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裕隆破產清算,中石化、中石油又少了一個戰略合作夥伴

2021-01-09 蓋世汽車資訊

文丨冬樹童 C

東風裕隆,破產了。

據臺灣媒體報導,裕隆集團旗下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在11月13日在浙江法庭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東風裕隆,或許大家還在疑惑,這是一家什麼汽車公司,也沒聽說過裕隆汽車。那說到納智捷大家應該就很熟悉了。

因為油耗較高的原因,納智捷是一個帶有很多段子的品牌,比如"不是在加油就是在加油的路上"、"納智捷車主只有兩個時候高興,一是提車的時候,二是賣車的時候"、"納智捷是中石化和中石油的戰略合作夥伴"等等。

現在,東風裕隆進入破產清算,這也意味著納智捷品牌就此退出中國大陸市場,中石化和中石油將會失去一個戰略合作夥伴。

納智捷在上世紀 50 年代成立之初,曾依靠日產公司的技術支持在臺灣市場立足,於是當它來到大陸,2008年,臺灣裕隆與浙江中譽按照50∶50股比在杭州組建合資公司——納智捷(杭州)汽車有限公司。但由於當年的調控政策,該項目遲遲未能得到審批,之後隨著浙江中譽退出整車製造項目,東風和裕隆的合作再現曙光。

2010年9月,裕隆和東風在北京正式籤約,確定合資成立東風裕隆,東風集團以東風杭州汽車名義,取得納智捷(杭州)汽車公司20%股權,納智捷納入東風集團,並定位為兩岸首輛中華民族車。臺灣裕隆、浙江中譽和東風集團將分別持股50%、30%和20%。而杭州蕭山工業區的工廠也成了東風裕隆的落腳點。

算下來,東風裕隆在大陸也有整整10年時間。

納智捷大7SUV是其首款車型,起售價18.8萬,對標豐田漢蘭達,配置在2011年那個時代,坊間號稱"花20萬的錢買50萬配置",也因此吸引了首批購車潮。納智捷段子也起源於大7SUV,有車主將25L百公裡油耗寫在車尾。

剛來大陸的時候,納智捷的市場非常火熱,2009 和 2010 年,大陸車市銷量增幅分別達到了 46.1% 和 32.4%。往前數十年,2001-2010,車市平均年增長率居於 24% 的逆天高位。

2011-2015 年,納智捷的銷量從 7000 輛迅速增長到約 6 萬輛。而從2016 年開始,納智捷銷量掉頭跌至 4 萬輛,從此開始一蹶不振,2017 年跌至不足 2 萬輛、2018 年是7000 輛、2019 年只剩下不到 2000 輛,2020年加上疫情的影響,東風裕隆納智捷在大陸銷量只有兩位數,前9個月總共賣出77臺車。

大陸十年,只留下段子三千。

目前,納智捷官網早已沒有了曾經打江山的車型——大7SUV。官網上所登錄的車型,目前可查詢到的都是停產、停售狀態。

細看納智捷推出的車型,也能看出一些苗頭,比如去年12月推出的URX,居然還是國五的車型,要知道在去年5、6月份的時候,國內就已經在大面積完成從國五到國六的切換。

有消息稱,從2018年開始,納智捷在中國大陸的經銷商就已逐步將業務轉交給其他品牌經銷商。除了一些二手車市場,能夠在國內賣到納智捷的地方已經所剩無幾。

比如,2019年5月,位於上海普陀區的最後一家納智捷4S店關停,微信小程序上顯示的最近保養點在杭州;同年,北京唯一納智捷經銷商已變為廣汽三菱4S店,店內僅提供納智捷車型售後維修服務。目前,納智捷絕大多數納智捷4S店都已經改換門庭,不再銷售納智捷品牌,只負責最後的保養維修服務。

東風裕隆一位離職的高管在採訪時曾經表示,對等股比造成的話語權不統一、權力分散以及由此導致的管理內耗,是東風裕隆後續發展危機的根源所在。市場好的時候,股東雙方都有利潤,管理內耗的成本市場可以消化。但是市場一旦不好,這種內耗的負面影響就被放大。

比如東風裕隆廣為用戶詬病的油耗高和產品更新緩慢等問題之所以解決不了,是因為每次優化改善,就意味著供應商要換。究竟是用你的供應商還是我的供應商?這個錢到底該誰來掙?在這種條件下,產品更新無法快速決議和導入。

事實上,由於股東雙方的分歧,早在2017年,東風汽車就已全面撤出東風裕隆的經營管理。

有人說,納智捷是倒在鍵盤上的車企。筆者認為,除了油耗高以外,納智捷的定位現在也是一個非常尷尬的存在,剛進入大陸市場的時候,納智捷就對標合資品牌,售價頗高,但核心技術並沒有太多的積累,如果要和自主品牌競爭,納智捷起初也沒有想到要放下身段,到現在只剩下"挨打"的份。

今年以來,包括新勢力也好,傳統造車也罷,甚至是合資車企,被市場所淘汰不在少數,在車市持續負增長、博存量的形勢下,拿不出硬實力、沒有亮點支撐的納智捷破產清算也在預料當中。

據悉,裕隆集團發展重心會在與鴻海共同出資155.76億成立的合資公司上,新合資公司將計劃推動電動汽車整車研發設計、開放平臺和生態等,並將整合裕隆自主研發平臺和鴻海全球市場供應鏈系統,為全球目標客戶提供整車設計開發、零部件設計開發與生產、車輛相關技術整合等服務。

油耗的時代完了,納智捷進入了電耗的時代。

相關焦點

  • 東風裕隆進入破產程序,「油老虎」再見了
    儘管車市在逐漸回溫,但也有不少車企沒經受住疫情的影響,走向了破產的道路。近日,有媒體報導,裕隆集團旗下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在11月13日在浙江法庭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此外,有臺媒報導,裕隆汽車自主品牌納智捷汽車退出大陸市場已成定局,兩岸股東正協商退出。
  • 東風裕隆銷售公司破產清算:即便退出江湖,但江湖依舊有它的段子
    加油站VIP客戶、兩桶油重要合作夥伴、令二手車商顫抖的汽車品牌......想必每一個關注汽車圈的朋友,都或多或少聽過這些段子,而現在,停產一年多的段子製造者開始走向了末路。日前,有媒體報導,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下稱:東風裕隆銷售公司)已經在浙江法庭申請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 東風裕隆申請破產?「油老虎」納智捷退出大陸!二手車貶到白菜價
    日前,和訊汽車從相關渠道獲知,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正式在浙江法庭申請進入破產清算程序,這也意味著如今只活躍在「網絡段子」中的納智捷品牌可能就此退出中國大陸市場。寶島品牌或退出大陸市場根據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顯示,杭州中院近日已受理東風裕隆銷售公司的破產重整申請,這也意味著東風裕隆銷售公司已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 月均銷量不足10輛 東風裕隆銷售公司破產重整
    來源:中國經營報月均銷量不足10輛 東風裕隆銷售公司破產重整本報記者/張家振/武漢報導屢陷破產清算傳聞的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裕隆汽車公司」)邁出了傳聞坐實的第一步。這次的主角是「同門兄弟」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裕隆銷售公司」)。
  • 東風裕隆破產,加油站vip納智捷也該送走了
    近日,有媒體報導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於11月13日在在浙江法庭申請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可能還有不少小夥伴不知道東風裕隆汽車什麼來頭,其產品就是那個締造了無數加油站段子的納智捷汽車。
  • 華晨之後,東風裕隆破產,是時候跟納智捷說再見
    日前,長期「一條腿走路」的華晨集團申請破產重組,無獨有偶,有媒體稱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於近日在浙江法庭申請進入破產清算程序。這個消息並不算空穴來風,早在今年6月,就有臺灣媒體曾報導納智捷將退出大陸市場。納智捷能堅持到今天,已經很不容易了。
  • 東風裕隆擬將「關停退市」,油老虎~納智捷「退不足惜」
    來自我們寶島-臺灣的最新媒體消息,裕隆集團與東風已初步達成共識,裕隆旗下~納智捷品牌將正式退出大陸市場,目前雙方就東風裕隆納智捷退市細節仍在討論評估當中。 誠如是,繼「東風雷諾」之後,東風系將出現第二家合資車企~「東風裕隆」退出江湖。
  • 東風裕隆納智捷,加油,拜拜!(上)
    2020年11月13日,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在浙江法庭進入破產清算程序⑧ 納智捷,中石化和中石油戰略合作夥伴。我覺得,納智捷走到今天破產這一步,與中國最近10年移動網際網路高速發展有著非常大的關係。
  • 聽到納智捷要撤,中石油中石化哭了?
    一直在合資的裕隆,也有一個自主汽車夢。1982年8月,在合資方日產汽車的極力反對下(日產持有裕隆25%股權),裕隆汽車決定開發自主品牌汽車。這段時間,裕隆也陷入了重大危機。當初,裕隆不顧日產反對堅持研發自主品牌,導致雙方矛盾不斷,後來日產甚至不再提供新車型;此外,自主品牌的失利,耗費了裕隆大量的資金;同時,裕隆與經銷商合夥夥伴的分道揚鑣,還導致了經銷商渠道的混亂。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使裕隆汽車從1993年起,開始了持續4年的連續虧損。直到1996年日產Cefiro(風度)上市,才扭虧為盈。
  • 東風裕隆創建者吳新發申請退休 東風裕隆去留還存多少變數
    2010年12月,由東風汽車公司與臺灣裕隆集團共同合資組建,雙方各佔公司50%股份的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其公司地址位於杭州蕭山,成立後的東風裕隆主要生產銷售自有品牌「納智捷」汽車產品。彼時,作為首個中國自主品牌合作的東風裕隆,集整車研發、生產、銷售、售後服務的汽車製造企業,開啟了徵戰國內車市的序幕。
  • 東風裕隆將退出中國大陸市場?經銷商:無所謂早就斷網了
    顯然,大多數人對於納智捷只是停留在「兩桶油戰略合作夥伴」、「百公裡三個加油站」這些段子裡。真正說起品牌和產品力方面,它卻仍處於名不見經傳的狀態。這其實也是納智捷一直以來的尷尬所在。作為一家有著近70年歷史的汽車品牌,納智捷鮮有拿得出手的核心競爭力,除了外形敦實唬人外,無論用料、配置還是發動機性能等各方面的表現都很一般。
  • 東風「撤人不撤資」專注大自主 東風裕隆全面轉型業績導向
    對此消息,有東風內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東風方面派駐的管理層人員確實要退出,並返回東風集團;此後東風只作為投資方參與其中,現階段還會對東風裕隆有所支持。」6月17日,東風裕隆發布的《東風裕隆合資模式再創新,5年內打造10款新車型》公告顯示,從7月開始,東風裕隆將在人、事、財、物等方面,以及從資金到企業文化,進行重新梳理與整合。
  • 東風裕隆5月份只賣車7輛,「油老虎」納智捷退市仍無定論
    東風裕隆將是下一個東風雷諾?2010年9月,裕隆和東風在北京正式籤約,確定合資成立東風裕隆,旗下車品牌就是納智捷。這在當時算得上的風頭最強勁的公司,因為就連當時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都來信祝賀,一時間風頭無兩。
  • 廣汽吉奧和東風裕隆在杭州成立
    12月9日和14日,廣汽吉奧和東風裕隆先後在杭州掛牌成立,產品涵蓋轎車、SUV、MPV、皮卡和微型麵包車。文/張瑜廣汽吉奧主打皮卡和微型客車12月9日,廣汽集團與浙江民營企業吉奧控股合資設立的廣汽吉奧汽車有限公司在杭州掛牌。
  • 車市迎新一輪深度洗牌 東風裕隆納智捷或迎關停退場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龔夢澤裕隆汽車作為來自中國臺灣的車企,與東風成立合資公司後,曾一度成為東風大自主板塊的領頭羊。然而,隨著自主品牌升級,合資品牌價格下探,納智捷發展嚴重遇阻,2016年至今銷量連續大幅下滑,徹底淪落市場邊緣。
  • 東風裕隆吳新發:追逐華系車夢想的臺灣人
    十月中旬,東風裕隆在武漢推出了其第二款車:納智捷MASTER CEO,吳新發在會上宣布,納智捷品牌將會沿著智能汽車路線,竭力打造一個屬於兩岸華人的汽車品牌,最終讓華系車走向世界各地。事實上,作為一個有著汽車理想的人,從80年代的飛羚101到威利微客,再到今天的納智捷系列,吳新發已經在自主品牌這條路上走了30年了。
  • 納智捷5 Sedan領銜 東風裕隆全車系亮相
    作為東風裕隆首款力作,大7 SUV在安全性方面也有著出色的表現,在C-NCAP碰撞測試中,大7 SUV獲得了46.5分,被評為五星安全車型。提前實施新三包政策智慧的力量引領納智捷品牌不斷向前,東風裕隆已將風靡歐美地區40多年的延保計劃帶到中國。今後,東風裕隆納智捷的車主將在3年10萬公裡的整車質量保修基礎上,享受東風裕隆為其在售車輛推出的價值5000元「6615延長保修」服務,即針對車輛結構最核心的6大系統實行6年或15萬公裡延長保修。
  • 東風不與裕隆便,誰人還識納智捷?
    7月,東風集團就將從東風裕隆撤出其管理團隊,「撤人」不「撤資」。自此,裕隆集團將全面主導東風裕隆的管理體系。當然,這也可能只是個先兆,不少人猜測如果東風裕隆繼續要死不活萎靡不振的話,東風也許就要「撤人」又「撤資」,徹底和裕隆集團撇清關係了。那將意味著臺灣最大的汽車企業、也幾乎是臺灣唯一拿得出手的汽車企業,在大陸市場徹底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