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撤人不撤資」專注大自主 東風裕隆全面轉型業績導向

2021-01-09 每日經濟新聞
東風「撤人不撤資」專注大自主 東風裕隆全面轉型業績導向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6-22 01:11:1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陸佳麗 每經編輯 楊 翼    

每經記者 陸佳麗 每經編輯 楊 翼

近日,有關東風將對東風裕隆做出「撤人不撤資」的消息不脛而走,將這家近年來頗為低調的企業,推上了風口浪尖。

對此消息,有東風內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東風方面派駐的管理層人員確實要退出,並返回東風集團;此後東風只作為投資方參與其中,現階段還會對東風裕隆有所支持。」

6月17日,東風裕隆發布的《東風裕隆合資模式再創新,5年內打造10款新車型》公告顯示,從7月開始,東風裕隆將在人、事、財、物等方面,以及從資金到企業文化,進行重新梳理與整合。

而就在上周,東風汽車發公告稱擬轉讓鄭州日產51%的股權;此前,東風還進行了一系列涉及到合資和自主板塊的人事調整。業內有分析認為,此次變動背後反映的是,東風汽車公司董事長竺延風在動刀「大自主」板塊,在東風汽車的規劃中,未來將對當前的6個自主乘用車板塊進行取捨。

「東風裕隆亟須改革,但東風撤出管理團隊恐怕不是一個利好信息。」一位汽車行業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直言,在技術支持、採購成本談判與渠道建立等方面,缺乏東風汽車背書的東風裕隆,未來發展恐將遇到不少難題。

與經營業績欠佳有關?

「其實,此前在東風『大自主』戰略中,東風裕隆地位不太高。」上述汽車行業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直言,「所以說,東風的管理團隊撤離釋放的不是一個好信號,近年來,東風裕隆不斷下滑的業績,或是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的數據顯示,去年,東風裕隆銷量達4.05萬輛,同比下滑32.8%,未完成7萬輛的銷量目標;今年前5個月,東風裕隆累計銷量不到7500輛,同比下滑60.33%,其中最重要的銷量支撐全新優6僅銷售5116輛,同比下滑68.3%,月均銷量已下滑至千輛左右。

而這家定位於中高端的合資車企也曾創造過輝煌。2010年,東風裕隆正式成立,2011年迎來首款車型——納智捷大7 SUV上市;此後在SUV熱潮下,2012年憑藉此一款車型,東風裕隆的年銷量達3.1萬輛。

此後,東風裕隆雖連續推出MPV與轎車等車型,但因未抓住SUV機遇,加上稍顯弱勢的品牌與產品競爭力,東風裕隆被快速邊緣化。

調整還涉及渠道、產品和技術

記者了解到,在東風公司相關人員退出後,未來,東風裕隆的事務將由臺灣裕隆集團主導。

上述東風裕隆公告指出,「東風汽車公司與臺灣裕隆集團,為使合資合作的關係與發展進一步加深,雙方將注入更多資源,在產品平臺共享、資源整合利用上加強合作。同時為提升管理效率,對管理階層簡化,精減組織、減少層級,提升企業效能,啟用職業經理人團隊,落實人才市場化,並建立『業績導向』的績效考評體系。」

「職業經理人不是靈丹妙藥,可能對於短期業績提升有幫助,但可能他們缺乏對企業長期發展的關注。在東風裕隆現有的情況下,職業經理人不一定能讓東風裕隆重回上升通道。」上述汽車行業分析師表示,在其看來,導致東風裕隆銷量低迷的主要原因還是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調整不僅涉及人事變動,還涉及渠道、產品和技術等方面。

上述東風裕隆公告指出,在渠道上,為更進一步將網絡下沉至4~6線空白城市,提出創新渠道經營模式,其中包括鼓勵開設創業店、優化一級館建店規模、規範多品牌經營模式等方面;在產品技術革新上,東風裕隆提出「510計劃」,即每年將至少投放1款全新車型,2022年前,投放至少10款全新車型。

「因為沒有太強的技術與品牌積累,東風裕隆若想回歸主流,還是要依靠東風集團的體系優勢。接下來,東風集團能否繼續在產品研發、渠道建設和供應鏈採購上提供支持,對東風裕隆未來走向至關重要。」上述汽車行業分析師認為。

據悉,本周內,東風汽車或將針對此事發布更詳細的公告。

相關焦點

  • 東風不與裕隆便,誰人還識納智捷?
    7月,東風集團就將從東風裕隆撤出其管理團隊,「撤人」不「撤資」。自此,裕隆集團將全面主導東風裕隆的管理體系。當然,這也可能只是個先兆,不少人猜測如果東風裕隆繼續要死不活萎靡不振的話,東風也許就要「撤人」又「撤資」,徹底和裕隆集團撇清關係了。那將意味著臺灣最大的汽車企業、也幾乎是臺灣唯一拿得出手的汽車企業,在大陸市場徹底敗北。
  • 東風裕隆創建者吳新發申請退休 東風裕隆去留還存多少變數
    2010年12月,由東風汽車公司與臺灣裕隆集團共同合資組建,雙方各佔公司50%股份的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其公司地址位於杭州蕭山,成立後的東風裕隆主要生產銷售自有品牌「納智捷」汽車產品。彼時,作為首個中國自主品牌合作的東風裕隆,集整車研發、生產、銷售、售後服務的汽車製造企業,開啟了徵戰國內車市的序幕。
  • 車市迎新一輪深度洗牌 東風裕隆納智捷或迎關停退場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龔夢澤裕隆汽車作為來自中國臺灣的車企,與東風成立合資公司後,曾一度成為東風大自主板塊的領頭羊。然而,隨著自主品牌升級,合資品牌價格下探,納智捷發展嚴重遇阻,2016年至今銷量連續大幅下滑,徹底淪落市場邊緣。
  • 月均銷量不足10輛 東風裕隆銷售公司破產重整
    資料顯示,東風裕隆銷售公司由裕隆(中國)汽車投資有限公司和東風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各佔50%股權。而東風裕隆汽車公司由中國臺灣裕隆集團和東風公司共同出資設立,是海峽兩岸首個以大眾化自主品牌為定位,集整車研發、生產銷售等為一體的汽車製造企業,總部位於杭州蕭山,主要生產納智捷品牌汽車。記者獲得的法律文書顯示,東風裕隆銷售公司和正點廣告廣州公司間的承攬合同糾紛由來已久。
  • 東風裕隆將退出中國大陸市場?經銷商:無所謂早就斷網了
    果不其然,就在上周有媒體報導稱,裕隆集團正籌劃新一輪縮減開支轉型計劃,其中最受關注的一項便是與東風汽車已初步達成共識,旗下納智捷品牌將退出中國大陸市場。但截至目前,東風汽車沒有對此做出正面回應,僅表示雙方股東正在探討東風裕隆的發展,尚無更多官方信息。而「汽扯扒談」在致電東風裕隆官方進行詢問時,同樣得到了「沒有聽說此消息,目前銷售及售後工作都在正常進行」的回覆。
  • 東風裕隆吳新發:追逐華系車夢想的臺灣人
    十月中旬,東風裕隆在武漢推出了其第二款車:納智捷MASTER CEO,吳新發在會上宣布,納智捷品牌將會沿著智能汽車路線,竭力打造一個屬於兩岸華人的汽車品牌,最終讓華系車走向世界各地。事實上,作為一個有著汽車理想的人,從80年代的飛羚101到威利微客,再到今天的納智捷系列,吳新發已經在自主品牌這條路上走了30年了。
  • 東風裕隆5月份只賣車7輛,「油老虎」納智捷退市仍無定論
    運營商財經網 秦佰鈴/文「自主品牌,創新科技,後發先制,引領世界」——這是納智捷的定位,現在我們只能說,大浪淘沙,留下的是現實的骨感。東風裕隆將是下一個東風雷諾?2010年9月,裕隆和東風在北京正式籤約,確定合資成立東風裕隆,旗下車品牌就是納智捷。
  • 東風裕隆破產清算,中石化、中石油又少了一個戰略合作夥伴
    但由於當年的調控政策,該項目遲遲未能得到審批,之後隨著浙江中譽退出整車製造項目,東風和裕隆的合作再現曙光。2010年9月,裕隆和東風在北京正式籤約,確定合資成立東風裕隆,東風集團以東風杭州汽車名義,取得納智捷(杭州)汽車公司20%股權,納智捷納入東風集團,並定位為兩岸首輛中華民族車。臺灣裕隆、浙江中譽和東風集團將分別持股50%、30%和20%。
  • 東風裕隆擬將「關停退市」,油老虎~納智捷「退不足惜」
    疫情之下,無論是「乘風破浪」的兄弟們,還是「興風作浪」的姐姐們,無數人都明白了自己是前浪還是後浪,生命誠可貴,活著真是好。 中國車市,半年將至,一地雞毛,很多車企撐不住了。 來自我們寶島-臺灣的最新媒體消息,裕隆集團與東風已初步達成共識,裕隆旗下~納智捷品牌將正式退出大陸市場,目前雙方就東風裕隆納智捷退市細節仍在討論評估當中。
  • 東風裕隆申請破產?「油老虎」納智捷退出大陸!二手車貶到白菜價
    東風裕隆汽車公司回應稱,「東風裕隆銷售公司是一家空殼公司,與東風裕隆汽車公司和納智捷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是並行的關係。這只是一個工商操作。」當年,為了改變外國品牌在中國臺灣地區獨大的局面,臺灣裕隆汽車公司累積30年汽車研發經驗,引進全球最先進的關鍵技術,創立「納智捷」品牌。
  • 華晨之後,東風裕隆破產,是時候跟納智捷說再見
    日前,長期「一條腿走路」的華晨集團申請破產重組,無獨有偶,有媒體稱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於近日在浙江法庭申請進入破產清算程序。這個消息並不算空穴來風,早在今年6月,就有臺灣媒體曾報導納智捷將退出大陸市場。納智捷能堅持到今天,已經很不容易了。
  • 東風裕隆納智捷,加油,拜拜!(上)
    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成了真理,到後來人人都怕買了納智捷變成周圍人的笑柄,你說這車銷量能好嗎?那麼,納智捷當初這個笑話是怎麼來的呢?我估計沒多少人知道。在這納智捷公司破產之際,我就算是舉手之勞,幫這家企業分析一下當年那一小波赫粉到底出自哪裡,為什麼大家偏偏就是不放過納智捷呢?但是,在聊段子出處之前,可能更多的人想問,納智捷到底是啥車?
  • 東風裕隆破產,加油站vip納智捷也該送走了
    近日,有媒體報導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於11月13日在在浙江法庭申請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可能還有不少小夥伴不知道東風裕隆汽車什麼來頭,其產品就是那個締造了無數加油站段子的納智捷汽車。
  • 廣汽吉奧和東風裕隆在杭州成立
    納智捷SUV要不了多久,市場上就會出現兩個全新的汽車品牌,而且它們都產自杭州。12月9日和14日,廣汽吉奧和東風裕隆先後在杭州掛牌成立,產品涵蓋轎車、SUV、MPV、皮卡和微型麵包車。東風裕隆新車納智捷SUV比漢蘭達還大作為ECFA籤訂後兩岸合作的首個大型經濟項目,12月14日,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在杭州正式成立。東風裕隆將打造高端華系品牌納智捷(LUXGEN),首款新車納智捷SUV將於明年年中上市。
  • 東風裕隆進入破產程序,「油老虎」再見了
    近日,有媒體報導,裕隆集團旗下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在11月13日在浙江法庭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此外,有臺媒報導,裕隆汽車自主品牌納智捷汽車退出大陸市場已成定局,兩岸股東正協商退出。活在段子裡的品牌說到納智捷,已經有很多人不知道這是什麼品牌了,而不少人對它最深的印象或許還存在於段子裡。"
  • 東風裕隆銷售公司破產清算:即便退出江湖,但江湖依舊有它的段子
    不過,根據東風汽車相關人士披露,此次破產清算的只是東風裕隆銷售公司,而擁有製造基地、生產資質等更多資產的東風裕隆並沒有破產的計劃;此外,東風裕隆也做出了回應,表示納智捷還沒有退出大陸市場,同時也表示,東風裕隆銷售公司只是一家空殼公司,以前沒有註銷,現在註銷了。雖然官方回應納智捷暫未退出,但以目前的情況,納智捷退市只是時間問題。
  • 納智捷5 Sedan領銜 東風裕隆全車系亮相
    作為中國四大車展之一,時值年中的成都車展成為了各大汽車廠商展現發展成果、總結上半年市場成績的舞臺。東風裕隆納智捷品牌,在本次成都車展上以全新高端智慧中級轎車納智捷 5 Sedan領銜,旗下納智捷大7 SUV、納智捷MASTER CEO 、納智捷 大7 MPV在內全系產品盛裝亮相。
  • 東風裕隆全系車型尋求智能和品質突破
    作為華系車的代表,東風裕隆納智捷在成為G20峰會官方指定用車之後,不斷尋求產品在智能化和品質上的突破。而隨著2017款 SUV車型納智捷優6 在第十四屆廣州車展上正式上市,這種變化越來越被市場和消費者所體驗到。
  • 聽到納智捷要撤,中石油中石化哭了?
    1986年10月,裕隆推出臺灣省第一輛自主設計製造的小轎車「飛羚101」,轟動全省。2012年,大7 SUV銷售3.11萬輛。這也使東風裕隆在成立第二年便開始盈利,成為東風集團成長最快的板塊之一。2013年,東風裕隆上市了兩款新車——大7 MPV和緊湊型轎車納5,不過東風裕隆的整體銷量卻並沒有太大變化,依舊是3萬輛出頭。
  • 造型前衛性能優越,來自臺灣的裕隆也曾遠銷歐洲
    從代工轉型自主研發,裕隆是如何走來的上世紀50年代就起步造車的裕隆,曾經創下不少成績:1955年,裕隆造出第一臺自主發動機,排量2.2升,最大可輸出75馬力,當年即使在全世界範圍來看,也是很不錯的數據;1956年裕隆與美國威利斯合作,以威利斯M-38為原型製造出吉普車L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