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為什麼一些東西有耐火性?

2020-12-05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參考消息網9月27日報導為什麼有些東西很容易燃燒,有些東西卻不容易燃燒呢?美媒稱,對於大多數材料,只要通過消除「燃燒四面體」的一個或多個面就能或多或少地減少燃燒。燃燒四面體指的是一個三角形的金字塔,其中每一面都代表著起火所必需的一個元素,它們分別是燃料、熱量、氧氣和可持續的化學反應。

&nbsp&nbsp&nbsp&nbsp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9月26日報導,1903年12月30日,舞檯燈的一個火花導致芝加哥的易洛魁劇院起火。「舞臺和幕布以及其餘部分著火了。」劇院一名老闆的孫子、現任印第安納大學布盧明頓分校化學系副教授的比爾·卡羅爾說:「由於出口太少,當時情況很糟糕。」超過600人在這場災難中喪生——這是美國歷史上最致命的單一建築火災。

&nbsp&nbsp&nbsp&nbsp如今,這種災難很可能不會發生,因為許多現代材料的可燃性不像以前那麼強了。但是,是什麼讓一些材料具有防火性呢?

&nbsp&nbsp&nbsp&nbsp報導稱,「防火」這個詞實際上並不恰當,因為幾乎任何含有碳的東西如果足夠熱的話都會燃燒起火。卡羅爾告訴趣味科學網站,「耐火」和「阻燃」才是更準確的術語。如果使用得當,這些防火措施可以中斷燃燒過程。

&nbsp&nbsp&nbsp&nbsp一個例子是廚房臺面使用的人造石頭,比如杜邦品牌可麗耐。可麗耐臺面的塑料中充滿了由水合氧化鋁製成的細磨石,這是一種不會燃燒的化合物。卡羅爾說,這種石頭降低了臺面的燃料值(可供燃燒的碳的量),使之更耐火。

&nbsp&nbsp&nbsp&nbsp「這種氧化鋁帶水,所以當你把兩者(塑料和水合氧化鋁)結合在一起時,你得到的實質上是微觀上潮溼的石頭。」他說,「你把它們放在一個塑料矩陣裡,所以真的很難從中產生熱量。」

&nbsp&nbsp&nbsp&nbsp燃料和熱量是燃燒四面體中的兩面,燃燒四面體指的是一個三角形的金字塔,其中每一面都代表著起火所必需的一個元素。卡羅爾解釋說,另外兩面是氧氣和可持續的化學反應。他說,大多數材料——除了花崗巖和石棉,也就是少有的真正的防火材料——只要通過消除燃燒四面體的一個或多個面就能或多或少地減少燃燒。

&nbsp&nbsp&nbsp&nbsp與耐火不同,能從一開始就防止起火或能阻止燃燒的特性——被稱為阻燃劑的化學物質——可以幫助減緩或撲滅已經燃燒起來的火。化學阻燃劑包括氯、溴、氮、磷、硼或金屬。(編譯/王笛青)

相關焦點

  • 美媒:為什麼一些東西有耐火性?
    為什麼有些東西很容易燃燒,有些東西卻不容易燃燒呢?美媒稱,對於大多數材料,只要通過消除「燃燒四面體」的一個或多個面就能或多或少地減少燃燒。燃燒四面體指的是一個三角形的金字塔,其中每一面都代表著起火所必需的一個元素,它們分別是燃料、熱量、氧氣和可持續的化學反應。
  •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為什麼一些東西有耐火性?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新媒體專電 為什麼有些東西很容易燃燒,有些東西卻不容易燃燒呢?美媒稱,對於大多數材料,只要通過消除「燃燒四面體」的一個或多個面就能或多或少地減少燃燒。但是,是什麼讓一些材料具有防火性呢?報導稱,「防火」這個詞實際上並不恰當,因為幾乎任何含有碳的東西如果足夠熱的話都會燃燒起火。卡羅爾告訴趣味科學網站,「耐火」和「阻燃」才是更準確的術語。如果使用得當,這些防火措施可以中斷燃燒過程。一個例子是廚房臺面使用的人造石頭,比如杜邦品牌可麗耐。
  •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為什麼一些東西有耐火性?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新媒體專電 為什麼有些東西很容易燃燒,有些東西卻不容易燃燒呢?美媒稱,對於大多數材料,只要通過消除「燃燒四面體」的一個或多個面就能或多或少地減少燃燒。但是,是什麼讓一些材料具有防火性呢?報導稱,「防火」這個詞實際上並不恰當,因為幾乎任何含有碳的東西如果足夠熱的話都會燃燒起火。卡羅爾告訴趣味科學網站,「耐火」和「阻燃」才是更準確的術語。如果使用得當,這些防火措施可以中斷燃燒過程。一個例子是廚房臺面使用的人造石頭,比如杜邦品牌可麗耐。可麗耐臺面的塑料中充滿了由水合氧化鋁製成的細磨石,這是一種不會燃燒的化合物。
  • 我國航天獲重要突破,美媒:是仿製品,熱議:仿製了美未來的東西
    俄媒的報導中稱,哈佛相關物理研究中心的人員認為,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可能是可重複使用的載人飛船,也可能是高度自動化的太空梭。不得不說,美媒這番話實在可笑,在我國剛成功發射,後腳美媒就暗指中國在仿製美國,這很明顯是嫉妒心理。美媒有什麼證據能夠證明這是中國仿製的?對此,不少人表示這是美國人酸溜溜的表現。雖說沒有證據就誣衊是美國人一貫的作風,但還是希望美國人能夠謹言慎行,更何況真要是仿製的,那中國仿製的也是美國未來的東西。
  • 美媒:為什麼秋天的落葉會變色(全文)
    美媒:為什麼秋天的落葉會變色 1379980070000 來源: 新華網 有0人參與
  • 美媒:打嗝放屁體臭很噁心?但這些幫助人體正常運轉
    參考消息網9月21日報導 美媒稱,你是否想過人類為什麼如此……噁心?人們有體臭,打嗝、打噴嚏——人類整天都在做噁心的事情。新澤西州自由科學中心舉辦的展覽「噁心的科學——人體的不禮貌科學」充分表明,是的,人們很噁心,但是噁心幫助人類生存。
  • 美媒:川普承認對國會騷亂有一定責任
    而川普本人似乎也鬆口了,承認自己對此是有責任的。 福克斯新聞、美媒「Politico」1月11日報導援引多名知情人士的話稱,川普總統在與眾議院共和黨領袖凱文·麥卡錫(Kevin McCarthy)的談話中承認,他對上周爆發的國會騷亂有一定的責任。 知情人士表示,麥卡錫是在11日與眾議院共和黨人的電話會議中,轉達了川普的想法。
  • 美媒:為什麼軟體機器人令科學家著迷?
    原標題:美媒:為什麼軟體機器人令科學家著迷?參考消息網1月6日報導美國《財富》雜誌網站1月1日刊發一篇報導,題為《為什麼「軟體機器人」讓NASA、醫生和技術專家如此興奮?》。全文摘編如下:多才多藝「軟體機器人」的吸引力在於其靈活性和通用性。
  • 美媒解釋:為什麼黑洞照片是橙色光環?
    新華社北京4月12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史上首張直接觀測到的黑洞圖像已經發布,一個發光的橙色環狀物圍繞著一個黑色核心。這幅圖像顯示的究竟是什麼?這不規則的環狀物為何是橙色的?他說:「我預計,它更多的是一種白光,沿新月形區域略微明亮一些,其他地方則黯淡一些,然後,在黑洞投下其影子的區域是黑色的。」
  • 美媒:中國或清零美債,美國不敢賴掉美債,事情又有新進展
    BWC中文網百家號三周前獨家分析提及,隨著美元價值不斷減弱,美債或面臨無人接盤的困境。不出所料,事情果然又有了最新進展。美國金融網站Zerohedge當地時間12月1日報導,在過去的一年中,美國聯邦已舉債超過4.2萬億美元。
  • 美媒:賓夕法尼亞州或將重新計票
    美媒:賓夕法尼亞州或將重新計票 2020-11-07 16:07:26 來源:央視新聞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美媒:賓夕法尼亞州或將重新計票】據美媒,當地時間6日,本次美國大選關鍵州之一的喬治亞州宣布,該州已統計完99%的選票,但因兩名總統候選人的得票率差距過於接近,將重新計票,並調查是否存在違規行為。
  • 美媒:中國這項技術讓我們害怕,先進的不像是中國發明的
    ,總會有能源耗盡的一天。中國在這方面就有著全新的突破,美媒更是評價道:中國這項技術讓我們害怕,先進的不像是中國發明的!原來美媒所關注的,正是我國的,而是通過自身的運行,來達到一直運行的目的,足以見得中國的目標有多麼遠大了。
  • 美媒:研究稱螢火蟲發光有示警作用
    新華社北京8月28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螢火蟲發光的尾部可不僅僅是給夏天增加一點色彩。我們已知的是,螢火蟲發光是為了求偶——不過它還有另外一個作用。美國州立博伊西大學的生物學家傑西·巴伯認為,這種光也是為了警告夜晚可能的捕食者。
  • 美媒:中國版「安全與自由」令人羨慕
    原標題:美媒:中國版「安全與自由」令人羨慕參考消息網1月8日報導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月5日刊發一篇觀察報導,題為《疫情新常態下,中國版本的「自由」》。法國當日新增近5萬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美國則有近10萬例。克拉克如釋重負地舒了口氣,他要去的是中國。克拉克是一位商人兼作家,他在美國和法國待了9個月後,於2020年10月回到中國。回去的時候,他感覺到了一些新東西:安全、活力和自由。「能過上正常生活真是太棒了。」克拉克說。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
  • 美媒:有袋哺乳動物非澳大利亞土著
    參考消息網3月5日報導美媒稱,澳大利亞是有袋哺乳動物的國度,這裡有袋鼠、考拉和袋熊等等。但是有袋哺乳動物並非澳大利亞土著。貝克說,看起來,有袋哺乳動物及其親屬從南美跨越南極洲,最後來到澳大利亞。貝克說,甚至有化石為證:南極洲的西摩島發現了有袋哺乳動物及其親屬的化石。貝克說,澳大利亞最古老的有袋哺乳動物化石發現於廷加馬拉,這是一處有著5500萬年歷史的遺址,靠近昆士蘭州的默根。廷加馬拉的一些有袋哺乳動物化石同南美的有袋動物化石很相似。
  • 美媒曬圖給出答案,球迷評論亮了
    近日,美媒就曬圖給出了答案近日,美媒《basketballoverdose》就在社媒上曬出了字母哥與KD體重圖,從圖中數值看得出,KD體重為240磅,字母哥的則是242磅,倆人僅差2磅!這番對比讓人難以解釋,美媒也是在圖文配文:「科學無法解釋的問題」。那麼是什麼原因讓他倆體重如此相近呢?
  • 美媒:諾貝爾化學獎激勵分子機器走入現實
    美媒稱,分子機器和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接下來會怎樣?「我覺得自己有點像萊特兄弟。」新晉諾貝爾獎得主貝爾納德·費林加對一屋子記者說。100多年前萊特兄弟首次飛翔時,有人問他們為什麼需要飛行機器。「而現在我們有了波音747和空客。」
  • 美媒:真空和零引力不能傳導熱量
    參考消息網7月26日報導 如果太陽這麼熱,為什麼太空會這麼冷?美媒稱,因為太空是個真空以及在零引力的狀態下,無法傳遞熱量。據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7月24日報導,與我們在地球上溫和的棲息地不同,太陽系充滿了極端的溫度。
  • 美媒:自拍、抽大麻、撕中國字畫
    美媒圖  《紐約時報》報導稱,當天衝進國會大廈的川普支持者中,大部分是白人,大多是男性,很多人帶著棍子、盾牌和化學噴霧。一些人舉著南方聯盟的旗幟,穿著右翼陰謀論團體QAnon有代表性的毛皮服裝和帶角的帽子。很多人都是從其他州趕到華盛頓特區的,許多人表示,他們此前從未到過華盛頓特區。
  • 為何新冠肺炎患者症狀有輕有重?美媒:或與基因有關
    來源:參考消息為何新冠肺炎患者症狀有輕有重?美媒:或與基因有關參考消息網4月23日報導 美媒稱,一項新的早期研究顯示,某些基因差異可能會把因感染新冠肺炎而患病嚴重者與那些雖被感染但幾乎沒有咳嗽的人區分開來。不過專家們稱,這項研究仍處於早期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