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夏天,隨著新冠疫情有效控制,國家逐步恢復正常的經濟秩序,各行各業的發展正在穩步前行。Gartner在2019年10月的一項報告顯示:2020年十大技術趨勢,排名第一為超級自動化HyperAutomation技術,又稱為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 Robot Process Automation)。據報導,全球已有37%的企業已導入相關自動化技術,應用該項技術的企業數量在過去4年間成長270%。而利用智能技術的IPA(AI+RPA),在各行各業中應用增長也非常迅速。IDC統計:2019年智能自動化軟體IPA市場的規模為131億美元,預測到2023年將達到207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達到12.3%。在後疫情時代,如何讓IPA技術助力智能投研,是眾多金融科技公司和金融機構考慮的問題。
金融領域是跟大數據打交道的領域,金融領域的風險定價正可以利用數據和算法進行更高效的評估,可有效地降低金融機構的成本,同時挖掘到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幫助市場進行決策。智能投研的應用領域廣,需求場景眾多,包括信息和情報監測、風控、投資、投顧、機構數據中臺、垂直搜索、App前端、展業獲客等。智能投研對能力要求門檻高,因為涉及到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知識圖譜等先進AI技術。
司南數據服務有限公司一直致力於開發高性能、高精準的文本智能算法,以及基於文本智能的流程自動化的研發。自成立以來,公司以智能投研作為切入點,致力於提升金融投研效率和質量,讓投研更加簡單高效。司南數據公司在智能研報撰寫方面進行深入探索和實踐與創新。經過團隊持續不懈的努力,目前已經上線了創新型產品智能研報V1.0系統,填補了行業空白。產品的V2.0正在研發,預計2020年底前正式上線。目前已和國內多家券商、投資機構及財富管理機構達成了戰略合作。
司南智能報告系統,採用前沿智能數據技術,實現多類研究報告的一鍵化自動生成,可縮減金融信息和數據搜集時間96%以上,減少研報評述性文字撰寫時間90%,綜合提升研究員研報撰寫效率93%以上。司南智能研報系統幫助分析師省去大量不必要的繁雜、重複工作,從而可以把更多時間精力放在報告的核心觀點與深度分析上。目前,司南數據的智能研報產品已在多家券商研究所落地使用,大幅提高分析師撰寫研報的工作效率。可以一鍵自動生成標準化研究報告,研究員只需稍加檢查潤色即可對外發布。
司南智能報告系統為何能得到券商分析師們的青睞,有哪些優勢呢?
技術上,司南數據公司的分布式智能數據採集系統,可以大幅提高數據的採集、清洗、存儲工作的效率和可靠性。異構信息解析處理算法,保證從非結構化文本信息源中高效、準確地解析、抽取並構建結構化數據。豐富的自然語言理解算法,對於金融文本數據具備可靠的分類、抽取、生成、推薦等能力。使用知識圖譜方法對於行業價值信息,構建大規模行業圖譜,從而實現行業智能化。
團隊上,司南數據公司70%成員為技術研發人員,有專業的金融研究人員與財務人員全程參與產品與研發設計,讓產品更懂實際金融業務。核心團隊成員均為來自清華、上交大、復旦、浙大等校的碩士、博士,擁有10年以上金融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研究開發經驗,在金融數據行業內有著深厚的數據沉澱和技術積累,專業知識儲備紮實,技術轉化及工程實施能力強,產品能迅速落地。
金融領域中多源異構數據,從財經新聞、研究報告、公告年報、行業數據、政策法規、社交媒體等等,傳統手工方式處理起來繁雜、效率低、容易出錯。以司南智能數據服務平臺為基礎的司南智能研報產品,驗證了該類數據的全自動化、智能處理的可能性。該項技術未來在智慧金融領域可廣泛應用,包括智能投研、智能客服、智能投顧、智能風控、智能運營、智能監管等方面。
放眼更廣闊的領域,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將廣泛應用於新基建、產業網際網路、5G等領域商業端,為企業提供優質數據技術服務與解決方案。從國家戰略、產業升級方面看,十四五規劃強調智慧經濟、智慧製造、智慧城市。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導致人口紅利消失人力成本上升,機器人高效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AI相關技術普及,企業精細化管理IPA等等這些,都可以看到巨大的市場空間。
文本智能技術作為人機接口中重要的一項技術,未來將會變得愈加重要。司南數據公司成立2年,基於智能平臺的多個產品已在金融、建築、公安、政務等典型場景落地應用,除了智能研報產品外,另外已經落地和實施的項目包括:澳門碼頭智能管理系統、機場智能子系統、香港智慧建築項目、智慧警務項目等,未來將繼續加大在政務、公共設施、物流、醫療、教育、融媒體等領域的推廣。
司南數據公司目標是要發展成國際領先的人工智慧服務提供商,為推動產業網際網路的全面發展,促進我國軟體產業升級,培養人工智慧領域相關人才,承擔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和使命,致力於後新冠疫情時期為恢復社會經濟和發展騰飛貢獻出自己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