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要求每年靜脈點滴疏通血管,有治療意義嗎?看醫生怎麼說

2020-12-05 神外醫生張偉

這個問題我在平時的工作中也經常遇到。每年到了秋冬季節或者是冬春季節,都會有很多老人來到醫院,要求疏通血管。他們大多數要求靜點一些活血藥物和腦保護藥物。其中的大部分人在用藥後都表示自己以往的症狀好轉不少。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每年有必要兩次靜點藥物來疏通血管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

老年人為什麼會要求一年通兩次血管呢?

老年人之所以會提出這種要求,我想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在這兩個季節,心腦血管發病率會明顯升高。很多老年人在這兩個季節因發病住院,這就引起其他老年人擔心,所以要求住院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調整,避免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達到維護自身健康的目的。

還有一個原因是人到了60歲以後,很多醫生會要求老年人一年進行兩次體檢,其中第二次體檢的重點是放在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方面。每次體檢完畢,醫生都會根據檢查的結果,為老人調整一下用藥,這就給老人一種錯覺,以為心腦血管疾病一年需要用兩次藥物,所以才有了一年通兩次血管的說法。

老年人一般會選擇哪些藥物「通血管」

老人到了一定的年齡,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這種行為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其中一部分老人一旦住院就要求大量輸液,要求所謂的疏通血管,這種做法意義並不大。對於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需要採取一個長期的綜合策略。目前,臨床上最長應用的是抗血小板藥物和他汀藥物聯合長期應用。而靜脈給藥時間有限,隨著時間的延長,藥物會很快衰減,根本達不到長期控制症狀的目的。

關於輸液治療,在很多國內和國際的指南當中,對於輸液治療都不提倡[1、2]。其綜合原因是由於藥物在體內有一個代謝的過程,輸液結束後,藥物在體內很快代謝乾淨,並不能長期地控制住疾病的發展。

目前,很多年齡較大的患過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到醫院要求輸液,一般都會選擇改善微循環的藥物和腦保護藥物。其中改善微循環藥物大多數為中成藥,藥物成分均為大分子,其對腎臟會帶來很重的負擔,而且這類藥物並不能使血栓消失,不能達到通血管的目的

很多患者要求應用神經營養藥物,認為神經營養藥物可以促進神經功能恢復。其實,在臨床上關於神經營養藥物的功效存在很多爭議,很多神經營養藥物的功效證據不足。相對來說比較有效的神經營養藥物是維生素類藥物,其他的神經營養藥物的應用存在著很大的爭議。臨床上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神經細胞凋亡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目前還沒有任何藥物可以逆轉這個過程。

心腦血管可以通開嗎?

通過前文我們可以知道,從藥物的應用方面來講,改善微循環藥物和神經營養藥物在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上,都不具有太多的優勢。而且顱內的動脈血管一旦閉塞,如果不是急性期,很難通過藥物治療達到疏通的效果。陳舊性病症,即使血管開通了,已經梗死的部分組織已經不可恢復功能,達不到任何治療目的。對於心腦血管疾病的急性發作,輸液治療在短期內控制症狀是有意義的,但從長期來看應該仍以口服藥物為主。

簡單來說,不能指望一輩子應用靜脈輸液的方式來維持心腦血管健康。醫生的用藥原則一般是,只要能夠口服藥物控制就不建議注射藥物;只要可以應用注射藥物,就儘量不用靜點藥物。就是說給藥方式儘量簡單。這樣才能保證老年人長期規範用藥。

老年人應該怎樣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老年人每年進行體檢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條件允許,可以一年兩次體檢。在秋冬交際或者冬春換季的季節,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往往會明顯升高。在這段時間到醫院進行體檢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到院之後需要完善相關身體各項指標的檢查,通過這些檢查結果來確定藥物的用量和應用方式是否正確,然後對相關的治療策略進行調整,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是完全有可能的。

積極治療基礎疾病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重中之重。如果老年人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基礎疾病,會大大提高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所以,必須嚴格控制這些基礎疾病,才可以有效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必不可少的。戒菸戒酒、健康飲食、早睡早起、充足的睡眠、健康的心理、合理的體育鍛鍊,這些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都有著積極的意義。儘量減少靜脈給藥,靜脈給藥是一種相對來說比較極端的給藥方式,如無必要,儘量不用。由於心腦血管性疾病,需要長期用藥,所以,醫生一般會選擇比較簡單的給藥方式,這樣才有利於患者長期規範用藥。

對於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如果以前沒有患過心腦血管疾病,一般是不需要藥物治療的。如果患過心腦血管疾病,則需要應用藥物治療,大多數臨床醫生會選擇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來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復發。這兩種藥物被一些醫生形容為人的兩條腿,缺一不可。

以上就是張醫生關於老年人是否需要一年兩次到達醫院進行輸液治療的一些觀點。如果您同意我的觀點,歡迎您關注,點讚或留言。創作不易,感謝您的支持,我是神外醫生張偉。

【參考文獻】

[1] NERENBERG K A, ZARNKE K B, LEUNG A A, et al. Hypert ension Canada. Hypertension Canada's 2018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Risk Assessment,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in Adults and Children[J]. Can J Cardiol, 2018, 34(5):506-525.

[2]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高血壓聯盟(中國),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等.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J].中國心血管雜誌,2019,24(1):24-56.

相關焦點

  • 老年人每年輸2次液通血管,真的有用嗎?聽聽心血管科專家怎麼說
    導語:越來越多的人發現,養護血管能避免很多突發的病症出現,尤其對於如今高發的血栓性病症更是如此。不過在這樣的觀念下,還是有很多人依舊存在著不少錯誤認知或是有一些過於極端的健康理念。近幾年來,很多中老年人居然出現了所謂的每年兩次輸液就可以有效疏通血管的健康認知。
  • 闢謠:過了60歲每年要去醫院通兩次血管。答案是什麼?醫生告訴您
    每年到了秋冬季節或者是冬春季節,都會有很多老人來到醫院,要求疏通血管。他們大多數要求靜點一些活血藥物和腦保護藥物。其中的大部分人在用藥後都表示自己以往的症狀好轉不少。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每年有必要兩次靜點藥物來疏通血管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
  • 血管裡有垃圾?定期輸液通血管?聽聽醫生怎麼說
    血管裡面有毒素、垃圾,需要定期清理? 「通血管」真的那麼神奇嗎?是時候知道真相了。好好的血管怎麼就堵了?造成血管阻塞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幾種:血栓形成血管血栓形成導致動脈血流中斷或灌流不足是梗死形成的最常見原因。
  • 遊刃於點滴之間——記靜脈用藥調配中心
    「打點滴」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種治療方式。然而,當你看著藥液一滴一滴輸入體內的同時,是否知道在這之前有多少工作者為了它的精確調配、按時送達、準確使用而默默奉獻。日前,記者走進市人民醫院藥學部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簡稱「PIVAS」),帶您領略每瓶藥液在使用前所經歷的「奇妙」旅行。
  • 出現這4個徵兆,可能是血管「堵住」了!5類人容易中招,看看有沒有你
    另外,血管堵塞還分為靜脈血管堵塞和動脈血管堵塞。靜脈血管堵塞症狀比較明顯,下肢局部會出現紅腫、皮膚摸起來發熱;而動脈血管堵塞的皮膚比較蒼白,摸起來涼涼的。肢體在短時間內出現腫脹,尤其身體一側疼痛,就要抓緊時間做檢查。一旦四肢的血管被堵塞了,會導致肢體缺血、壞死,最後需要截肢才能保住性命。
  • 單獨血管內血栓清除術治療急性中風不遜於靜脈溶栓後血管內血栓...
    單獨血管內血栓清除術治療急性中風不遜於靜脈溶栓後血管內血栓切除術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9 20:41:21 近日,上海長海醫院劉建民團隊取得新進展。
  • 美澳慎用「靜脈輸液」:打吊瓶近似小手術(圖)
    按世衛組織推薦的用藥原則,應該「能口服的藥儘量要求口服,可肌肉注射不靜脈輸液」。在許多發達國家,輸液一直是醫生迫不得已才使用的「最後方式」。世衛組織的推薦是「能口服的藥儘量要求口服,可肌肉注射不靜脈輸液」。美國醫生對用藥十分謹慎,在美國人眼裡,打吊瓶堪比一次小手術。  靜脈點滴退熱慎重  在美國,一般醫生不隨便給病人輸液,除非遇到不得已的情況。得知中國人感冒發燒動輒就要輸液後,很多美國人相當驚訝。因為當他們得病時,醫生只是說多休息多喝水。
  • 我國年人均輸液8瓶被指泛濫 美澳慎用靜脈輸液
    按世衛組織推薦的用藥原則,應該「能口服的藥儘量要求口服,可肌肉注射不靜脈輸液」。在許多發達國家,輸液一直是醫生迫不得已才使用的「最後方式」。世衛組織的推薦是「能口服的藥儘量要求口服,可肌肉注射不靜脈輸液」。美國醫生對用藥十分謹慎,在美國人眼裡,打吊瓶堪比一次小手術。靜脈點滴退熱慎重在美國,一般醫生不隨便給病人輸液,除非遇到不得已的情況。得知中國人感冒發燒動輒就要輸液後,很多美國人相當驚訝。因為當他們得病時,醫生只是說多休息多喝水。
  • 肝硬化門靜脈高壓外科治療的現狀及進展
    在健康狀態下,由於門靜脈系統的高度順應性,餐後門靜脈血流量的增加並不會顯著改變門靜脈壓力。肝硬化患者由於肝竇纖維化、再生結節壓迫、血管活性物質大量激活、血管收縮等共同作用,門靜脈阻力增加,血流高動力循環。當門靜脈壓力升高至8 mmHg以上時,由於機體的自我代償機制,門靜脈支流開始與全身靜脈形成廣泛側支循環,以降低門靜脈壓力[1]。
  • 眾生複方血栓通膠囊的價格表詳解,治療視網膜靜脈阻塞咋樣?
    「有人知道眾生複方血栓通膠囊的價格表嗎,貴嗎?像我媽媽這個情況能用嗎?治療視網膜靜脈阻塞咋樣?」。眾生複方血栓通膠囊的價格表詳解複方血栓通膠囊不僅是《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9年版)品種,還是國家醫保目錄甲類品種,有醫保卡的話,還能進一步降低治療費用。
  • 「嘉一」腎內科成功開展人造血管動靜脈造瘻術
    複習患者的病例資料、評估患者的全身情況及血管條件、討論手術步驟、可能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因為首次開展「人造血管動靜脈造瘻術」,術前充分考慮手術的複雜性和風險性,以求安全、滿意的手術效果,此次手術在國內首屈一指的血管通路專家上海長徵醫院張玉強教授指導下進行。  56歲的老金是一位尿毒症患者,需要為血液透析建立一條血管通路。
  • 給樹木「打點滴」,目的是什麼?
    在醫療實踐中,給病人「打點滴」是一個司空見慣的現象。「打點滴」實際上是對「輸液」的俗稱,是通過靜脈向患者體內直接輸入注射液的過程。一般來說,對輸液發生在需要補充患者大量丟失的體液,或無法通過常規方式(如口服)等向患者施用較大劑量時的情況下。由於「打點滴」作用直接,見效較快,因此成為了一種十分常見的治療手段。不過,如果說給樹木也能「打點滴」,你是否相信呢?
  • 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之動靜脈內瘻及長期置管
    它是進行血液透析的必備條件,也就是說有了血管通路,患者才可以正常透析,所以又將血管通路稱為血透患者的生命線。在透析治療開始早期,每次透析均穿刺動、靜脈,透析結束時再做血管結紮,當時透析僅限於搶救急性腎衰竭和中毒患者。
  • 了解醫者 感受醫療⑤|靜脈用藥調配科:遊刃於「點滴」之間
    大眾報業·魯中晨報淄博8月6日訊 「打點滴」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種治療方式。然而,當你看著藥液一滴一滴輸入體內的同時,是否知道在這之前有多少工作者為了它的精確調配、按時送達、準確使用而默默奉獻。記者跟隨體驗者鄒方博走入靜脈用藥調配科,領略到了每瓶藥液在使用前所經歷的「奇妙」旅行。
  • 血管堵塞,容易引發中風,腦梗真的是這樣?看看醫師怎麼說?
    一、血管堵塞容易引發這三種情況①頭暈在平常要注意多觀察自己身體所表現的特徵,如果在短期的時間內出現頭暈,頭痛,渾身無力等情況就要大家提高警惕,因為當血管受到堵塞的時候,腦部會因為供血不足而發出一些反應,容易出現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所以如果短期時間內出現這種症狀,可以建議大家去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避免病情惡化。
  • 西紅柿碰上「它」,堪稱「天然溶栓劑」,每天換著吃,疏通血管,趕跑...
    隨著年齡的增加,人們血管中會堆積一些毒素與雜質,很容易出現血管堵塞,加速血栓的形成。 不過,大家可以通過適當的調整飲食結構,經常食用一些具有「溶栓」效果的食物,能夠起到幫助疏通血管,趕跑血栓的作用。下面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
  • 我院靜脈治療學組開展2020年度靜脈治療橫斷面調研工作
    為了解我院2020年度靜脈治療現狀,指導臨床規範操作,進一步提升和改進靜脈輸液質量。
  • 中藥能治好靜脈曲張嗎 下肢靜脈曲張用什麼藥治療
    華龍網2018年7月30日16時訊 有了靜脈曲張內心備受煎熬,下肢靜脈曲張多發生在中老年人群,根據最近幾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年輕人患有靜脈曲張的比率增加,其主要原因根生活習慣和工作性質有關,那麼中藥能治好靜脈曲張嗎,下肢靜脈曲張用什麼藥能治療好呢?
  • 關注「點滴」用藥安全! 增城地區大型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正式投入
    >大型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簡稱靜配中心,英文縮寫PIVAS),是開展靜脈用藥集中調配業務的部門。靜脈用藥集中調配是指醫生處方經藥師進行適宜性審核,由專業技術人員按照無菌操作要求,在潔淨環境下對靜脈用藥物進行加藥混合調配,使其成為可供臨床直接靜脈輸注使用的成品輸液的過程。靜配中心是國家醫院藥學服務標準的重要建設內容,對提升用藥安全與合理用藥有重要意義。
  • PICC 並發靜脈血栓:抗凝治療要多久?拔管時血栓會脫落嗎?
    拔管後患者有哪些注意事項? 本文將結合臨床案例,查閱文獻,重點討論 PICC 並發導管相關性靜脈血栓處理中的幾個問題。 B 超提示:左側貴要靜脈內見置管回聲,附壁可見 5.8*1.4 mm 低回聲區,考慮左側貴要靜脈血栓形成。 抗凝治療:血管外科會診後,建議給予那曲肝素鈣注射液(速碧林)4100IU/0.4 ml,皮下注射,qd。繼續保留並使用該 PICC 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