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裕隆納智捷,加油,拜拜!(上)

2020-11-28 手機鳳凰網

2020年11月13日,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在浙江法庭進入破產清算程序,這就意味著納智捷品牌正式退出了大陸市場。

大家都知道,納智捷是中國臺灣的品牌,曾經在路上的能見度還挺高的,現在路上基本上見不到了。

但是在網絡上,這車的傳說卻非常多,當然你也可以認為那不是傳說,是段子。

下面我就來與大家分享一下,關於納智捷的那些段子。

① 曾經有人找我,讓我推薦一款小毛病少的車,我給他推薦了納智捷,後來他熱淚盈眶的跟我說:你說的太對了,這車確實沒有小毛病,全都是大毛病。

② 怎樣才能讓我的二手納智捷價值翻倍?答:加滿油。

③ 納智捷的說明書最後幾頁是什麼內容?答:各個城市的公交地鐵時刻表。

④ 納智捷的後擋風玻璃加熱好用嗎?答:好用,推車的時候手不冷。

⑤ 為什麼我的納智捷油箱總是加不滿油?答:你確定加油的時候熄火了嗎?

⑥ 納智捷車主都會高興兩次,買車那次和賣車那次。

⑦ 納智捷車主的電話一般都打不通,因為加油站不允許接電話。

⑧ 納智捷,中石化和中石油戰略合作夥伴。

我覺得,納智捷走到今天破產這一步,與中國最近10年移動網際網路高速發展有著非常大的關係。

關於納智捷的段子,剛開始只是論壇裡車主們小範圍的玩笑,結果一傳十、十傳百,就成了全國網民們耳熟能詳的老梗了。

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成了真理,到後來人人都怕買了納智捷變成周圍人的笑柄,你說這車銷量能好嗎?

那麼,納智捷當初這個笑話是怎麼來的呢?我估計沒多少人知道。

在這納智捷公司破產之際,我就算是舉手之勞,幫這家企業分析一下當年那一小波赫粉到底出自哪裡,為什麼大家偏偏就是不放過納智捷呢?

但是,在聊段子出處之前,可能更多的人想問,納智捷到底是啥車?它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沒的?

好的,我們就先介紹一下納智捷這個品牌,以及他背後的裕隆公司,不然大家聽的一頭霧水。

我相信,很多人聽說過納智捷,但並不知道背後的裕隆公司。

納智捷的車尾標都會貼著「東風裕隆」,這就跟我們常見的東風本田、東風標緻、東風雪鐵龍一樣,都是合資公司的產品。

可是,本田、標緻、雪鐵龍本身就是車標的名字,為什麼東風裕隆的車要叫納智捷呢?

這個問題,我估計沒多少人研究過,而與之有關的故事,還得從裕隆公司的背景開始說起。

咱們先把視線拉回到1899年,也就是清朝光緒二十五年。

在當時上海的一戶人家,一個小夥子正在院子裡認真的念著英文,老父親突然走過來,拍了拍他的肩膀說:你今年19歲了,老大不小的,要不要出去闖闖?

這個小夥其實早就不想待在父母身邊被天天管教,於是滿口答應,次日,他就被叔叔安排進了英商老公茂洋行當起了學徒。

聽到這裡肯定有人好奇,1899年學英文?怎麼這麼時髦啊。

這個學英文的小夥兒,就是裕隆公司第一代創始人——嚴裕棠。

嚴裕棠妥妥的是清朝富二代,1880年出生於上海,父母是江蘇吳縣人,也就是現在的蘇州,父親嚴介廷和幾個叔叔都是當時上海有名的洋行買辦,了解買辦歷史的人應該清楚,這職業絕對是悶聲發大財。

所以,老嚴一出生,家裡人就為他聘請了外籍教師,傳授語言及西方文化。

嚴裕棠進入老公茂洋行沒多久,因為頭腦靈光、好學上進,被洋行老闆皮文斯看上,拉到身邊當私人助理,幹了兩年,嚴裕棠想出來創業,家裡人說,你才21歲,還年輕,要不先安排你去家裡投資的鐵廠再磨鍊磨鍊?

於是,嚴裕棠以債權人(你可以理解為投資人)的身份進入公興鐵廠當跑街,這家公司的主要業務是修理小火輪(蒸汽機動船,咱們南京博物館就有一艘)、紡織機等,還承擔打鐵砂業務。

當時,來滬的外國輪船日益增多,修配業務繁忙,但是公興鐵廠沒有外語人才,難以攬到大單,嚴裕棠對此熟門熟路,所以他進廠之後,業務量劇增。

又過了兩年,老嚴看小嚴業務能力這麼強,於是決定自家出錢來扶持小嚴創業。

1903年,23歲的嚴裕棠自立門戶,開辦了大隆鐵工廠,主要為外國商船修理小零件,之後在家裡人的指點下,小嚴又接下了麵粉廠、扎花廠的機件修配生意,業務可以說是蒸蒸日上。

但是,到了1907年,做類似生意的小公司越來越多,利潤越來越薄,嚴裕棠決定轉行,於是就瞄準了紡織業。

當時紡織機械業務極少由本地產,都是高價由外國進口,這次轉型非常成功,獲得了英商恆豐洋行和日商內外棉公司的兩大訂單,大隆公司以這兩大國外客戶為起跳點,又拿下40多家客戶。

從此,大隆公司正式起飛。

1914年,一戰爆發,長期受到西方列強扼制的中國民族工業得以復甦,其中發展最快的就是紡織業。

大隆公司原本就是幫工廠修理機器的,現在民族工業即將崛起,他開始試製機器,為整機製造打基礎。

我覺得嚴裕棠起步的節奏,特別像豐田的創始人「豐田佐吉」,他也是以紡織機起家,之後一步一步的走向了造車這條路。

到了1922年,大隆機器廠終於試製織布機成功,並上市銷售,反響非常好。

1932年,52歲的嚴裕棠召喚自己的六子嚴慶齡從德國回來,擔任大隆機器廠的廠長,這相當於是子承父業了吧。

嚴慶齡在德國讀書,專業就是與工業生產相關,德國工業那時候不知道甩其他國家多少條街,他回國之後就開始改進生產技術,還利用德國的私人關係忽悠來倆德國工程師,大隆公司開始正式流水線生產,公司再次起飛。

正在老嚴和小嚴自我感覺良好的時候,外國資本捲土重來,又開始打壓民族機器製造業,更關鍵的是,相比之下,大隆生產的機器的確不如人家國外進口的產品,即使價格便宜,也不是別人的首選。

老嚴跟小嚴說,要不咱們也別賣機器了,咱們自己建紗廠,自製自銷,先給客戶們打個樣,小嚴說,老爸,我看行。

於是,他們就買下了蘇州蘇綸紗廠,開始織紗,1934年又買下了倒閉的上海隆茂紗廠。

由於機器都是自己家生產的,所以製造成本遠低於同行,產品性價比極高,這就搞的其他紗廠心裡不是滋味了,你這上遊廠商跑下遊來搗亂啊,但自此之後,全國各地的紗廠都開始採購大隆的機器了。

不過,買賣做大之後,肯定會讓人眼紅。

1928年和1932年,嚴裕棠兩次遭遇綁架,但都大難不死,一次是坐在黃包車裡被人攔下,逃脫中被匪徒擊傷左腿,第二次是司機開車帶老嚴出門,中途被匪徒攔下,匪徒開著車帶老嚴去了秘密地點,然後通知家人勒索50萬,這次竟然又被成功解救,真的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到了1937年,大隆公司工人已有1300多人,年利潤在20多萬。

1947年,在飽受戰火之後的中國大地上,嚴家以600根金條從國民政府手中贖回上海大隆廠。

1948年,嚴裕棠留下兒子嚴慶祥留守上海大隆廠,自己帶家人去了香港,同年,蔣介石希望嚴裕棠來小島東山再起,嚴裕棠二話不說就去了臺灣。

當時,68歲的嚴裕棠年歲已高,就由兒子嚴慶齡出面在中國臺灣開設了裕隆鐵工廠和臺元紡織廠,重操舊業,之後逐漸發展成為擁有汽車、紡織、機器、金融、科技等行業的裕隆集團,也是臺灣省的十大財團之一。

1958年,嚴裕棠病逝於臺灣,終年78歲。

今天,如果大家去上海,可以到愚園路699號逛逛,那棟西式花園老洋房,就是嚴家花園,當年嚴裕棠和他兒子嚴慶祥的故居。

時間拉回1953年,當時的嚴慶齡為了響應上頭的號召,決定在臺灣省開辦汽車工業,於是創立了裕隆機械製造公司,這應該算是臺灣省汽車工業的起源。

1956年,裕隆與美國威利斯進行技術合作,打造了公司第一臺量產車「裕隆LY-1」,這是中國臺灣史上第一輛自產的吉普車,但一開始,這車並未推給市場,而是為政府和部隊用車,直到1957年,這臺車才以裕隆汽車首款上市車型的身份,開始公開銷售。

同年,裕隆汽車又與日產汽車開始合作,以藍鳥310為原型,打造了第一款轎車「青鳥701」,日產也很聰明,想借裕隆汽車來搶佔臺灣市場。

但是,後來日產公司的人發現苗頭有些不對了,因為裕隆開始不斷擴大自己企業規模,招募培訓自己的人才,在1982年還對外正式宣布,要打造自己的自主品牌,日產汽車極力反對此做法,但為時已晚。

1986年,裕隆第一款自主研發的轎車「飛羚101」上市。

雖然這車定價高、問題也多,但是因為有著那層關係,還是接到了不少訂單,後來的「飛羚102」也開始改進了之前一代產品的諸多問題,甚至還出口了幾千臺。

1989年,裕隆集團第三代接班人嚴凱泰從美國留學歸來。

1955年出生的嚴凱泰,等於是從小就在車長裡長大的,在他的眼裡,自家的裕隆汽車曾經是中國臺灣路面上跑得最多的汽車,是臺灣本土四大車廠之首,他心裡肯定覺得裕隆汽車一定是個超級牛X的品牌,可以走出小島、走向世界。

所以,他留美歸來,開始大刀闊斧的搞改革,咱們看他提出的「質量要狠,管理要快,市場要準」這種企業經營方針,就知道這兄弟有點人浮於事的態度。

1995年,兩岸經濟交流合作走向深入,在「閩臺合作」的背景下,裕隆旗下中華汽車公司,與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公司、福州汽車廠合組為東南汽車,成為中國臺灣首家項目在核准前就進入大陸投資的汽車廠。

1996年,在臺灣省內,裕隆推出新車「Cefiro風度」,銷量也是一路飄紅,公司開始扭虧為盈,年少有為的嚴凱泰被媒體稱之為「少主中興」,開始有點飄了。

於是,1996年他又大刀闊斧的搞集團內部改革,把老將一個個都換下來,然後提拔40歲左右的年輕人到高層來負責經營管理。

嚴凱泰感覺造車似乎也沒那麼複雜,一開局就順風順水,於是野心也就更大了。

2008年前後,臺灣省本地的汽車生產能力大約60多萬輛,但是臺灣省內的新車消費已經開始趨於飽和,年銷售一路下滑到不到20萬輛,所以生產線的空置率非常高,嚴凱泰也急迫的想要走出臺灣,去外面設廠。

於是,2009年初,裕隆正式發布「LUXGEN 納智捷」品牌,2010年火速進入大陸市場。

當時對納智捷品牌的定義是「智慧科技車」,早年去過納智捷展廳的人應該知道,我們都管賣車的店叫4S店,但是納智捷叫「智能生活館」,可以說理念非常超前。

要說理念超前,納智捷最有名的一款車大7 SUV,我要著重給大家介紹一下,可以說,網上90%關於納智捷的段子都是來自於這款車,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搜一搜大7當年的廣告牌,其中有一段是車主採訪。

當年第一批入手大7的車主,其中採訪了兩位,一位說自己苦苦等待了180天,就為了入手這臺大7 SUV,還有一位說,自己來回飛了3700公裡,就為了能早點開上這款車。

我現在特別想聯繫這兩位車主,不知道他們是否還在開這臺車,如果賣了的話,當年賣車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心情?

納智捷大7上市的時候,正是國內SUV最火爆的年代。

2010年3月,上汽大眾的途觀上市,一直加價了好多年,老百姓買SUV就跟瘋了一樣,感覺不開臺SUV都不好意思跟鄰居打招呼,因此,納智捷大7在當年也有不少粉絲。

對,你沒聽錯,真的有不少粉絲。

首先,這款車的動力是2.2T,雖然馬力只有178匹,變速箱還是愛信的5AT,但是沒關係,對於很多消費者來說,排量即正義,開臺2.2T就是比其他的1.4T、1.8T更有底氣。

當然,他們更不會關心這車重達2.2噸,至於油耗嘛……當年剛上市,誰知道呢。

其次,當年這臺車的配置也是出奇的高。

如果當年只逛德系車4S店的客戶,無意間進入到納智捷的展廳,他們可能會以為自己發現了一款概念車,因為太超前了。

十年前的納智捷大7,我說出配置,估計有些你現在的車上都沒有:夜視功能、360°全景影像、車道偏離預警、手機互聯、車輛管家,除此之外,還有車載DVD功能、後排座椅躺倒,並且有車頂液晶屏,可以看電視。

大家可以在留言區告訴我,十年後的今天,這些功能,你的車上有幾個?

十年前,連倒車影像都沒有普及的時候,納智捷大7就配備360°全景影像了,當時營銷宣傳的時候,就是把全車窗戶貼上紙,然後憑藉車內的全景影像來駕駛車輛。

說到當年納智捷的意識超前,還有一件事也可以證明。

2011年的廣州車展,才到大陸1年多的新品牌納智捷,竟然亮相了電動版大7,可以說這個品牌對未來的趨勢嗅覺還是非常敏銳的。

只可惜,這車也只是亮了個相,就沒有下文了。

相關焦點

  • 東風不與裕隆便,誰人還識納智捷?
    翻翻東風裕隆近幾個月的銷量,連拖沓的東風都願意果斷撤人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就拿今年5月來說,東風裕隆總共銷量809輛,幾乎是銷量最差的汽車品牌之一,其中納智捷優6 SUV 633輛,納智捷5 Sedan 69輛,納智捷銳3 59輛,納智捷大7 MPV 44輛,納智捷大7 SUV 4輛。
  • 東風裕隆破產,加油站vip納智捷也該送走了
    近日,有媒體報導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於11月13日在在浙江法庭申請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可能還有不少小夥伴不知道東風裕隆汽車什麼來頭,其產品就是那個締造了無數加油站段子的納智捷汽車。
  • 東風裕隆創建者吳新發申請退休 東風裕隆去留還存多少變數
    2011年,納智捷首款合資車型納智捷大7 SUV的問世,不得不說這款中型SUV成就了東風裕隆的高光時刻,直到2015年,東風裕隆總共售出超過6萬臺新車,銷量達到納智捷品牌的巔峰。自2015年之後,東風裕隆銷量開始下滑,2016年東風裕隆全年銷量4.05萬輛,同比下滑32.8%,2017年東風汽車公司曾對東風裕隆採取「撤人不撤資」的措施,即撤出管理人員,雙方再計劃投資20億元用於東風裕隆納智捷品牌及產品發展。遺憾的是,東風的投資並未讓東風裕隆學會「成長」,7年的時光,或許對東風來說早已預料到了其今日的敗局。
  • 華晨之後,東風裕隆破產,是時候跟納智捷說再見
    日前,長期「一條腿走路」的華晨集團申請破產重組,無獨有偶,有媒體稱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於近日在浙江法庭申請進入破產清算程序。這個消息並不算空穴來風,早在今年6月,就有臺灣媒體曾報導納智捷將退出大陸市場。納智捷能堅持到今天,已經很不容易了。
  • 納智捷5 Sedan領銜 東風裕隆全車系亮相
    東風裕隆納智捷品牌在本次成都車展上以全新高端智慧中級轎車納智捷 5 Sedan領銜,旗下納智捷 大7 SUV、納智捷MASTER CEO 、納智捷 大7 MPV在內全系產品盛裝亮相。
  • 車市迎新一輪深度洗牌 東風裕隆納智捷或迎關停退場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從接近裕隆集團相關人士處獲悉,集團正籌劃新一輪縮減開支轉型計劃,旗下品牌納智捷將退出中國大陸市場,消息同時顯示,裕隆集團與東風汽車已達成共識,目前雙方就東風裕隆退場細節正積極洽談中。為此,記者就此事件聯繫到納智捷以及東風集團相關負責人。
  • 東風裕隆擬將「關停退市」,油老虎~納智捷「退不足惜」
    來自我們寶島-臺灣的最新媒體消息,裕隆集團與東風已初步達成共識,裕隆旗下~納智捷品牌將正式退出大陸市場,目前雙方就東風裕隆納智捷退市細節仍在討論評估當中。 誠如是,繼「東風雷諾」之後,東風系將出現第二家合資車企~「東風裕隆」退出江湖。
  • 東風裕隆申請破產?「油老虎」納智捷退出大陸!二手車貶到白菜價
    日前,和訊汽車從相關渠道獲知,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正式在浙江法庭申請進入破產清算程序,這也意味著如今只活躍在「網絡段子」中的納智捷品牌可能就此退出中國大陸市場。寶島品牌或退出大陸市場根據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顯示,杭州中院近日已受理東風裕隆銷售公司的破產重整申請,這也意味著東風裕隆銷售公司已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 東風裕隆5月份只賣車7輛,「油老虎」納智捷退市仍無定論
    運營商財經網 秦佰鈴/文「自主品牌,創新科技,後發先制,引領世界」——這是納智捷的定位,現在我們只能說,大浪淘沙,留下的是現實的骨感。東風裕隆將是下一個東風雷諾?2010年9月,裕隆和東風在北京正式籤約,確定合資成立東風裕隆,旗下車品牌就是納智捷。
  • 東風裕隆破產清算,中石化、中石油又少了一個戰略合作夥伴
    那說到納智捷大家應該就很熟悉了。因為油耗較高的原因,納智捷是一個帶有很多段子的品牌,比如"不是在加油就是在加油的路上"、"納智捷車主只有兩個時候高興,一是提車的時候,二是賣車的時候"、"納智捷是中石化和中石油的戰略合作夥伴"等等。現在,東風裕隆進入破產清算,這也意味著納智捷品牌就此退出中國大陸市場,中石化和中石油將會失去一個戰略合作夥伴。
  • 廣汽吉奧和東風裕隆在杭州成立
    納智捷SUV要不了多久,市場上就會出現兩個全新的汽車品牌,而且它們都產自杭州。12月9日和14日,廣汽吉奧和東風裕隆先後在杭州掛牌成立,產品涵蓋轎車、SUV、MPV、皮卡和微型麵包車。全新的廣汽吉奧企業品牌、形象和車型將在下周開幕的2010年廣州車展上發布。成立於1997年的廣汽集團是一個多品牌的汽車製造商,與本田、豐田、日野、菲亞特和三菱等汽車製造商擁有合作關係,其中高級轎車產銷量2007年至2009年在國內市場位列第一。吉奧的皮卡、SUV和微型客車,正好彌補了廣汽這方面的不足。新設立的廣汽吉奧,將發展成為國內領先的皮卡生產基地和微型客車生產基地。
  • 月均銷量不足10輛 東風裕隆銷售公司破產重整
    東風裕隆汽車公司回應稱,「東風裕隆銷售公司是一家空殼公司,與東風裕隆汽車公司和納智捷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是並行的關係。這只是一個工商操作。」據了解,在經歷短暫的銷量高峰後,納智捷乘用車在大陸市場的銷量迅速下滑,早在去年公司位於杭州蕭山的生產基地就已處於停頓狀態,屢陷破產關停傳聞。
  • 東風裕隆銷售公司破產清算:即便退出江湖,但江湖依舊有它的段子
    不過,根據東風汽車相關人士披露,此次破產清算的只是東風裕隆銷售公司,而擁有製造基地、生產資質等更多資產的東風裕隆並沒有破產的計劃;此外,東風裕隆也做出了回應,表示納智捷還沒有退出大陸市場,同時也表示,東風裕隆銷售公司只是一家空殼公司,以前沒有註銷,現在註銷了。雖然官方回應納智捷暫未退出,但以目前的情況,納智捷退市只是時間問題。
  • 東風裕隆將退出中國大陸市場?經銷商:無所謂早就斷網了
    果不其然,就在上周有媒體報導稱,裕隆集團正籌劃新一輪縮減開支轉型計劃,其中最受關注的一項便是與東風汽車已初步達成共識,旗下納智捷品牌將退出中國大陸市場。但截至目前,東風汽車沒有對此做出正面回應,僅表示雙方股東正在探討東風裕隆的發展,尚無更多官方信息。而「汽扯扒談」在致電東風裕隆官方進行詢問時,同樣得到了「沒有聽說此消息,目前銷售及售後工作都在正常進行」的回覆。
  • 東風裕隆進入破產程序,「油老虎」再見了
    近日,有媒體報導,裕隆集團旗下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在11月13日在浙江法庭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此外,有臺媒報導,裕隆汽車自主品牌納智捷汽車退出大陸市場已成定局,兩岸股東正協商退出。活在段子裡的品牌說到納智捷,已經有很多人不知道這是什麼品牌了,而不少人對它最深的印象或許還存在於段子裡。"
  • 東風裕隆吳新發:追逐華系車夢想的臺灣人
    不過如今,伴隨著東風裕隆納智捷在SUV市場上的異軍突起,伴隨著智能化汽車概念如智能化手機一般正演變成潮流跡象,這個來自臺灣的汽車人,也開始越來越多地引發了人們對他、以及他背後的企業的巨大興趣。「發哥本人很有性格」,這是一位汽車記者給吳新發的評價。
  • 東風裕隆全系車型尋求智能和品質突破
    作為華系車的代表,東風裕隆納智捷在成為G20峰會官方指定用車之後,不斷尋求產品在智能化和品質上的突破。而隨著2017款 SUV車型納智捷優6 在第十四屆廣州車展上正式上市,這種變化越來越被市場和消費者所體驗到。
  • 納智捷的「三宗罪」
    近日,有媒體報導,納智捷的東家裕隆集團迫於資金壓力,正籌劃縮減開支,其中的一部分就是要讓納智捷這個吞金獸退出大陸市場;十年虧損34億,就連一向拖沓的東風集團也迫不及待的表示:就退市問題雙方已達成共識。至此,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戰略合作夥伴」——納智捷離開大陸基本板上釘釘。
  • 聽到納智捷要撤,中石油中石化哭了?
    文| 暮四先生車圖騰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 ●有網友問,即將撤出中國大陸市場的納智捷是怎麼回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要了解納智捷,首先要了解裕隆。裕隆汽車的前身,是1953年嚴慶齡、吳舜文夫婦在中國臺灣創辦的「裕隆機械工廠」。
  • 納智捷的潰敗敲響了誰的警鐘?
    「在一個14億人的市場,納智捷上半年賣出零臺,你說(大陸)經濟糟糕到什麼地步。」說到納智捷,就無法忽略關於納智捷的那些梗。什麼不熄火就不能加滿油;什麼車主手冊最後一頁是公交車時刻表;什麼中石化會在車主家隔壁新建加油站等等,這些梗讓納智捷成為了與茶葉蛋和榨菜同等的網紅。納智捷是東風裕隆旗下的品牌,而裕隆品牌則是來自臺灣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