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實現蛹蟲草產業的發展和蛹蟲草培育的規模化,蛹蟲草的自動化、智能栽培技術應運而生,結合現代化裝備,蛹蟲草可以更加高效地進行培育和管控,這項技術目前在康能生物的培育基地中實現,是重要的蛹蟲草培育技術。
野生狀態下的蛹蟲草寄生在多種昆蟲蛹體上,通過吸收蛹體的養分得以生長,野生蛹蟲草產量稀少、成分不穩定、不可控,所以蛹蟲草野生培育的方法無法實現量產和實際應用。
後來的人工培育利用培養基替代了蛹體,這樣的培育方式使得蛹蟲草人工培育更加有效和可控,然而蛹蟲草培育並不是一項簡單的技術,需要有專門的實驗室、培育室為蟲草營造合適的生長環境,培育出成分穩定的蛹蟲草才可以加工成蛹蟲草製品。
人工培育蛹蟲草簡單介紹(僅供參考):
1、裝料和封口,選擇500毫升罐頭瓶為栽培容器,每瓶加30克大米和45毫升營養液,用聚丙烯塑料蓋加2層紙並進行封口;
2、滅菌與接種,1.5千克/平方釐米壓力下滅菌1.5小時,冷卻至20攝氏度接種;
3、接種後的瓶子在22~25攝氏度下避光培養,40天後培養基表面和內部長滿白色絨毛狀菌絲;
4、誘導子座形成,將培養瓶放入18~22攝氏度散射光培養,去掉遮蓋。待培養基表面形成原基,在塑料膜上扎數個小口,並注意對培養環境噴水,保持溼度80%以上;
5、採收,當子座長到5釐米左右,其頂點出現許多小刺時機成熟,可以採收。
我們可以看到人工培育的蛹蟲草被放置在這些底部放有培養基的罐子中,在培育室中,我們人為的製造光照、溼度、氧氣含量等等因素,定向培育出成分合適的蛹蟲草子實體。
蛹蟲草自動化、智能栽培技術是通過現代科技研發製造出的專項技術,實現這一技術意味著蛹蟲草可以定向的栽培和量產,大大促進了蛹蟲草產業的發展,目前江蘇康能生物實現了此項技術的開發,並投入使用,使得蛹蟲草質量和產量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