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承德生態環境發布】關注我們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力做好「水文章」,在水汙染治理、保障飲用水安全、夯實水利基礎、助力生態建設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成效。
以「河長制」為抓手,紮實推進水汙染防治。圍場建立了由總河長、縣級河長、鄉級河長、村級河長組成的「河長制」體系,對全縣5大流域、186條河流、2座水庫全部落實了具體責任人,實現了縣、鄉、村三級河長全覆蓋,建立「河長制」公眾號和「河長制」工作微信群。以保護京津水源地、修復華北「水塔」、防止渾善達克沙地南移、維護壩上地區生物多樣性為基本定位,全面構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加快推進小灤河水源地生態保護工程建設,取得了重大成果。2019年9月,小灤河獲得全省「秀美河湖」榮譽稱號。該縣全面加強水資源保護,不斷強化鄉鎮人民政府水汙染防治主體責任,開展鄉鎮跨界斷面點位認證和監測工作,建立全流域監管新格局。對全縣37個鄉鎮非主要流域跨界斷面進行確認,開展跨界點位常規監測。
深化水生態治理,共築水生態文明。重點推進水源涵養功能區、河流源頭區的河湖水生態修復和保護,禁止侵佔自然河湖、溼地等水源涵養空間。大力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小流域綜合治理等國家和省市重點生態項目建設。加強重點水庫周邊生態修復,在水庫上遊,實施生態修復、生態治理、礦山整治與披綠等工程,提高植被覆蓋率,提升生態空間,減少入庫泥沙,促進水庫綜合效益發揮和持續利用。開展河流生態治理,對水質超標、河道底泥、水體失去自淨能力的河段進行清淤、清障,在河道內恢復綠色水生植物,提升河流水體自淨能力。嚴格落實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汙「三條紅線」,全縣年用水總量控制在0.9853億立方米以內,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100%。
破解山區飲水難題,助力脫貧攻堅。出臺《關於落實各鄉鎮農業農村水利建設職責的通知》《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辦法》等文件,在組織上、政策上、資金上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順利實施及長久有效運行。2019年實施的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第一期、第二期),涉及35個鄉鎮、127個行政村,共266處工程,新打機井186眼、大口井38眼,新建井房192間,新修蓄水池102座,安裝管道41.57萬米,鞏固提升項目區40399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去年第一批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總投資1193.44萬元,涉及廣發永、朝陽灣、新撥、寶元棧、哈裡哈等21個鄉鎮、40個行政村,鞏固提升2834戶10528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48戶789人。
來源:承德日報
編輯:苑秋菊
【來源:承德生態環境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