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變暖,會使懷孕的風險增加,這是怎麼一回事?

2020-11-24 騰訊網

根據美國《sciencealert》報刊11月8號的科學報告,我們了解到如果氣候不斷地變化,對於我們人類的健康也是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的,而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孕婦了。科學家對此現象的研究,則是發表在了BMJ上。

氣候變化會對孕婦產生怎樣的影響?

而該研究則是從全世界的70項研究當中,抽出來的一項,其中的內容則是,孕婦在懷孕期間,體溫如果升高,則是會影響嬰兒的出生,比如早產或者是少量的死產。而這樣的現象,一般會出現的地方則是在不發達的國家。

不過這樣的現象出現,並不是一件好事,科學家則是認為,如果未來氣候仍在不斷地變化,而這樣的變化很有可能會使得全球氣候變暖的加劇,而這樣的加劇,則是很有可能會給未來的公共衛生產生不利的影響。

因此科學家認為,對於高溫事件的出現,我們需要增加多一個對象,那就是除了老人、小孩、以及病人之外,孕婦也要成為我們關注的對象,並且我們要提醒他們,小心高溫環境的影響。這是因為懷著孩子,對人體是有著極大的影響的。

這樣的影響則是方方面面的,尤其是心臟,會非常努力地運行,使得身體的溫度不斷地升高,在常溫下,影響不會很大,但是如果在高溫環境下,長期高強度地運行,將會很容易使得身體產生熱應激,甚至會出現疲勞,以及脫水的現象。

國際小組是如何看待這一現象的?

也因此對於該項研究有著一定了解的國際小組,則是將這些研究報告總結之後,認為如果出現熱相關的疾病,那麼孕婦所佔到的成分將是不能被忽略的。因此對於孕婦以及將要出生的新生兒,科學家認為我們需要重點注意,防止孕婦出現與熱相關的疾病。

當然,在現在的科學評價當中,我們對於這一領域的研究還不是很成熟,也因此我們還無法得出詳細的結論,證明其中的因果關係。但是在大部分的文獻當中,科學家對於這樣的現象的看法則是驚人地相似。

比如說,2019年一篇關於美國5600萬新生兒出生的研究,科學家在其中發現,溫度升高之後,孕婦的妊娠期會出現明顯的縮短。對此婦產科的醫生納撒尼爾·德尼古拉(Nathaniel DeNicola)對該研究則表示,我們要重點注意相關研究的相似的結果。而這些結果中存在著生物學合理性。

而這些研究當中主要的研究方向,則是孕婦因為熱敏感性,而使得新生嬰兒早產、或者是出現出生時體重極低的現象,甚至不小心會出現死產的現象。而這項研究則是來自於24個國家的數據。

對於這樣的現象,我們該如何預防?

而根據這些數據,研究人員則是發現,如果溫度升高了1℃,那麼孕婦出現早產甚至出現死產的概率則是會增加5%左右,而如果長時間處在高溫環境之中,那麼出現早產的概率則是會提高16%左右。

因此對於我們來說,在氣候變化當中,孕婦將會變成高風險的群體,而為了降低嬰兒出現意外的概率,我們有必要提前做出相關的應對,防患於未然。對此你怎麼看呢?

資料來源:

美國《sciencealert》報刊《70項國際研究表明,變暖的世界增加了懷孕的風險》 11-8

相關焦點

  • 全球氣候變暖趨勢持續 氣候風險不斷上升
    來源:經濟日報201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日前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召開,全球氣候變暖、氣候風險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世界氣象組織的氣候狀況監測表明,全球氣候系統的變暖趨勢進一步持續。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全球風險報告2019》指出,氣候變化,相關的熱帶氣旋、高溫熱浪、乾旱等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的頻發,以及氣候政策無法達到預期等環境風險日益突出並將繼續發展,未來氣候將持續變暖並可能造成全球風險加劇,引發系統性風險的改變,對全球發展造成深遠影響。
  • 全球變暖南極變綠 南極「變綠」是怎麼回事?
    全球變暖南極變綠 南極「變綠」是怎麼回事?時間:2017-05-21 18:26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全球變暖南極變綠 南極變綠是怎麼回事?這篇研究報告刊載於當代生物學期刊,其中指出,科學家在橫跨640公裡的區域發現,當地苔蘚過去半世紀來急遽增生,南極洲有植物的地區僅佔總面積的0.3%。 研究共同作者、英國艾克斯特大學的艾姆斯伯裡(Matt Amesbury)說:     原標題:全球變暖南極變綠 南極「變綠」是怎麼回事?
  • 全球變暖將停止是怎麼回事,降溫開始了嗎?
    1979年2月召開第一次世界氣候大會,全球變暖被首次提出。後來通過不斷的科學研究,加上聯合國對於全球變暖防控的倡導,儘量讓全球變暖放慢了步伐。 不過有科學家表示未來地球的全球氣候變暖將會停止,地球的溫度不再上升,而是會大幅度的降低,到時候地球就會面臨著大規模氣溫降低的情況。
  • 準媽媽們注意了:氣候變化不止危害北極熊,還會增加孕期風險!
    不過,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中,氣候變化是指「經過相當一段時間的觀察,在自然氣候變化之外由人類活動直接或間接地改變全球大氣組成所導致的氣候改變。一般我們所說的都是後者。 自工業革命以來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以及毀林、土地利用變化等人類活動加劇了溫室效應,這導致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如災害性氣候事件頻發,冰川和積雪融化加速,水資源分布失衡,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
  • 氣候變暖導致全球大部分地區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概率增加
    4月24日,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研究稱,氣候變暖導致全球80%以上的觀測區域破紀錄高溫事件發生的概率增加,人類活動對大氣的影響增加了全球近半數區域極端暴雨和乾旱發生的概率。
  • 全球氣候變暖,你感受到了嗎?
    全球氣候變暖,你感受到了嗎?隨著全球氣溫逐年攀升,由氣候變暖引發的風雹、乾旱、暴雨、高溫等極端天氣事件愈加頻繁,使得全球各地都面臨嚴峻的氣候災難。氣候變化不僅威脅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嚴重影響著人類的生產生活。
  • 全球變暖加劇驟旱風險
    再加上溼潤、半溼潤地區水汽充足,當雨季少雨時,高溫熱浪會加速水分的損失;較溼潤地區植被茂盛,缺水時植物可以從深層土壤中汲取水分,有利於蒸散發的增加,容易形成驟旱。「中國驟旱更易出現在較溼潤地區,這與全球氣候變化有很大的關係。」袁星解釋道,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眾多水文氣象要素的變率增加,乾旱、洪澇更易出現。
  • 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破壞的嗎?
    變暖和變冷以前曾發生過,但自工業革命以來的全球變暖,於以往都不一樣,因為這一次變暖,主要原因來自人類活動對地球的破壞。那麼,我們怎麼知道人類正在引起當前溫度的爆炸性上升?前所未有的變暖在上個世紀,尤其是在本世紀,地球表面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變暖。
  • 全球變暖是騙局?科學家預警:全球變暖正改變中國氣候格局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氣候正在迅速變暖,而且在最近的10年,已經達到了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值。今年以來,我們聽到最多的詞語莫過於南極和北極。冰蓋融化、海豹跳崖以及最近紅遍網絡的西瓜雪,這些都是全球變暖擺在我們眼前赤裸裸的現實。有數據顯示30年前,北極冬季冰蓋最大時,有45%的冰是常年冰,而在2016年,這一數值已經降為22%。
  • 放屁能引起全球氣候變暖?
    進入到21世紀,我們聽到最多的一個名詞能就是全球氣候變暖,科學家幾乎年年都在呼籲保護地球,地球表面的溫度正在上升。新聞媒體不是報導這裡又融化了,那裡又海平面上升了,就是報導今年的極度天氣比去年的又嚴重了,某個地方又遭遇百年難遇的洪水,而這一切的緣由都歸咎於全球氣候正在變暖。
  • [決策者說]鄭國光:應對全球氣候變暖
    再來看,這是在剛剛過去的冬天,今年的正月元宵節,瀋陽的一場大雪,五十年一遇,給當地的整個城市的應急系統提出了一個很大的考驗。看到這一系列的圖片,大家可能會說,究竟怎麼了,地球怎麼了,我們能從當中解讀出什麼呢?今天我們就請到中國氣象局鄭國光局長。    鄭國光簡歷    鄭國光,中國氣象局局長。
  • 談談全球氣候變暖問題
    近十年來,氣候學家們已經逐漸取得了比較一致的認識,即今後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趨勢是變暖,而其原因是人類自身造成的。  觀測發現,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含量在顯著增加。這主要是由於人類大量使用石化燃料(石油、煤、天然氣)後向大氣中排放的廢氣,另方面也由於地球上大量的砍伐森林,使原來可以被大氣吸收的二氧化碳未被吸收。
  • 全球變暖的水資源會發生什麼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氣候與水」。我們都知道氣候和水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但是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呢?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水資源將如何變化?全球越乾燥的人越潮溼,就越潮溼。適宜的氣候和適量的水資源是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必要條件,這通常被稱為好天氣和好天氣。
  • 科學家揭示氣候變暖導致冰凍圈災害增加機理
    此外,該研究還提出了冰凍圈災害的預防和減輕的應對方案,為全球冰凍圈變化及應對提供了科學參考。大氣冰凍圈災害方面,歐亞大陸的霜凍和冰雹災害關注較多,而北美冬季寒潮關注更多。過去幾十年來,霜凍、冰雹隨著氣候變暖呈減少趨勢,但晝夜溫差變化增大會導致霜凍增加,而且目前植物的物候變化情況還不清楚。同時,已有氣候模式還無法預測冰雹概率、冰雹直徑大小和總量。
  • 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 全球變暖帶來的影響
    地球是我們生活的家園,但是總是有一部分人會做一些傷害地球的事,做的人多了,後果也就會顯現出來了。全球變暖是我們正在面臨的問題,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是什麼,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吧。
  • 全球變暖 水資源會發生哪些變化
    「這就叫做幹者越幹,溼者越溼,這是氣候變化造成全球水資源改變的主要特點。」丁一匯強調。 丁一匯介紹,氣候變暖會導致全球性水循環加強;全球降水,特別是中緯度降水在快速增加;此外,大氣溼度也在增加,更加潮溼。 肖潺也認為,氣候變暖會嚴重影響降水量。
  • 全球氣候變暖的危害
    「溫室效應」對人類的直接影響是,使地球氣溫上升,氣候變暖,導致海水熱膨脹和極地冰川融化,從而使城海平面上升。據科學家估計,到下一個世紀中葉,海平面將上升20—165cm。氣溫上升,大氣中包含的能量增加,會使氣流更加活躍,蒸發更加旺盛,降雨也相應增加。但計算表明,「溫室效應」並不是使全球氣溫均勻地上升,而是赤道附近上升得少,高緯地帶上升得多,降雨也不是均勻增加,也是高緯地帶增加得多,低緯地區甚至會變得更乾旱,此種變化會使颱風頻發區北移,冬季海水結冰線朝兩極移動約15度,這會改變世界航運通道,從而影響地區的經濟布局。
  • 氣候變暖影響的不僅是地球,還會讓人變笨,這是真的嗎?
    1通過這段時間的新聞,我們也能看出,全球變暖所導致的一些現象已經讓整個地球危在旦夕,兩極冰川的不斷融化,南極地區的溫度突破20攝氏度,珠穆朗瑪峰的冰川開始融化,海平面的上漲等等,但是有相應的研究機構表示,這些溫室氣體的不斷排放不僅僅會對地球環境造成影響,甚至還會影響人類的智力,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氣候變暖 「看海」還是抗旱
    丁一匯說,在氣候變暖的影響下,全球性水循環加強,全球降水,特別是中緯度降水在快速增加;相應地,全球大氣溼度也在增加,更加潮溼。 這就是所謂的「變暖變溼」,不過,這只是氣候變暖影響水資源的一個特徵。另一個特徵,則透露了「哪些地方會變暖變溼」。 丁一匯以全球為例,全球氣候帶正在發生著變化,主要特點是熱帶地區上升運動在加強,副熱帶地區下沉運動也在加強。
  • 全球氣候變暖的危害
    「溫室效應」對人類的直接影響是,使地球氣溫上升,氣候變暖,導致海水熱膨脹和極地冰川融化,從而使城海平面上升。 據科學家估計,到下一個世紀中葉,海平面將上升20—165cm。氣溫上升,大氣中包含的能量增加,會使氣流更加活躍,蒸發更加旺盛,降雨也相應增加。但計算表明,「溫室效應」並不是使全球氣溫均勻地上升,而是赤道附近上升得少,高緯地帶上升得多,降雨也不是均勻增加,也是高緯地帶增加得多,低緯地區甚至會變得更乾旱,此種變化會使颱風頻發區北移,冬季海水結冰線朝兩極移動約15度,這會改變世界航運通道,從而影響地區的經濟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