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日晚,長徵五號遙二火箭發射實踐十八號衛星失利,國內為止扼腕嘆息,這也是繼今年6月19日,長徵三號B運載火箭發射中星9A衛星未入軌之後,又一次發射失利,與前次發射未成功不同的是,此次損失是星箭俱毀,令人感到挫折感。至於長徵五號遙二火箭發射失利,這有什麼影響的問題?小溪就此一分為二來分析。
首先,此次是長徵五號E運載火箭的第二次發射,第一次則是去年11月3日晚八點多發射,採用遠徵二號上面級實現GEO地球靜止軌道直接入軌,而此次採用的則是近地點200公裡,遠地點46,000公裡SSTO超地球同步軌道,之所以採用超地球同步軌道,而沒有採用地球靜止軌道直接入軌,因為此次加大了有效載荷,用遠徵二號上面級直接入軌的方式只能獲得GEO軌道5-6噸的有效載荷,已經無法滿足預定的有效載荷實踐十八即東方紅五號首星7.6噸的有效載荷,而因為此次發射是長徵五號E型火箭在沒有採用遠徵二號上面級後,直接採用長五E的二級半構型直接入軌,而長五E的GTO運力載荷是14噸,7.6噸的東方紅五號衛星GTO載荷相對長五E運載火箭顯然綽綽有餘,所以此次發射打了超地球同步軌道的遠地點46000公裡的高度,而不是GTO軌道的遠地點36000公裡的高度。

談到長五E運載火箭此次對之後發射任務的影響,筆者認為,此次發射主要問題是第一級的YF77即液發77發動機出現問題,該發動機屬於50噸級氫氧發動機,為我國為新一代運載火箭而研製的新一代氫氧發動機,而此次出問題,顯然與發動機比較新,積累的成功經驗不多而造成的,而時隔八個月後,第二次發射即出現問題,作為大型運載火箭,在世界範圍內的也司空見慣,如俄羅斯的質子M運載火箭,自2012年開始首次發射以來,即歷經多次失敗,2012年10月14日莫斯科時間12時37分(北京時間16時37分)運載美國通信衛星Intelsat-23的俄羅斯「質子-M」火箭在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升空。據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消息稱,火箭發射之初並沒有發生任何狀況,然而火箭升空後就開始失去穩定性並偏離了預定軌跡。之後火箭發生偏轉且開始下降,並最終爆炸。而美國與中俄相當的運載火箭則是德爾塔IV型重型運載火箭,德爾塔IV型重型火箭是美國現役並已執行任務的最大型運載火箭,這種火箭可以將最多28.79噸的有效載荷送入低地軌道。將11噸有效載荷送入通信衛星所在的地球同步軌道。另據報導,還能將11噸重有效載荷送上月球,將8.8噸有效載荷送入火星軌道。2004年12月21日,德爾塔IV型火箭系列最新的成員德爾塔IV型重型火箭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這也是它的首次飛行。大約六小時後,火箭釋放了它的載運物並完成了此次任務。遺憾的是,火箭沒能到達正確軌道,後來科學家們查看數據時,認定第一級火箭的燃燒時間沒有達到預期長度,由此可以定論,大型火箭的失敗也是走向成功的通常路徑,畢竟失敗是成功之母嘛!
回到長五E此次失敗對之後發射任務的影響,小溪認為,首先是今後的發射將更加謹慎,其次最直接的影響是今年年末的嫦娥五號的發射,該登月返回探測器將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的最後一步,而載運工具恰恰是此次發射的長徵五號E型運載火箭,至於之後的空間站計劃,由於相關聯繫並不是最大,而採用了一級半構型,可以排除的問題相對較少,而且發射計劃預定中要排到明後年,所以現在最關鍵的是今年年底的長五E發射嫦娥五號的第一步,這就是中國繞落回的最後一步,也是長五E再次崛起的第一步,而對其他型號的運載火箭發射相對影響不大,只是給全行業敲響了警鐘而已!End!(利刃/ 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