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醫者 感受醫療⑤|靜脈用藥調配科:遊刃於「點滴」之間

2020-12-06 瀟湘晨報

大眾報業·魯中晨報淄博8月6日訊 「打點滴」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種治療方式。然而,當你看著藥液一滴一滴輸入體內的同時,是否知道在這之前有多少工作者為了它的精確調配、按時送達、準確使用而默默奉獻。記者跟隨體驗者鄒方博走入靜脈用藥調配科,領略到了每瓶藥液在使用前所經歷的「奇妙」旅行。

8月5日清晨6:30,當大多數人們還在睡夢中的時候,市中心醫院靜脈用藥調配科就已經燈火通明,早班藥師完成淨化設備的開啟與消毒後,正在審核夜間的醫囑。

穿潔淨服、戴無菌帽、口罩、換鞋,戴無菌手套,進入工作間之前,必須從頭到腳裝備好,做好安全衛生防護。進入到工作空間,有點像置身於科幻電影中常見的場景:全身防護服的藥師們在太空艙一樣的密閉空間裡調配試劑,好像在研製某種「神秘」的生物製品。由於第一批治療用藥每天8:30前必須進病房,所以這裡的調配藥師必須每天早晨6:30點準時到崗,從醫囑審核、合理用藥幹預、安排輸液順序,到混合調配、成品輸液覆核、成品輸液包裝與發放......在嚴格的操作程序下,每天有四千袋輸液分時段調配完成後從這裡發往各個臨床科室,成為醫院住院患者治療的一條重要生命線。

有人認為,用藥調配科就是一個加藥的地方,工作簡單輕鬆,其實不然。在工作間的各個角落,一些細節讓記者感受到了嚴謹和規範:藥師在調配每袋輸液時反覆核對輸液與藥品,加藥完成後,還有專人負責檢查調配後藥品的殘留量。從配置、覆核、分科、記錄,每一步都細緻入微,緊張的空氣似乎都要凝固了......

「藥廠生產的各種靜脈用注射劑並不能直接使用,需要經過相應的調配。我們習慣的傳統輸液是臨床醫生開具藥方,由藥房藥師按處方調配藥品發放給病房的護士,由護理人員進行藥物的衝配混合。但是建立靜脈用藥調配科後,通過對靜脈用藥醫囑適宜性審核,可提升臨床科室的合理用藥水平,這些也是現代醫院藥學服務提升和轉變的重要內容,對保障患者靜脈用藥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義,對提升醫院綜合醫療服務水平有重要作用。」靜脈用藥調配科主任孫喜梅對記者說,為保證患者靜脈用藥安全,2012年中心醫院率先建立了靜脈用藥調配科,讓傳統輸液模式轉為在藥學專業人員專業審核下,根據醫師用藥醫囑,在無菌環境中對靜脈用藥物進行集中調配的新型模式,使其成為可供臨床直接使用的成品輸液,不僅保證了輸液質量和病人用藥安全,還加強了職業防護,把護士解放出來,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於臨床護理。

體驗者鄒方博是一名高考生,他今年高考志願前十位都填報了醫學類院校。他說:「以前的時候,總認為醫學是一門神秘的學科,神聖而高不可攀,8月5日通過親自戴無菌手套、配置藥物的操作,才看到了每一項工作的嚴謹和不簡單,靜脈用藥調配科的每一位叔叔阿姨都很辛苦,起早貪黑卻毫無怨言,還經常利用零散的時間,開展『書香磨勵青春』讀書會,組織與齊魯醫院『齊風韶韻』公眾號的號號聯動、『巴林特小組』活動等,通過不斷應用循證醫學進行工作改革,我從內心裡感到由衷的敬佩。」

淄博市人大代表、桓臺二中校長高大權在參觀體驗後表示,靜脈用藥調配科是一個幾乎不為人所知的科室,今天走進醫院通過親身體驗覺得跟原來想像的差別很大,才知道了社會上對醫院部分負面的影響是因為大家的不懂得造成的。靜配的運營,真正意義上解放了病房的護士,把護士還給病人,有更多的時間給病人人文關懷及有效的溝通,把護士的溫度傳遞給每一位患者朋友,真正做到了高效、溫度、質量。醫院舉行此次活動下決心發現問題,積極整改,提升服務質量,讓市民感受到了溫暖。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記者 潘贊明 通訊員 劉灩 報導)

【來源:魯中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遊刃於點滴之間——記靜脈用藥調配中心
    「打點滴」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種治療方式。然而,當你看著藥液一滴一滴輸入體內的同時,是否知道在這之前有多少工作者為了它的精確調配、按時送達、準確使用而默默奉獻。日前,記者走進市人民醫院藥學部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簡稱「PIVAS」),帶您領略每瓶藥液在使用前所經歷的「奇妙」旅行。
  • 關注「點滴」用藥安全! 增城地區大型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正式投入
    >大型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簡稱靜配中心,英文縮寫PIVAS),是開展靜脈用藥集中調配業務的部門。靜脈用藥集中調配是指醫生處方經藥師進行適宜性審核,由專業技術人員按照無菌操作要求,在潔淨環境下對靜脈用藥物進行加藥混合調配,使其成為可供臨床直接靜脈輸注使用的成品輸液的過程。靜配中心是國家醫院藥學服務標準的重要建設內容,對提升用藥安全與合理用藥有重要意義。
  • 靜脈輸液用藥配伍禁忌知多少
    靜脈輸液為一種常見給藥途徑,普遍適用於各種疾病的臨床治療中。隨著醫學的發展,多種藥物聯合使用使臨床療效得到充分肯定,需要臨床護士掌握藥物的配伍禁忌。而目前臨床護士雖然對配伍禁忌的認知度較高,但實際掌握程度較低。護士必須了解藥物的配伍禁忌,才能保證患者用藥安全。一、配伍禁忌原因臨床配伍禁忌包括物理性配伍禁忌和化學性配伍禁忌。
  • 靜脈輸液代注,你怎麼看?
    導讀:基層代注是嚴控靜脈輸液以來的新興名詞,在我國各類各級醫療機構中靜脈輸液非常普遍,但是輸液也有著較大的醫療風險。據統計顯示,我國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導致死亡的人數超過39萬人,衛計委一面向社會各界頻頻發出呼籲,要求民眾改變不合理輸液觀念。
  • 打針、吃藥、打點滴,不是想要怎樣就這樣
    一般而言,藥物以點滴的方式進入體內最快,肌肉注射次之,口服最慢。而藥物必須達到一定的濃度後,才會發揮作用。在藥物進入體內後,會經血液循環到達腎臟和肝臟,有的經腎臟代謝(排除),有的經肝臟排除(膽道系統),在吸收與排除之間有個動態平衡。研究這個過程的學問叫藥代動力學。可惜絕大多數醫生對此並未深刻理解,在大學裡僅僅學習2個小時。以這兩小時的功夫,應付臨床上N多問題,會感到力不從心。
  • 溫度醫者用心護佑患者安康
    原標題:溫度醫者用心護佑患者安康   從醫三十餘年,他心懷醫者大愛,永葆
  • 專家筆談:緩慢性心律失常診治進展及臨床用藥典型病例報告
    下述各種情況要治療:①有明顯胸悶、憋氣、氣短、頭暈乏力或暈厥者;②心率<50次/min,活動後心率也不能加快者;③既有心動過緩又有陣發性心動過速者;④心動過緩的危急診,黑蒙、暈厥前症狀、暈厥、心絞痛、心衰甚至猝死(20% -25%);⑤心動過緩的慢性症狀,胸悶頭昏、氣短、心悸、心累、乏力、嘆氣等。
  • 慢阻肺患者如何合理用藥,看最新指南建議!|指南共識
    支氣管擴張劑:如β2受體激動劑(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福莫特羅、茚達特羅等),抗膽鹼能藥物(異丙託溴銨、噻託溴銨等),茶鹼類藥物(氨茶鹼、茶鹼緩釋片、多索茶鹼等);②糖皮質激素/支氣管擴張劑複合製劑: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羅、氟替卡松/沙美特羅、倍氯米松/福莫特羅等;③支氣管擴張劑複合製劑:沙丁胺醇/異丙託溴銨、烏美溴銨/維蘭特羅等;④磷酸二酯酶-4抑制劑;⑤止咳祛痰藥等其他治療用藥
  • 醫療衛生:衛生專業知識—預防醫學練習題(一)
    醫療衛生1.某藥治療高血壓患者100 例,觀察一個療程一個月,服藥後血壓70%降至正常且無不良反應,下列哪個結論正確A.該藥有效B.很難下結論因為觀察時間太短C.樣本太小不能下結論D.尚不能下結論沒有進行統計學檢驗E.不能做結論因未設平行可比的對照組
  • 專家共識:硝酸酯類藥物靜脈應用建議(下)_硝酸酯類_靜脈應用...
    「血壓效應」是指正常血壓者用藥後血壓較基線下降10%,高血壓者用藥後血壓較基線下降30%,但收縮壓不能低於90 mmHg。應用過程中應密切監測血壓及心率,尤其是初次使用硝酸酯類藥物者,避免出現明顯低血壓。
  • 大醫精誠 全院人的追求
    所謂醫德,第一是精,要求醫者要有精湛的醫術;第二是誠,要求醫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養。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在醫務管理、醫療質量、繼續教育等方面將工作做到至精至微,全院工作人員亦是精勤不倦,孜孜追求。 作為江西省最早成立的綜合性公立醫院,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為全省各醫院專科建立做出了巨大貢獻,是江西醫學的發源地;在江西醫學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十八項醫療核心制度
    手術室內的自身輸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釋、術野自身回輸及術中控制性低血壓等醫療技術由麻醉科醫生負責實施。 ⑦患者親友、家屬獻血由經治醫生填寫《患者家屬獻血登記表》,到血站無償獻血。由血站進行血液的初、復檢,並負責調配合格血液。
  • 美澳慎用「靜脈輸液」:打吊瓶近似小手術(圖)
    2009年,我國人均輸液約8瓶遠高於國際水平,這種過度用藥危害著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新華社發)    專題文字:彭玉磊  國家發改委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醫療輸液104億瓶,平均到13億人口,相當於每個中國人1年裡掛8個吊瓶,遠高於國際上2.5~3.3瓶的平均水平。
  • 我國年人均輸液8瓶被指泛濫 美澳慎用靜脈輸液
    2009年,我國人均輸液約8瓶遠高於國際水平,這種過度用藥危害著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新華社發)國家發改委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醫療輸液104億瓶,平均到13億人口,相當於每個中國人1年裡掛8個吊瓶,遠高於國際上2.5~3.3瓶的平均水平。「人均8瓶」的消息一出,立即成為民眾的熱議話題。
  • 人民日報金臺隨筆:感受醫者仁心的溫度
    如果說超負荷的工作帶來的是身體上的傷痛與折磨,那直面一幕幕生死無常的瞬間,直面人性的脆弱與矛盾,可能是對醫者更大的考驗與磨礪。生或死、是與非、進和退,這些普通人不常面對的抉擇,每時每刻都在醫生面前交織。
  • 救人,也能害人——心內科常見「危險用藥」盤點
    因此,在用藥前一定要詢問患者病史,特別是藥敏史,對過敏性體質患者應謹慎應用;在嚴密的心電監護下用 5% 葡萄糖溶液稀釋後應用,靜脈推注時濃度不宜過高,推注速度不宜過快;一旦發生過敏反應,應立即停藥,迅速抗過敏、抗休克治療。總是和胺碘酮打交道,越用越怕,不同患者對於藥物的反應不同,起效速度和藥物效應相差懸殊。
  • 給樹木「打點滴」,目的是什麼?
    在醫療實踐中,給病人「打點滴」是一個司空見慣的現象。「打點滴」實際上是對「輸液」的俗稱,是通過靜脈向患者體內直接輸入注射液的過程。一般來說,對輸液發生在需要補充患者大量丟失的體液,或無法通過常規方式(如口服)等向患者施用較大劑量時的情況下。由於「打點滴」作用直接,見效較快,因此成為了一種十分常見的治療手段。不過,如果說給樹木也能「打點滴」,你是否相信呢?
  • 連線武漢:「戰場」在變 醫者初心不變
    連線武漢:「戰場」在變 醫者初心不變 2020-03-15 21:29: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張楷欣 責任編輯:張楷欣
  • 大醫精誠:醫者仁心 不悔來時路
    大醫精誠:醫者仁心 不悔來時路 時間: 2020-11-02 10:44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萌
  • 有一種感動叫擔當,有一種奉獻叫醫者!2020「榮耀醫者」名單揭曉
    媒體要充分發揮平臺優勢、資源優勢、內容優勢,傳播科學的醫療衛生知識,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健康資訊信息服務。媒體不僅保持新聞銳度,還要有健康溫度,著眼社會關注的健康熱點,解疑釋惑,傳播健康正能量,在醫患之間架起相通相知相容的溝通橋梁,與醫務人員一道做人民健康的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