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恆星「克卜勒11145123」距離地球大約5000光年,體積大約是太陽的兩倍多。通過對「克卜勒11145123」自轉特點的分析,天文學家取得了一個更為驚人的發現,這顆恆星的赤道半徑與兩極方向半徑之間僅相差3公裡,測量精度達到1公裡。
恆星「克卜勒11145123」距離地球大約5000光年,體積大約是太陽的兩倍多。這是一顆近乎完美的圓球體,其赤道半徑與兩極方向半徑僅相差3公裡。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天文學家近日發現了一顆近乎完美的圓球形天體。這個天體被命名為「克卜勒11145123」,是一顆熾熱、明亮的恆星,體積大約是太陽的兩倍多,自轉速度卻比太陽慢三倍。通過對「克卜勒11145123」自轉特點的分析,天文學家取得了一個更為驚人的發現,這顆恆星的赤道半徑與兩極方向半徑之間僅相差3公裡,測量精度達到1公裡。
該項研究負責人、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天文學家勞倫特-迪桑介紹說,「這使得『克卜勒11145123』成為迄今觀測到的最圓的自然天體,甚至比太陽都要圓。」星體通常都不是完美的圓球體。當它們自轉時,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它們會變得越來越扁平。這也是天文學家首次以空前的精度測量了一顆緩慢自轉的恆星的扁平度。
通常,天文學家是通過星震學來測量恆星的扁平度。勞倫特研究團隊正是利用這種技術對這顆5000光年外的恆星進行測量,並發現赤道半徑和兩極方向半徑之間僅相差3公裡。與恆星的平均半徑150萬公裡相比,這一數字是驚人的小。這也表明,這顆氣體星球圓潤得驚人。
勞倫特等人之所以選擇這顆恆星作為研究對象,因為該天體的正弦振動非常純粹。通過該恆星亮度的波動,可以探測到恆星周期性的膨脹與收縮。美國宇航局克卜勒天文望遠鏡已經持續觀測這顆恆星的振動長達四年時間。不同緯度的振動模式也不同,研究人員對低緯度地區的振動模式和高緯度地區的振動模式進行了對比分析。分析結果表明,赤道半徑和兩極方向半徑僅差3公裡。
天文學家研究認為,低緯度地區可能存在一個磁場,可以讓恆星看起來更像是一個球體。勞倫特表示,「我們希望利用這種方法,用普勒天文望遠鏡等設備觀測到更多這樣的星球。特別有趣的是,我們將看到究竟是多麼快的自轉速度和多麼強的磁場才可以改變恆星的形狀。天體物理學上一個重要的理論領域現在變得可以進行觀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