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指南 Fusion FX7在活體成像中的應用

2021-03-01 Vilber

您是不是苦於沒有足夠的經費採購大型活體成像系統卻希望獲得理想的實驗圖像?作為公共平臺更是希望能一機多用?不妨試一試Fusion FX7 Spectra吧,我們沒有那麼遙不可及,樸實無華的FX7或許可以滿足您最想要的。

凝膠成像或Western Blot等化學發光成像對於Fusion FX7來說自然是最為專業的。除此以外,我們在動植物活體成像上還可以一展身手,不信?一起來瞧一瞧吧!

Fusion FX7 升級Spectra IR後,裝備了遠紅光LED脈衝光源:

           i.              超高的激發強度

         ii.              低背景幹擾

        iii.              與雷射光源相比,對活體組織損傷更少

        iv.              超長使用壽命

Fusion FX7 Spectra IR還可裝備我們專門的Biosthesia麻醉系統及小鼠專用控溫臺,有效保證小動物的生理環境及各項指標。

還不信?那就看看我們已有客戶的成果吧!


圖1. 藥物動力學研究

來源: Chao Feng, Guohui Sun and Zhiguo Wang et al. Transport mechanism of doxorubicin loaded chitosan based nanogels across intestinal epithelium, Eur.J.Pharm. Biopharm.(2013), http://dx.doi.org/10.1016/j.ejpb.2013.11.007


圖2. 藥物動力學研究

來源:Ming Kong,Lin Hou and Juan Wang et al. Enhanced transdermal lymphatic drug delivery ofhyaluronic acid modiifed transfersomes for tumor, Chem. Commun., 2014, DOI:10.1039/c4cc08746a

什麼?你不做動物,是研究植物的?

哈哈,沒關係,Fusion FX7一樣可以滿足您的需求!

Fusion FX7的CCD相對製冷溫度最低可達-67℃,可進行超長時間的曝光,尤其適用於Luc基因融合表達的檢測,還可進行長時間的連續拍照,從而進行植物生物節律研究等。

圖3. 菸草葉片中Luc基因表達檢測

(圖片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提供)

圖4. 轉基因水稻檢測,左側為對照,右側為處理

(圖片由韓國首爾大學提供)

除DNA & RNA凝膠成像,Western Blot等化學發光成像外,Fusion FX7 Spectra還可以進行多色螢光成像,Fusion FX7 Spectra IR 還可以進行小動物活體成像,應用於腫瘤及藥物研究、轉基因動物模型及藥物動力學研究等; 植物活體成像中,可應用於轉基因檢測、基因融合表達及生物節律研究等。

如需了解更多產品信息,歡迎關注Vilber微信公眾號或訪問Vilber官方網站www.vilber.com

相關焦點

  • 活體動物螢光成像技術原理及應用
    標記原理 活體螢光成像技術主要有三種標記方法。量子點作為一類新型的螢光標記材料,其在長時間生命活動監測及活體示蹤方面具有獨特的應用優勢。與傳統的有機螢光試劑相比較,量子點螢光比有機螢光染料的發射光強的20倍,穩定性強100倍以上,具有螢光發光光譜較窄、量子產率高、不易漂白、激發光譜寬、顏色可調,並且光化學穩定性高,不易分解等諸多優點。
  • 【直播預告】顯微活體成像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包括螢光成像技術、光聲成像技術、螢光探針的開發等多學科交叉領域的研究;以及通過顯微活體成像技術在基因表達調控與功能基因組學、活細胞成像、幹細胞與再生醫學、腫瘤學等領域應用研究等。在此背景下,顯微活體成像技術應運而生。
  • 技術乾貨 | 活體成像中螢光蛋白挑選指南
    上期文章中,我們對比了生物發光和螢光成像的不同點。隨著螢光標記技術進一步發展,螢光成像的應用範圍已經大大超過了生物發光,可以滿足大部分實驗需求。螢光成像需要對檢測的細胞或分子進行螢光標記。標記方法主要有兩種,第一種利用內源螢光信號,在細胞中表達螢光蛋白進行標記;第二種利用螢光分子對細胞、藥物或納米顆粒等分子進行標記。
  • 活體成像展示胚胎發育過程 人體臨床應用還需努力
    在胚胎的研究中,以往的研究方法也有好幾種,包括組織染色、超聲、OCT(光學相干斷層成像)、MRI(磁共振成像)等,但是細緻的觀察與觀察胚胎發育的動態過程存在一定的矛盾,以往的技術均不能在細胞水平上觀察胚胎發育的動態過程。但是,這並沒有打消科學家研究的積極性。
  • 活體生物發光成像技術應用領域問題解答
    生物發光成像和小動物CT比較,有什麼優勢? 小動物CT適合做結構成像,對所觀察標的的密度變化的敏感性很好,但是對於腫瘤細胞的活躍程度不敏感,如2005年1月JCI的一篇關於乳腺癌骨轉移的文章裡,詳細比較了小動物CT與生物發光成像在觀察骨轉移方面靈敏度的不同。
  • Pearl Imager活體成像系統——靈敏,簡單,高效的螢光成像技術
    摘要: Pearl Imager活體成像系統以其獨特的近紅外螢光優勢大大推動了螢光成像在各種生命活動、疾病過程深入認識中的應用。     隨著近幾十年在基因組、蛋白質組及代謝組學的重大突破,現代醫學正逐漸使用分子手段診斷和治療疾病,而這一過程越來越依賴於其相關的分子過程。
  • 結構光3D成像原理及應用
    結構光技術就是使用提前設計好的具有特殊結構的圖案(比如離散光斑、條紋光、編碼結構光等),然後將圖案投影到三維空間物體表面上,使用另外一個相機觀察在三維物理表面成像的畸變情況。如果結構光圖案投影在該物體表面是一個平面,那麼觀察到的成像中結構光的圖案就和投影的圖案類似,沒有變形,只是根據距離遠近產生一定的尺度變化。
  • Prime 95B應用| 活細胞成像
    Philippe Bastin的主要研究興趣是錐蟲鞭毛中的蛋白轉運過程,這些蛋白分子在細窄(300 nm)的鞭毛中以每秒2-5 μm的速度快速移動,在100 ms的曝光時間下,蛋白即使移動0.5μm都會產生拖尾痕跡,所以對其進行成像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一方面要減少曝光時間,提高時間解析度,否則無法捕捉到轉運過程;另一方面,又要達到成像要求的信噪比。
  • 軟骨延遲增強磁共振成像在關節疾病中的應用
    dGEMRIC技術在股骨頭壞死疾病中的應用股骨頭壞死是一種由於骨內循環障礙、骨細胞死亡,繼而導致股骨頭結構發生變化,引起股骨頭塌陷、髖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的疾病。靜脈注射釓噴酸葡胺,增強劑進入軟骨後成像,通過計算機軟體處理可形成直觀的釓劑分布圖像,顯示軟骨中GAG缺失的範圍及程度,結合dGEMRIC指數,間接反應壞死程度和範圍,為治療方式的選擇提供重要依據。
  • PerkinElmer收購生物活體成像公司VisEn Medical
    被收購公司是一家總部設在麻薩諸塞貝德福德的生物活體分子成像技術公司。這一收購將公司的技術和能力向下遊擴展到了由學術機構和製藥公司負責的臨床前研究,這將增強PerkinElmer的細胞成像業務。VisEn專有的螢光分子成像系統和試劑當前正應用於癌症、炎症、心血管疾病、骨骼疾病和肺部疾病等諸多研究領域。
  • 質譜成像:MALDI技術在質譜成像中的應用
    受益於較大簇離子或分子離子的應用,切片組織等生物表面也可以被分析。較大的一次離子有Aun+、Binm+、C60+等。這些離子可以使完整次級分子離子的產率更高,並且減少了分子離子碎裂。此外,這些離子的應用還可以顯著降低對表面下層分子的破壞,從而增加三維成像實驗成功的可能性。
  • 2015 高解析度成像與生物醫學應用研討會圓滿閉幕
    本次高解析度成像與生物醫學應用研討會一方面聚焦冷凍電鏡、分子成像等高解析度成像技術,但更多的在顯微成像和圖像數據分析在生物學和臨床醫學上的應用、實踐、具體研究上展開討論,旨在推廣高解析度成像技術在國內的應用,使更多的科研人員嘗試將此作為研究的重要技術手段。會議第首位嘉賓為上海交通大學Med-X研究院副院長楊國源教授,演講主題為"同步輻射血管造影在鼠腦缺血模型中的應用"。
  • 熱成像儀在設備狀態檢測中的應用
    常見的專業診斷工具中,紅外檢測儀器主要有紅外測溫儀和紅外熱成像儀。相對而言,紅外熱成像儀比紅外測溫儀在性能上有著非常突出的優勢:可測距離較長,可捕獲被測目標的整體溫度分布,快速發現高溫、低溫點,從而避免漏檢,可在拍攝的同時自動保存可見光圖像,用於後期對比,是最適合維修領域設備狀態監測與檢測的現代儀器。
  • 能譜CT在冠狀動脈成像中的應用進展
    ;②通過測量X線在物體中的吸收來成像,這種衰減能夠客觀反映X線的能量;③物體對X線的吸收通過光電效應與康普頓效應完成,二者共同決定物質的衰減曲線;③任何物質均有對應的衰減曲線,可選擇2種相應比例基物質的組合來表達一個未知物質對X線的吸收,醫學上常應用碘與水進行成像組合及物質分離,通過計算碘與水的吸收曲線特性,得出相應特定水平的單能量圖像。
  • 人臉識別雙目模組自助機應用活體檢測
    我們來講一下關於人臉識別雙目模組自助機應用活體檢測的問題。人臉識別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系統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傳統的面部識別技術具有基於可見光圖像的人臉識別,現在使用的是基於主動近紅外圖像的多光源人臉識別技術。
  • 復旦張凡團隊 在近紅外螢光壽命活體成像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這篇以《螢光壽命工程化的近紅外第二窗口納米顆粒解鎖活體多重成像》(「Lifetime engineered NIR-II nanoparticlesunlock multiplexed in vivo imaging」)為題的論文,提出將近紅外螢光壽命成像技術運用於活體多重檢測當中,有望成為一種全新的腫瘤精準診斷方法。這也是復旦大學通過交叉學科研究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 基於螢光共振能量轉移技術的活體細胞成像
    《德國應用化學》2008年47卷13期 基於螢光共振能量轉移技術的活體細胞成像
  • 高德智感出席2020生物識別論壇,聚焦紅外熱成像創新應用
    」在深圳正式舉辦,來自生物識別技術領域及上遊供應鏈相關企業,共同探討新冠疫情之下生物識別及結合紅外熱成像等相關技術的應用與未來發展。高德智感作為紅外科技企業代表受主辦方芯智訊邀請參會,市場總監金朝昊在會議現場就《紅外熱成像技術在人體識別中的應用
  • 高德智感出席2020生物識別論壇,聚焦紅外熱成像創新應用
    高德智感作為紅外科技企業代表受主辦方芯智訊邀請參會,市場總監金朝昊在會議現場就《紅外熱成像技術在人體識別中的應用》做主題演講。▲高德紅外熱成像測溫設備檢測超溫人員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高德全自動紅外熱成像測溫告警系統
  • 老藥新方法-ReS2納米粒子用於活體CT成像和光熱治療
    天津醫科大學醫學影像學院孫少凱博士、張雪寧教授課題組最近報導了老藥新用新方法-ReS2納米粒子用於活體能譜CT成像和光熱治療。能譜CT是一種先進的CT成像技術,在精準醫療中具有很高的臨床價值及應用前景。目前臨床最常用的CT對比劑——碘基對比劑的靈敏度較低,近年來飛速發展的重金屬基CT對比劑引起了很多生物安全性方面的關注。因此,發展生物相容性良好和性能優良的能譜CT對比劑具有重要科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