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為筆、以水為墨│青海繪就國家公園省的壯美畫卷

2020-12-06 手機鳳凰網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青海大地,山水不拘一形,氣象萬千

把天地的詩意淋漓盡現

……

年保玉則 依加攝

黃河 蔡徵攝

可可西裡 周靜泉攝

遵循自然法則、生態規律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理念

青海,書寫著國家公園省的壯美畫卷

可可西裡玉珠峰

當可可西裡的新生藏羚羊第一次睜開眼

當雪豹在阿尼瑪卿終年的積雪上留下一串串腳印

當荒漠貓在祁連山灌木叢中優雅轉身

當青海湖億尾裸鯉頂著水流溯源而上

當大天鵝、斑頭雁、棕頭鷗……從鳥島振翅高飛

可可西裡野犛牛 蔡徵攝

鳥島 葛玉修攝

自東向西、由南至北

從三江源到青海湖

從祁連山到柴達木

青海,已建立起具有

典型性、代表性和多樣性特點的自然保護區

青海湖 祁國彪攝

祁連美景

柴達木溼地 張紀元攝

在青海,「公園」不是一個景觀

不是個景點,也不是一個景區

在青海,「公園」是一個地區的概念

青海已建立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11處

總面積達21.8萬平方千米

佔省域國土面積的30.24%

鴛鴦花海 張樹民攝

玉樹乃加馬神山 張樹民攝

瑪多紅草灘

阿尼瑪卿 石佔果攝

青海,一個有山有水的景觀園

千山堆繡,百川織錦

青山伴著綠水,藍天映著白雲

高原溼地 趙生洪攝

玉樹 張明鵬攝

全省各類自然保護地217處

溼地面積居全國首位

成為一個有樹有草的植物園

瑪可河初春

紅景天 李友崇攝

全緣葉綠絨蒿 張有才攝

大花杓蘭 趙金德攝

錦雞兒 趙金德攝

青海,野生動物的快樂園

羚騰鹿鳴 鳶飛魚躍

青海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2種

二級保護動物63種

雪豹

赤狐 程功攝

荒漠貓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提供

白唇鹿 圖登華旦攝

鳥島 葛玉修攝

大天鵝 葛玉修攝

普氏原羚 程功攝

青海湖黑頸鶴 葛玉修攝

兔猻

湟魚洄遊 青海湖景區管理局提供

湟魚 青海湖景區管理局提供

棕頭鷗捕捉到躍起的湟魚。新華社記者 劉金海 攝

美麗的青海湖成了魚的家園、鳥的天堂

湟魚總尾數為3.4億尾、總資源量達到8.8萬噸

223種30餘萬隻鳥在此棲息繁衍

青海,一個有聲有色的和諧共生園

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

守護藏羚羊

江源巡護 陳有鈞攝

浙江大學的志願者朱悅(左)和來自吉林的志願者遲雪在可可西裡索南達傑保護站附近撿拾垃圾。新華社記者張宏祥攝

生態管護員 李友崇攝

環保科普

湟魚放生

瞭望

環保科普和環保法律

進學校、進機關、進社區、進鄉村、進企業

珍視環境、敬畏自然蔚然成風

索南達傑保護站協警解安程在站內的救護中心陪小藏羚羊玩耍。新華社記者張宏祥攝

青海,一個有滋有味的遊樂園

如果一生有很多地方要去 那就請把青海放到首位

茶卡鹽湖

祁連草原上空的滑翔傘 楊黎明攝

三江源班德湖星空 焦生福攝

祁連秋色

夕映雅丹 張樹民攝

冬格措納湖 付洛攝

自然美和生態美構成了青海的大美

生態和旅遊也成為了一對「親兄弟」

去年,青海接待海內外遊客超過4000萬人次

是全省人口的近7倍

晨曦中的青海湖候鳥 葛玉修攝

巍峨祁連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

青海藍、河湖清、山川綠永駐高原大地

守護好「中華水塔」

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讓世界共享「地球第三極」的綠水青山

推薦閱讀

☞官宣!外交部將向全球推介青海!

☞青海湖又「長」大!面積擴大20平方公裡

出品/青海日報社新媒體傳播中心

文案/鍾自珍 視頻剪輯/張得俊

圖片來源/中共青海省委宣傳部

責編/鍾自珍

監製/胡芝蓉 總監製/劉蓉燕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保護"三江之源""中華水塔" 青海:建設國家公園省
    &nbsp&nbsp&nbsp&nbsp海外北京9月4日電 (記者潘旭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4日舉行省(區、市)系列新聞發布會,請中共青海省委書記、青海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建軍,中共青海省委副書記、青海省人民政府省長劉寧圍繞「建設國家公園省 傳遞大美青海情」作介紹,並答記者問。
  • 以山為筆的 大美青海
    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和草。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作為生態大省,青海的生態建設從未停下腳步,而「山」作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第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孕育了大美青海獨特的生態體系,而且也為這裡的人帶來了豐富的生態資源。
  • 青海開展國家公園示範省首屆鳥類攝影展
    圖為此次參展的青海攝影愛好者王嶽邦為參觀者講解自己的作品。 李江寧 攝中新網西寧6月5日電 (李江寧)5日,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會同相關部門聯合舉辦青海國家公國示範省島類攝影大展,此次攝影展是對近年來青海生態保護建設成果的一次展示,也是引導社會大眾加深對國家公園建設重大意義認識的有力舉措。
  • 大美青海,坎布拉國家森林公園,丹霞地貌如此美
    這次的主題:夏天到了,許多人打算去大西北旅行,尤其是那些風景獨特的國家森林公園,這次要介紹的青海坎布拉國家森林公園是個好地方,一起來看看吧!這些日裡,廣東各地的氣溫都在30度以上,許多城市都非常炎熱,相關的熱門景點也相繼被開發出來,不少愛好旅遊的人開始計劃五一出遊,尤其是北上,比如大西北。說到大西北,也許很多人第一個反應就是青藏高原。
  • 《大河之源》 為生態文明建設匯聚強大精神力量
    從大禹「積河導石」到東方龐貝古城喇家遺址,從舟楫之利到黃河民俗,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描繪出一幅河源文化人水相親、人水和諧、人與自然共榮願景的美好畫卷。 2019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國家公園論壇開幕時發來了賀信,特別強調,要保持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完整性,為子孫後代留下珍貴的自然遺產。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指出,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
  • 《2018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態氣象監測公報》發布 園區荒漠...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近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省氣象局聯合發布《2018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態氣象監測公報》。《公報》顯示,園區荒漠化面積減少,與近十年平均相比,重、中和輕度荒漠化面積分別減少31.92% 、16.23%和8.12%。
  • 青海成為名副其實雪豹之省
    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拍攝到的雪豹。為了加大這一瀕危野生動物的保護,10月23日,在第八個「世界雪豹日」之際,由省林草局、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共同發起成立「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倡議,讓更多院校、企事業單位等加入保護聯盟,形成多層次、多領域、綜合性保護形態和格局,讓青海真正成為名副其實的雪豹之省。
  • 河長制:繪就貴州碧水清流新畫卷
    「陽明河」是修文縣城的3條河流之一,「十三五」期間,為加強源頭治理,讓「母親河」變清、變美,修文縣嚴格落實縣、鄉、村三級「河長制」,強力推進地表水治理,重點加強縣城3條河流生態綜合治理。「我們嚴格落實河長制,明確了街道和村的責任,引導河道兩側一公裡範圍內的養殖企業進行退出,積極申報項目資金,建設汙水處理設施和溼地7處,有效改善沿河生態環境。」
  • 描繪生態文明建設藍圖 書寫大美青海生態底色
    第一次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集中體現了黨中央全面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堅定決心和堅強意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樹起了生態文明建設的裡程碑。  青海是三江源頭、中華水塔,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青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高度重視、寄予厚望。
  •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 繪就綠色發展畫卷——江門成功創建國家森林...
    在此前市自然資源局開展的滿意度調查中,我市居民對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工作的滿意率為95.82%。文/圖 梁佳欣 蘇潔桃 陳明燕 麥智超A 構建市域公園體系建成各級各類公園1341個綠樹成蔭、百花齊放。獲批成為國家森林城市後3年來,我市以更高的標準、更實的舉措,繼續抓好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和深化國家森林城市各項建設工作,其中重要的舉措之一是繼續構建市域公園體系。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昆蟲專項調查成果評審會順利召開
    為全面系統調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昆蟲綱、蛛形綱等無脊椎野生動物的種類和分布,掌握其主要類群組成、區域食物鏈結構、生態功能發揮等情況。2019年7月,在「2019年第二批林業改革發展資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補助資金」支持下,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啟動了「昆蟲專項調查項目」。
  • 「三原色」繪就「小涼山」絢美新畫卷
    坐落在瀘沽湖畔的寧蒗彝族自治縣,俗稱「小涼山」,是一個集「山、少、邊、窮」於一體的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世代生活在這裡的彝族人民傳承了「紅、黃、黑」三色共有的審美心理,將其信奉為彝族「三原色」。底子薄、耕地少、觀念落後、交通閉塞等原因導致寧蒗縣貧困輻射面積大,影響程度深。久而久之,生活在這裡的彝族人民們對「貧困」習以為常。
  • 為青海湖添綠
    青海積極推進青海湖國家公園規劃建設。圖為青海湖風光。新華社記者 李琳海攝  青海湖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作為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維繫著青藏高原生態安全。青海湖以獨特的「水—魚—鳥」共生溼地生態系統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被稱為「青藏高原物種基因庫」。  30歲的王淑寧是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的工作人員,日前,她和同事在這裡種下了丁香、水栒子等樹種。  王淑寧說:「我們用自己的雙手讓『高原藍寶石』青海湖變得更美,為美麗中國行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 我省兩處溼地公園升級為國家級
    本報訊(記者 芳旭)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了全國2020年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驗收結果,我省澤庫澤曲、天峻布哈河兩處國家溼地公園通過驗收正式成為國家級溼地公園。至此,我省通過驗收的國家級溼地公園已達12處。
  • 水+墨 | 峰村敏明:從「浸透的三相」概觀繪畫史(紀要)
    此次受邀為《水 + 墨——亞洲視野下的水墨現代性轉化》 專題圖書撰文, 並從自己獨特的視角回應了這一命題。峰村先生在「水 + 墨」 這一命題之外, 首先回溯至一個更為原本性的命題: 即繪畫的根本性作用為「浸透」 , 而非在某些特定民族或是歷史階段所被規定的「傳達」 。
  • 美文| 河流為歌 湖水為詩 草原是一幅美麗的畫卷
    河流是草原的歌細密綿長 蜿蜒流轉匯集成湖 化為詩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草原無言以湖為詩河名一出口便如見舞者長袖揮動身姿嫋娜伴有細密綿長曲調如同蒙古長調一般餘音繞梁 三日不絕九曲彎景區位於烏拉蓋管理區巴音胡碩鎮哈拉蓋圖農牧場,是國家4A
  • 眾志成城 蝶變出彩 商水:戮力同心繪就「脫貧畫卷」
    位於豫東平原的商水縣,有著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平原地貌,但是卻承擔著經濟與人口增長不平衡的壓力,被國家劃入大別山片區扶貧開發重點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必須全部脫貧。這不僅是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更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所以必須如期實現。拔窮根,摘窮帽。
  • 西府「守」藝人——畫糖人:以勺為筆糖為墨
    說起從事糖畫這門手藝,屈選利說,之前他一直做小本買賣,在西安開飯店,可每次店弄好,租的門面就面臨拆遷,一來二去把賺的錢都打了水漂。2003年,他的店再次關門。再也不打算開店的屈選利,來到一個公園溜達,看見一個老藝人在畫「糖人」,吸引了不少人的圍觀。這一幕讓他回想起自己兒時每每被畫糖人的手藝所吸引。於是,他打算找這位藝人拜師學藝。
  • 一篇文章告訴你,什麼是長徵國家文化公園?
    作為我國南方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線,南嶺有五條近南北向山脈聳立在第三階梯上,這裡既是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也是湖南、江西、廣東、廣西行政區域的劃分依據,至今仍是湘、贛、粵、桂四省的邊緣地帶。紅軍沿著雲貴高原和四川盆地的間隙繼續西行,通過四川盆地邊緣和橫斷山的高山峽谷北上,儘管沿途風光壯美,但紅軍走在艱險的道路上,一定無暇欣賞。
  • 青海:五年162萬農牧民喝上「放心水」
    這是青海農牧民對國家人畜飲水工程用「花兒」方式表達的心情。  一條條管道將「清泉」引入千家萬戶,一頭連著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大投資,一頭連著廣大農牧區群眾的民生情、小鍋臺;這條管道在「十二五」的五年,讓160多萬各族群眾告別了靠人背、牲畜馱,或利用自建的一些簡易飲水設施來解決飲水的過去,喝上了乾淨衛生的「放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