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突破內卷」L3級落地成空自動駕駛迷航

2020-12-06 經濟觀察報

幹群芳|文掙扎五年之後,自動駕駛明星企業Uber終於準備放棄了。近日,據外媒報導,Uber有意向出售自動駕駛部門ATG,而自動駕駛獨角獸企業Aurora有意接盤。就在一年半之前,ATG由於拿到了多家巨頭的投資,估值高達72.5億美元。巨額投入卻難以盈利,並且陷入自動駕駛傷亡案、商業機密訴訟等輿論風暴,被認為是Uber放棄的直接原因。

儘管選擇退出,但Uber賣身並不是一件難事,其和Aurora的故事也只是自動駕駛產業投資盛宴流動性的一個案例。自動駕駛產業在2015年前後爆發,投融資案例數量和金額開始大幅增長,並且在2018年達到了頂峰。但由於商業化不及預期,從2019年開始投資開始降溫,從「期望膨脹期」朝著「泡沫破裂低谷期」跌落。

儘管如此,由於自動駕駛商業化仍處於初步階段,僅中國市場的增值空間就被認為將突破萬億美元,因此持續吸引多方入局。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今年1-5月份國內自動駕駛領域投融資事件仍有13起,涉及金額達284億元。僅在近兩周,自動駕駛投融資案例頻現,涉及政府、車企、網際網路科技公司、電信公司、零部件企業等多方,累計金額超過70億。

國內自動駕駛行業快速發展大約在2015年,這五年來在政策推動下,資本市場也掀起了巨浪。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18年中國自動駕駛行業投融資數量達到63起,金額達到47.1億美元,主要涉及的領域包括晶片、計算平臺,商用車場景、高精度地圖、乘商結合和ADAS等。在政策和資本的助推下,自動駕駛產業進步明顯。

智研諮詢報告顯示,2013年-2018年為L1級自動駕駛滲透率從6%增長至33%,L2級自動駕駛2019年滲透率為3.3%。國內市場從2017年起L1級自動駕駛已經成為了行業標配,而L2級自動駕駛也已經臨近了滲透率迅速提升的曲線拐點。適應市場實際發展的情況,我國自動駕駛產業目標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11月11日發布的《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顯示,相比1.0版本,中國將2025年搭載L2、L3級自動駕駛技術的汽車市佔率要求從25%提升至50%。

但是對於暢想的完全自動駕駛,落地進度其實遠不如預期。因此,多個自動駕駛產業支持政策,都延後甚至取消了對L5級完全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上述技術路線圖將 L5的應用時間從2025年推遲至2035年。事實上,在通往L5級自動駕駛的過程中,產業在L3級就已經遇到了發展瓶頸。雖然L3級的應用目標被清晰寫在產業規劃中,但業內對此持迷茫、搖擺和爭議之態,有專家甚至稱L3級永遠不會實現。

不少跨國車企以及自動駕駛企業都曾表示放棄L3,直接轉向L4級自動駕駛,例如沃爾沃、豐田、奧迪、Waymo等。不少國內多家企業都曾將2020年定義為L3級自動駕駛元年,但如今落地效果並不理想,主要原因在於L3級從車輛到駕駛員的接管難以合理實現。國內的企業對於L3級自動駕駛的布局目前也存在爭議,有專業的分析師表示,目前L3級法律法規上其實不允許宣傳,目前每個企業對L3的定義不一樣,但不管宣傳如何,其實都只是接近L3。

而關於L3級自動駕駛難以突破也只是一個表象,這反映的其實是產業在向智能化轉型的過程中,難以避免的試錯磨合階段。這不僅關乎到技術的發展程度、技術路線的選擇,在整個產業鏈裡,各環節之間的合作模式以及架構體系都將重塑,也將帶來一系列的問題。例如,對於熱門的「軟體定義汽車」話題,近日有專家指出了合作模式上的瓶頸,包括尚未建立成熟完整的供應體系、車企難以平衡價格和成本的冗餘、平臺化的理解以及軟體迭代壓力等。

這一系列問題將導致參與方缺乏長期投入的信心。目前,汽車智能化滲透率主要集中在高端車型,例如盲點檢測、車道保持、自適應巡航等功能配置比例最高的車型價位是40萬元以上,只有這樣才能夠支撐自動駕駛硬體和軟體的投入成本。除去單車智能之外,在網聯化領域國內配套的道路基建也並未真正開始,此外還有信息安全、倫理法規等諸多問題尚待解決。在自動駕駛走入千家萬戶之前,產業仍需大把鈔票投入,而部分鈔票打水漂仍在所難免。

相關焦點

  • 「小車看百度,大車看深蘭」,自動駕駛公交駛向千億藍海市場
    然而,環境簡陋、行業利潤低、司機操勞且事故頻發,卻成了我國的公交車行業現存的幾大「痛點」。針對以上幾點,深蘭科技推出了豪華型高配AI客車——熊貓智能公交車,這是AI企業在大車自動駕駛上的一次突破和創新。並且,熊貓公交已經成功「上牌」。
  • MIT 萬字論文解析:「好用」的自動輔助駕駛背後,是犧牲了「安全」嗎?
    在自動駕駛過程中出現突發狀況時,如何讓駕駛者及時且安全地接管控制汽車是一個汽車行業爭論已久的難題。而這也正是行業內稱作 L3 級別自動駕駛、甚至是 L2 級別自動輔助駕駛急需解決的問題:用戶到底該不該信任這一類「人工智慧輔助的駕駛系統(AI-assisted driving system)」?
  • 自動駕駛商用車落地應用的「智加路徑」
    在自動駕駛的應用趨勢判斷中,長途重卡運輸領域的更快落地已經逐漸成為業內共識,Waymo執行長約翰 科拉菲克表示,在重複行駛的路線上投入自動駕駛卡車可能比城市地區的Robotaxi更可行。
  • 乘龍汽車L4級自動駕駛來了!
    9月27日,在東風柳汽造車50周年暨270萬輛下線儀式的當天,乘龍汽車L4級自動駕駛「橫空出世」!80餘名行業媒體及物流行業大客戶參加了這次自動駕駛體驗。「從材料到工藝,從傳統燃油到純電動等,未來卡車不僅要實現客戶價值TCO最優,還會更加人性化、智能化。」東風柳汽紀委書記張戈先生這樣說。
  • ICA智能巡航輔助開放 小鵬G3智能駕駛進入L2級時代
    l 開放功能:ICA智能巡航輔助l 新增功能:違章查詢l 優化功能:泊車開始提示音、「你好 小P」AI語音助手、智能導航、新手引導。l 適用範圍:小鵬G3全系車型。升級完成後的小鵬G3(智享版、尊享版)將開放ICA智能巡航輔助功能(60km/h以上LCC車道居中輔助),並標誌著小鵬G3在智能駕駛領域正式進入L2級時代。同時,此次OTA升級新增了違章查詢功能,並優化了泊車開始提示音、「你好 小P」AI語音助手、智能導航、新手引導服務。
  • 自動駕駛「鍾情」物流場景!|光子象限
    自動駕駛的創業公司近兩年終於找到了更務實的商業落地場景—物流。2020年11月,美國自動駕駛重型卡車初創公司圖森未來(TuSimple)結束了E輪3.5億美元的融資,下一步將通過IPO實現上市。但實際上,相比資本市場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活躍,主流汽車製造商奔馳、沃爾沃、特斯拉也一直致力於自動駕駛卡車的研究和開發,早在2014年,奔馳就在漢諾瓦商用車展開幕前夜,展示了一輛搭載了自動駕駛技術的概念卡車 Future Truck 2025,據悉,目前戴姆勒投入5億歐元,正在開發L4級「高度自動駕駛」卡車的技術。
  • 自動駕駛領域迎來全面盈利的歷史奇點時刻
    一位自動駕駛行業從業者對「深潛insight」說道,在他看來,這就是Robotaxi所肩負的期望和使命。在技術相對成熟的情況下,商業化探索成為自動駕駛企業下一個爭搶的高地,一位自動駕駛行業觀察人士對「深潛insight」表示,「但是,想讓科幻電影中的場景落地並不簡單。」 「造出一輛Robotaxi不難,難的是量產和車隊管理,拿掉安全員只是第一步。」在李政看來,技術只是Robotaxi商業化、規模化的第一步。
  • Talk預告 | 首席科學家領讀「自動駕駛中的幾何與語義」
    (還不知道什麼是「」?點擊複習一下!)北京時間10月28日(周三)晚8點,DeepMotion深動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楊奎元的Talk將準時在將門TechBeat技術社區開播!他與大家分享的主題是: 「自動駕駛中的幾何及語義」。
  • 自動駕駛的另一個突圍方向
    在自動駕駛漸漸褪色「黑科技」標籤,進入理性成長曲線的時候,這樣的重點方向人才培養和積累,或許比豪擲千金的單點前沿突破更加有價值。Udacity(優達學城)創始人 Sebastian Thrun | 視覺中國只要身處自動駕駛這個行業,肯定對 Sebastian Thrun 這個名字十分熟悉。
  • 用軟體定義汽車,「追勢科技」以Tier 0.5角色發力低速自動駕駛全...
    處在Gartner曲線從底部上揚的階段,低速自動駕駛漸已成為行業最具痛點、落地最快的場景。而其中,自主泊車在商用落地上可操作性更強,成為近兩年內各大技術廠商發力布局的熱點。國內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商「追勢科技」承接這一市場需求,成立僅一年時間就已實現量產,獲得業內廣泛關注。
  • 自動駕駛飛機與農業化學應用的完美結合,美國無人機公司「Pyka」獲...
    在精準農業領域,智能技術包括使用傳感器,機器人,控制系統和自動駕駛車輛。無人機在管理農業生產過程中十分有用,農民可以通過無人機了解哪些作物需要緊急關注。「Pyka」公司主要生產用於噴灑農作物的無人機。該公司的無人機擁有自動翼式飛行器,現在「Pyka」的無人機已經獲得了監管部門的批准,正在逐漸用於農作物的自動噴灑工作。
  • 自動駕駛飛機與農業化學應用的完美結合 美國無人機公司「Pyka」獲...
    在精準農業領域,智能技術包括使用傳感器,機器人,控制系統和自動駕駛車輛。無人機在管理農業生產過程中十分有用,農民可以通過無人機了解哪些作物需要緊急關注。「Pyka」公司主要生產用於噴灑農作物的無人機。該公司的無人機擁有自動翼式飛行器,現在「Pyka」的無人機已經獲得了監管部門的批准,正在逐漸用於農作物的自動噴灑工作。
  • Uber 自動駕駛這四年
    苦心經營 4 年,Uber ATG 從卡耐基梅隆大學起步,到今天已是擁有 1200 人規模的超級團隊——ATG 也即將從 Uber 內部分拆,獨立成為一家自動駕駛公司。Uber ,全球最大的打車平臺,「自動駕駛 + 打車服務」的模式讓人充滿想像。因此,未來自動駕駛計程車的落地, Uber 是不容忽視的玩家。
  • 清華蘇州汽車研究院董漢:測試與驗證是自動駕駛落地的必要條件
    其中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感知檢測中心副主任、蘇州清研精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CEO董漢先生就測試與驗證是自動駕駛落地的必要條件進行的分享引起了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引起了熱烈的現場討論。自動駕駛——來自未來的禮物從機械時代走進電子時代,從傳統能源動力轉向新能源動力,汽車行業的變革從未停歇。
  • 大眾要發力的「第四維空間」究竟是什麼?
    從浪漫主義的自動駕駛技術風潮刮來,到「電氣革命」引發的轉型焦慮,汽車廠商越來越意識到移動出行的重要性。就連最保守的日企也開始轉變,豐田章男為了追上變革的腳步,甚至不惜拋棄業績不錯的頑固勢力高層。今年也是新造車初顯實力的一年,新老勢力同臺也讓今年的北京車展看點滿滿。
  • 2020,自動駕駛下「雲端」
    在電話會上,王凱透露了理想在自動駕駛上的具體計劃:2021年將發布全自動泊車輔助系統等功能;2022年,L4級自動駕駛將應用於理想全新的自動駕駛產品上;L3級別以下的自動駕駛,理想不會單獨收取費用。數據顯示,在研發投入上,理想汽車三季度研發費用為3.3億元,環比增長66.1%,儘管如此,理想CEO李想仍表示,下一步在研發投入方面會大幅增加,「因為接下來包括自動駕駛、智能座艙,需要的這種投入。這是一個倍數級的提升。」事實確實如此。
  • 地平線獲C2輪融資 上半年將發布面向L3/L4級自動駕駛晶片...
    地平線獲C2輪融資,上半年將發布面向L3/L4級自動駕駛晶片徵程5   1月7日消息,地平線官方宣布已成功獲得C2輪共計4億美元的融資,Baillie Gifford、雲鋒基金、中信產業基金和寧德時代聯合領投。
  • 全球首個自動駕駛安全規範出臺!你準備好放開方向盤了嗎?| 硬核時間
    L4 的定義級功能——針對從 L3 開始允許駕駛員放手的情況,這四個功能都帶有「Pilot」這個單詞。擁堵領航的開啟條件之嚴苛,與 L3「自由的起點」這個給人的印象截然相反。也就是說,L4 實現的是「在限定場景內的全自動駕駛」,所以 L4 的定義級功能數量會明顯減少,而功能覆蓋的場景面積會明顯擴大——到了 L5,那就只剩下「上車」這一個功能了。
  • Uber自動駕駛團隊「賣身」:行業領頭羊,也敵不過燒錢無底洞
    文| 營哥2018年,自動駕駛汽車被推上了風口浪尖。當時,一輛正在測試中的Uber自動駕駛汽車,以69公裡的時速撞死了一位橫穿馬路的婦女。事故發生後,社交媒體上引起軒然大波。媒體、社交網站紛紛報導、討論,因為這是全球首起自動駕駛致死事故。
  • 汽車自動駕駛產業鏈深度報告:晶片及軟體專題
    目前智能座艙的新車型普及度持續攀升, 智能駕駛的落地速度也有所加快。在汽車新四化浪潮下,車廠、晶片廠 商、Tier1、OS 以及其他軟硬體供應商積極投入研發,產品迭代速度顯 著加快。尤其巨頭廠商在底層技術的突破,為市場帶來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