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最圓天體:赤道與兩極方向半徑僅差3公裡

2021-01-07 百家號

摘要:恆星「克卜勒11145123」距離地球大約5000光年,體積大約是太陽的兩倍多。通過對「克卜勒11145123」自轉特點的分析,天文學家取得了一個更為驚人的發現,這顆恆星的赤道半徑與兩極方向半徑之間僅相差3公裡,測量精度達到1公裡。

恆星「克卜勒11145123」距離地球大約5000光年,體積大約是太陽的兩倍多。這是一顆近乎完美的圓球體,其赤道半徑與兩極方向半徑僅相差3公裡。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天文學家近日發現了一顆近乎完美的圓球形天體。這個天體被命名為「克卜勒11145123」,是一顆熾熱、明亮的恆星,體積大約是太陽的兩倍多,自轉速度卻比太陽慢三倍。通過對「克卜勒11145123」自轉特點的分析,天文學家取得了一個更為驚人的發現,這顆恆星的赤道半徑與兩極方向半徑之間僅相差3公裡,測量精度達到1公裡。

該項研究負責人、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天文學家勞倫特-迪桑介紹說,「這使得『克卜勒11145123』成為迄今觀測到的最圓的自然天體,甚至比太陽都要圓。」星體通常都不是完美的圓球體。當它們自轉時,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它們會變得越來越扁平。這也是天文學家首次以空前的精度測量了一顆緩慢自轉的恆星的扁平度。

通常,天文學家是通過星震學來測量恆星的扁平度。勞倫特研究團隊正是利用這種技術對這顆5000光年外的恆星進行測量,並發現赤道半徑和兩極方向半徑之間僅相差3公裡。與恆星的平均半徑150萬公裡相比,這一數字是驚人的小。這也表明,這顆氣體星球圓潤得驚人。

勞倫特等人之所以選擇這顆恆星作為研究對象,因為該天體的正弦振動非常純粹。通過該恆星亮度的波動,可以探測到恆星周期性的膨脹與收縮。美國宇航局克卜勒天文望遠鏡已經持續觀測這顆恆星的振動長達四年時間。不同緯度的振動模式也不同,研究人員對低緯度地區的振動模式和高緯度地區的振動模式進行了對比分析。分析結果表明,赤道半徑和兩極方向半徑僅差3公裡。

天文學家研究認為,低緯度地區可能存在一個磁場,可以讓恆星看起來更像是一個球體。勞倫特表示,「我們希望利用這種方法,用普勒天文望遠鏡等設備觀測到更多這樣的星球。特別有趣的是,我們將看到究竟是多麼快的自轉速度和多麼強的磁場才可以改變恆星的形狀。天體物理學上一個重要的理論領域現在變得可以進行觀測了。」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圓天體 赤道半徑與極半徑相差3公裡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圓天體 赤道半徑與極半徑相差3公裡 原標題: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3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消息,迄今為止人類觀察到的最圓天體,被確認為一顆恆星——克卜勒11145123,其在遙遠的宇宙空間中,完美地展現了自然造物的巧奪天工
  • 誰是太陽系中最圓的星球?地球很圓卻沒有月球圓,月球沒有太陽圓
    星球的自轉產生的離心力會讓星球在赤道方向上鼓起來,兩極地區顯得稍扁一些。例如太陽系中自轉速度最快的行星木星,它的赤道半徑比兩極半徑多出了4638公裡。而太陽系的&34;土星的赤道半徑要比兩極半徑多出了5900公裡。所以土星看上就有些扁。
  • 趣知識:人類發現宇宙最圓的天體-恆星克卜勒11145423
    一,宇宙中的星星都是圓的嗎?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大部分天體都是圓形的,這是因為宇宙中四大基本力之一萬有引力的作用造成的結果。當宇宙中的天體質量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巨大的質量產生的引力對其外形的作用就逐漸顯現出來了,過於突兀的結構會在巨大自身引力作用下崩塌,最後趨於球形(即趨於「流體靜力學平衡狀態」)因而,宇宙中大質量的單個天體均為球形,而小行星,彗星等小天體常呈現不規則外形。
  • 宇宙中最圓的物體 這東西圓得令人髮指一不小心就滑掉!
    宇宙中最圓的物體 這東西圓得令人髮指一不小心就滑掉!時間:2019-05-22 23:2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宇宙中最圓的物體 這東西圓得令人髮指一不小心就滑掉!
  • 宇宙中最圓物體有多圓?這東西圓得令人髮指,一不小心就滑掉!
    但宇宙中也很難找到完美的圓形和球體,行星的軌道是橢圓的,地球和太陽也不是完美的球體,由於自身的旋轉,離心力會將它們的兩極壓平,赤道膨脹。 地球直徑在赤道處比兩極之間大了14公裡,太陽表面自轉較慢,赤道處自轉一周須24.47天,赤道直徑比兩極直徑大了約10公裡。
  • 為什麼在宇宙中地球和其它的星星都是「圓」的?
    所有這些天體都可以更準確地描述為「扁球體」。這種形狀的物體會在中間稍微鼓起來,就好像是一個被稍微壓扁的籃球。更確切地說,在一個扁球體形狀的天體中,貫穿兩個極點的圓周長要小於赤道周長。所以在地球上,當你從南極走到北極再走回南極,你需要走39931公裡。當我們換一個方向,一次完整的赤道之旅要更長一些,這是因為地球赤道的周長是40070公裡。
  • 最圓的是哪個?
    最圓的是哪個?宇宙中的星球數量多到無法計數,銀河系就有幾千億的恆星,更不要說行星和小行星之類的天體了。我們對星球的了解大多是通過網上的星球圖片,在大多數的圖片上,我們看到的星球都是非常完美的圓形,只有小行星才會出現不規則的形狀。其實幾乎沒有星球是完美的圓形,我們的地球是一個扁球形,甚至就連我們太陽系中心的太陽都不是完美的球形。
  • 同一星球自轉速度竟不相同,木星兩極與赤道差五分鐘,太陽差12天
    說起天體的「較差自轉」,可能很多朋友都不清楚咋回事,它實際上指的是一個天體在自轉時不同部位的角速度互不相同的現象,同一個星球的不同區域自轉速度並不相同。木星赤道地區自轉和兩極地區的差別在五分鐘左右,但是通常星體越大,較差自轉的現象就越明顯,比如太陽,在太陽不同的緯度自轉的速率是很明顯不一樣的,天文觀測發現在太陽赤道附近,自轉一圈只需25天,但是在兩極地區卻需要37天轉一圈,同一個星球不同地區的自轉速度,差別竟然擴大到了12天,兩極地區比赤道多了近1/3的時間。
  • 地球變得越來越圓了?是不是由於重力的原因
    舉報   以往網傳地球外形很不規則,像一顆扭曲的蛋,但實際上地球是比較規則的球體,地球上最高的山也才8843米,而地球半徑
  • 都知道地球是圓的,但想不到地球會這麼圓,地球到底有多圓呢?
    在古時候,人們就發現日月星辰的運動變化存在著一定的規律。它們總是每天從東方升起然後又從西方落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現象呢?古代的一些先賢們開始思索這個問題。他們認為世界應該是一個圓的。
  • 地球有八千米的高山,有萬米深的海溝,科學家為什麼還說地球很圓
    關於地球的形狀,科學家是這樣描述的,「地球不是一個正球體,而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那麼地球是一個怎樣的「兩極稍扁,赤道略鼓」呢?然而地球的極半徑平均值為6356公裡,地球的赤道平均半徑為6378公裡。極半徑要比赤道半徑小了22公裡。這就意味著地球的兩極稍扁,赤道略鼓。除此之外,科學家還發現,地球的北極地區凸出了大約18.9米,南極地區則凹進去了24米到30米。因此科學家們又戲稱地球的形狀像一個梨。
  • 太陽是一顆星球,不同地點自轉速度竟不一樣,赤道和兩極差了10天
    說到自轉,我們都會想到地球的自轉現象,其自轉一圈是一天(實際時間為23小時56分04秒);月球自轉一圈是一個月(實際時間為27.32天),因為月球被地球潮汐鎖定,所以月球為地球公轉一圈和其自轉一圈的時間相等;其實太陽也在自轉,方向也和地球一樣,是自西向東公轉的
  • 地球之所以是圓的,歸根結底是因為「它」……
    這是因為人能看到的地表和地球的大小相比,實在是太小了,一般情況下,很難發現大地的弧度。實際上,我們發現,肉眼可見的絕大部分天體都是球狀的,所以地球是圓的,並不意外。但背後的道理是什麼呢?當初有人質疑地圓說時問過一個可笑的問題:「如果地球是圓的,那麼背面的人不是掉下去了嗎?」地球「背面」的人當然不會掉下去,因為有一種叫萬有引力的力量,把我們牢牢地束縛在地面上。而正因為地球具有較為強大的引力,才使得自身的形狀呈現球形。
  • 小火箭聊流浪地球之四:洛希極限與天體半徑和密度有關
    世界海洋總面積約為3.619億平方公裡,佔地球表面的70.9%,其體積約為13.35億立方公裡。 如果把地球上所有的水吸取出來,可以變成上圖右側那樣大小的水球。
  • 天文學家:揭示宇宙中最極端的行星之一
    天文學家們首次使用CHEOPS數據進行的研究,揭示了宇宙中最極端的行星之一。CHEOPS,全稱:CHaracterising ExOPlanets Satellite,為系外行星特性探測衛星,是歐洲航天局太空計劃中的一個太空望遠鏡,致力於研究系外行星,即那些繞太陽系運行的星體。
  • 天文學家終於揭開:太陽日冕磁場,而且大小至少有4個太陽半徑!
    天文學家一直在努力研究太陽的日冕,日冕是太陽最外層的大氣,可以擴展到星際空間。這種從太陽表面輻射的帶電粒子流被稱為太陽風,並擴展到充滿整個太陽系。日冕性質是太陽複雜磁場的結果,磁場在太陽內部產生並向外延伸。現在天文學家在《天體物理學》期刊上發表了一項新研究,利用日全食觀測來測量日冕磁場的形狀。
  • 利用Phyphox測量地球的赤道半徑
    ,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相對誤差僅為0.737%。終點經緯度信息測量發現,100米跑道的長度測量值竟然為101米,這應該是GPS測量誤差導致的,因為其平面測量精度為3-4米。由於測量地不在赤道線上,需要進行維度換算,地球赤道半徑的最終計算公式為
  • 天文學家證實了太陽系中最遙遠的天體
    太陽系中最遙遠的天體Farout在僅僅兩年後就失去了它的「王冠」。據悉,Farfarout是目前已知的太陽系中距離最遠的天體。它目前距離太陽 132AU(天文單位),也就是距離太陽約 197 億公裡,而天體 Farout 距離太陽僅 120AU(約 179 億公裡)。在拉長軌道上,天體 Farfarout 最遠距離太陽 175AU(約 261 億公裡)。
  • 天體測量和天文坐標
    天體測量和天文坐標天體測量是天文學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建立一個空間和時間的坐標系,以促進宇宙的科學描述。它也被稱為位置天文學或球形天文學。大多數天文測量是根據數學分支建立的標準進行的,稱為球面三角學。該學科允許通過在不確定半徑的球形表面上投射這些值來替換天體之間的實際距離。
  • 知道太陽是圓的,但沒想到太陽會這麼圓,圓規也畫不了太陽這麼圓
    然而在太陽系中並非所有的天體都是一個球體,像一些小行星和彗星等。它們就長得非常的隨意了,什麼形狀的都有。舉幾個例子吧!例如火星的兩顆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形狀非常的不規則,活像是兩個太空中的土豆。再比如新地平線號探測器在柯伊伯帶發現的"天涯海角"小行星樣子就像是一個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