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妙與認知症老人相處?這些技巧很實用!

2021-01-13 網易

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照護原則

  取得認知障礙症長者的信任,使長者安心、放心、信賴和接受照護者的照顧是最重要的原則。

  注意事項:尊重長者的人格、自尊心。哪怕是至親的親屬,也要注意說話言辭,避免有意無意地傷害長者。不要以為認知障礙症長者「老糊塗」了,可以無所顧忌地在長者前後講話,要知道有時這種無心的傷害,會加重病情的發展。

  接觸的原則

  1、不可無視

  高齡者都有對漫長而豐富的人生經驗的自豪感。當他與照護者或身邊人講話得不到及時回應時,會認為被無視。因為認知障礙的症狀而被消化,被以命令口氣應答,使長者感到被人當作傻瓜。這些都會嚴重傷害長者的自尊心,由此加重病情。長者周圍的照護者、親屬要統一認識,齊心協力避免不傷害長者的言行。

  2、不要催促

  高齡者有他們的行動節奏,擾亂他們的節奏,會引起他們突然間的發怒,或者陷入恐慌狀態。因此不論他們動作多麼緩慢,都不要催促。照護者要配合他們的節奏進行護理。

  

  3、不要否定

  照護者特別是長者親屬要充分認識長者的狀態,不要有心理牴觸,接受長者的狀態,不要否定長者的所作所為,採取適當方式引導長者。

  4、不要指責

  職責是禁忌。不要使長者因此產生緊張感和對照護者的牴觸。

  5、讓長者安心

  常用如同對嬰幼兒的撫摸與肌膚親暱接觸,使長者安心放心,效果很好。與長者說話時,視線居高臨下會使人感到威嚴壓力,所以要平視,加上親暱接觸長者的手或肩膀,拉近與長者的距離,使長者安心放心。

  6、要有準備

  照護者要有足夠的精神準備,要有家人或者照護團隊和親密友人的協助,否則堅持下去會很痛苦。照護者獨自硬撐,往往引發本人的照護抑鬱症,進而使照護者和長者都受到傷害。

如何對待認知障礙症長者

  1、接受事實

  許多人難以接受家中有親人罹患認知障礙症的事實,所以帶長者看醫生時,往往病情已經發展多時,這種情況很能理解,但是這改變不了長者的病情。冷靜地接受現實,與醫護人員一起理智地思考對策並實行之,才是正確的決定。家庭成員應當學習有關認知障礙症的知識,大家共同配合應對長者帶來的問題。

  2、充分理解認知障礙症

  人老了並非一定會「糊塗」「痴呆」。認知障礙症以前更多被稱作「老年性痴呆」,為了表達對長者的尊重,近些年改稱為腦退化症或認知障礙症。

  近年來的研究證明認知障礙症是長者腦部有特定的病理改變和臨床特徵的疾病。此外,認知障礙症的臨床表現有較大的個人差異。長者的表現、病症的發展進程沒有統一的規律,因此要分別對待處理。為此被確診為認知障礙症患者的家屬、照護者應當與醫生很好地交流,充分認識疾病的可能發展傾向,以便從容應對。

  3、把照護當做治療

  認知障礙症是人類特有的疾病,目前尚無特效藥物。但是家裡人的親切接觸,會給長者帶來安心感,使得症狀減輕、進展延緩,因此好的、理性的照護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4、理解熟悉長者的性格特點

  罹患認知障礙症後,長者的原先性格中的有些部分會殘留凸顯。比如原來很自立的人,隨病情加重,會變得和家人撒嬌,過度依賴。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都有自己的個性和人生經歷形成的人格特徵。儘管認知障礙症使得長者理解力下降,但其個性往往會殘存。如果照護者能了解與熟悉長者的病前性格特徵,就會理解長者病情的發展現狀和趨向,也就會減輕照護者的心理負擔。

  5、製作記錄

  照護者為了了解認知障礙症長者,給長者製作人生記錄是有效的方式。即使長者是自己的父母,我們也未必熟悉他們有怎樣的童年,青春年代的夢想,新婚時期的生活。我們可以耐心地向他們提問,一點一滴地記錄下來。如果長者願意講述,讓他們慢慢道來,不要催促,有時可平緩地隨聲附和,引導鼓勵他們講下去。如果他們講到養過的寵物狗,可以問出狗的名字、種類、大小,每天遛狗的路線等。長者對什麼事掛心,常常可以推測他們認知障礙症的症狀發生方式,對於長者特定的病症理解很有幫助。

  6、共同分擔照護工作

  全家人都要理解認知障礙症和家中長者的病情特徵,常交流情況,共同配合照護好長者,減輕主要照護者的負擔和壓力。

  7、結交可交流的朋友

  照護認知障礙症長者是很累人的事。照護者必須有機會釋放自己的緊張情緒與壓力。有一個或幾個可以無話不談的朋友非常必要。發發牢騷,吐吐苦水,述說煩惱,往往可以緩解壓力,使照護者重新恢復精神鬥志。

  

認知障礙症症狀的對策

  原則

  認知障礙長者會特有種種異常行為。因為長者本人並不自認為是病態,所以,對他指責、批評、抱怨不會有效果,有時還適得其反,加重病情進展。重要的是應心平氣和地解釋,讓長者接受,如果一個人應付不了,可藉助家人和近鄰的協助。因此事先要把家有認知障礙症長者的情況告訴親戚和近鄰,使大家有精神準備並配合。

  1、被害妄想

  患者可能會有「隔壁著火了」「有人放火了」等被害妄想,「親近的人偷了我的東西或錢財」或者「好幾天也沒讓我(長者)吃飯了」等被害妄想。本人信以為真,並且感到很害怕。

  對策

  因為長者不是有意要說謊,所以照護者如果簡單否定長者,反而使他越發激動。應當首先使長者安靜下來,讓他安心;要表現出認真傾聽他的敘述,採取肯定的態度安慰他;幫助長者一起找到他以為被偷的物品,有助於長者冷靜下來。如果這樣也不能使長者安靜,反而更加激動,則要請醫生來處理。

  2、幻覺

  聽見現實並不存在的人在呼叫長者,看見了並不在現場的人。有時長者說這些人是來加害他的,則是幻覺加被害妄想。

  對策

  首先平和地傾聽長者的訴說,先肯定他的說法,再帶他去驗證,讓長者確認他講的人並不存在,讓他接受事實,平息他的幻覺和妄想。

  2、夜間譫妄

  一到夜間,長者會產生妄想和幻覺,大聲叫喊,或者突然跑出去,這樣的表現被稱作夜間譫妄。夜間譫妄常見於晝夜生活節奏混亂的情況。長者希望夜間有人陪伴在側,頻繁地起身如廁。

  對策

  夜間譫妄最使照護者家人困惑和負擔加重。夜裡讓長者熟睡是最理想的,可在白天讓長者適度運動、散步,使其夜裡感到適度疲憊。如果長者夜裡興奮起來,照護者可按摩其手足,撫摸背部,讓長者平靜下來,也可以給長者些溫熱的飲品,使之冷靜下來。

  3、時空意識障礙

  長者對於時間、日期、地點分辨不清。自己在家裡卻以為在外面,要回家。

  對策

  關於人際關係、現在的位置,照護者要很平和地予以說明,使長者安心。但是症狀加重後往往解釋也不奏效,此時要非常耐心地,反覆解釋,看情況順著長者的話題應和。如果強行講事實,硬要長者明白,反而使長者更加不安。

  4、人物誤認

  不認識或分不清家人、親戚、平常很熟悉的人,理解不了人際關係(親緣、長幼),對於熟悉的人見面如初見,對於親密關係的人無理由地疏遠。

  對策

  被誤認不要反覆更正,被無視也不要太在意,被長者討厭的人也可以暫時不出現在他面前。

  

  5、徘徊

  長者不告知目的地就出家門,漫無目的地行走,不分場合、時間,心中似有朦朧的目標,找到目標也不想回去,或者回去後又出來,多次反覆。

  對策

  徘徊很難制止,解釋常無效果。長者常不知不覺中獨自出門。為了把握長者的行動,出入口設置感知器。長者徘徊時可以與之同行,或在其後跟蹤。在長者行走一段時間後,上前打招呼,耐心誘導長者返回。

  為防止長者走失迷路,可將寫有長者的名字、住所、聯繫人、電話等的布片縫在衣服的較明顯處。和近鄰及附近的派出所說明長者情況,獲得協助。最近也有照護者給長者佩戴有GPS功能的定位器,防止長者走失。

  6、過食

  不知饑飽,不停地吃東西。長者常忘記吃過飯,剛吃完又要吃。

  對策

  每次吃飯時,拉長進食時間,讓長者知道「正在吃飯」,將飯、菜盛在小蝶小碗內,多次反覆加深吃飯的印象。當長者吃過不久又要吃飯時,可以給他看正在準備做飯的情況,平和地告知要等一段時間才能做好。此時如果有第三者親切地和長者說話,往往可以轉移其注意力,使得情緒穩定下來。

  7、異食

  無法判斷什麼可吃,什麼不可吃,常把香菸、肥皂、紐扣、紙張、石塊等放進嘴裡。

  對策

  此時不要大驚小怪地聲張、責備,應和長者平靜地說話,取出異物。如果長者不願交出,可以用可吃的食物交換。發現長者吃下危險品,要及時看醫生。平時有危險的物品要放在有異食傾向的長者拿不到的地方保管。

  

  8、拒絕沐浴

  健康時喜歡洗澡的人,也會變得拒絕洗澡,拒絕脫光衣服,脫光衣服後也拒絕進浴室,進了浴室也不進浴缸。有時還會暴躁地拒絕沐浴。

  對策

  不是盛夏出汗很多的季節,長者並非要每天洗澡,一周一兩次足矣。洗澡前讓長者高興,引導他自然地接受洗浴,不能強行,免得以後長者更加拒絕。照護者、家人要表現得很高興看到長者沐浴,告訴長者洗完澡後有長者喜歡的事物在等待他,如啤酒、小零食或者按摩等。如此解除長者對沐浴的抗拒心

  9、拒絕照護

  不喜歡被照護,見到照護者就想逃跑。多數原因是由於照護和自己的生活節奏不合拍,如照護者強迫去廁所,催促快進食,非讓穿自己不喜歡的衣服等,加強了長者對照護的牴觸。

  對策

  尊重長者的節奏,讓長者按照本人習慣的方式生活是基本原則。如果長者不喜歡,不要驚動他,可以暫時觀察,或者臨時換人,或者如果事不急,就改日再幹。拒絕照護也說明長者有積極的意願表達,照護者與其強行照護,不如思考改變照護的方式方法,重新獲得長者的配合。

  

  10、弄便

  是指玩弄自己大便的異常行為。因為喪失了大便是汙濁物的意識,長者會用大便在自己身上、被褥、地上、牆上塗抹,有時是想要把從尿褲漏出的大便隱藏起來,有時甚至會吃自己的大便。

  對策

  雖然聽起來很可怕,但這是認知障礙症後期的長者可能發生的。如果發現長者弄便,要儘快處置,因弄便而發生的惡臭,可用寵物(貓用)消臭劑消除氣味。尿褲有漏時,重新穿好,使之不漏。指責往往使症狀加重。

  11、失禁

  來不及去廁所,忘記廁所的位置,憋不住,找到廁所但是忘記如何如廁等原因導致尿便失禁、尿床。

  對策

  對於憋不住、來不及的長者可以提早提醒並帶他去廁所。冬天穿得厚,幾層衣服來不及脫也可造成失禁,可改進衣服便於脫穿。改進廁所使之方便安全(便器高度、位置、障礙物、扶手、開閉迅速的門等改造事項)。

  12、玩火、玩水

  長者無意識地玩煤氣灶、火柴、打火機或者開水龍頭放水。

  對策

  隨手關閉煤氣總閥和改換水龍頭為自動關閉式。不要讓長者接觸到打火機、火柴等,暖房用的電器,避免用明火式的。不要讓長者輕易接觸到電器開關,防止觸電。

  13、涉及性的異常行為

  這是認知障礙症的特徵性症狀。進行性人格崩潰導致患者在人前說猥褻的髒話,做出疑似性騷擾動作,見到異性會無所顧忌地抓摸,不拘場所地赤身裸體,常令照護者和家人困惑為難。這是病態,而非品德品行問題。

  對策

  性的欲望是人類最原始的欲望。人即使罹患認知障礙症,也常會有性的欲望殘存。在長者認知正常時,性的意識被私密性掩蓋,發病後僅剩的原始欲望不加掩飾地暴露。此時家人和照護者不要驚恐,不要責備,要寬容對待長者,不要大驚小怪,更不要以為這是道德品質的問題,要大度地從容面對。被長者觸摸後,可以通過觸摸長者的肩膀、與長者握手等肌膚接觸使長者沉靜下來。

  如果長者突然在人前裸體,不要慌張,不要大驚小怪地喧譁,應迅速把長者帶離人前,像任何事都沒有發生一樣,給長者穿上衣服。如果在家裡,也可以順便給長者洗澡。如果發作頻繁,可試著給長者穿上一個人難以脫下的衣服。

  14、暴力行為

  指長者稍有不順心的事,或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會突然對照護者或身邊的人施暴力,或者罵人,有明顯的攻擊性。

  對策

  周圍的人沒有危險時,不要與亢奮的長者正面對抗,而要平和冷靜地對應。及時長者的主張沒有道理,也要安靜地傾聽,退一步,讓長者有時間冷靜下來。長者周圍不要放置刀具或尖銳的器物。這樣的亢奮也可能由妄想和幻覺引起,如果發作頻繁,最好去看醫生。

認知障礙症的預防

  儘管阿爾茨海默病等引發認知障礙症的致病因素尚未明確,但以下的方式方法對於預防認知障礙症公認是有效的。

  避免孤立和被孤立

  長者活動範圍減少後易產生孤獨感。特別是獨居長者的孤獨感及脫離人群的被孤立感,增加了對生活的消極態度,長者便更減少了社交活動,如此陷入惡性循環。長此以往,長者易生悲觀、厭世的消極情緒,懶於主動面對生活、社會,懶於動腦學習思考。這樣大腦缺乏良性刺激可能誘發認知障礙症。家人、周圍的人應有意親近長者,使之不被孤立非常重要,長者自身也要積極與社會接觸,與年輕人交往,增加活力。

  分擔家務事和輕度工作

  使長者感到自身價值和存在感。作為家庭的一員,分擔哪怕一件事情,使大家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例如即使高齡,仍能取郵箱的報紙、信件;把洗好的衣服疊整齊等。

  增加與社會接觸的機會

  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經常進行交流活動。培養個人的興趣愛好,並堅持下去。如沒有,每天讀讀報紙也好,令精神有所寄託。

  與近鄰或老同學、老同事,有共同興趣愛好者成為好朋友,經常交流交往。與家庭成員、親戚晚輩能經常團聚、歡談。遠離在外的親屬晚輩常回家看看,至少常通電話問候。

  與老年性健忘鬥爭

  養成反覆確認自己的存在,習慣使用的物品的位置,親友的聯繫方式、地址、電話號碼等習慣,增強自己的存在感。

  配備合適的交流工具

  配備眼鏡、助聽器等工具,便於和外界交流。

  促進大腦功能的練習和訓練

  可以玩遊戲、搓麻將,也可利用電腦遊戲。可以單獨訓練也可群體訓練,每天做些能訓練手指靈活的事,如編織、繪畫、書法、拼圖、手工和彈奏樂器等,同時還可以健腦。

  科學合理的健身活動

  每天至少一次不少於15分鐘的戶外運動,如散步等。

  良好的生活習慣

  包括合理飲食、有規律的起居作息、運動、清潔等良好習慣。

  注重儀表,振作生活

  自己找事做。如果有一天沒有目標,可以發動周圍的人一起做事情。

  避免使用否定意思的話語

  如「xx的事情不能幹」「真髒呀」等,這些否定意思的話語,對於自己及其他長者都會有負面暗示的影響。

  其他
保證必要的營養供給以及堅持自身的健康管理也能幫助預防認知障礙症。

相關焦點

  • 【社區減壓】認識認知症與阿爾茨海默氏症 --社區減壓項目心理推送系列
    同時,老年人口高齡化趨勢日益明顯: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將增加到7400多萬人。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與之相關的很多問題也日益凸顯,比如,許多疾病的發生與老齡化有著密切的關係,認知症以及更為人們熟知的阿爾茲海默氏症就是其中之一。認知症,也就是常被大家俗稱為老年痴呆症,據統計,世界上大約有10%的人會在有生之年發病。
  • 杭州發布首個社區認知症白皮書 長徵橋社區患有認知功能障礙的有...
    ……11月23日下午,「守護愛的記憶」——打造認知症照護服務杭州樣本主題活動在杭州市社會福利中心舉辦,現場發布杭州首個社區認知症白皮書。根據認知症患病率測算,杭州179萬多的老年人口,認知症患者達到了9.5萬。多數認知症老人選擇居家養老。
  • |阿爾茨海默病|認知症|湯彬|陳梁
    他們中不乏有向王陸一樣,因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而導致出現認知障礙的退伍老兵。這些患有認知症的老兵,也因此進入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新戰爭。遺忘,在奪取老兵們人生的榮耀;生活無法自理,則在摧毀著老兵們當下的尊嚴。
  • 老人認知障礙症狀的具體表現
    老人認知障礙症狀會使老人的記憶力、大腦認知能力下降,進而導致大腦功能退化,人就會智力減退。在老人認知障礙症狀的早期,是有十大表現的。了解老人認知障礙症狀的具體表現,就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有效治療老人認知障礙症。
  • 杭州民政局調查顯示:75歲以上老人認知功能障礙者佔比77.2%
    據杭州市社會福利中心主任趙胡明介紹,今年8至9月該中心用時40天,組織20多名調查人員對杭州市拱墅區小河街道長徵橋社區75周歲以上老年人挨家挨戶上門走訪,共調查719名老人,實際收回有效問卷465份,調查內容為認知症篩查和養老服務需求調查。
  • 到社區一線篩查、引入醫院「秘密武器」,上海「認知症友好社區...
    季阿姨的失眠症非常嚴重,導致精神過度疲勞,這些都是阿爾茲海默症誘因之一。知友之家的工作人員把季阿姨作為需要早期幹預的對象,鼓勵她定期來做體腦激活運動,並通過MCBT療法改善失眠症狀。一連7天,季阿姨每天早上都要來「小房間」呆上45分鐘,黑暗的環境中通過低頻的聲、光伽馬波治療。而隔壁的大房間,10餘位老人圍坐在一圈,正在做體腦激活運動,丹田環、樂體繩、療愈棒擺在旁邊。
  • 您了解認知障礙症嗎
    您了解認知障礙症嗎 世界痴呆日,又稱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國際失智症日。世界痴呆日的設立是為了關愛失智症患者,預防老年痴呆。
  • 關注認知障礙症(健康關注)
    幫助認知症患者好好生活 在今年的「阿爾茨海默月」期間,一個題為「好好生活」的影畫展在北京向公眾開放,這是首次在中國舉辦的認知症主題展,其目的是希望讓每一個人都能知道認知障礙症,並期待全社會都來關注這類人群。就算得了認知障礙症,也可以好好生活。
  • 老年痴呆常見誤解:記憶喪失就等於認知障礙症
    認知障礙症是大腦退化性疾病,該病具有漸進性和不可逆性,但是並非是衰老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專家表示,事實上大多數人不會發生認知障礙。 摘要:   今年1月份是加拿大「認知障礙症宣傳月」,而為了讓市民更多的了解認知障礙症。8日加拿大「生活放大鏡」網站最新載文,刊出「對認知障礙症的十大誤解」。
  • 給記憶被「偷」走的老人一個有愛的家
    幾年前,黎勇確診認知症,每天都會焦慮地到處找東西、藏東西,對金錢失去了概念,外出買東西、吃飯經常被騙,脾氣也變得暴躁,激動時甚至會用頭撞牆。為了讓黎勇得到專業機構的照顧,家人找到了阿默認知症照護中心。
  • 三次注入康復者血漿 新冠肺炎危重症老人核酸轉陰
    三次注入康復者血漿 危重症老人核酸轉陰他自己年事已高不能獻血讓二女兒「代勞」女兒收錄醫護人員關愛病人的視頻,錢老都能一一想起 長江日報記者金振強 攝錢映臨 84歲這些醫生護士不是親人,勝似親人。老人不清醒時還鬧過脾氣,二女兒聽說後,打電話到病區表示歉意,反倒被醫生安慰,「有情緒很正常,我們理解」。2月底,一直不清楚病情嚴重程度的錢映臨意外得知,自己屬於「危重症患者」,想到自己體質弱,年齡大,他「心灰意冷」。一位女醫生握著老人的手,給他打氣「要有信心,你一定可以回家的」。
  • 認知症專科醫師:每天做這事15分鐘,有效活化大腦,連醫院都在用!
    我長年擔任臨床醫師,在一線研究預防認知症的方法。
  • 40歲不到可能患上認知症!身邊人有這五種症狀要高度重視
    原標題:40歲不到可能患上認知症!身邊人有這五種症狀要高度重視  圖說:認知症群體的常見症狀分布。來源/上海市質協用戶評價中心(下同)  遺忘、不能生活自理、語言障礙、不認人、情緒波動大,你家中有沒有人出現這五種症狀,如果有,請一定高度重視。
  • 強迫症有救了?首都醫科大學團隊發現認知靈活性相關的強迫症神經通路
    作者 | 小柯機器人特別愛洗手、出門前看n遍門上沒上鎖……這些習慣你有嗎?對強迫症患者而言,這些行為可能嚴重到無法控制,患者可能陷入焦慮、生活質量也無法保證。認知靈活性減退是強迫症的核心症狀,患者固執且「不知變通」。而作為全球第四大神經精神障礙,人們對強迫症的發病機制知之甚少。
  • 關注認知障礙症:中國阿爾茨海默病人數居世界首位
    幫助認知症患者好好生活在今年的「阿爾茨海默月」期間,一個題為「好好生活」的影畫展在北京向公眾開放,這是首次在中國舉辦的認知症主題展,其目的是希望讓每一個人都能知道認知障礙症,並期待全社會都來關注這類人群。就算得了認知障礙症,也可以好好生活。
  • 亞斯伯格症三大特質,請這樣與他相處
    他們常被認為是怪咖、不懂與人相處,其實這是這種疾病的特徵之一,當孩子出現以下三種特質,就需懷疑有亞斯伯格症!正確認識亞斯伯格症亞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 syndrome,簡稱AS)屬一種發展障礙,最常出現的困難是在人際互動與情緒處理上,同時伴隨著興趣狹隘及重複特定行為;平均而言,孩子被診斷為亞斯伯格症大約是8~11歲期間。
  • Excel表格實用技巧11、如何快速從數據中找出最大值或最小值
    新建規則】——【僅對排名靠前或靠後的數值設置格式】——下拉「前」後方的倒三角選擇「後」,並將數值「10」修改為「1」——點擊【格式】按鈕,在彈出的窗口中將【填充】設置顏色,點擊【確定】後,最小值「7」已高亮顯示;關注我們,推送每日更新,查看更多Excel小技巧
  • 兩性相處「技巧」:中年夫妻的相處,要遵循兩個原則
    夫妻之間的相處這需要有一定技巧的,只有正確的技巧才能夠讓夫妻兩個人一直恩愛下去,尤其是對於中年夫妻來說,彼此之間一定要保持和諧的一種關係,這樣才能夠讓兩個人的婚姻走到最後。
  • Image J實用技巧:Western Blot偏斜條帶如何拉直
    比如WB條帶常見問題之一是帶型異常:當出現彎曲的條帶時應如何使用ImageJ進行調整呢?>步驟:Image J軟體打開上述圖片,選擇下圖紅框所示Segmented line沿著傾斜條帶畫間斷線段:滑鼠雙擊Segmented line選項,設置線段的寬度至包含所有條帶:點擊菜單欄Edit,Selection,Straighten,傾斜的WB條帶即可拉直:該功能的其他示例,如將彎曲的尼羅河拉直:今天分享的Image J實用技巧
  • 阿爾茨海默病如何幹預? 上海一養老社區打造認知症照護體系
    作為國內較早配套設置記憶照護專區的養老社區,泰康之家打造了認知症照護體系 「家的方向」項目,致力解決認知症患者和家屬的擔憂及困擾,為社區長輩找到「家的方向」。「以人為中心」「多學科團隊照護」「融入生活」是「家的方向」認知症照護體系的三個特徵。 據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認知症長者的能力,制定相應的的幹預措施非常重要。另一個重點,是在目前階段提前為之後情況做準備。比如,儘管目前長者並不需要助行器,仍然教會他們使用助行器,一旦日後軀體功能退化,他們可以使用熟悉的助行器來獨立完成日常活動,保持好的生命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