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纖維化

2021-01-17 南昌弘益科技

       纖維化是一個醫學概念,纖維化可發生於多種器官,主要病理改變為器官組織內纖維結締組織增多,實質細胞減少,持續進展可致器官結構破壞和功能減退,乃至衰竭,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

      肺臟、心血管系統、肝臟、胰腺、腎臟、脾臟、神經系統、皮膚、骨髓等均可發生纖維化。在全世界範圍內,組織纖維化是許多疾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據美國有關統計資料證明,該國因各種疾病而致死的病人中,接近45%可以歸於組織纖維增生疾病。組織纖維化在人體各主要器官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均起著重要作用。

      機體器官由實質和間質兩部分構成。實質是指器官的主要結構和功能細胞(如肝臟的實質細胞就是肝細胞),間質由間質細胞和細胞外基質(主要有膠原蛋白、蛋白聚糖、糖胺聚糖、糖蛋白和彈性蛋白)構成,分布在實質細胞之間,主要起機械支撐和連接作用。此外細胞外基質構成維持細胞生理活動的微環境,是細胞之間的信號傳導的橋梁,參與多種生理病理過程,在組織創傷修復和纖維化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任何原因只要能引起組織細胞損傷,均可導致組織細胞發生變性、壞死和炎症反應,如果損傷很小,損傷細胞周邊正常實質細胞將發生增生修復,這種修復可完全恢復正常的結構和功能。然而如果損傷較大或反覆損傷超出了損傷周圍實質細胞的再生能力時,間質纖維結締組織(細胞外基質)將大量增生對缺損組織進行修復,即發生纖維化的病理改變。因此,纖維化本質上是組織遭受損傷後的修復反應,以保護組織器官的相對完整性。增生的纖維結締組織雖然修復了缺損,但卻不具備原來器官實質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如果這種修復反應過度、過強和失控時,就會引起器官的纖維化和導致器官的功能下降。

       由此可見,纖維化是指由於炎症導致器官實質細胞發生壞死,組織內細胞外基質異常增多和過度沉積的病理過程。輕者成為纖維化,重者引起組織結構破壞而發生器官硬化。

       肺纖維化是以成纖維細胞增殖及大量細胞外基質聚集並伴炎症損傷、組織結構破壞為特徵的一大類肺疾病的終末期改變,也就是正常的肺泡組織被損壞後經過異常修復導致結構異常(疤痕形成)。絕大部分肺纖維化病人病因不明(特發性),這組疾病稱為特發性間質性肺炎(IIP),是間質性肺病中一大類。而特發性間質性肺炎(IIP)中最常見的以肺纖維化病變為主要表現形式的疾病類型為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是一種能導致肺功能進行性喪失的嚴重的間質性肺疾病。肺纖維化嚴重影響人體呼吸功能,表現為乾咳、進行性呼吸困難(自覺氣不夠用),且隨著病情和肺部損傷的加重,患者呼吸功能不斷惡化。特發性肺纖維化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診斷後的平均生存期僅2.8年,死亡率高於大多數腫瘤,被稱為一種「類腫瘤疾病」。

      多種原因引起肺臟損傷時,間質會分泌膠原蛋白進行修補,如果過度修復,即成纖維細胞過度增殖和細胞外基質大量聚集,就會形成肺纖維化。

       肺纖維化多在40~50歲發病,男性多發於女性。呼吸困難是肺纖維化最常見症狀。輕度肺纖維化時,呼吸困難常在劇烈活動時出現,因此常常被忽視或誤診為其他疾病。當肺纖維化進展時,在靜息時也發生呼吸困難,嚴重的肺纖維化患者可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其他症狀有乾咳、乏力。部分患者有杵狀指和發紺。肺組織纖維化的嚴重後果,導致正常肺組織結構改變,功能喪失。當大量沒有氣體交換功能的纖維化組織代替肺泡,導致氧不能進入血液。患者呼吸不暢,缺氧、酸中毒、喪失勞動力,嚴重者最後可致死亡。

       藥物治療主要有吡非尼酮、尼達尼布。非藥物治療主要有氧療、機械通氣、肺康復、肺移植。

       肝纖維化是一個病理生理過程,是指由各種致病因子所致肝內結締組織異常增生。任何肝臟損傷在肝臟修復癒合的過程中都有肝纖維化的過程,如果損傷因素長期不能去除,纖維化的過程長期持續就會發展成肝硬化。因此它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

       肝纖維化的病因有很多,在臨床上多見有病毒性肝炎、酒精肝、脂肪肝、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嚴格的說肝纖維化沒有任何臨床症狀,主要是各種因素損傷肝臟導致肝炎的臨床症狀或進一步加重發生肝硬化,主要表現如下:疲乏無力,食慾減退,有時伴噁心,嘔吐,慢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出血等。

       肝纖維化的治療主要包括針對原發病去除致病因素,如抗B型肝炎、C型肝炎病毒治療,抗血吸蟲治療,戒酒等。針對肝纖維化本身的治療,如通過抑制炎症或脂質過氧化,或者抑制肝星狀細胞的增生活化,以及促進膠原降解等。

        心肌纖維化,又稱為心肌鈣化,是由中~重度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引起心肌纖維持續性和(或)反覆加重的心肌缺血缺氧所產生的結果,導致逐漸發展為心力衰竭的IHD,即慢性缺血性心臟病。

       心肌纖維化是由中~重度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引起心肌纖維持續性和(或)反覆加重的心肌缺血缺氧所產生的結果。

       肉眼可見心臟體積增大,重量增加,所有心腔擴張;心壁厚度可能正常,伴有多灶性白色纖維條索或條塊,甚至透壁性瘢痕;心內膜增厚並失去正常光澤,有時可見機化的附壁性血栓。光鏡下,廣泛性、多灶性心肌纖維化,伴鄰近心肌纖維萎縮和(或)肥大,常有部分心肌纖維肌漿空泡化,尤以內膜下區明顯,以及陳舊性心肌梗死或瘢痕灶。臨床上可表現為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

      心肌纖維化是一種缺血性心肌病,目前沒有統一的治療方法,只能根據患者自身的實際情況來決定用何種方法進行治療。

       纖維化症候群又稱多灶性硬化症,系一種非感染性肉芽腫病。其特徵為多器官系統進行性纖維組織增生硬化,其中以輸尿管周圍纖維化所致腎盂積水為最常見,其次為纖維增生性縱隔炎和纖維硬化性膽管炎,也可累及其他器官系統。本病可發生於數個器官或系統,也可表現為一個器官受累。

       纖維化症候群多數病例為特發性,少數病例為繼發性。其病因有藥物(如β受體阻斷劑、甲基多巴、呋喃妥英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關節炎等),各種惡性腫瘤(如淋巴性惡性腫瘤、消化道癌腫、肉瘤、類癌和乳腺癌等,物理化學因素(如電離輻射,吸入有害氣體或酸鹼及有機溶劑),近親結婚,特發性纖維化症候群。

1、腹膜後纖維化

       疾病早期,腹膜後主動脈周圍和腸繫膜輕微慢性炎症浸潤階段,病人可無症狀,診斷只能靠活檢。隨著纖維化的進展,可出現背部兩肋部疼痛,全身不適,體重下降,發熱等,有時呈嚴重消耗性疾病的臨床表現偶可危及生命。纖維化包塊擠壓腹膜後器官時,可出現壓迫症狀,如輸尿管移位、梗阻尿瀦留。但輸尿管病變引起的症狀直到出現腎功能不全表現時才能被發現。纖維化過程可以在下腔靜脈發生,但很少引起下腔靜脈梗阻。消化道症狀表現為噁心、嘔吐,中上腹痛或全腹痛,偶爾可見胃腸出血、便秘或腹瀉腹部體檢可觸到包塊。

2、縱隔纖維化

       若縱隔和前縱隔膠原組織形成緻密的纖維束,可壓迫主動脈、氣管和心包等,但主要表現是上腔靜脈梗阻所引起的症狀,即面、頸部、上肢和結膜出現腫脹充血,使這些部位出現非凹陷性水腫頸部和上肢發生靜脈擴張。

3、其他器官系統纖維化

       本病的纖維化累及甲狀腺,稱裡德爾甲狀腺炎,主要表現有不同程度的窒息感、吞咽困難或頸前部不適。體檢時甲狀腺大小正常或中度腫大,質地硬,與周圍組織粘連嚴重,甲狀腺功能正常或低下纖維化如累及眶內形成眶內假性腫瘤,則可發生單側眼球突出。

1、早期治療

      主要是治療纖維化引起的鄰近器官梗阻。早期可應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重者可用環孢素和硫唑嘌呤,但藥物治療效果欠佳。

2、術後治療

       在出現嚴重損傷之前,手術松解梗阻的輸尿管,術後用糖皮質激素維持治療,多能恢復輸尿管功能。對於上腔靜脈梗阻者,手術的危險性較大,故應儘可能採取保守治療,以待側支循環形成,症狀緩解,避免手術造成死亡。

       肌肉纖維化是指肌肉組織主要以纖維化滲出為主的肌纖維炎。肌肉組織屬於體內的穩定細胞,受傷後不會再分裂新的細胞,傷口是由纖維母細胞來修復,修復完畢的組織稱為疤痕組織,也就是纖維組織。肌肉纖維化的意思,就是肌肉曾經受傷,包括挫傷,拉傷,或割傷,這些傷修復以後,肌肉裡面就會有纖維組織,稱為肌肉纖維化。

       肌肉若纖維化會影響肌肉的收縮彈性和肌力變弱,也會覺得較僵硬,應儘快讓醫師診斷,如果已經做過肌肉病理切片證實為肌肉纖維化,是否會影響身體其他部位的肌肉則視其疾病的本質而定(亦即醫師所給的最後診斷)。如果會侵犯眼部肌肉最可能應是影響到眼球的轉動,表現出復視的症狀;如縮瞳肌有受影響表現出的是調視的問題,也非散光(散光主要因角膜不平整所致)。影響呼吸有關的肌肉有兩處,一為呼吸道內的,另一為胸部肌肉,假如有受影響就會影響呼吸的功能。

       大多數運動傷害造成的肌肉纖維化是可以不需經由手術的方式來治癒,而且可以自然痊癒;需要手術治療的傷害,大都是影響到骨骼架構、關節活動,或是關節穩定度的嚴重傷害。

       骨髓纖維化(MF)簡稱髓纖。是一種由於骨髓造血組織中膠原增生,其纖維組織嚴重地影響造血功能所引起的一種骨髓增生性疾病,原發性髓纖又稱「骨髓硬化症」、「原因不明的髓樣化生」。本病具有不同程度的骨髓纖維組織增生,以及主要發生在脾、其次在肝和淋巴結內的髓外造血,典型的臨床表現為幼紅細胞及幼粒細胞性貧血,並有較多的淚滴狀紅細胞,骨髓穿刺常出現幹抽,脾常明顯腫大,並具有不同程度的骨質硬化。本病屬少見疾病,發病率0.2/100000~2/100000。發病年齡多在50~70歲之間,也可見於嬰幼兒,男性略高於女性。

      骨髓纖維化的病因尚未闡明,一些學者認為骨髓纖維化是由於某種異常刺激使造血幹細胞發生異常反應,導致纖維組織增生,甚至新骨形成,骨髓造血組織受累最終導致造血功能衰竭。

       骨髓纖維化主要病理改為骨髓纖維化及脾、肝淋巴結的髓外造血。骨髓纖維化的發生是由中心逐向外周發展,先從脊柱、肋骨、骨盆及股骨、肱骨的近端骨骺開始,以後逐步蔓延至四肢骨骼遠端。

      本病多數起病緩慢,早期可無任何症狀,其後逐漸出現疲乏、盜汗、心慌、蒼白、氣短等虛弱症狀及腹痛、腹塊、骨痛、黃疽等。本病多數進展緩慢,病程1~30年,部分可轉變為急性白血病。少數表現急性骨髓纖維化,其病程短且兇險,多於1年內死亡。本病主要表現為:

1、逐漸出現的疲乏無力、消瘦衰弱。

2、皮膚黏膜蒼白、紫癜。

3、部分患者有骨關節疼痛、腎絞痛、發熱,左上腹不適、沉重壓迫感或疼痛。

4、肝脾腫大,以脾腫大顯著。

5、晚期患者可有嚴重貧血和出血。

1、貧血可用康力龍口服或丙酸睪丸酮肌注。

2、有溶血者可加用強的松。

3、白細胞計數高伴脾腫大顯著者可行小劑量化療。

4、可試用幹擾素及1,25羥基維生素D3。

5、巨脾引起嚴重壓迫症狀或脾梗塞,脾原性血小板減少症明顯,頑固性溶血及門脈高壓症者可考慮切脾。

版權說明:本文為南昌弘益藥業研發團隊原創,歡迎轉發,禁止轉載。轉載授權請聯繫0791-88161315。


編輯:胡玉傑

校對:金迎英

審核:劉曲英


微信號|gh_45c19111da2d

抖音號|18170998615HY


相關焦點

  • 纖維化前骨髓纖維化,你了解多少?
    纖維化前骨髓纖維化 (pre-PMF)是原發性骨髓纖維化(PMF)的早期階段,屬於一種具有惰性臨床表現與良好預後的骨髓增殖性腫瘤(MPN)。pre-PMF臨床表現多樣,可表現為孤立的血小板增多症,酷似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ET),也可表現為高危PMF的症狀。2016年修訂版WHO腫瘤分類標準將其定義為一種獨立的臨床病理類型。
  • 新的優化的誘導活體肌肉組織的纖維化的策
    新的優化的誘導活體肌肉組織的纖維化的策略研究DMD肌肉纖維化的情況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5157321研究的背景纖維化是由於膠原質過度堆積而形成的疤痕組織,它損害了重要器官和組織的功能。
  • 缺血性心肌纖維化研究有進展
    黑龍江省哈爾濱醫科大學楊寶峰院士團隊發現了心肌缺血性心肌纖維化發生的新機制,即微小核苷酸(miRNAs)對缺血性心肌損傷、心肌纖維化起到了不同層面的調控作用。相關論文近日在國際著名雜誌《循環》發表。  心肌纖維化是慢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重構、心功能惡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 俄科學家首次查明心臟纖維化對心臟功能的影響
    俄羅斯烏拉爾聯邦大學的科學家全球首次完整研究出心臟纖維化結構特徵對心臟功能的影響。研究作者表示,他們成功明確了破壞與纖維化相關的心臟組織電刺激的規律,這將有助於應對威脅生命的心律不齊。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中。
  • PNAS:抑制炎症阻斷心肌纖維化
    心臟病發作後的組織損傷往往會最終導致心力衰竭,而加州大學Davis分校(UC Davis)的一項新研究,通過抑制一個促炎症的酶阻斷了上述組織損傷,此外研究人員還確定了其中的分子機制。文章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誌上。可溶性環氧化物水解酶sEH,是組織修復相關免疫應答中的關鍵成員,不過在心臟病發作後,這種酶往往會產生事與願違的影響。
  • 科普:幹細胞移植修復肺纖維化研究進展
    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原始細胞群體,具有組織修復和分化再生的能力,被認為是當代再生醫學的核心。幹細胞有望實現創傷和病理組織的修復、解決各種疑難雜症,為醫學界帶來顛覆性改變。幹細胞因在特定條件下可誘導分化為肺細胞,具有「歸巢」、分化、分泌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參與調節免疫反應等作用,是細胞代替治療肺纖維化最具有價值的間充質幹細胞,為肺纖維化的修復提供了新的選擇。傳統方法修復肺纖維化效果欠佳在我國,特發性肺纖維化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診斷後的平均生存期僅2.8年,死亡率高於大多數腫瘤,被稱為一種「類腫瘤疾病」。
  • 趙巖教授:關注間質性肺炎的進行性纖維化表型
    間質性肺炎(ILD)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肺間質炎性和纖維化疾病,主要包括已知病因的ILD、特發性ILD、肉芽腫性ILD以及其他少見的ILD。肺纖維化(PF)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纖維化性肺疾病,可致肺功能出現不可逆轉的減退。
  • FASEB J:新研究有望扭轉肌肉纖維化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和隨著傷害的不斷重複,治癒能力變得不堪重負,微傷發展為纖維化-用結締組織代替肌肉組織。纖維化最終會削弱肌肉,並可能對神經施加壓力,從而引起疼痛。 儘管長期以來人們認為這是不可逆的,但Temple大學醫學院(LKSOM)的科學家進行的新研究首次表明,在動物中有可能消除由纖維化引起的損害,並在此過程中恢復肌肉力量。
  • PNAS:新型化合物或可有效逆轉肝臟纖維化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2015年12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肝臟的慢性損傷最終會產生不可癒合的傷口,而這種表現稱之為纖維化,其通常會取代正常的肝臟細胞,給肝臟帶來很多很多疤痕,最終影響肝臟的正常功能;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NAS上的研究論文中,來自索爾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鑑別出了一種新型藥物,其可以有效抑制肝臟中疤痕組織的積累,這種名為JQ1的小分子可以有效逆轉肝臟纖維化,並且幫助全球數百萬肝纖維化或肝硬化的患者。
  • IL11才是導致器官纖維化的元兇
    2017年11月14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和新加坡國家心臟中心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鑑定心臟、腎臟和其他組織中的慢性纖維化疾病的關鍵促進物,發現一種被稱作白細胞介素11(IL11)的關鍵性蛋白導致纖維化疾病和器官損傷。
  • 一例年輕的原發性骨髓纖維化病例引發的思考
    原發性骨髓纖維化(PMF)總體中位生存時間較短,延長 PMF 生存期是臨床上的重點及難點之一。隨著 PMF 診療水平的不斷提升,二代基因測序、蘆可替尼等技術和藥物的出現,為精準醫療奠定基礎,使得逆轉纖維化、延長生存得以實現。
  • 患上肺纖維化和生活中哪些原因有關
    肺部纖維化是很多肺部疾病發展到末期的表現。其主要特徵為成纖維細胞增殖、大量的細胞外基質聚集,並且伴有炎症、組織結構損傷等,簡單來說,就是正常的肺泡組織受損後異常修復導致的結構異常的現象。很多找不到具體病因的肺纖維化稱為特發性間質性肺炎,是最常見的間質性肺病。那麼有常見原因的肺部纖維化與生活中哪些因素有關呢?
  • 新冠病毒會導致肺部嚴重纖維化嗎?
    團隊人員對患者的肺、肝和心臟進行了組織樣本檢測。其中,肺部組織學檢測顯示,患者肺部表現為瀰漫性肺泡損傷和肺透明膜形成,肺部總體病理特徵與SARS、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相似。(圖片來源:騰訊看點視頻截圖)對於SARS,很多人還是記憶猶新。雖然時隔十來年,但是SARS後遺症一直都在侵襲著那些曾經患過SARS的人群。其中,常見的一個後遺症就是肺部纖維化。
  • Nature:揭示結締組織持續激活導致纖維化疾病的分子機制
    在諸如系統性硬化病之類的結締組織疾病(統稱為纖維化疾病)中,結締組織細胞的過度激活導致組織硬化和受影響器官內的瘢痕形成。原則上,這些疾病可以影響任何器官系統,並且經常導致器官功能的破壞。結締組織細胞在健康個體的正常傷口癒合中起關鍵作用。然而,如果結締組織細胞的激活不能被關閉,那麼纖維化疾病就會發生,在這類疾病中,大量的基質在組織中沉積,從而導致受影響組織形成瘢痕和遭受功能障礙。
  • 義大利醫學博士談幹細胞在肺纖維化的前沿應用
    肺纖維化(Pulmonary fibrosis)是以成纖維細胞增殖及大量細胞外基質聚集並伴炎症損傷、組織結構破壞為特徵的一大類肺疾病的終末期改變,也就是正常的肺泡組織被損壞後經過異常修復導致結構異常(疤痕形成)。
  • 「不是癌症的癌症」,肺纖維化到底是什麼病?死亡率高於腫瘤?
    這種疾病叫肺纖維化,它可謂「不是癌症的癌症」,並且死亡率通常高於腫瘤。肺纖維化簡而言之,肺組織纖維化即為肺部的各個組織逐漸發生硬化,直至衰竭的過程。人體肺部組織是由肺葉、肺泡、氣管、支氣管、血管所構成的。
  • Science子刊:阻斷多巴胺受體有望逆轉肝硬化和肺纖維化
    2019年11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梅奧診所等多個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在細胞和小鼠模型中鑑定出一種減緩和逆轉不受控制的內部瘢痕組織形成過程(這種過程稱為纖維化)的方法。這種疾病過程幾乎沒有有效的療法,也無法治癒,當發生在肝臟(肝硬化)或肺(肺纖維化)等器官中時,它可能是致命性的。
  • 揭示細胞質膜的失衡在纖維化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生命學院在eLife發文揭示細胞質膜的失衡在纖維化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清華新聞網6月30日電 6月19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José Carlos Pastor-Pareja(何塞·卡洛斯·帕斯特帕雷哈)研究組在eLife發表了題為「Plasma membrane overgrowth causes fibrotic
  • 科學家們在囊性纖維化疾病研究領域的新成果!
    相關研究結果有望為開發囊性纖維化新型療法開啟新的視角;囊性纖維化是由特殊的基因突變所引起,該基因能夠產生囊性纖維化跨膜傳導調節因子(Cftr),其功能異常會影響多個器官的功能,尤其是肺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CRISPR-Cas基因編輯系統對引發囊性纖維化至少兩種類型的突變進行了永久性地編輯,該技術名為SpliceFix,因為其能在修復基因的同時恢復蛋白質的產生機制。
  • BRD4或可作為心房纖維化和房顫治療的新靶點|HRS 2019
    近日,在第40屆美國心律學會年會(HRS 2019)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心內科李毅剛教授團隊發表的一項壁報研究探討了BRD4及其潛在通路在心房纖維化和房顫發病機制中的作用。研究概要試驗中,通過檢測BRD4在心房組織溶解物和AFs中的表達,用心房纖維化Ang-II誘導模型來評價BRD4對房顫功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