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畜牧業協會澄清「激素雞」「怪雞」流言
「長著多個翅膀多條腿的怪雞」、「雞肉中含有激素才長得那麼快」……當前,社會上流傳著的這些說法給消費者造成一定程度的恐慌。昨天,中國畜牧業協會在北京舉行的「肉雞養殖與消費安全」論壇上公布一項第三方檢測結果,京滬穗三地的抽檢顯示雞肉不含激素,社會上對雞肉中含有激素的擔心是沒有根據的。
三大城市雞肉均不含激素
「傳統的家養雞從雞蛋變成小雞就要21天,可是現在的肉雞生長快得離譜。」有消費者在網上表示了自己的懷疑。相較於傳統土雞較長的生長周期,肉雞較快的生長速度也導致了部分消費者的擔心,培養怪雞、使用激素的說法不脛而走。
為此,中國畜牧業協會於2010年11月09日-11月23日期間,委託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對我國快大型白羽肉雞產品抽樣進行關於激素含量的定性、定量的全面檢測工作。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共檢測了上海、北京、廣州三地來自超市、農貿市場和肯德基等餐廳的27個雞肉樣品中的激素含量,檢測的激素種類包括可能導致性早熟,並可能具有增肥、致癌效果的雌激素類、孕激素類、合成類固醇類、玉米赤黴醇類等共計32種。
中國畜牧業協會表示,各項檢測結果以科學數據證明:雞肉不含激素,社會上對雞肉中含有激素的擔心是沒有根據的。
>>釋疑
激素促生長 激素不促生長反增死亡率
「消費者對於使用激素促進肉雞生長的認知是個極大的誤區。」中國畜牧業協會秘書長沈廣表示。
農科院畜牧獸醫所研究員、動物營養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張宏福表示,目前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沒有發現在肉雞養殖過程中使用激素的情況。激素價格昂貴,添加使用的技術要求複雜,而且添加使用激素在中國及世界上都是明令禁止的。更重要的是,國內外的研究同時表明,添加使用激素對於促進雞肉生長其實並無效果,而且還會增加肉雞患心臟疾病、腹水等疾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