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在選擇性催化構築合金負極材料固體電解質膜研究取得進展

2020-12-05 騰訊網

近期,國際權威期刊《先進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發表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柯福生副教授小組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提出運用選擇性催化分解調控高能量密度合金負極材料的固體電解質膜(SEI)的生長,從而顯著地提高鋰離子電池合金負極材料的電化學性能。論文題為《選擇性催化構築合金負極材料固體電解質膜》(Boosting Superior Lithium Storage Performance of Alloy-Based Anode Materials via Ultraconformal Sb Coating–Derived Favorable Solid-Electrolyte Interphase)。2017級碩士生熊冰清和博士生Xinwei Zhou為共同第一作者,柯福生與阿貢國家實驗室徐桂良和Khalil Amine為共同通訊作者,陳勝利教授在理論計算方面提供了幫助。

合金負極具有高比容量是目前電池的研究熱點。然而,充放電過程中伴隨的巨大體積變化仍是限制合金負極材料商業化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SEI膜可有效緩解商品化石墨電極表面與電解液的反應,對於電極的穩定性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在合金負極表面,由於更加劇烈的體積變化,初始的SEI穩定性達不到要求。因此,如何設計更穩定、更緻密、更薄的SEI對於提升合金電極材料性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從理解電極/電解液界面角度出發,藉助於選擇性催化分解的概念,在合金負極和電解液之間構築界面層,通過調控合金負極的表面結構進一步調控其SEI。該研究為提升高能量密度合金負極電化學性能提供新方法,為如何利用表界面來調控SEI的組成和機械性能提供了新思路。

該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資助。

來源 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

論文連結: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enm.201903186

喜歡就點「在看」,開啟價值時刻!

相關焦點

  • 武漢理工大學在高效等級孔分子篩單晶催化材料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武漢理工大學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生命複合材料團隊陳麗華研究員在高效等級孔分子篩單晶催化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將大孔和介孔同時引入到分子篩材料中,通過等級孔道結構的設計,實現分子篩催化劑孔道結構的跨尺度貫通複合,開發等級孔大孔-介孔-微孔分子篩單晶材料,同時涵蓋大孔-介孔結構的高流通擴散性能和介孔-微孔結構的選擇性催化性能及高穩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是解決當前工業應用過程中分子篩催化劑存在的等級孔道結構跨尺度貫通性和等級孔沸石分子篩材料結構穩定性難題的關鍵科學途徑。
  • 武漢理工在高效等級孔分子篩單晶催化反應器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武漢理工大學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生命複合材料實驗室陳麗華研究員所在科研團隊聯合納微結構研究中心,在高效等級孔分子篩單晶催化反應器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構築沸石分子篩晶體內等級孔道結構,開發等級孔道沸石分子篩單晶材料,是目前解決等級孔沸石分子篩基材料結構穩定性問題的科學途徑。然而晶體內等級孔道結構的構築,同時實現晶體內等級孔道結構的跨尺度貫通及分子篩的高度結晶,必須實現等級孔道結構形成與晶體生長過程的協同作用,是當前極具挑戰性的研究難題。
  • 青島科技大學在超級電容器負極材料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負極材料作為構建超級電容器的核心部件之一,決定著其性能的優劣。因此,開發高性能負極材料就成為本領域的熱點和難點課題。&nbsp&nbsp&nbsp&nbsp近日,青島科技大學中德科技學院李鎮江教授、趙健副教授等團隊成員在超級電容器負極材料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 合肥研究院在肉桂醛選擇性加氫轉化研究中獲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納米材料與器件技術研究部-環境與能源納米材料中心張海民課題組在肉桂醛選擇性加氫催化轉化研究中獲進展。通過構築具有高催化活性、選擇性及穩定性的Fe-Co合金催化劑,實現肉桂醛的高效催化轉化。
  • 固體所Angew:Fe-Co合金催化肉桂醛水相加氫轉化
    同時,大多數文獻報導肉桂醛的選擇性加氫都使用了有機溶劑,其不僅汙染環境,同時會增加分離成本。使用H2O代替有機溶劑作為肉桂醛加氫的溶劑很少有文獻報導。2018年,楊豔輝老師課題組報導了PtFe合金催化劑在H2O中催化肉桂醛的加氫研究並進行了系統的機理研究,取得了顯著的進展(J. Catal. 2018, 364, 192-203)。
  • 湖南大學譚勇文教授團隊在納米多孔材料領域取得新進展
    二維金屬化合物因為其獨特的物理化學特性被視為一種理想的多功能材料,其中將二維材料構築成三維結構能夠滿足應用中的特定要求,而受到廣泛關注。然而,目前的方法面臨合成材料尺寸小、均勻性差和可控性不足等問題。因此,尋求一種高效普適合成具有三維結構的二維金屬化合物的方法成為了迫在眉睫的任務。
  • 楊金虎教授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可逆晶態相變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楊金虎教授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可逆晶態相變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來源: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16-12-13  瀏覽:
  • 中南大學雷永鵬等金屬電催化材料研究取得系列成果
    近日,中南大學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雷永鵬教授等在金屬電催化材料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相關成果接連發表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Advanced Functional
  • 武漢工程大學在金屬納米顆粒及光催化應用研究取得新進展
    武漢工程大學光電信息與能源工程學院、數理學院馬良博士以武漢工程大學為第一單位,依託光學信息與模式識別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在等離激元耦合及應用研究領域取得一系列研究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ACS AppliedMaterials & Interfaces(影響因子8.758),
  • 河北科技大學王波團隊在鉀離子電池碳負極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河北科技大學材料學院王波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在鉀離子電池碳負極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在《納米能源》(Nano Energy,2020,104979,DOI:org/10.1016/j.nanoen.2020.104979)正式發表。
  • 金屬所納米碳材料高效催化過氧化氫電合成研究取得進展
    納米碳材料有望作為貴金屬催化劑的替代材料,應用於電化學氧還原反應。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聯合研究部能源催化材料課題組致力於碳催化反應過程和新穎碳催化反應體系的研發,近期在納米碳材料高效催化過氧化氫電合成領域取得進展。
  • 東華大學在光催化 分解水產氫領域最新研究進展
    近日,東華大學材料學院張青紅教授團隊在製備廉價高效的可見光光催化劑以及光催化分解水產氫領域取得新進展,以《MXene為前驅體製備碳摻雜TiO2並與g-C3N4耦合作為可見光光催化劑用於光催化產氫》(Ti3C2 MXene-derivedcarbon-doped
  • 合肥研究院在構築富含磷空位缺陷的磷化亞銅催化劑及其電催化固氮...
    合肥研究院在構築富含磷空位缺陷的磷化亞銅催化劑及其電催化固氮研究中獲進展 2020-03-11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 寧波材料所在高性能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鋰離子電池與鉛酸、鎳鎘、鎳氫等電池相比,由於其較高的能量密度、較長的使用壽命、較小的體積、無記憶效應等特點,成為現今能源領域研究的熱點之一。  負極材料是鋰離子電池的關鍵組件之一,其作為鋰離子的受體,在充放電過程中實現鋰離子的嵌入和脫出。因此,負極材料的好壞直接影響鋰離子電池的整體性能。
  • 石墨烯負載二氧化錫量子點作為優異循環和倍率性能的負極材料
    隨著電動汽車的發展,構築高能量密度和長壽命的鋰離子電池已經成為研究的熱點之一。
  • 有機-無機雜化納米材料電催化CO2還原反應的研究進展
    本文介紹了ECR的最新進展、機遇和挑戰,著重總結和討論了有機-無機雜化電催化劑對CO2初始活化及產物選擇性的結構優勢,針對有機-無機雜化電催化劑的不足提出改進策略,並展望了其未來研究前景。雖然有機-無機雜化納米材料作為高選擇性、高效、低成本的CO2還原電催化劑已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其在ECR中的構效關係及催化機理的研究以及工業化的應用仍需要更多的關注,這也是未來該領域發展的重要目標。
  • 福建物構所鈦-有機四面體研究取得進展
    雖然具有各種結構和應用的配位多面體已被大量報導,但大家更多關注這些孤立結構本身的構築,對它們的進一步組裝研究相對較少。此外,目前已知的配位多面體大多是基於Pd、Pt、稀土等資源稀缺金屬離子,基於資源豐富的鈦離子的配位多面體相對較少。考慮到含鈦材料優異的光催化活性,基於鈦的配位多面體也將具有較好的光催化應用。
  • 【催化】納米碳催化作用本質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經過近20年的發展,研究者在納米碳催化劑製備方法及其在不同催化體系中的應用等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但是在分子或原子尺度上對納米碳催化本質過程的解釋,以及納米碳催化劑本徵活性的評價和比較等問題上仍不清楚。
  • 大連理工大學在高效光/電催化應用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為探索新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基於光催化與電催化研究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大連理工大學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孫立成院士團隊的侯軍剛教授在該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在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領域,如何提高光生載流子的定向移動,避免載流子複合,成為光催化體系中的關鍵科學問題。
  • 合成氣選擇性製備乙醇機理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理論催化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肖建平團隊與浙江大學教授肖豐收和研究員王亮團隊合作,在合成氣一步法製備乙醇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乙醇是重要的化學品和燃料。通過合成氣高效並高選擇性地直接製備乙醇是目前能源研究領域的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