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末都:司馬光砸不了缸,宋人燒不出缸來!你聽過這個成語嗎?

2020-12-06 一個人的家常事啊

《宋史》載:光生七歲,大度如成人,聞說《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說,即其大指。手不釋書,亦不知饑渴與寒暑。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足跌落在水裡,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水出,兒得活。此後京,洛之間畫意畫。

當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七歲時,和一群小夥伴在院子裡玩耍時,有一個小孩爬到水缸上玩,結果卻失足跌落水缸,嚇得旁邊的小孩都跑了,只有司馬光急切地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把水缸砸壞,救出小孩。

《司馬光破缸》的故事家喻戶曉,但馬不都卻跳出來說:「司馬光破缸不行,因為宋人燒不出大缸!」一波又一波的風波,網友們紛紛發表意見,到底是馬末都不太了解宋朝,還是真有這回事?馬未都1955年生於北京,祖籍山東榮成市,母親的祖籍為利津鹽商,雖然馬末都的曾祖父是吃著百家飯長大的,卻憑藉勤勞闖出了名堂,後來又是攢了六條船。

而且馬末都的父親在民國時期讀過書,後來當過教師,又身著軍裝參加過戰鬥。雖然父親和母親很少和馬末都談起他們以前的事,但是馬末都出生在一個思想開放的家庭,父親和母親的品性對馬末都也有很大影響。

在20世紀80年代,25歲的馬末都似乎習慣於打破常規,早些年他曾到鄉下插隊,回城後當了幾年銑床工人,後來他在20世紀80年代,25歲的馬末都開始了文學創作,小說《今夜月兒圓》出版後,馬末都被調到《青年文學》編輯部工作。

另外,馬未都還從1980年開始對我國古代文物進行收藏,到90年代,馬未都的收藏已成規模,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超過千件,從90年代至今,馬未都還出版了大量有關收藏的著作。馬言陶器也被許多讀者視為傳統文化的啟蒙讀物,1996年,馬言陶器創辦了我國第一家私立博物館-觀復博物館,收藏了大量我國古代藝術作品。

今日央視頻道開播的「百家講壇」欄目,深受觀眾喜愛,其主題涉及中國歷史和文化,具有歷史科普知識和深度點評講解的功能,令不少觀眾記憶猶新。馬老師從2008年開始做客《百家講壇》,也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難看出,他是一個博學的人。

但馬末都說「宋人燒不出大缸」,這一說法,還是頗有爭議,眾所周知,宋代經濟發展很快,且宋代是我國瓷器的鼎盛時期,未必燒不出大缸。《宋史》上有記載:「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之破,水出,兒得活。缸體是盛東西的器物,有陶、瓷、搪瓷、玻璃等各種材質,翁是盛東西的陶器,翁是缸的一類。

終於有一位專家用一句成語反駁道:「請君入甕」。《朝野僉載·周興》載:

「唐秋官侍郎與來俊臣對推事」,唐高宗在位期間,進士及第。俊臣別奉進止之興,興無所知。與其同歸於盡,謂興曰:「囚徒多不肯承,若有此法,何用?」興曰:「甚易也。大甕四面燒炭,四面燒炭,令囚徒在其中,何事不吐?」即索大甕,以火圍之,起謂興曰:「有內翻老兄,請兄入此甕。」興惶恐叩頭,鹹即叩首。周興曾是武則天的寵臣,武則天很喜歡他,他年少時學過律法,在河陽當縣時被唐高宗賞識,被唐高宗賞識,但沒能升遷。

隨後武則天得勢,周興因積極參與告密行動,被升為中書令,但據說有數千人因周興告密而喪命,周興成武則天復職後,又發明了「千刀萬剮」、「不能喘」等令人震驚的酷刑。

周興陷害朝臣幹得特別順從,他也特別會看武則天的眼色,只要是武則天不喜歡的臣子,周興便任意拉出罪狀,將朝臣逮捕入獄,但凡進了周興的監獄,即使無罪,也會變得有罪,很難有人能倖免。

然而酷吏作惡太多,任其繼續,必致武則天之禍,691年,酷吏丘神績被人告發造反,因而被處死,周興也被人告發與丘神績共謀,武則天便讓酷吏來俊臣審問。

周興同來俊臣一丘之貉,周興不知其意,當來俊臣問:「囚犯若硬不認罪,該怎麼辦?」周興笑道:「將囚犯放入甕中,四面燒炭,即可。」來俊臣便照周興所說,讓周興招認。

由此可以看出,能裝人的甕早在唐代就已出現,馬末都說「宋人燒不出甕蓋」還是有失偏頗的。然而,古代人在敘述事物時,的確有誇大之意,史書上所記載的「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言於《左氏春秋》,愛之,退居家門,即其大指。手不釋書,亦不知饑寒。」

司馬光在七歲時就已經成熟穩重,聽過老師和家裡人講的《左氏春秋》,便已明白了此書的意義,後來讀書更是達到了忘卻饑渴,忘卻寒冷的境界。這是誇大其詞的修辭手法,意在突出司馬光的天分,比同齡人穩重多了,而且喜歡讀書,但司馬光畢竟是個孩子,與成人還是不同,而且饑渴、寒冷等感覺都是人類正常的感官,如果真的感覺不到饑渴、寒冷,這個人就得去看病了。

有人說,司馬光在七歲的時候不一定能打碎這個大缸,這口大缸可能已經有些年頭了,所以被人用來堆在院子裡,沒想到孩子們上去玩,裡面又有水,而司馬光抬起石頭,使勁一擊,這個缸就被打碎了。

而且司馬光的「神童」也因此事遠近聞名,曾任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於1086年過世,但其死後,卻遭宋哲宗奪諡、砸碑,甚至險些被鞭屍,不過宋高宗在位期間,司馬光又與哲宗同祀。

相關焦點

  • 馬末都:司馬光砸不了缸,宋人燒不出缸來!專家:聽過這個成語嗎
    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七歲時,跟一群小夥伴在院子裡玩耍時,有個小孩爬到了大缸上玩耍,結果卻失足掉了進去,嚇得旁邊的小孩都跑了,只有司馬光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塊大石頭,將缸砸壞救出了小孩。「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戶曉,但馬未都卻跳出來說「司馬光砸不了缸,因為宋人燒不出大缸!」
  • 洪水來臨,嶽母慌忙抱小嶽飛躲到「缸」中,得救後感嘆:缸真結實
    但是生活在古代的人們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們面對洪水,更多地只能靠自己,而結局也可想而知,能僥倖撿條小命,就已經是燒了高香了。 當然在很多時候,面對洪水,人們並不會「束手就擒」,而是會竭力思考,尤其在這個時候,母愛往往會最大限度被激發,甚至有些母親為了孩子能活命,連自己的命都能豁出去。
  • 你真看懂了《陽光普照》裡司馬光的隱喻?父親才是這個悲劇的源頭
    雖然說這次的金馬獎沒有內地的電影參評,但是許多資深影評人都認為即使陸片都參評的話,這屆金馬獎最佳影片還是《陽光普照》。甚至對比去年最佳的幾部影片——《地久天長》、《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少年的你》、《過春天》,它也勝過一籌。
  • 瘋狂猜成語一匹馬前腿折了代表什麼成語
    瘋狂猜成語馬的前腿折斷成語答案。圖片上一匹馬的前腿折了,這是個什麼成語呢?這關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你想到了嗎?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瘋狂猜成語馬的前腿折斷成語答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 教你一招鬼谷攻心術,識破人心弱點,圓融處世,做個深藏不露的人
    成功,都是屬於聰明人的嗎?其實未必,我們會發現成功者不一定很聰明,但是一定很有心機。比如聰明的人很善於用人,用心機去利用別人。甚至他們願意放低姿態,降低身份去與人相處,處處體現著充滿人格魅力的情緒。人,其實是一種情緒化的動物。即便自認為是個理性的人也會受到情緒的影響。什麼是情緒?
  • 那些不像成語的成語盤點 有哪些看著不像成語的成語?
    在浩浩蕩蕩的成語大軍中, 總會出現一些最不像樣的奇葩成語。 小編整理了這些不像成語的成語與您分享。出自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晉魏已來所著諸子,理重事復,遞相模效,猶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宋人邵雍有詩句:「夢中說夢重重妄,床上安床疊疊非。」(《閒行吟》之三)  2、的一確二,形容明明白白,確確實實。出自元代關漢卿《蝴蝶夢》第一折:怕不待的一確二,早招承死罪無辭。  3、冬日可愛,如同冬天裡的太陽那樣使人感到溫暖、親切。比喻人態度溫和慈愛,使人願意接近。
  • 5道「燒腦」成語智力題,能全部答對的人不到10%,你敢來挑戰嗎?
    成語智力題也是一種有效的途徑,部分人覺得成語智力題很容易,其實並不是,這種智力題將成語與思維考驗相結合,綜合性十分強,難度係數也不小。今天這組成語智力題難度很大,全部答對的人還不到10%,你敢不敢挑戰呢?兩張不同國家的國旗,中間一個豎起中指的手指,還有一個大大的腳印。看起來毫無關係的幾種元素組合在一起,組合在一張圖上,就構成了成語智力題當中的考題。
  • 「拿扎、落咋、辣砸」……你的家鄉怎麼讀「哪吒」?
    隨之而火的就是這個史上最難讀的主人公的名字。其實,大家都知道,這個名字應該讀「nezha」第二個是輕聲。可是,喜劇演員楊迪爆出他的母親說「哪吒」是「拿抓」,他笑噴了,然後糾正母親,可是,母親總是說不好這個名字,就像當年趙麗蓉演的小品《英雄母親的一天》中那位母親,任憑侯耀華怎麼糾正,她都把「司馬光砸缸」說成「司馬缸砸缸,砸光。」她越是一本正經地說,大家越是笑得前仰後合。
  • 為求好風水寧背不孝罵名:宋人如何「尋龍點穴」久喪不葬
    楊家灣古墓群於2007年發現,不過由於今(2020)年當地要興建高速公路,因此找來考古團隊與文物局針對古墓群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這座合葬墓相當特別,為兩個墓室「同墳異穴合葬」,墓室之間僅開一扇小窗連通。研究人員表示,這個設計為民間俗稱的「過仙橋」,代表夫妻希望來世能再續姻緣。雖然夫妻合葬墓以目前考古發掘來說相當常見,但有「過仙橋」設計的並不多。
  • 跟著成語遊淮南|塞翁失馬 焉知非福
    塞翁失馬 焉知非福 成語「塞翁失馬」出自《淮南子·人間訓》:「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禍乎?』
  • 創新成語舞臺劇,這個節目不一般!
    2019年6月31日河北衛視《成語天下》一經播出便備受好評。截止目前,河北衛視《成語天下》播出三期,微博話題破億,網絡媒體影響力躋身全國前十,《學習強國》APP開放直播通道,助力宣推。是什麼讓這檔全新文化節目引發觀眾熱議,全網支持?
  • 司馬光的政治思想比較複雜,主張以仁義禮信治國治民
    司馬光的政治思想比較複雜,主張以仁義禮信治國治民提到司馬光,大家肯定會想起「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吧,但是他成為大臣時都做了哪些貢獻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司馬光為官時發生的故事,請大家往下看。司馬光的政治思想比較複雜。
  • 看圖猜成語,前4個脫口而出,後3個難倒眾人,看了半天竟然沒思路
    古人們在聊天的時候談吐文雅,出口成章,說話文縐縐的,而現代人的說話方式越來越口語化,而且很接地氣,大家在聊天的時候,使用成語的頻率也越來越低,大多都是俗語,對於一些成語已經忘記的差不多了。所以今天為大家準備了7張圖,來測試一下大家對成語的掌握能力,看圖猜成語,前4個脫口而出,後3個難倒眾人,看了半天竟然沒思路,你能猜對幾個呢?一起來看看吧!
  • 為什麼要給馬釘馬掌,野馬卻不需要?釘在馬蹄上,馬不疼嗎?
    而到了現在,釘馬掌這個職業已經很少見了,一般也只有一些賽馬場以及牧馬人才會接觸到釘馬掌。歷史發展到現在,我們不禁思考:人們為什麼要給馬釘馬掌,馬釘了馬掌之後不疼嗎?在很早以前,人類就已經馴化了大型單蹄(奇趾)食草動物,它們不僅能用來騎乘,還可以用來搬運東西,其中馬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
  • 成語「兩面三刀」原本的意思是什麼?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引讀:「兩面三刀」這句成語許多人都聽過,也都知道這句成語是一個貶義詞,用來比喻一些居心不良,表裡不一的人。但許多人卻不了解這句話的本意是什麼。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也許最後的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樣。
  • 這些稀奇古怪的成語,英文說法你一定不知道
    說起成語,大家都很熟悉,基本都是來自於古代經典或著作、歷史故事和人們的口頭故事,已經形成了固定格式。你把成語說出來,大家都能知道它的出處和典故,並且還覺得你引經據典,有文化有內涵。可見,成語在中國人的心中還是代表一種「有文化」的感覺那勢必得會點成語必要的時候展現自己但是在當代社會如果同學們的成語儲備量與一般凡夫俗子相同的話小編可不敢保證你們不會被嫌棄哦~為了不讓可愛的同學們被嫌棄小編特別整理了部分奇奇怪怪的成語來幫大家科普一下
  • 地球是人類的監獄,外星人正在監視我們,這個說法你聽過嗎?
    地球是人類的監獄,外星人正在監視我們,這個說法你聽過嗎?地球是人類的監獄,外星人正在監視我們,這個說法你聽過嗎?地球是人類的監獄,外星人正在監視我們,這個說法你聽過嗎?地球是人類的監獄,外星人正在監視我們,這個說法你聽過嗎?
  • 這個成語你經常用,但你卻不了解它的背後故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成語也是源遠流長的一種文化經典。我們都知道古人說話是文言文,簡短精煉,往往會將一句話表達為一個成語,短短的字詞間濃縮了諸多意義。如果我們在理解時望文生義,曲解了成語含義,甚至在運用時出現錯誤,就會鬧出不少笑話和誤解。那麼,有一個成語,我們經常用它,不知道你是否真正了解它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