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科學家首次查明心臟纖維化對心臟功能的影響

2021-01-15 科技生活快報

俄羅斯烏拉爾聯邦大學的科學家全球首次完整研究出心臟纖維化結構特徵對心臟功能的影響。

研究作者表示,他們成功明確了破壞與纖維化相關的心臟組織電刺激的規律,這將有助於應對威脅生命的心律不齊。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中。

DEPOSITPHOTOS / STEVANOVICIGOR

心臟纖維化是結締組織的病理性增殖,會隨著衰老、肥胖和多種心臟疾病發生。心臟纖維化可能是心肌梗塞後發生的大面積瘢痕性組織,也可能是隨機分布在心肌纖維區域的點狀擴散。烏拉爾聯邦大學的科學家表示,纖維組織在心腔壁中的比例可以達到40%。

心肌結構變化時,纖維化會阻礙電刺激波的傳播,從而引起心律不齊。烏拉爾聯邦大學的科學家指出,此前沒有系統研究纖維組織特徵對心肌功能的影響。

烏拉爾聯邦大學「超級計算機技術生理醫學的數學建模」實驗室負責人奧爾加·索洛維耶娃表示:「研究證明,刺激波被破壞不僅取決於心肌組織中纖維成分的數量,還取決於它們的長度,相對於肌肉纖維的位置,最重要的是取決於刺激波的方向。」

未來,科學家計劃繼續對更複雜的纖維化結構進行建模,研究心肌中最危險的變化,找出消除其引起的心律失常的方法。這項研究得到俄羅斯聯邦財產基金會的資助。

相關焦點

  • Circ Res: 科學家們找到治療心臟纖維化的新方法
    2019年9月18日 訊/生物谷BIOON/ --在最近一項研究中,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找到了治療與纖維化相關的心臟衰竭的潛在靶點。 纖維化是組織損傷修復過程中發生的常見現象。心臟纖維化可導致心臟異常僵硬,最終導致心臟衰竭的發生。
  • 科學家發現心臟纖維化中的EMT現象
    心臟纖維化,同時伴隨有微血管系統縮減和心肌結構受損,主要是由於細胞外基質過度沉積引起的。這種沉積往往是源自成纖維細胞的簇集,然而這些成纖維細胞的來源並不清楚,特異性的抗成纖維化的療法目前也難以實現。最近,研究人員發現,心臟纖維化的過程中伴隨著內皮細胞向成纖維細胞的轉化,即所謂的EMT現象。
  • 【易文獻】 歐易客戶發現miRNA調控心臟纖維化的新機制
    激活,影響心臟纖維化,文章發表在Theranostics(IF 8.854)。作者先是對心肌梗死後3周的小鼠心臟與假手術的小鼠心臟進行了miRNA基因晶片篩選,最終鎖定了miRNA-433對心臟纖維化的調控作用。作者隨後在3個動物模型中(心梗3周/Dox誘導的心肌病/DCM患者)驗證了miRNA-433表達量均上調,另外,細胞的纖維化模型中於此結果一致。
  • 果蠅揭示太空飛行對心臟的影響
    當地時間11月25日,來自美國桑福德伯納姆普雷比斯醫學發現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在《細胞報告》雜誌中發表論文稱,果蠅的心臟在經歷長時間的太空飛行後,其結構和生化指標會產生深遠變化,而太空人很可能也會遭受類似影響。
  • 研究果蠅發現太空旅行對太空人的心臟有影響
    這項發表在《細胞報告》上的研究表明,太空人在太空中花費很長的時間(前往月球殖民地或前往遙遠的火星需要這些時間)可能會遭受類似的影響,並且可能會受益於保護性措施他們的心臟健康。這項研究還揭示了新的見解,有一天可以幫助地球上長期臥床休息或患有心臟病的人。
  • 太空飛行會對心臟產生什麼樣的重要影響?
    當地時間11月25日,來自美國桑福德·伯納姆·普雷比斯醫學發現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在《細胞報告》雜誌中發表論文稱,果蠅的心臟在經歷長時間的太空飛行後,其結構和生化指標會產生深遠變化,而太空人很可能也會遭受類似影響。  這項研究不僅能使太空人受益,還可能有助於開發保護心臟健康的醫療措施,幫助長期臥床休息或患有心臟病的地球居民。
  • 魚油對心臟的影響複雜多變 心臟病患者須慎服用
    魚油對心臟的影響複雜多變 心臟病患者須慎服用 2008年01月18日 12:04 來源:科技日報 發表評論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和聖麥可醫院的科學家研究認為,補充魚油對某些心臟病患者有所幫助,但對另一些心臟病患者卻是有害的。
  • 俄發現變異青蛙 皮膚透明心臟跳動清晰可見
    (原標題:俄發現變異青蛙 皮膚透明心臟跳動清晰可見)
  • 科學家建立出第一個功能完善的微型人體心臟模型
    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實驗室裡首次建立了一個微型的人體心臟模型,包括所有的原始心臟細胞類型及由心室和血管組織組成的功能結構。
  • 限制型心肌病,主要表現為心臟舒張功能降低,嚴重者直接危害生命
    導語:限制型心肌病是一種以心臟舒張功能,降低為特點的一種心肌疾病。這種情況的發生與代謝異常或者是藥物等引起的病變有著很大的關係,而在臨床表現啊,主要表現為活動量下降和出現呼吸困難的而在治療的過程當中,主要採用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的方式進行患者。
  • Micro-CT用於心臟功能評估,為醫療技術進步助力
    但是,使用Micro-CT評價收縮期排空或舒張期充盈的其他功能參數未見報導。舒張和收縮功能的評估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收縮功能異常常見於心血管疾病中,尤其在早期臨床表現中;而舒張功能的改善與生存時間的延長有關。如果Micro-CT這種簡單的成像模式,即可測定舒張和收縮期雙心室功能參數,將對心肺疾病的診斷、預後具有重要意義。
  • COVID-19可影響心臟,病毒對心臟有明顯趨向性
    來源: ScienceAAAS七種已知的人類冠狀病毒家族以其對呼吸道而非心臟的影響而聞名。(心臟炎症)、心臟細胞壞死、模擬心臟病發作、心律失常以及急性或慢性心力衰竭(心肌功能障礙)。此外,肌鈣蛋白含量較高的患者體內含有炎症反應增加的標誌物(包括C反應蛋白、白介素6(IL-6)、鐵蛋白、乳酸脫氫酶(LDH)和高計數的中性粒細胞)以及心臟功能障礙
  • 科學家在太空中發現太空人在太空中保持心臟健康的方法
    科學家們正在努力更好地了解太空對人體的影響,並開發出有助於抵消令人不安的副作用的療法。心臟是已知會受到太空飛行嚴重影響的重要器官。在國際空間站上對太空人進行的超聲研究表明,在沒有重力的情況下,器官失去了通常的橢圓形形狀,並呈現出更球形的外觀。
  • 史上首次!科研團隊大規模繪製人類心臟的詳細「地圖」
    一個由哈佛醫學院、布裡格姆婦女醫院、維康桑格研究所、馬克斯德爾布魯克分子醫學中心和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領導的多國科學家團隊繪製了成人心臟六個解剖區域的詳細細胞和分子圖他們還利用螢光標記分析了心臟細胞的RNA水平,以收集其功能的分子細節。
  • Nature:揭示心肌纖維形狀影響心臟功能和心力衰竭發生的分子機制
    2020年9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冷泉港實驗室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分析了位於心臟內表面肌纖維複雜網狀結構的功能,相關研究結果揭示了心肌形狀影響心臟功能和心力衰竭發生的分子機制。
  • 小兒擴張型心肌病幹細胞療法機理查明
    小兒擴張型心肌病幹細胞療法機理查明創新連線·日本日本岡山大學醫院的一個研究小組,通過對擴張型心肌病豬模型及小兒擴張型心肌病患者實施心臟內幹細胞移植髮現,已陷入心力衰竭的心臟功能可以恢復。尤其是移植的細胞內分泌的細胞外囊泡中,名為miR-146a-5p的微RNA能直接發揮抗炎作用,從而防止受損的心臟組織纖維化,還有助於預測治療效果。研究還確認,從豬模型中檢測出來的6種微RNA在源自患者本人的心臟內幹細胞的細胞外囊泡中均大量存在。尤其是miR-146a-5p的表達量與移植患者的心臟功能恢復程度具有明顯的相關性。
  • 再生醫學的新主流:幹細胞外泌體修復心臟功能
    近期,幹細胞雜誌(STEM CELL)最新發表的綜述描述了幹細胞外泌體對於心臟的修復以及保護的作用,圍繞幹細胞外泌體的功能以及臨床應用研究,展示了幹細胞外泌體治療心臟相關疾病的潛力。外泌體:幹細胞修復心臟功能新主流成年人的心臟再生能力非常有限,以往因為心肌損傷,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引發的心肌損傷會導致患者繼發心力衰竭。
  •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完成該院首例心臟功能磁共振檢查
    近日,在齊魯醫院心內科張運院士和張梅主任指導下,心內科張鵬飛主任醫師和放射科王茜副主任醫師合作完成了齊魯醫院首例心臟功能磁共振檢查,標誌著該院在這一領域達到國內乃至國際領先水平。此次一站式心臟功能磁共振檢查發現患者左心室壁輕度增厚,各左心室節段血流灌注及血流儲備出現差異(左圖),各節段血流灌注速度不均一(右圖),對解釋了患者症狀和長期心電圖異常提供了依據。
  • 美科學家發現:人類心臟或有思考和記憶功能
    美國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人類的心臟也許有某種「思考和記憶功能」!這正是許多接受心臟移植的患者突然性格大變、繼承了心臟捐贈者性格的原因。據統計,每10例接受換心手術的病人中,就有1人會出現性格改變現象。
  • 俄科學家研製出獨一無二的人工生物心臟瓣膜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 俄羅斯克麥羅沃州州長謝爾蓋·齊維列夫表示,該州心血管疾病綜合問題研究所科學家研製出了獨一無二的人工生物心臟瓣膜。新聞處援引齊維列夫的話說:「克麥羅沃州科學家成功製造出人工生物心臟瓣膜,這無論是在俄羅斯還是在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計劃在克麥羅沃州建立臨床前研究中心,以開發符合世界標準的其它醫療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