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Insights Meta遊戲調研公司一項報告顯示,選擇付費遊戲的消費群體與喜歡免費下載的消費群體間的差距正在縮小,10%的付費用戶也喜歡玩免費遊戲,而超過80%的有下載免費遊戲經驗的用戶,也都有過付費遊戲的經歷。
「這其實讓我們很驚訝」Insights Meta總裁Jason Anderson表示,人們一直試圖想要將遊戲市場進行更理性的「免費-付費」劃分,然而事實卻是,二者彼此「糾纏影響」程度之深令人頗感吃驚。
數字下載 遊戲市場的大趨勢
「付費下載分享的用戶規模遠比人們想像中要大」,Jason Anderson指出,在調查中他們發現,這一消費群體的增長非常明顯,且增速也很快。為了迎合這一趨勢,無論是PC還是遊戲機,商家也陸續放棄傳統的 DVD安裝方式,開始採用數字激活碼、DLC劇情擴展等方式向數字下載靠攏。
示意圖
大勢所趨,利益所使,當遊戲硬體製造商和軟體開發商真正嘗到數字下載的甜頭時,數位化遊戲市場的大門才能真正打開。但很顯然的是,越來越多的新一代用戶已經準備好迎接這次變革了——至少在購買力上如此。
付費?免費?
據悉,目前遊戲機平臺的營收約佔遊戲市場總營收的50%,PC端次之,其中來自「免費-付費」類的內置付費遊戲則貢獻了約15%的收入。與此同時,調查人員還發現,能接受移動內置付費遊戲的消費者人數,幾乎和PC端的持平,唯一不同的是,在PC端消費者只認準大型遊戲的此類模式,諸如《英雄聯盟》或是《反恐精英》,而對於移動端,消費者們的要求卻明顯放寬,更多小製作的遊戲內容也被納入進來。
至於免費下載類遊戲,Jason Anderson也有自己的看法:「如果能把控的好,做免費遊戲下載會很吸引眼球,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消費者雖然喜歡在遊戲機上下免費的遊戲,但他們的遊戲期待和體驗預期跟付費類遊戲並無差異」。換而言之,我們要免費,但遊戲體驗不能偷狗減料,不然不如不免費。
示意圖
一面是消費者的高要求,一面是開發人員上的吃緊,遊戲市場看似肥水直流,但背後的苦只有業內自己知道。「索尼和微軟雖然有自己比較穩定的團隊和渠道,但如今供遠小於需」,Jason Anderson同時也指出,如果將Facebook此類渠道引入,那麼對於整個市場來說,勢必引起「大革命」,然而,終究能由誰來引發這場變革呢?會是索尼、微軟這種傳統大佬嗎?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移動市場,永遠不要小瞧那些「資歷尚淺」的小企業。
(更多遊戲新聞請訪問葉子豬遊戲新聞中心:http://news.yzz.cn/)
[編輯:co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