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均銷量不足10輛 東風裕隆銷售公司破產重整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經營報

月均銷量不足10輛 東風裕隆銷售公司破產重整

本報記者/張家振/武漢報導

屢陷破產清算傳聞的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裕隆汽車公司」)邁出了傳聞坐實的第一步。

這次的主角是「同門兄弟」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裕隆銷售公司」)。

據天眼查消息,近日經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裁決,東風裕隆銷售公司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申請人為北京正點未來廣告有限責任公司廣州分公司(以下簡稱「正點廣告廣州公司」)。

一時間,東風裕隆汽車公司旗下納智捷品牌就此退出大陸市場的傳言甚囂塵上。不過,這一說法隨即遭到了公司否認。「目前納智捷還沒有要退出大陸市場。」東風裕隆汽車公司回應稱,「東風裕隆銷售公司是一家空殼公司,與東風裕隆汽車公司和納智捷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是並行的關係。這只是一個工商操作。」

據了解,在經歷短暫的銷量高峰後,納智捷乘用車在大陸市場的銷量迅速下滑,早在去年公司位於杭州蕭山的生產基地就已處於停頓狀態,屢陷破產關停傳聞。乘聯會數據顯示,2019年納智捷的銷量僅為1947輛;而今年前9個月,其銷量僅為77輛,月均銷量不足10輛,已處於退市邊緣。

對於破產事件的相關細節和納智捷品牌未來發展規劃等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多次致電東風裕隆汽車公司,電話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公司」)相關負責人則告訴記者,現在只是銷售公司宣布破產了,但生產和製造環節還在,「這個公司的經營發展基本上是裕隆團隊在主導,我們這邊可以對外發布的信息很少。」

已無可供執行的財產

一則破產傳聞將沉寂已久的東風裕隆汽車公司和旗下納智捷品牌再度拉回了公眾視野。

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顯示,杭州中院近日已受理東風裕隆銷售公司的破產重整申請(案號:[2020]浙01破103號),申請人為正點廣告廣州公司。這也意味著東風裕隆銷售公司已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資料顯示,東風裕隆銷售公司由裕隆(中國)汽車投資有限公司和東風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各佔50%股權。而東風裕隆汽車公司由中國臺灣裕隆集團和東風公司共同出資設立,是海峽兩岸首個以大眾化自主品牌為定位,集整車研發、生產銷售等為一體的汽車製造企業,總部位於杭州蕭山,主要生產納智捷品牌汽車。

記者獲得的法律文書顯示,東風裕隆銷售公司和正點廣告廣州公司間的承攬合同糾紛由來已久。早在2018年12月3日,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法院就開庭審理了正點廣告廣州公司訴東風裕隆銷售公司、第三人雪芃企業營銷策劃(上海)有限公司承攬合同糾紛案。

據了解,2013年5月20日,上述三家公司籤訂《2013年東風裕隆中國區域車展CBD巡展硬體運營服務協議書——正點未來(線路二)》及相關附件,協議總價款5996837元,整體車展服務完成後,東風裕隆銷售公司累計支付費用4248528.60元。

根據德勤永華會計師事務所發出的詢證函,截至2017年5月31日,東風裕隆銷售公司帳簿記錄顯示,公司應付金額為1032114元。2019年1月28日,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法院作出[2018]浙0109民初15058號民事判決書,東風裕隆銷售公司需向正點廣告廣州公司支付款項1032114元及逾期付款損失。

但在執行過程中,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法院提供給網絡執行系統對東風裕隆銷售公司的銀行存款、不動產、車輛和工商等財產信息進行了調查,及到公司住所實地調查,均未發現東風裕隆銷售公司有可供執行的財產。2020年10月16日,正點廣告廣州公司申請東風裕隆銷售公司破產清算案在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破產法庭開庭。

對此,裕隆集團方面表示,東風裕隆銷售公司在2018年就已無實質運營,現行大陸納智捷品牌售後業務不受影響;公司進入破產程序後,東風裕隆汽車公司將協助依法配合法院辦理相關事宜。

東風公司相關負責人也表示:「股東雙方正在探討東風裕隆汽車公司的發展,目前沒有解決方案。」

退出或只是時間問題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東風裕隆銷售公司進入破產重整,納智捷品牌退出大陸市場「已成既定事實」。

據了解,納智捷品牌進入大陸市場10年來,東風裕隆汽車公司曾投放大7 SUV、大7 MPV、優6 SUV、U5 SUV、U5 EV和銳3等多款車型。2012年,公司僅憑推出的首款車型大7 SUV就取得了年銷3.1萬餘輛的成績,成為業績黑馬;2015年,納智捷品牌車型年銷量一度攀上6.03萬輛的頂峰。但此後銷量急轉而下,2016年-2019年銷量分別為4.05萬輛、1.81萬輛、9361輛和1947輛。

記者在多款汽車線上銷售平臺查詢了解到,納智捷旗下品牌車型均已停售,車主對相關車型的「吐槽」主要集中在油耗過高、車型更新慢、保值率低、售後服務跟不上等,甚至因油耗高一點兒被消費者冠以「兩桶油戰略合作夥伴」「油老虎」等名號。

據媒體報導,早在2017年初,東風公司高層赴東風裕隆汽車公司調研時就指出,產品布局不清晰、商品企劃能力弱、營銷能力不足、採購成本高,是公司發展持續走低的主要原因。

也正是在這一年,東風公司做出「撤人不撤資」的決定,即從東風裕隆汽車公司中撤出其管理團隊,但仍保留其在合資公司中的投資,並表示未來只作為合資公司的投資方參與運營,在內部管理和決策上由裕隆集團主導。

在逆境面前,東風裕隆汽車公司曾於2017年拋出「510計劃」進行自救,並推出了新SUV車型U5。根據該計劃,東風裕隆汽車公司擬在未來五年將推出包括新能源車型在內的共計10款新車型,直至2020年實現新售車型全面新能源化。

2018年11月,東風裕隆汽車公司在廣州國際車展上推出了納智捷品牌旗下首款純電動SUV——基於U5燃油版打造的納智捷U5 EV。2019年6月21日,東風裕隆汽車公司在完成納智捷 U5 EV第一階段666輛車的下線交付任務後,市場上再難尋覓該款車型的身影,目前也已全線停售。

此後,生產停滯、大幅裁員、經銷商體系分崩離析等信息接踵而來。早在2019年6月,就有媒體實地走訪東風裕隆汽車公司杭州工廠發現,工廠已經陷入停頓狀態,人員也有大量減少。

「自2018年以來,銷量由千位數下滑至十位數的表現,也說明納智捷品牌已經失去了大陸市場,退出或許只是時間問題。」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汽車分析師張翔表示,汽車「新四化」浪潮已到來,但裕隆集團和東風公司都未進一步投資推動公司去做電動化轉型,長此以往,納智捷品牌肯定會被市場淘汰。

相關焦點

  • 東風裕隆申請破產?「油老虎」納智捷退出大陸!二手車貶到白菜價
    日前,和訊汽車從相關渠道獲知,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正式在浙江法庭申請進入破產清算程序,這也意味著如今只活躍在「網絡段子」中的納智捷品牌可能就此退出中國大陸市場。寶島品牌或退出大陸市場根據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顯示,杭州中院近日已受理東風裕隆銷售公司的破產重整申請,這也意味著東風裕隆銷售公司已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 東風裕隆銷售公司破產清算:即便退出江湖,但江湖依舊有它的段子
    日前,有媒體報導,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下稱:東風裕隆銷售公司)已經在浙江法庭申請進入破產清算程序。而早在今年6月份,就有臺灣媒體報導納智捷將要退出大陸市場。不過,根據東風汽車相關人士披露,此次破產清算的只是東風裕隆銷售公司,而擁有製造基地、生產資質等更多資產的東風裕隆並沒有破產的計劃;此外,東風裕隆也做出了回應,表示納智捷還沒有退出大陸市場,同時也表示,東風裕隆銷售公司只是一家空殼公司,以前沒有註銷,現在註銷了。雖然官方回應納智捷暫未退出,但以目前的情況,納智捷退市只是時間問題。
  • 東風裕隆破產清算,中石化、中石油又少了一個戰略合作夥伴
    文丨冬樹童 C東風裕隆,破產了。據臺灣媒體報導,裕隆集團旗下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在11月13日在浙江法庭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東風裕隆,或許大家還在疑惑,這是一家什麼汽車公司,也沒聽說過裕隆汽車。
  • 東風裕隆進入破產程序,「油老虎」再見了
    據乘聯會數據顯示,10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99.2萬輛,同比增長8%,實現了連續四個月8%左右的高位增速。儘管車市在逐漸回溫,但也有不少車企沒經受住疫情的影響,走向了破產的道路。近日,有媒體報導,裕隆集團旗下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在11月13日在浙江法庭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此外,有臺媒報導,裕隆汽車自主品牌納智捷汽車退出大陸市場已成定局,兩岸股東正協商退出。
  • 東風裕隆破產,加油站vip納智捷也該送走了
    近日,有媒體報導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於11月13日在在浙江法庭申請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可能還有不少小夥伴不知道東風裕隆汽車什麼來頭,其產品就是那個締造了無數加油站段子的納智捷汽車。
  • 東風裕隆5月份只賣車7輛,「油老虎」納智捷退市仍無定論
    東風裕隆將是下一個東風雷諾?2010年9月,裕隆和東風在北京正式籤約,確定合資成立東風裕隆,旗下車品牌就是納智捷。這在當時算得上的風頭最強勁的公司,因為就連當時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都來信祝賀,一時間風頭無兩。
  • 華晨之後,東風裕隆破產,是時候跟納智捷說再見
    日前,長期「一條腿走路」的華晨集團申請破產重組,無獨有偶,有媒體稱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於近日在浙江法庭申請進入破產清算程序。這個消息並不算空穴來風,早在今年6月,就有臺灣媒體曾報導納智捷將退出大陸市場。納智捷能堅持到今天,已經很不容易了。
  • 東風裕隆創建者吳新發申請退休 東風裕隆去留還存多少變數
    現年61歲的吳新發,在其24歲時已加入裕隆集團,先後出任裕隆汽車製造公司業務部經理,菲律賓日產汽車公司總經理,裕隆日產汽車公司總經理,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等職位。如今,隨著東風裕隆納智捷吳新發的離職,讓這家進入大陸市場近10年的車企不知還剩多少變數。未能逃過「七年之癢」隨著吳新發的離職,裕隆納智捷在華的發展或更加迷茫。
  • 車市迎新一輪深度洗牌 東風裕隆納智捷或迎關停退場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龔夢澤裕隆汽車作為來自中國臺灣的車企,與東風成立合資公司後,曾一度成為東風大自主板塊的領頭羊。然而,隨著自主品牌升級,合資品牌價格下探,納智捷發展嚴重遇阻,2016年至今銷量連續大幅下滑,徹底淪落市場邊緣。
  • 東風「撤人不撤資」專注大自主 東風裕隆全面轉型業績導向
    對此消息,有東風內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東風方面派駐的管理層人員確實要退出,並返回東風集團;此後東風只作為投資方參與其中,現階段還會對東風裕隆有所支持。」6月17日,東風裕隆發布的《東風裕隆合資模式再創新,5年內打造10款新車型》公告顯示,從7月開始,東風裕隆將在人、事、財、物等方面,以及從資金到企業文化,進行重新梳理與整合。
  • 東風裕隆擬將「關停退市」,油老虎~納智捷「退不足惜」
    來自我們寶島-臺灣的最新媒體消息,裕隆集團與東風已初步達成共識,裕隆旗下~納智捷品牌將正式退出大陸市場,目前雙方就東風裕隆納智捷退市細節仍在討論評估當中。 誠如是,繼「東風雷諾」之後,東風系將出現第二家合資車企~「東風裕隆」退出江湖。
  • 東風裕隆納智捷,加油,拜拜!(上)
    日,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在浙江法庭進入破產清算程序,這就意味著納智捷品牌正式退出了大陸市場。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成了真理,到後來人人都怕買了納智捷變成周圍人的笑柄,你說這車銷量能好嗎?那麼,納智捷當初這個笑話是怎麼來的呢?我估計沒多少人知道。在這納智捷公司破產之際,我就算是舉手之勞,幫這家企業分析一下當年那一小波赫粉到底出自哪裡,為什麼大家偏偏就是不放過納智捷呢?但是,在聊段子出處之前,可能更多的人想問,納智捷到底是啥車?
  • 東風裕隆將退出中國大陸市場?經銷商:無所謂早就斷網了
    「到2015年實現年產20萬輛的目標,2020年將進入第一陣營」,這是東風裕隆成立之初為自己定下的第一個10年發展規劃。如今,十年期限已至,東風裕隆交出的卻是一張「2020年5月銷售7輛,1-5月累計銷量僅為43輛」的慘的不能再慘的成績單。這對於一家汽車製造廠商意味著什麼,答案顯而易見。
  • 東風不與裕隆便,誰人還識納智捷?
    7月,東風集團就將從東風裕隆撤出其管理團隊,「撤人」不「撤資」。自此,裕隆集團將全面主導東風裕隆的管理體系。當然,這也可能只是個先兆,不少人猜測如果東風裕隆繼續要死不活萎靡不振的話,東風也許就要「撤人」又「撤資」,徹底和裕隆集團撇清關係了。那將意味著臺灣最大的汽車企業、也幾乎是臺灣唯一拿得出手的汽車企業,在大陸市場徹底敗北。
  • 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負債千億困局,旗下版圖涉百餘公司
    華晨集團作為遼寧省屬國企,直接或間接控股、參股四家上市公司,並通過旗下上市公司華晨中國與寶馬合資成立華晨寶馬公司。有中華、金杯、華頌三個自主品牌和華晨寶馬、華晨雷諾兩個合資品牌。10月下旬,華晨集團發行的10億元私募債到期僅支付了利息,本金未能兌付,引發關注。11月13日,一位債權人依法向法院提起華晨集團破產重整申請。
  • 東風裕隆吳新發:追逐華系車夢想的臺灣人
    1987年10月底,第27屆東京國際汽車展覽會,裕隆汽車展出自行設計製造的二輛「飛羚」牌轎車,由於是首次參展,又是除了日本以外唯一參展的一家亞洲汽車公司,立刻在展會上引起了廣泛關注。初期的飛羚擁有許多差異化配備、亮麗的外形和較好的操控,頗受市場歡迎,產品還遠銷到歐洲荷蘭、中南美洲的幾個國家,甚至大陸也有幾個廠家希望引進。
  • 10月份召回車輛近80萬輛 涉及北京現代、東風裕隆等14家車企
    人民網北京10月31日電(王紫)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消息,10月份北京現代、東風裕隆、寶馬、梅賽德斯-奔馳、一汽-大眾、一汽豐田、東風本田等14家車企,共計召回汽車798950輛。
  • 曾比特斯拉還牛,如今銷量為0!中國最慘車企,被逼上絕路
    有16家企業甚至月銷量為0,其中最為傳奇的是臺灣第一車企東風裕隆,今年6月甚至傳出退出大陸。回顧納智捷的一生,自2010年東風裕隆合資公司正式成立,到2011年首款大7SUV上市,再到2015年巔峰月銷9000臺。
  • 東風日產2月賣出59,184輛 奇駿突破百萬銷量
    網上車市從日產中國官方獲悉,東風日產在2月份共售出新車59,184輛,同比增長1.8%,創下了2月最佳銷量記錄。東風日產的逆勢上揚,顯示了強大體系力所帶來的穩健發展。奇駿在中國市場保有量突破百萬依靠2月春節的優良表現,東風日產1-2月累計銷量達到159,418輛,同比上漲1.9%。
  • 工人欠薪維權 製造「水氫車」的青年汽車集團申請重整
    據上遊新聞記者獲取的2001年至2006年青年汽車集團銷售數據顯示,從2001年到2006年,青年汽車連續六年在國內同行業中獲得車輛高三等級、產值、銷售、同比增長、高檔客車經濟效益五個第一。6年時間裡全國總共銷售大型客車21059臺,其中2006年青年汽車客車銷量1250輛,實現銷售收入2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