主演。該片於2015年10月2日在美國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