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該專欄的第一節《中國創世神話:天地萬物如何形成?人類如何起源?文明怎樣誕生?》這篇文章當中,我們講解了神話是怎麼出現的,神話又分為什麼種類?人類以及其創造的文明是如何誕生的,這一系列最基礎的問題。
在今天的這篇文章當中,我們要講解一下中國神話當中很重要的一個角色——西王母。
西王母是崑崙神話體系中一位主要的神祗,在中國古代神話裡,地位顯得極為重要。可考的古代典籍文獻中所記載的西王母形象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上古時期處於人類社會萌芽形態的母系氏族部落的部分生活風貌。在此後的宗教文獻、民間文學作品、小說、戲劇中,西王母由形貌怪異的野獸或半人半獸等形象漸次演變為一位掌不死藥,驅使三青鳥為其獲取所需物的尊貴女神,進而踏足道教神壇,成為號令天下、儀態萬方的王母娘娘。國內外學者對西王母形象的起源、演變和與之相關的民俗文化已做了眾多的研究,取得了極為豐富的成果。
一、西王母起源
西王母是中國上古時代神祗,在古代神話中地位突出,形象也頗具特色。但其本源究竟為何,是歷史上真實可考的原始氏族部落的名稱?還是一個部族圖騰的名稱?學界有各種不同的說法。而它的原始形態也由此變得撲朔迷離。
(一)西王母起源與古代氏族部落名稱
根據古代典籍中記載的西王母所處的地理位置和與中原部落的交流情況來看,它應該是西方某個氏族部落的名稱。
《爾雅·釋地》記載西王母與觚竹、日下、北戶等並稱為四荒。根據郭璞的注釋,西王母處於西方,觚竹、日下、北戶分別處於在南、東、北三個方位,「皆四方昏荒之國次四極者」,可想而知,那應該是一個處於西方極為昏荒地域的小國家。而「西王母來朝,獻自環」說明西王母國需要向比自己強大的帝舜部族敬獻禮物,也可以推斷出西王母是個實力較弱而且生產力水平比較原始和落後的部族。
《山海經》中記載西王母生活的地域是多山的區域,諸如崑崙山或玉山等,而且是住在洞穴裡面,周圍環境中有很多飛禽走獸:「三危之山,三青鳥居之。是山也,廣員百裡。」三青鳥都居住在山裡,而且與西王母在一起,「稀有王母之山,有三青鳥,赤手黑目,一名曰大黧,一名曰少黧,一名曰青鳥。」西王母平時食物來源都是由下屬的三青鳥為它取回,「其南有三,為西王母取食」,這些描述都說明西王母之國是地處山區,以狩獵為生的邊遠部族。有的學者覺得西王母「蓬髮戴勝」, 「豹尾虎齒而善嘯」是狩獵部族平時慣用的服飾。這些裝飾可以體現狩獵者的勇猛之力,也是一種頗為典型的原始圖騰崇拜。這也間接證明了西王母部族的狩獵特性。
《竹書·帝順九年》中稱:「西王母來朝。」,《大戴禮·少閒篇》中則有:「昔虞舜以天德嗣堯,布功、散德、制禮。朔方幽都束服,南撫交趾,出入日月,莫不率俾,西王母來獻其」的說法,認為「西王母乃處西海邊遠荒之國」。 西王母與前文中提到的「朔方幽都」、「南撫交趾」及「出入日月」放在一起討論,即是說明西王母之國同它們一樣,地處東南西北各方位之極,明顯是偏遠荒涼的國家。吳晗先生認為西王母是公元前 3000 年前後在甘肅、陝西一帶高原活動的「西戎』(也就是犬戎)的別名。在此之後,還有不少學者也提出西王母是一個國家的名字這種論點。
例如東漢時期,王充在《論衡·恢國篇》中提出:「漢遂得西王母之石室,因為西海郡。蓋西王母國在絕極之外,而漢之。德孰大。城孰廣」王充在文中明確表示西王母是某個國家的名稱;東晉大學士郭琪也認為西王母「蓋荒裔之國也」,又特別指出:「所謂西王母者不過西方一國君」,他先同意西王母是國家的稱謂,繼而又認為同時又是一個君王稱號。由此可知西王母是代代相傳的。我國著名的文史專家顧頡剛先生在談到《穆天子傳》一書也提出相似的觀點,贊成西王母可能是一個國家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