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清算!曾無限風光的華晨汽車長江汽車終究沒能「活著」走過2020年

2020-11-30 上遊新聞

2020年

活著

就不錯了

在這個堪稱企業生死年的最後時刻,還是有一些曾無限風光的行業企業堅持不住倒下了。

比如汽車行業。

11月16日,一條重磅消息驚到了不少人了,

華晨宣布破產,申請重組,

它的負債已經達到了1000多億,

這讓不少網友表示說,看來寶馬也救不了它。

負債高達1200億元!華晨汽車集團被申請破產重整

老牌車企華晨持續醞釀的債務危機終於爆發!

日前,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發布,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被申請破產重整,申請人為格致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案號為(2020)遼01破申27號。

據了解,格致科技是一家汽車衝壓模具研產商,主要從事汽車衝壓模具的設計、研發、製造及銷售,為全球範圍內的汽車整車廠及零部件製造商提供汽車衝壓模具的定製化服務,該公司註冊地址位於吉林省遼源市。

事實上,此前關於華晨汽車集團將進行司法重整傳聞此起彼伏。

11月3日,有媒體報導稱,遼寧省政府已與金融監管部門就華晨集團重整進行溝通,不過尚無明確重整方案,相關事宜仍在討論中,因此仍有變數。

僅僅過去了不到10天,華晨汽車集團便傳出被申請破產重整的消息。不過目前關於華晨被申請重整的具體原因和進一步進展尚未有更多的消息披露。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被申請破產重整之前,華晨汽車集團已經因負債高企、債務違約備受市場關注。

據華晨汽車集團2020年債券半年報顯示,集團總負債1328.44億元,扣除商譽和無形資產後,資產負債率為71.4%。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為326.77億元。

華晨汽車債務危機背後,是主營汽車業務困境的難言之隱,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呈現兩極化發展。

多年以來,華晨汽車集團利潤主要來源於寶馬,自主板塊獲利能力較弱。

今年上半年,華晨中國營收達14.5億元,同比下降23.85%,淨利潤為40.45億元。如果去掉從華晨寶馬得到的利潤分成,華晨中國總體虧損達3.4億元。可以說,如果沒有寶馬,華晨盈利能力堪憂。

事實上,華晨自主板塊的困局由來已久,其財報顯示,2015年至2019年五年間,華晨剔除華晨寶馬利潤分成後虧損分別達5.4億、6億、8.6億、4.2億、10.64億元,總體虧損34.84億元。

目前華晨寶馬股權調整已進入倒計時。據華晨與寶馬2018年籤署的協議顯示,2022年前,寶馬將從華晨汽車收購華晨寶馬25%的股權,屆時寶馬和華晨汽車分別持有華晨寶馬75%和25%的股份,並不再納入華晨汽車合併範圍。

換言之,屆時華晨從華晨寶馬處分得的利潤比例亦將大打折扣,在自主板塊仍深陷泥潭下,華晨中國業績或堪憂。華晨汽車有著寶馬集團的大力輸血,在2015-2019五年間,華晨寶馬5年來同期貢獻利潤共計269億元,這無疑是大大減緩了華晨集團的運營壓力。但問題在於,自身品牌車型競爭力的缺失,是很難靠著寶馬進行幫扶成長的;要想發展壯大,還得自己在產品競爭力,在產品實力上努力向上,而這些,恰恰是華晨汽車所缺失的。

新能源汽車車企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

激烈競爭之下總有出局。

今年以來,已經有多家進入了「淘汰區」。

杭州長江汽車破產清算!四年「燒掉」51億 總部廠區員工已大批離職 李嘉誠失手了?

  繼此前被調侃「燒光84億造不出量產車」的拜騰汽車曝出經營危機之後,杭州長江汽車也成為了深陷困局的最新一員。

  據報導, 近日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已進入破產清算階段。

  法院發布的裁定書內容顯示,經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調查,截至2020年7月28日,該院另有105件以長江汽車為被執行人的案件尚未履行,申請執行標的約2.66億元;以長江汽車為被告的未結訴訟案件34件,立案標的約9.45億元。長江汽車自認現對外負債本金近30億元、利息1億餘元,拖欠2019年12月以來的職工工資約4000萬元。

  另據媒體記者探訪,杭州總部廠區裡大部分員工都已離職,僅剩200多人負責乘用車生產,如今手上訂單已經「寥寥無繼」,新訂單似乎沒有進展。

  2016年,長江汽車成為繼北汽新能源之後,第二家拿到「雙資質」的車企。但沒想到,僅僅時隔四年,長江汽車就燒光了51億。如今落得如此困境,不免讓人唏噓。

  資料顯示,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06-12,法定代表人曹忠,註冊資本100,000萬元人民幣,主要經營範圍包括:製造、加工、批發、零售:客車、電車、專用汽車、汽車零部件、汽車裝飾品等。 

近日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近日發布的破產文書顯示,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被法院裁定,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這也意味著,長江汽車的造車之路即將劃上句號。

長江汽車曾一度被冠上了「李嘉誠造車」的名頭。而且,ta還是最早一批獲得「雙資質」的造車新勢力車企,可惜拿到「準生證」對於造車新勢力而言,並不意味著未來之路就會一帆風順,相反也有可能成為高速狂奔下的「爆胎釘」。

更值得一提的是,長江汽車母公司五龍電動車的背後,還有香港富豪李嘉誠撐腰。

難道李嘉誠失手了?事實上,這次長江汽車的「爆雷」,與李嘉誠的關係並沒有那麼大,為什麼這麼說呢?

2010年,李嘉誠及其控制單位開始購入中聚電池的股份,並一路減持;截至到2017年4月,李嘉誠持股11.05億股,佔比4.93%。

期間在2014年,中聚電池更名為五龍電動車(集團)有限公司,而五龍電動車就是長江汽車的母公司,由此李嘉誠與長江汽車轉了幾個彎扯上了一點關係。但扯上的這一點關係救得了長江汽車嗎?

七年了,作為最早的造車新勢力之一,

長江汽車最終還是沒能撐過這個「寒冬」,

造車汛期過去,洶湧退潮在即!

相信這不是第一家倒下的造車新勢力,

也不會是最後一家!

力帆汽車鴛鴦工廠被拆除 中國汽車版圖再無重慶摩幫

重慶地鐵三號線園博園站西側,一個龐大的地塊正在做最後的平整。這裡是力帆汽車老廠(鴛鴦工廠)所在地,早幾個月過來,還能看到巨大的挖掘機在轟鳴聲中一步步將廠房車間推平,直至場地中央高聳的塔樓被拆除。

力帆汽車鴛鴦工廠被拆除前,不少老員工趕來拍照留念。「我在力帆汽車工作了10年,對它很有感情,如果不是公司不行了,我肯定不會離開。」力帆汽車一位離職的管理層人士張山(化名)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

鴛鴦工廠的拆除在重慶汽車圈內有著標誌性的意義。2003年起,以摩託車起家的重慶力帆集團、渝安集團、東方鑫源集團和銀翔實業集團相繼進軍整車行業,憑藉草根創業的特性,黑馬一般快速地崛起,在中國汽車產業獨樹一幟。巔峰時期,四家公司年產銷規模共計達到100萬輛,創造了中國汽車行業的「重慶摩幫」現象。

但當時間推移到2018年,形勢陡然逆轉。北汽銀翔首先倒下,工廠停產、銀行抽貸、經銷商堵門討債、員工大量離職。第一財經記者前往重慶合川區北汽銀翔工廠走訪時看到,該公司車間全面閒置,不少車間裡設備均已搬空。北汽銀翔一名離職員工告訴記者,銀翔實業集團旗下一些房產都被抵債償還給供應商。

隨後力帆汽車也暴露出嚴重的債務問題,在賣地賣房自救仍無果後,力帆汽車不得不選擇破產重整。渝安集團旗下東風小康、東方鑫源集團旗下華晨鑫源也於2018年步入下滑通道。

今年前9個月,上述4家公司累計銷量約為10萬輛,「重慶摩幫」在中國汽車產業版圖中的影響力日漸消散。

「一個時代結束了。」張山表示,雖然「重慶摩幫」集體式微,但其從興盛到隕落過程中的經驗與教訓,依舊值得中國本土汽車公司借鑑和深思。

造車是高投入也是高風險的行業,在近兩年新能源熱逐漸褪去後,顯然大家對於車企由於資金鍊斷裂而退出已經見怪不怪了:

一組數據顯示,635家造車企業,目前有整車製造能力的不足30%,有量產交付能力的不足20%。

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的累計投資已超過2萬億人民幣。這2萬億,除了催生出一堆車標外,真正能在大街上跑的沒有幾家。

大浪淘沙貝殼出,烈火試煉出真金!

野蠻生長過後,新一輪的洗牌在即,新能源造車將迎來新的篇章!

信息來源:新浪財經、瀟湘晨報、快科技、第一財經、前瞻網等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發布;長江汽車破產清算
    又一造車新勢力倒下,長江汽車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近日發布的破產文書顯示,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江汽車」)被法院裁定,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 華晨破產,寶馬3系交由長城投產?弱勢一方終究會被剝奪權限
    不過,當大家都在展館忙碌之時,距廣州幾千公裡之外的瀋陽傳來了華晨集團破產重整的信息,這讓不少人措手不及並感到唏噓,這家在中國汽車工業發展歷程中留下過濃厚一筆的車企,終究還是走到了破產的地步。根據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稱,華晨集團存在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情形,具備企業破產法規定的破產原因,但同時集團具有挽救的價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所以華晨集團只是破產重整,並不是破產清算,對於這兩者,可以簡單的理解為「還有機會」和「必死無疑」,而通常大型企業所涉及的「破產」通常指的是前者。
  • 畫上句號的造車夢——2020年停擺的汽車品牌
    但真正的分化出現在2020年中國疫情控制之後。特斯拉站上市值之巔,蔚來與合肥結盟,鹹魚翻身,小鵬汽車、理想上市,從些那些追隨者再也難覓被關注的光環。於是2020年成了「瀕危」車企集中倒下的一年,疫情成了壓倒這些企業的催化劑。這一年倒下的不只有紮根未穩的新生品牌,也有沒能跟上時代步伐的老牌企業。
  • 長江汽車四年燒51億破產清算,玉柴閃耀2020內燃機展
    一汽解放經過六十餘年發展,歷經七代產品更迭,始終堅持文化引領,將企業文化理念融入到企業黨建、經營等各環節,推進企業在自主研發中奮力前行,在創新變革中跨越突破,取得了重卡銷量連續四年行業第一、中重卡銷量連續三年行業第一、單一品牌銷量連續兩年全球第一、牽引車銷量連續十四年行業絕對領先的成績,領跑中國商用車領域。
  • 總結2020年汽車圈大事件:3家國企破產、五菱被點名等等
    造車新勢力狂歡2020年稱為新能源汽車元年也不為過。根據企查查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近10年新能源汽車投融資數據報告》顯示,近十年來國內新能源汽車累計融資3841.1億,其中2020年融資額佔到了1292.1億。
  • 從華晨集團破產重整說起 盤點那些在國內高開低走的汽車企業
    年通用也破產重組過,現在也一樣好好的。當初華晨和寶馬在國內成立合資公司華晨寶馬,從此在國內生產銷售的寶馬上面都帶著華晨兩個字,迅速被國人所熟知。最為經典的還在於2002年華晨中華轎車上市銷售,以與寶馬共線生產的口號迅速在自主品牌市場佔領了一席之地。彼時的吉利汽車還在生產較為低端的美日、豪情、優利歐等。而時至今日,路面上已經甚少見到華晨中華汽車,吉利旗下的各個品牌卻已走遍大街小巷。
  • 華晨之後,東風裕隆破產,是時候跟納智捷說再見
    日前,長期「一條腿走路」的華晨集團申請破產重組,無獨有偶,有媒體稱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於近日在浙江法庭申請進入破產清算程序。這個消息並不算空穴來風,早在今年6月,就有臺灣媒體曾報導納智捷將退出大陸市場。納智捷能堅持到今天,已經很不容易了。
  • 這些車企,沒有活過2020年
    ,成為2020年第一家宣布退市的汽車企業。 雖然華晨集團被法院裁定破產重整,但是作為國企的華晨在體量和資源上仍然有一定的地位,破產重整或將為華晨集團注入新的發展希望,但是重整後自主品牌依舊面臨巨大的生存危機,「死不了,好不了」或最能反映出華晨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局面。 3.一汽夏利
  • 裁員35%還發布新車:華晨集團破產負債千億,雷諾被迫撤出中國
    華晨雷諾一名員工表示,「具體方案還沒出來,但總體目標是再裁員35%至40%的員工總數」。據悉,早在今年7月,華晨雷諾就已經啟動過裁員計劃,涉及人數400人,約佔員工總數15%。 在裁員消息傳出前一天,華晨雷諾金杯還發布了合資三年以來的首款產品「金杯獅王」,定位商用車,起售價8.49萬元。
  • 從長江汽車破產看汽車行業,長得美,做著難,自然淘汰進行中
    曾經汽車行業是很多地方爭相要做的產業,因為汽車產業,雖然利潤低,但是可以拉動周邊產業鏈和帶動作用很大,一個汽車企業,可以帶動周邊近百個配套企業誕生。而且這些企業因為開工就需要人員,所以一個汽車廠+配套企業一起,都可以帶動地方近10萬的就業崗位,對於曾經很多地方來說,這就是一個非常大的誘惑力。
  • 前途關停,華晨破產,日產、大眾分分合合,太陽照常升起!
    但空穴來風,此前日產曾表示聯盟的三家公司應該專注於各自的領域,比如雷諾聚焦歐洲、南美和北非,日產聚焦日本、北美和中國,而三菱主攻大洋洲。相比前兩者,三菱聚焦的市場份額十分有限,2019財年利潤暴跌89%,營業利潤率只有0.6%,2020財年預計虧損34億美元—— 倘若遲遲沒有利潤回報,日產出售三菱股份也只是早晚的事吧?
  • 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負債千億困局,旗下版圖涉百餘公司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日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集團)重整申請,標誌著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法院的裁定稱,華晨集團存在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情形,具備企業破產法規定的破產原因。但同時集團具有挽救的價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仰融,一手締造華晨汽車最終卻被華晨拋棄是忘恩負義還是罪有應得
    但提及他一手締造的華晨系車企應該沒有幾個不知道的,像金杯、華晨中華、華晨寶馬等車企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能經常見到或聽到的車企。他們能在國內車圈有所建樹或許都應該感謝仰融這個締造者。圖中這個長著濃眉小眼梳著大背頭的人物就是仰融,在他的身上存在著很多的謎團和爭議。有人說他是汽車界的牟其中,也有人說他是天才操盤手。
  • 實探暴風眼中的華晨汽車:合資公司運營正常,中華4S店已無實車
    「以前金杯跟中華都滿街跑,出去拉活兒總能碰到在華晨汽車上班的員工。現在我能明顯感覺到,華晨汽車大不如前了。」但是,令林翔不解的是,一個規模如此龐大的企業,為何一夕之間就走到了破產重組的邊緣。11月23日,華晨中國(01114.HK)發布公告稱,華晨汽車收到中國證監會的書面通知。根據該通知,中國證監會已就華晨汽車涉嫌違反信息披露法律法規對其展開調查。
  • 2020汽車圈十大熱門事件回顧
    NO.7夏利更名,眾泰/力帆/華晨集團破產重整其實不只是造車新勢力,傳統車企日子也不太好過。在今年8月份,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重慶力帆控股有限公司,以其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為由,申請破產重整。同時,力帆股份表示,公司存在因重整失敗而被宣告破產的風險,如果公司被宣告破產,公司將被實施破產清算。
  • 杭州青年汽車破產關聯公司「詐騙」前科...
    據人民法院公告網消息,因杭州青年汽車的破產財產已經分配完結,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一百二十條之規定,已於2019年10月21日裁定終結青年汽車破產程序。詐騙前科和破產清算案件不斷除了杭州青年汽車宣告破產,青年汽車集團及相關公司也均有詐騙前科和破產清算案件。比如,2017年2月,在新能源汽車騙補風波中,金華青年汽車製造有限公司就是被罰的7家車企之一。
  • 仰融海外起訴 凸顯華晨汽車資金困境
    華晨汽車執行董事楊茂曾是負責訴訟的關鍵人物,在他向百慕達法院提供的法律文書中提到了仰融的證據:「華博財務認為中國金融教育基金會僅受華博財務之託持有華晨汽車股,而基金會將股權出售予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新華晨),及向現主席吳小安、蘇強、洪星等發出認股權證是違反信託義務的行為。」
  • 青年汽車破產 「龐」氏騙局收場
    近日,人民法院公告網顯示,因杭州青年汽車有限公司的破產財產已經分配完結,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一百二十條之規定,已於2019年10月21日裁定終結杭州青年汽車有限公司破產程序。  據了解,杭州青年汽車有限公司用於普通破產債權清償的金額約2億元,債務清償率28.47%。
  • 東風裕隆破產清算,中石化、中石油又少了一個戰略合作夥伴
    文丨冬樹童 C東風裕隆,破產了。據臺灣媒體報導,裕隆集團旗下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在11月13日在浙江法庭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東風裕隆,或許大家還在疑惑,這是一家什麼汽車公司,也沒聽說過裕隆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