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鋪掌門人退休後的第二人生

2020-12-08 騰訊網

  來源:《家族企業》雜誌

  作者: 竇少傑

  「日本老鋪企業的掌門人,家業傳承結束之後都在做些什麼呢?」不久前,一位朋友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卻把筆者難住了:「應該還是繼續關注自己企業的經營吧。」也因此筆者開始關注這個問題。迄今為止在對日本老鋪掌門人的訪談和接觸過程中,只是關注了他們對企業經營和家族經營方面的了解,而對於他們在家業傳承結束之後如何生活,並沒有太關注過。

  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中國的創一代企業家在離開公司總裁或董事長的職位之後,都沒有選擇安逸的退休生活,因為他們的血液裡就充滿著「創業」、「挑戰」等企業家精神,根本閒不下來。

  比如說國內著名廚電企業方太集團,創一代的茅理翔先生在家業傳承順利結束之後進行了其人生中的第三次創業,於 2006 年創立了家業長青接班人專修學院,之後又投資 2000萬在浙江大學設立了企業家學院,現在仍然致力於推動中國家族企業接班傳承問題研究的發展。

  而實際上,大多數日本老鋪企業的掌門人與我國很多創一代企業家一樣,根本閒不下來,他們也是依然致力於推動企業的發展,通過為社會做各種各樣的貢獻,推動社會的進步。按照其工作重心距離家業的遠近程度具體細分一下,他們的家業傳承完成後的活動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這三種類型的共通點就是,日本老鋪企業的掌門人退下來之後都沒有選擇悠閒地安度晚年,而是繼續關注企業和社會,不斷地進行新的挑戰,不斷地為社會、國家,乃至整個人類社會貢獻著自己相應的力量。

  就任公司「相談役」 繼續關注公司發展

  「相談役」這個職位名稱應該是日本公司特有的。顧名思義,「相談役」 就是雖然已經從公司的經營第一線退下來了,但後繼者如果在遇到公司發展戰略方向等重大問題上想聽取意見和建議的時候,隨時可以過來「相談」「討論」。這類似於中國人常說的「名譽顧問」或者「名譽董事長」。稻盛和夫的接班人西口泰夫先生在退任京瓷集團總裁兼董事長之後,就曾經擔任了京瓷集團兩年多的「相談役」。在筆者了解的日本老鋪企業之中,若林佛具製作所的第五代掌門人若林卯兵衛就是一位典型的「相談役」。

  總部位於日本京都市中心地帶的若林佛具製作所創立於日本天保元年的 1830 年,是一家生產各種佛龕佛壇和佛具的工匠型企業,迄今為止有近 200 年的經營歷史。

  第五代若林卯兵衛於1979 年就任公司社長,經過近 30 年的經營,推動公司有了諸多重大發展之後,於 2006 年在其父親去世之後正式襲名若林卯兵衛,就任公司會長,也即我們一般所說的董事長,並將公司的社長之位傳給了自己的弟弟若林正博。2013 年,一直在公司裡學習工作的若林卯兵衛的長子若林智幸接替了叔父若林正博,就任了若林佛具製作所的第七代社長,若林正博則成為第六代會長,於是若林卯兵衛自然而然地就任了若林佛具製作所的相談役,準確的名稱是「董事相談役」。

  如今,若林卯兵衛先生年逾 70,身體依舊健康硬朗。在交談中,筆者曾問及若林佛具製作所的家業傳承和他本人作為公司「相談役」的工作內容。記得當時若林卯兵衛先生回答道:「在我們公司,社長的交替,從第五代向第六代的交接,在 2006 年的時候就完成了,當時正好家父去世,我襲名若林卯兵衛的同時,因為感覺下一代還不夠成熟,就把公司社長的位置交給了我弟弟。但家族代際接班傳承的完成,應該是在 2013 年,我弟弟若林正博將社長之位讓給了我的長子若林智幸。」

  若林卯兵衛先生在 2006 年退任社長就任會長,2013 年再退任會長就任相談役,在由社長改任會長的時候,雖然角色有改變,但對公司的責任沒有太多的減輕。

  「在公司裡社長是權力最大的,因此在 2006 年之前公司事務都是我拍板,之後若林正博成為社長,雖然有什麼事情也還是大家一起商量,但最後決定權主要在於他,我有一部分的主要職責是教若林正博如何做決策,感覺還是在經營的第一線。直到 2013 年,若林智幸成為公司第七代社長,若林正博成了會長,我成了相談役,這個時候我才感覺是退居二線了。」

  「雖然我現在經常不在公司,在外面活動的時間比較多,但還是關注著公司的經營。雖然我不再去管公司的具體事務,但關係到公司戰略大方向的制定會議,以及重要的公司經營會議,我都儘量不缺席。去參加的時候多數是旁聽,他們需要問我的意見的時候我會說幾句,有時候也會把我在外面看到的、聽到的、學到的分享給大家。」

  從上面的談話我們可以了解到,在若林佛具製作所這個老鋪家族企業中,由於還是公司的董事,由於還冠有「若林卯兵衛」這個若林家族歷代家長的襲名,若林卯兵衛雖然離開了家業經營的第一線,但對公司的經營狀況和戰略發展方針的關心度還是絲毫沒有減弱,依然近距離地關注著公司的發展。

  願意選擇延遲退休的日本人

  由於少子高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為了解決日本勞動人口急劇減少的問題,日本政府於 10 年前就開始研究並制定、實施了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勞動者的退休年齡由原來的 60 歲逐步延遲至 65 歲。因為擔心會有來自民眾和企業的反對,日本政府採取了「逐步延遲」的謹慎策略,但從民眾和企業的反響來看,日本政府的擔心顯然是多餘的。但整體上看,日本民眾還是非常順利地接受了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

  日本民眾為什麼願意接受延遲退休?在筆者看來,這是日本長期以來形成的「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習慣導致的。

  首先,男人們的「主外」,主要是忙碌公司裡的工作。在公司裡男人們享受著終身僱用的待遇,以企為家,早出晚歸,工作幾乎成為多數日本男人生活中的唯一內容。而隨著日本人平均壽命的不斷延長,60 歲時身體依然硬朗的日本男人們退休之後回到家中,竟然發現無事可做。但由於長期「不務家業」,男人們對鄰裡之間、孩子教育、社區交流等工作之外的事情幾乎是一無所知。

  這種尷尬的境況讓日本男人們在家裡感覺到「無地自容」,因此願意延遲自己的退休年齡繼續工作,因為退休年齡的延長,也就是延長了他們在「企業社會」上的歸屬感和「家族地位」上的成就感。

  其次,還有部分原因來自於日本女人。由於日本女人們「主內」,在男人們離開家去上班之後,家可以說就是女人們的「城堡」。家裡的事情,裡裡外外,方方面面,大事小事,所有與自己「城堡」相關的事情都由女人來打理。從 20 幾歲結婚回歸家庭成為家庭主婦之後女人們就開始相夫教子,面對各種家務,她們靠自己的力量度過了一個又一個辛苦的時期。等到孩子們都長大離家,「城堡」終於能稍微安靜下來的時候,女人也逐漸適應了白天沒有任何人在家的生活,形成了自己在「城堡」的生活規律。而這時,男人 60 歲退休回到了家中,由於他過去幾乎沒有跟周圍的人、社區有過任何交集,再加上離開公司沒有工作的失落感,回到家庭的男人幾乎不知道自己走出家門該去做什麼,只能無奈地待在家中。而獨守「城堡」幾十年、適應了白天家裡沒有任何人的女人,現在卻需要面對和照顧幾十年來基本上白天在家裡見不到的男人,而且還是一個與家庭和社區幾乎完全脫節、對家庭事務完全不知所措的男人,這個時候女人的生活秩序和規律被完全打破。家庭矛盾不可避免地出現了。10 年前,日本曾經出現過一個新的流行語,叫做「熟年離婚」。為了避免這種回歸家庭的生疏感、失落感和矛盾出現,男人顯然更願意選擇接受延遲退休年齡。

  講學著書 傳播老鋪思想和經營哲學

  與若林佛具製作所的近距離關注相比,與家族事業保持一段適當的距離,一邊關注著企業的經營,一邊四處講學,著書立傳,傳播百年老鋪經營思想和哲學的日本老鋪企業家也大有人在,筆者了解的最為典型的就是半兵衛麩株式會社的第十一代掌門人玉置半兵衛先生。

  總部位於京都市五條大橋附近的半兵衛麩株式會社創立於 1689 年,是一家以生產和零售麩(在中國,麩稱為麵筋)食品的老鋪企業,迄今為止擁有 328 年的經營歷史。

  半兵衛麩經歷過無數的災難和危機,更經歷過被迫停業和涅槃重生,老鋪的經驗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傳遞和沉澱,積累了大量關於企業如何實現永續經營的大智慧。玉置半兵衛在二戰結束後接班家業,從病床上的父親手裡繼承了這個因為二戰的爆發已經被迫停業多年的店鋪。為了重振家業,玉置半兵衛一個人晚上做產品、白天跑客戶,艱辛勞作,堅守著「先義後利,不易流行」的家訓,最終將家業重新發揚廣大,半兵衛麩的品牌也在日本的麩類食品製造業中樹立了響噹噹的品牌。

  玉置半兵衛先生與其太太育有三個女兒,這註定半兵衛麩第十二代掌門人將是一位上門女婿。雖然早在十多年前他已經把公司的社長之位和具體的管理工作都交給了自己的長女,他本人就任公司會長,但誰會成為未來的第十二代半兵衛,這一直是埋藏在他心底的結。五年前,玉置半兵衛先生的長女女婿辭掉了某大公司全球銷售部門管理的工作,加入了半兵衛麩,這讓當時已年近 80 歲的玉置半兵衛先生非常欣慰。因為女婿曾就職於一家著名大公司的全球銷售部門,本身能力非常突出,而且在人品上自己早在他與女兒交往的時候已經非常認同,於是在女婿進入半兵衛麩之後,玉置半兵衛只用了半年多的時間與他交流,就放心地將半兵衛麩的經營管理交給了長女和她的丈夫。雖然玉置半兵衛目前還擔任著公司的會長,但很明顯,他已經為自己開闢了新的活躍舞臺。

  2003 年,玉置半兵衛先生應京都新聞出版中心的邀請,將小時候父親講給自己聽的一些話,一些故事,以及一些自己與父親之間的故事做了整理,出版了《あんなぁ よおぅききや》(《你,聽好了》)這本書,而這本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表述了三百年老鋪企業實現永續經營智慧的書更是表現不俗,在亞馬遜暢銷書排行榜上竟然連續三個月盤踞前十名。從那以後,玉置半兵衛就開始接收到來自各方面的演講邀請,而只要時間合適,他也會接受這些邀請前往講課,甚至是來自於海外的邀請(2015年5月,80歲的玉置半兵衛先生欣然接受筆者的邀請,前往臺灣東海大學參加第三屆家族企業接班傳承研討會,並做主題演講)。

  2016年11月29日,玉置半兵衛先生為《家族企業》雜誌「紅葉季的日本匠心之旅」訪學團講解半兵衛麩的經營之道。

  對於這些四處分享企業經營經驗和智慧的活動,玉置半兵衛先生如此對筆者說:「企業是社會的,貢獻社會是應該的。現在日本也有很多企業面臨傳承接班問題,也有不少企業面臨經營理念缺失的問題,這些問題會讓企業陷入困境。半兵衛麩雖然是一家不大的企業,但也走過了 300 多年的歷史。之所以能走過這麼多年,度過這麼多災難和危機,我相信這是有原因的,我也深有感觸是半兵衛麩多年經營積累下來的這些經驗教訓讓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現在半兵衛麩的具體事務交給下一代去打理,我很放心,當然也不是完全不管,也是一直在關注著,但我心裡有數:他們的能力比我強。」

  經營公益財團 造福社會

  老鋪企業的掌門人在傳承完成後的第三種類型活動,是將自己的事業觀和人生觀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根據自己長年經營企業的經驗和長期以來堅守的信念,創立或經營公益財團,去支持和引導社會上的其他資源,共同解決社會問題。這裡筆者了解的最典型的案例企業,應該是三得利集團和松下電器集團。

  筆者曾在《百年老鋪三得利的經營基本法》(詳見《家族企業》雜誌2015年8 月刊),提到了創立於1899年的三得利公司實現百年經營的一條基本價值觀就是「利益三分主義」。「利益三分主義」, 強調公司獲得的利潤主要分成三個部分來使用:第一,是再投資;第二,是為三得利的合作夥伴(零售商)們提供折扣等各種支持,讓利於他們,實現大家的共贏共生;第三,則是社會貢獻。關於第三條的社會貢獻,三得利公司首先於 1921 年創立了「社會福祉法人邦壽會」,主要從事老年人護理和幼兒保育事業。在戰後的 1950 年,三得利公司開設了學校法人云雀丘學園,主要從事小學、初中和高中的基礎教育工作。

  在長年的經營活動中,三得利公司致力於人類珍貴藝術和文化的保存,在世界各地收購了大量美術作品,1961 年三得利美術館在東京正式開業並向公眾開放。(2007年美術館遷至現在的東京都港區赤坂九丁目7番4號東京中城。)

  為了推動文化事業的發展,三得利又分別於 1979 年和 1986 年成立了「三得利文化財團」和「三得利大廳」,「三得利文化財團」主要從事對文化保存和發展的支持事業 , 而「三得利大廳」的主要功能則是為各種公開文化文藝演出等提供高大上的展示舞臺。

  在上面所提到的這些公益事業中,雖然有的是在當時的掌門人還在位的時候設立的,但從整體的經營管理來看,還是以掌門人完成接班傳承,從三得利集團的主要事業上退下來之後,就任這些公益財團和組織的理事長。比如說 1979 年創設了三得利文化財團的三得利集團當時的社長佐治敬三,在 1990 年將社長之位交給鳥井信一郎完成了家業的接班傳承之後,就持續擔任了三得利文化財團的理事長,一直到 1995 年。如今通過這一系列的社會貢獻活動,三得利集團已經成為日本文化事業不可或缺的存在,也成為深受日本國民愛戴和尊敬的企業。

  2016年第38屆「三得利地域文化獎」頒獎大會。

  大家熟悉的松下電器集團,前身是 1918 年由被譽為日本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先生在大阪市創立的松下電氣器具製作所。筆者在《失親之痛催生的松下大家族主義》( 詳見《家族企業雜誌》2016 年 1/2 月合刊 ) 中,介紹了松下政經塾的誕生。晚年的松下幸之助已經不僅僅將「松下電器」看作是自己的「大家族」,更將自己與整個國家的命運聯結到了一起。他認為日本之所以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對外發動罪惡的侵略戰爭,其根源在於日本缺乏有能力又有道德的治國之棟梁。一個企業缺乏好的掌舵手,企業會走向破產,而一個國家沒有好的領導人,這個國家必將走向滅亡。

  1979 年 , 當時已經從松下電器集團的經營一線退下來的松下幸之助拿出自己 70 億日元的財產,設立了為日本培養未來國家領導人的公益財團法人「松下政經塾」,並親自就任塾頭,對前來學習的有志青年親自進行指導和教誨。(位於日本神奈川縣的「松下政經塾」。)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日本企業家,是京瓷集團的創始人稻盛和夫先生。雖然京瓷集團還並不是一個老鋪企業,但一生中創立了兩個世界五百強企業的稻盛先生於 1959 年創立了京瓷集團,且早在 1980 年代末期將京瓷公司的經營權交給了繼任的社長,離開了經營的第一線,並於 1984 年投入個人財產創立了稻盛財團,設立了被譽為東方諾貝爾獎的世界頂級獎項 「京都獎」,每年都會獎勵那些在世界上為人類社會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人。

  1984 年,稻盛和夫與京都的眾多中小企業主一起創立了「跟著稻盛學經營」的「盛友塾(後來更名為盛和塾)」,無私地向社會傳播他的經營手法和經營哲學。(「盛和塾世界大會」現場。)

  2010 年,時年 78 歲的稻盛和夫接受日本政府的請求,出山就任已經在 2010 年 1 月 19 日宣布經營破產的日本航空董事長,負責日本航空的重建,僅用 1 年多的時間就實現了日本航空的扭虧為盈,並於 2012 年 10 月實現了日本航空在東京證券交易所的重新上市,創造了又一個日本經營神話。如今,已是 85 歲高齡的稻盛和夫先生依然活躍在日本國內乃至海外的各種場合,依然在實踐著「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依然在堅定不移地向全世界傳播著他對企業經營、對人生幸福的完美詮釋。

  (作者是日本立命館大學經營學部助理教授,博士;日本稻盛經營哲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歷任中國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客座研究員,美國密西根大學訪問學者。本文詳見於【《家族企業》雜誌2017年12月刊】 未經本刊授權,不得轉載;經本刊授權轉載的,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日本老鋪企業的柔韌性傳承
    更加不幸的是,大塚久美子接手後的大塚家具,因戰略定位和方向不清晰,導致連年出現巨額虧損,最終於2019年12月30日將企業賣給日本家電量販巨頭的山田電機。相比而言,日本社會對於血緣關係的重視程度就相對低很多。在筆者走訪過的日本百年老鋪家族企業中,很多企業的掌門人都向筆者強調:比起血緣關係,他們更加注重家業作為一個命運共同體的延續,於是「養子接班」就成為解決日本家族企業「沒有子女」或「無子可選」窘局的有效方法。
  • 日本百年老鋪持續繁盛的秘訣:老鋪經營20條鐵則
    (摘自《新日本永代藏-企業永存的法則》中文版序言)那麼,這些老鋪是如何傳承存續並獲得持續發展的呢?《匠心老鋪--日本750家百年老店的繁盛秘訣》的作者,(日本)老鋪學研究會共同代表前川洋一郎先生用8年時間走訪了日本全國約750家百年老店,採訪了其中371家老鋪的高層之後寫了此書。
  • 日本百年老鋪的經營之道
    據統計,全日本有百年老鋪十萬家以上,其中兩百年歷史的老鋪有三千多家,從事釀酒、醬製品、和式甜點等餐飲相關行業,以及製造、地產、旅遊等諸多業態。能挨過百年的生命尚且鳳毛麟角,跨越百年的企業更是不易。而僅僅東京一地,百年以上的著名老鋪就有兩千多家。
  • 「崇明老鋪」市區火熱開張
    白切羊肉、三黃雞、崇明糕、涼拌金瓜絲……日前,位於長寧區仙霞路上的「崇明老鋪」火熱開張,一件件耳熟能詳的崇明特色食品吸引來往市民前來大快朵頤。據店長介紹,崇明老鋪裡的各色菜品都選自崇明當地食材。崇明金瓜絲、崇明醬瓜白扁豆、老鋪煎油肉、崇明醬麻鴨這些農家菜都是老鋪招牌。除了熟食,還有純手工點心,例如崇明糕,精選糯米和白米按一定比例製成,再嵌入紅棗、蜜餞、核桃仁等果脯,口感清香鬆口、糯而不粘。門店還專門開設堂食,上午九點左右,堂食區已座無虛席,不少市民特地趕來嘗一嘗特色雞湯小餛飩和野薺菜餛飩。同時,堂食還提供各式麵點、套餐飯類和冷菜,價格較為親民。
  • 仁信老鋪:傳承「順德味」感受「順德甜」
    大良雙皮奶至今已有超過七十年的歷史,一直深受廣大「吃貨」的喜愛,而作為已有七十年歷史的「仁信老鋪」就成了「網紅打卡點」。仁信老鋪第三代傳承人嚴博韜接待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後表示,遊客吃了仁信老鋪的雙皮奶後都記住了有一個地方叫順德,有一種情懷與雙皮奶有關。
  • 女人六十:58歲退休後,她開啟了房車旅遊的第二人生
    不害怕衰老,不準備撤退,58歲的張孃坐在房車裡,開始了她退休後的第二人生。車窗外風景正好,如她所說,「55歲到65歲是一個女人的黃金十年」。汽車行駛在國道227上,海拔3000米,窗外是起伏連綿的祁連山。公路就在山間腹地的最低處。張孃坐在車裡,搖下車窗,把臉迎向山谷間的風。
  • 蘇志琦:多姿多彩的第二人生
    紅網時刻張家界5月27日訊(通訊員 萬瑛 杜瓊)人們都說,一個人到60歲後,往往會開啟新的人生。在張家界市慈利縣有這麼一位老人,他退休後把所有精力放在了關心下一代工作,把社會公益事業作為自己人生的第二追求,並且一做就是13年。他,就是蘇志琦。蘇志琦,男,78歲,中共黨員,土家族,大專文化,高級政工師職稱,縣委原副調研員。在退休生活的第二個人生裡程中,先後任縣老科協副會長、會長,縣關工委常務副主任至2017年底。
  • 延遲退休定了!70/80/90後退休年齡明確
    2、多國延遲了勞動者的法定退休年齡 近年來已有多國延遲了本國勞動者的法定退休年齡。 今年上半年,日本政府表示,正在考慮將僱員退休年齡從65歲提高到70歲,並計劃明年向國會提交相關修正案。
  • 讀書|五十歲,第二人生才剛剛開始啊
    這可不是所謂的提早退休,更不意味著財務自由,而是典型的日本大公司辭職效應:亦即主動放棄公司提供的一切保障,孤身一人走入社會的荒野……假如你記得有本反映日本現況的書《不讓生育的社會》,那就不會意外職業女性稻垣的選擇:不結婚,不生育,自力更生,進大公司,掙高薪水,買奢侈品,工作將近三十年也沒有買房,月月錢花光,仍不失某種安全感。
  • 中國鐵娘子吳儀:一生未婚,69歲裸辭高位,退休後開啟精彩人生
    二.婚姻與事業從不遷就,她退休後的精彩人生 蒸蒸日上的事業與姣好清秀的容貌 這可著實令同事們難以接受,要知道,吳儀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主動退休實在不是什麼好主意。然而吳儀卻認為自己的存在會阻礙年輕一輩人才的發展,成為他們前進路上的絆腳石。
  • 老年網紅IP的「第二人生」:熱愛嘗試、擁抱變化、提升價值,尋找...
    開篇: 隨著人均壽命不斷延長,退休生活的時長在整個人生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銀髮族將面臨著社會角色、社會關係、生活環境等多方面的更加複雜的變化。他們將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更好的開啟第二人生階段呢?
  • 如何提高退休後的養老金,記住這幾點,保證退休後比別人多領錢
    這幾天我們連續講到養老金的問題,許多老年朋友都給我發來了他們的想法和觀點,在這裡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和認可,你們的支持就是我前進的最好動力,咱們今天繼續講點乾貨知識,就是如何才能在退休後比別人多領退休金呢?這個問題關係到我們所有人,請大家一定要看完,保證會有收穫。
  • 2036年,社保基金結餘將變為0,80後未來退休後還能領到退休金嗎
    這個結論是很令人吃驚和可怖的,而且過去幾年各種各樣的研究機構,也都對80後領不到退休金,這個問題做了研討,有人說到2035年,有人說到2037年,這一份報告說到2036年,其實這不只是我國一個國家的問題,社保基金的虧空那幾乎是全球性的,主要原因就來自於三個問題。第一,人均壽命的不斷加長,第二,老齡化社會的來臨,第三,少子化的作用。
  • 棒球選手,在日本和美國大聯盟都留下了無數傳說的鈴木一朗退休了
    棒球選手,在日本和美國大聯盟都留下了無數傳說的鈴木一朗退休了
  • 一個重要選擇 改善70後的人生財富曲線
    而在老齡化社會下,最讓我們焦慮的問題之一,就是退休後的養老金收入能否滿足幸福生活的需要。據人社部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養老替代率(即勞動者退休時的養老金領與退休前工資收入的比率)僅約為45%左右,遠遠低於世界銀行建議的70%的比例,且下降趨勢仍在繼續。想要幸福的老年生活,離不開堅實的家庭資金儲備。
  • 2017年退休工資新規定:退休後能領多少養老金?
    根據國家2017年退休工資新規定,參保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養老保險繳費滿十五年以上的,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待遇。靈活就業參保人員退休年齡為男職工60歲,女職工55歲。那麼,休後能領多少養老金呢?2017年退休工資新規定:第一,從2015年開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職工和居民應當推遲1年領取養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遲2年,以此類推,到2030年實現女性65歲領取養老金。養老金。退休後能領多少養老金第二,從2020年開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職工和居民推遲6個月領取養老金,以此類推,到2030年實現男性職工和居民65歲領取養老金。
  • 「方便麵大王」康師傅掌門人二代在榮與辱「油瓶風暴」裡走上臺
    「方便麵大王」康師傅進入代際交替,掌門人魏應州退休,由二代掌舵。多年以來,魏家四兄弟合力打拼,一碗泡麵打天下,如今二代走上臺,康師傅會是什麼味兒呢?康師傅這一人事變動,意味著康師傅品牌的頂新集團創始人魏應州即將正式交棒給了第二代。頂新魏氏四兄弟臺灣頂新集團,是一個故事性很強的家族企業。創辦者魏應州、魏應交、魏應充、魏應行四兄弟,祖籍福建龍巖永定區古竹鄉黃竹煙村,魏氏四兄弟系魏氏祖先遷徙臺灣後的第五代。
  • 延遲退休引熱議!延遲退休後,有人吃虧,有人受益,你是哪類?
    很少有人不用工作,而絕大多數人工作就是為了活著,很少一部分是為了夢想,但是無論什麼樣的工作都會有個盡頭,很多人都會憧憬著自己老了之後的退休生活。其實,真正算下來,人一輩子真正自由的時間可能只有退休之後的日子了。在我們國家,規定男人60歲退休,女人55歲,這個退休年齡是很多人接受並且認可的。
  • 在日本吃鰻魚飯 去哪家吃最地道
    日本習慣在夏季節氣中的「土用丑日」吃鰻魚飯。吃鰻魚飯的習俗起源於江戶時代安永。熱天炎夏吃鰻魚能補充虛弱的體力。可以有促進食慾的作用,鰻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胺基酸,對於增強體質啊還有補腎有好處,日本的烤鰻魚飯在乎的就是燒烤的調理技術及醬汁。
  • 韓國人為什麼害怕退休?經濟壓力之外,面子也是老後不幸福的關鍵
    2018 年數據指出,國民平均壽命將突破 81 歲大關,來到 81.8 歲,許多有關機構也預測出,2030 年韓國男性和女性平均壽命將達到世界最高水平,2030 年韓國女性的平均壽命,將由 2010 年的 84 歲攀升至 90.8 歲,突破過去人類均壽 90 歲上限,除位列世界第一之外,也是人均壽命增長最快的國家;同時男性平均壽命也將由 77 歲提升至 84 歲,雙雙位居全球之冠,到時甚至可望超越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