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猜想—引訴

2020-10-01 風化塵

本文章均是個人遐想,一種思想上的討論!

對於我們所存在的世界已經有過許多的猜想,無論是小說、影視、科學、哲學等方面都已經有過許多猜想,也許我的猜想只是一個不起眼的遐想或者天方夜譚而已!

對於我們所處的世界或者說空間,所有的東西跳不開的就是維度!

維度概念大家都很熟悉,我們所不能掌控的和猜想的就是時間,時間這個維度是無法敘述,無法觸摸到的,甚至看不到,感受不到(很多人也許會說能夠感受,其實我理解,但那種並飛感受得到,因為從來對於時間我們只能參考印證)。

為什麼時間那麼高深,也許是因為我們的思想上的維度太低了!或者人類的想法太過去固有化!在亙古的時候,人類所遺存的種種記載,都是無限的接近世界的真相!

從古至今有個很奇怪的現象,地球在每個時段會有特別的共鳴。我所指的是文化、科技、思想等方面,會處於莫名其妙的突發性的高速發展,甚至在思想上可以達到同步化!

很多人會說這是巧合,但是地球這個星球上的文明發展,歷史上的必然性讓我覺得一切都是註定發生的,因為時間這個因素!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這一切不過是因為滿足時間這根軸的轉動而必須發生的呢?我們處在的空間、世界、星系、地球,只是滿足時間轉動的一個必然因素呢?

幾億年,幾十億年、甚至更久遠的時代裡,同樣的事情也許在斷了傳承後只不過是在一次重複上演呢?一切都是時間的燃料呢?需要這些東西推動時間的存在呢?

就像很多宗教典籍所說的一切皆有定數,變量再多結局依舊!

下一期我會帶來猜想的更多內容!如果喜歡或者有贊同的地方不要吝嗇你的評論和留言!

相關焦點

  • 關於世界數學三大猜想之一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解答
    從2012年開始用閒暇接觸世界數學7大難題和3大「猜想」。哥德巴赫猜想是在1742年由德國數學家哥德巴赫提出來的。其內容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任何大於4的偶數都是兩個奇素數之和,即「1+1」;第二部分是任何大於7的奇數都是三個奇素數之和。至今,猜想提出已有278年了,卻一直未能得到理論的證明是否正確。只要猜想「1+1」得以證明,那第二部分就迎刃而解了。
  • 世界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
    從今天開始講講數學界的幾個未解難題,首先從哥德巴赫猜想開始。哥德巴赫猜想首先我要強調一下,哥德巴赫猜想想證明的,不是1+1=2。哥德巴赫猜想是一個叫哥德巴赫的18世紀的中學老師發現的,他當時給歐拉寫信,提出了這麼個猜想,幾百年過去了,一直沒有被證明,但是驗證下來,都是正確的。
  • 世界最迷人數學難題 哥德巴赫猜想居首
    世界最迷人的數學難題評選調查採用的是國際通行的聯機調查方式。在問卷中「最世界最迷人的數學難題」一欄,網民可填寫一到五個最世界最迷人的數學難題,重複填寫同一數學難題只作一個計算,而且根據排名得票分一、二、三等。答卷的統計,採用經專家論證的統計程序計算。統計程序的執行,通過相應的技術保證使任何人都不可能修改統計結果。
  • 中國計量學院陳彭年教授破解世界著名的數學猜想
    中國計量學院陳彭年教授破解世界著名的數學猜想 www.zjol.com.cn 2004年01月29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 奈及利亞教授成功解決世界著名難題「黎曼猜想」
    原標題:奈及利亞教授成功解決世界著名難題「黎曼猜想」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7日報導,近日,奈及利亞教授奧派耶米·伊諾克(Opeyemi Enoch)成功解決已存在156年的數學難題——黎曼猜想,獲得1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
  • 中國哲學狂人挑戰世界頂級數學難題四色猜想
    所謂「四色」難題就是「四色猜想」,它是世界近代三大數學難題之一,另外兩大難題就是著名的費馬最後定理和哥德巴赫猜想。「四色猜想」 曾由美國數學家哈肯與阿佩爾於1976年用電子計算機獲得證明,而黎鳴稱自己可以用最簡潔的書面方法作出證明。對此,記者專訪了這位自稱「哲學烏鴉」的思想狂徒。
  • 世界三大數學難題之一:哥德巴赫猜想——我國數學家有建樹。
    哥德巴赫猜想是近代世界三大數學難題之一,它的魅力在於徵服了世界所有的數學家,很多數學家一生都在致力於破解這個難題。1742年,哥德巴赫給著名數學家歐拉寫了一封信,哥德巴赫在信中提出了這樣一個猜想:任意一個大於2的整數都可以寫成三個質數之和。
  • 我科學家發表世界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完全證明
    新華網北京6月3日電(記者丁逸旻俞錚)兩位中國數學家近日在《亞洲數學期刊》最新一期雜誌上發表論文,運用美國數學家漢密爾頓和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的理論,對世界級的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進行了完全證明。  廣東中山大學的朱熹平教授和中國旅美數學家、美國利哈伊大學的曹懷東教授在《亞洲數學期刊》6月號上發表了題為「龐加萊猜想和幾何化猜想的完全證明:漢密爾頓-佩雷爾曼關於RICCI流理論的應用」的論文。美國華裔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教授稱這篇論文是最終解開龐加萊猜想的「封頂之作」。
  • 黎曼猜想or Coin猜想 哪個更牛X
    很難想像,這幾天的社交媒體,一條數學界知名難題「黎曼猜想被證實「被吃瓜群眾群起熱議刷屏!事情是這樣開始的。9月20日下午,關於黎曼猜想可能被證明的文章開始出現在網絡上,緣起是因為,89歲高齡的著名數學家阿蒂亞鄭重宣稱,要在9月24日這一天,向世界直播證明黎曼猜想的全過程!這消息也是夠炸裂了!為什麼呢?1859年,當今數學界諸多定理以他名字打頭的天才數學家黎曼在一篇名為《論小於給定數值的素數個數》的論文中提出了一個被稱為黎曼ζ函數的復變量函數的猜想。
  • 中國兩數學家破解世界百年難題龐加萊猜想(圖)
    廣東中山大學的朱熹平教授和中國旅美數學家、美國里海大學的曹懷東教授在《亞洲數學期刊》6月號上發表了題為「龐加萊猜想和幾何化猜想的完全證明:漢密爾頓-佩雷爾曼關於RICCI流理論的應用」的論文。  美國華裔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教授稱這篇論文是最終解開龐加萊猜想的「封頂之作」。丘成桐4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這一工作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毫不過分。
  • 素數大猜想(1)孿生素數猜想
    頂級專家的高度評價被科學界的泰鬥級期刊《自然》敏銳地捕捉到了;2013年5月13日,《自然》催生了一次歷史性的哈佛演講。這篇文章的作者、一個學術界的「隱形俠」,第一次站在世界最高學府的講臺上,並告訴世人:我走進了世紀數學猜想的大門!哈佛的講臺下面座無虛席,連過道上都站滿了人。演講內容被即時傳到網上,網上不少人在刷新網頁等待最新消息。
  • 分析:為什麼龐加萊猜想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
    破解龐加萊猜想:為什麼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  新華網北京6月4日電 「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關於百年數學難題的四問  新華社記者李斌  「七大世紀數學難題」之一的龐加萊猜想,近日被科學家完全破解,而且是中國科學家完成「最後封頂」工作——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
  • 樂視視頻開啟世界末日大猜想
    要說最近最受關注的幾部美劇,《西部世界》《行屍走肉第七季》必須上榜。雖然前者是跟科幻緊密相連,後者則是主角們深陷喪屍群,但他們的共同點都是:人類或許或者已經面臨著生存危機了……  其實,關於世界末日的猜想和預言,比如喪屍圍城、機器人反攻人類世界等等這些並非空穴來風,這些電視屏幕裡面的情節,到如今似乎已經愈發接近現實。
  • 黎曼猜想將揭謎底 黎曼猜想是什麼 黎曼猜想揭開後是史詩級災難?
    儘管無數一流數學家向證明黎曼猜想發起衝擊,卻無一人能成功,不過也許就在今天,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和阿貝爾獎雙料得主阿蒂亞爵士 或將成為這樣一個劃時代的人物。他表示,自己基於馮⋅諾依曼、希策布魯赫和狄拉克等人的成果,使用一種「簡單而全新」的方法證明了黎曼猜想。這場被安排在德國當地時間9月24號上午9:45-10:30的演講也因此引起全世界數學家們的關注。「黎曼猜想」的證明到底有何重要性?為什麼最接近證明黎曼猜想的人是阿蒂亞爵士?
  • 黎曼猜想被證明了嗎?
    世界人工智慧峰會全程回顧新智元於9月20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AI WORLD 2018世界人工智慧峰會,邀請機器學習教父、CMU教授 Tom Mitchell,邁克思·泰格馬克,周志華,陶大程,陳怡然等AI領袖一起關注機器智能與人類命運。
  • 過路人摘錄四色猜想
    四色猜想   1852年,英國年輕人格斯裡在搞地圖著色工作時,發現了一種有趣的現象:「看來,每幅地圖都可以用四種顏色著色,使得有共同邊界的國家分配到不同的顏色。這個結論能不能從數學上加以嚴格證明呢?」過路人 四色猜想  世界近代三大數學難題之一。
  • 黎曼猜想被證明了!
    新智元 AI World 2018 世界人工智慧峰會全程回顧新智元於9月20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AI WORLD 2018世界人工智慧峰會,邀請機器學習教父、CMU教授 Tom Mitchell,邁克思·泰格馬克,周志華,陶大程,陳怡然等AI領袖一起關注機器智能與人類命運
  • 哥德巴赫猜想被證明了
    前幾天,知乎上突然搞出了個爆炸性新聞:一個高中生宣稱自己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啥是哥德巴赫猜想?我們先從差不多是所有碰到數學系的人都會問的一個問題說起:你們學數學的為什麼要證明1+1=2?這不是吃飽了撐得麼?哭笑不得。事實上,哥德巴赫猜想作為最古老的懸而未決的數學猜想之一已經在這個世界上存在了200多年。
  • 孿生素數猜想
    法國數學家阿爾方·波利尼亞克在1849年提出了更一般的猜想(即「波利尼亞克猜想」):對所有正整數k,存在無窮多個素數對(p,p+2k)。k等於1時就是孿生素數猜想,而k等於其他正整數時就稱為弱孿生素數猜想(即孿生素數猜想的弱化版)。因此,也有數學家把波利尼亞克作為孿生素數猜想的提出者。
  • 物理看世界之萬有引力的猜想
    那麼我的猜想來了,我們能研究的物質也是三種狀態,帶正電,帶負電,不帶電,和膠子是一樣的,那膠子是不是也是由一些基礎更小的物質組合而成,只是我們現在科技的局限,沒有辦法研究到更小級別?真正基因的組最小單位我們還沒有發現,我們現在所掌握的知識某一段或者現在所研究的只是構成物體比分子更小的一個級別,離創造萬物還差很多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