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前衛性能優越,來自臺灣的裕隆也曾遠銷歐洲

2020-11-28 易車網

說車之前,先來聽首歌——

https://v.qq.com/x/page/z0535heocd3.html

沒錯,這首曾經在1989年央視春晚上唱響的歌曲《跟著感覺走》,曾經作為裕隆飛羚101電視廣告曲出現。

說到裕隆汽車,大家比較熟悉的肯定是這家來自寶島臺灣的車企與東風的合資品牌:納智捷。這個品牌一度銷量不錯,其車型設計頗有亮點。原來,它在過去就有著非常不錯的汽車造型設計。

從代工轉型自主研發,裕隆是如何走來的

上世紀50年代就起步造車的裕隆,曾經創下不少成績:1955年,裕隆造出第一臺自主發動機,排量2.2升,最大可輸出75馬力,當年即使在全世界範圍來看,也是很不錯的數據;1956年裕隆與美國威利斯合作,以威利斯M-38為原型製造出吉普車LY-1。

1957年,還在蹣跚學步的裕隆和日產汽車籤訂了技術合作合約,此後生產了多款以日產車型為原型的轎車,裕隆汽車公司成為日產汽車在全球最重要的合作夥伴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羽翼頗豐的東風日產,裕隆也可謂是促成雙方合作的「媒人」。

▲裕隆汽車與日產合作後的首款車型——青鳥YLN-701

裕隆飛羚101的故事,是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的。那個時候,中國臺灣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迅速實現了經濟的騰飛,一躍成為全亞洲發達富裕的地區。

當年,在面積僅3.6萬平方公裡、2300多萬人口的臺灣島上,汽車廠達到13家之多,這些廠家不約而同的採用授權生產的形式,比如以生產日產品牌車型的裕隆;生產三菱車型的中華汽車;以及引進福特車型的六和、生產豐田車型的國瑞汽車等。伴隨著經濟的騰飛,臺灣地區歷史上新車銷量也曾達到過56萬輛。

然而,代工、貼牌都畢竟不是一條長久的道路。裕隆汽車自然也認識到了這一點,1982年8月,裕隆汽車設立了工程中心,在此進行汽車開發設計和實驗研發等工作。同年,裕隆汽車時任董事長吳舜文,在股東日產汽車的極力反對下(日產持股裕隆25%股權),毅然決然的要推出自己的自主品牌,極具魄力地拿出了裕隆三分之一的資產用於研發自主車。

曇花一現的飛羚101

1986年10月25日,第一部裕隆自主設計製造的汽車——飛羚101首次亮相。新車在發布兩天內,參觀人數就已超過8萬人,此後飛羚101更是參加了第27屆的日本東京車展。

即使用現在的眼光來看,飛羚101的設計仍然顯得並不過時,毫不誇張地說,與同時期的車型相比要新潮不少——30年前,這款車就開創性地使用了蜂巢式尾燈與五星式鋁合金輪圈,展現出獨特的原創性與前瞻性。

從這張當年的宣傳冊上可以看出,飛羚101對標的車型是捷達

但是不得不承認,飛羚101仍然並非100%原創的車型。在開發中,它借鑑了裕隆當時正在生產的日產Stanza車型,並以此為基礎。除了外觀和電子系統的修改,裕隆汽車還把Stanza較柔軟的日式懸掛取向調教成偏向歐洲的硬朗風格。

▲原型車日產Stanza

飛羚101有5門三廂和5門掀背兩種車型,車身長寬高4455mm、1680mm、1375mm/1380mm,軸距為2470mm,驅動方式為前置前驅,發動機採用了兩款日產發動機,變速箱採用了5速手動/3速自動兩種變速箱。1.6排量的發動機最大可輸出88馬力,搭載1.8升97馬力發動機的飛羚0~100km/h加速需費時11.8秒。最高時速為180-190km/h,引擎為雙化油器的機械供油泵,後懸為當時流行的拖曳臂獨立懸掛。

根據當年在英國測試的數據,飛羚101的風阻係數只有0.33,而在1987年7月上市的掀背車型更低達0.29,甚至直逼當年量產車的世界紀錄。

與日產原型車相比,飛羚101最大的改動在電子系統。該車的一些配置,即使今天看來也相當先進。以最豪華的GTS車型為例:四門電動車窗、中控門鎖、鋁合金輪轂、定速巡航、行車電腦、後排空調出風口、液晶儀表、六喇叭音響系統等都是標準配備。

飛羚101甚至還具備如今也並不普及的HUD抬頭顯示,安裝在車頂的多功能車況電腦系統,更是帶著上世紀80年代科幻電影的視覺風格,具有防盜、車況自檢等強大功能。飛羚101總共銷售出1萬多輛,在當時可以說相當不錯。

▲當年高大上的飛羚廣告

1989年,裕隆又推出了改款車型飛羚102。改款車型動力系統維持不變。外觀上飛羚102重新設計了前水箱格柵和頭燈,添加了改善方向過重的轉向助力,剎車系統也改為四輪碟剎。但尾部的蜂窩尾燈簡配為普通樣式,液晶儀表也改為普通的機械儀表,動力系統維持不變。添加了改善方向過重的轉向助力,剎車系統也改為四輪碟剎,懸掛系統也調校成偏舒適的風格。

飛羚102在參加東京車展時接下了荷蘭的5000輛訂單,要知道,這款車在荷蘭的售價相當於如今25000歐元,甚至比豐田凱美瑞、日產藍鳥等車型還貴。如此這樣仍然能夠外銷荷蘭,足可見這輛車有其獨到之處。時至今日,飛羚101/102的維基百科詞條,仍然有荷蘭文詞條,可見其影響力。

▲維基百科荷蘭文「裕隆飛羚」頁面

不得不說的是,裕隆在營銷層面其實功力相當深厚。文章開頭的電視廣告,不僅直接在當年的熱門歌曲中巧妙植入飛羚車型,更是直接和這首歌曲的MV同步拍攝。有心的朋友可以找一下《跟著感覺走》的原版MV,其中就有歌手蘇芮駕駛飛羚101的鏡頭。

此後的故事大家或許都知道了。2000年,裕隆汽車與東風汽車共同組建風神汽車公司,裕隆佔股25%,主要生產擁有日產技術的風神藍鳥,並在兩年後催生了東風日產;2008年6月,裕隆汽車成立了納智捷汽車公司,研發和銷售新的自主品牌「LUXGEN」;2009年,LUXGEN正式登陸內地。

正像前面提到的,裕隆其實在營銷上頗有心得,遠有「跟著Feeling(飛羚)走」的植入;近有周杰倫為納智捷品牌的成功代言。

納智捷車型上市初期以時尚的外觀和高配置搶佔到一定的市場,HUD抬頭顯示、全景攝像頭、9英寸中控大屏、液晶數顯儀表等,這些都是納智捷引以為傲的資本,讓人見識到東風裕隆的設計實力。

今年4月的上海車展上,東風裕隆不僅推出了其搭載PSA與寶馬共同開發的1.6TGDI發動機的全新優6,還展出了其將於今年下半年推出市場的優5。根據計劃,東風裕隆還將於2018~2019年間陸續推出包括SUV和MPV車型在內的4款全新車型,其中首先推出的將是一款7座的SUV產品。

飛羚101/102,在上世紀80年代就能遠銷歐洲,足以見識裕隆汽車產品設計與營銷實力。據了解裕隆汽車將在近期投資20億以加大其在國內市場的布局,一系列全新車型將在未來陸續導入,其後續表現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臺灣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罹癌病逝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嚴凱泰是「臺灣汽車工業之父」嚴慶齡的獨子,1989年返回臺灣接手裕隆汽車的經營,1995年在老臣的支持下,實施「遷都三義,廠辦合一」,接著以一款Cefiro讓裕隆汽車由虧轉盈生,獲得「少主中興」美譽,2007年7月13日接手擔任裕隆集團董事長至今。 [詳細]
  • 東風裕隆吳新發:追逐華系車夢想的臺灣人
    不過如今,伴隨著東風裕隆納智捷在SUV市場上的異軍突起,伴隨著智能化汽車概念如智能化手機一般正演變成潮流跡象,這個來自臺灣的汽車人,也開始越來越多地引發了人們對他、以及他背後的企業的巨大興趣。「發哥本人很有性格」,這是一位汽車記者給吳新發的評價。
  • 裕隆的飛羚三部曲
    光是1969年,裕隆就成立了兩家零部件公司,生產汽車玻璃、安全帶的裕盛工業公司;生產汽車座椅,彈簧的友聯車材公司。1970年, 裕隆成立了三光齒輪製造公司,生產汽車後軸,傳動軸。同年,裕隆還啟用了臺灣第一套大型電鍍漆設備。1978年,裕器工業公司成立了,公司主要生產汽車儀表和保險槓。
  • 寶島臺灣8月汽車總銷量1.4萬,看油老虎裕隆在臺灣排老幾?
    看到我們祖國臺灣省8月份的汽車銷量,小編想說還不如我們新疆、青海的汽車銷量大,畢竟臺灣市場太小,但出口能力較強,而且大部分是與日系的合資汽車廠,比如裕隆就是與日產合資;中華與三菱合資;基本沒有屬於自己的汽車工業。
  • 華晨之後,東風裕隆破產,是時候跟納智捷說再見
    日前,長期「一條腿走路」的華晨集團申請破產重組,無獨有偶,有媒體稱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於近日在浙江法庭申請進入破產清算程序。這個消息並不算空穴來風,早在今年6月,就有臺灣媒體曾報導納智捷將退出大陸市場。納智捷能堅持到今天,已經很不容易了。
  • 東風裕隆創建者吳新發申請退休 東風裕隆去留還存多少變數
    現年61歲的吳新發,在其24歲時已加入裕隆集團,先後出任裕隆汽車製造公司業務部經理,菲律賓日產汽車公司總經理,裕隆日產汽車公司總經理,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等職位。如今,隨著東風裕隆納智捷吳新發的離職,讓這家進入大陸市場近10年的車企不知還剩多少變數。未能逃過「七年之癢」隨著吳新發的離職,裕隆納智捷在華的發展或更加迷茫。
  • 東風裕隆納智捷,加油,拜拜!(上)
    1948年,嚴裕棠留下兒子嚴慶祥留守上海大隆廠,自己帶家人去了香港,同年,蔣介石希望嚴裕棠來小島東山再起,嚴裕棠二話不說就去了臺灣。當時,68歲的嚴裕棠年歲已高,就由兒子嚴慶齡出面在中國臺灣開設了裕隆鐵工廠和臺元紡織廠,重操舊業,之後逐漸發展成為擁有汽車、紡織、機器、金融、科技等行業的裕隆集團,也是臺灣省的十大財團之一。
  • 東風裕隆申請破產?「油老虎」納智捷退出大陸!二手車貶到白菜價
    日前,和訊汽車從相關渠道獲知,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正式在浙江法庭申請進入破產清算程序,這也意味著如今只活躍在「網絡段子」中的納智捷品牌可能就此退出中國大陸市場。寶島品牌或退出大陸市場根據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顯示,杭州中院近日已受理東風裕隆銷售公司的破產重整申請,這也意味著東風裕隆銷售公司已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 新型能源前衛者:特斯拉
    特斯拉最初創造來自於矽谷的團隊,他們以不一樣的理念打造汽車,當時經常被認為一個矽谷小孩子竟然想試圖抗衡底特律猛男的故事。馬丁.艾伯哈德想試圖轉變對於環境的衝擊,並且迫切想做出改變,於是,他就設想將新型能源相與汽車相互融合,這符合現代發展的潮流趨勢,適合有環保意識和社會能力的人士!!!車標每一輛屬於自己的汽車都有他的車標和含義,當然,特斯拉也不例外。
  • 東風裕隆5月份只賣車7輛,「油老虎」納智捷退市仍無定論
    東風裕隆將是下一個東風雷諾?2010年9月,裕隆和東風在北京正式籤約,確定合資成立東風裕隆,旗下車品牌就是納智捷。這在當時算得上的風頭最強勁的公司,因為就連當時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都來信祝賀,一時間風頭無兩。
  • 東風裕隆破產清算,中石化、中石油又少了一個戰略合作夥伴
    文丨冬樹童 C東風裕隆,破產了。據臺灣媒體報導,裕隆集團旗下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在11月13日在浙江法庭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東風裕隆,或許大家還在疑惑,這是一家什麼汽車公司,也沒聽說過裕隆汽車。
  • 東風不與裕隆便,誰人還識納智捷?
    7月,東風集團就將從東風裕隆撤出其管理團隊,「撤人」不「撤資」。自此,裕隆集團將全面主導東風裕隆的管理體系。當然,這也可能只是個先兆,不少人猜測如果東風裕隆繼續要死不活萎靡不振的話,東風也許就要「撤人」又「撤資」,徹底和裕隆集團撇清關係了。那將意味著臺灣最大的汽車企業、也幾乎是臺灣唯一拿得出手的汽車企業,在大陸市場徹底敗北。
  • 東風裕隆擬將「關停退市」,油老虎~納智捷「退不足惜」
    來自我們寶島-臺灣的最新媒體消息,裕隆集團與東風已初步達成共識,裕隆旗下~納智捷品牌將正式退出大陸市場,目前雙方就東風裕隆納智捷退市細節仍在討論評估當中。 誠如是,繼「東風雷諾」之後,東風系將出現第二家合資車企~「東風裕隆」退出江湖。
  • 臺灣豪門巨子昨日去世,他的一生比道明寺還精彩
    裕隆集團在12月4日發聲明證實了其離世的消息,同時表示,家屬將遵照嚴凱泰生前遺願:不發訃聞、不辦公祭、不設靈堂、懇辭花禮、敬辭來自各界的致意。 他去世前一周,有人到臺中一間遺體冷凍公司訂購了一組約5萬新臺幣左右的冰櫃,看到電視上的訃聞,冰櫃店員工才知道那是為嚴凱泰準備的。
  • 車市迎新一輪深度洗牌 東風裕隆納智捷或迎關停退場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龔夢澤裕隆汽車作為來自中國臺灣的車企,與東風成立合資公司後,曾一度成為東風大自主板塊的領頭羊。然而,隨著自主品牌升級,合資品牌價格下探,納智捷發展嚴重遇阻,2016年至今銷量連續大幅下滑,徹底淪落市場邊緣。
  • 東風「撤人不撤資」專注大自主 東風裕隆全面轉型業績導向
    對此消息,有東風內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東風方面派駐的管理層人員確實要退出,並返回東風集團;此後東風只作為投資方參與其中,現階段還會對東風裕隆有所支持。」6月17日,東風裕隆發布的《東風裕隆合資模式再創新,5年內打造10款新車型》公告顯示,從7月開始,東風裕隆將在人、事、財、物等方面,以及從資金到企業文化,進行重新梳理與整合。
  • 東風裕隆進入破產程序,「油老虎」再見了
    近日,有媒體報導,裕隆集團旗下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在11月13日在浙江法庭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此外,有臺媒報導,裕隆汽車自主品牌納智捷汽車退出大陸市場已成定局,兩岸股東正協商退出。活在段子裡的品牌說到納智捷,已經有很多人不知道這是什麼品牌了,而不少人對它最深的印象或許還存在於段子裡。"
  • 裕隆或阻廣汽重組東南 借海峽經濟區免蹈覆轍
    分析人士指出,北汽重組福建戴姆勒是有著與戴姆勒合資的淵源,但是廣汽重組東南汽車肯定會遇到東南汽車的股東——臺灣中華汽車方面的阻力,因為目前東南汽車的管理層幾乎都是由臺灣中華汽車派駐,一旦廣汽介入東南汽車,臺灣中華可能會最終退出東南管理層,甚至有可能放棄東南汽車。  而長豐和福汽的變故,也將三菱在中國的發展推向了迷途。
  • 月均銷量不足10輛 東風裕隆銷售公司破產重整
    來源:中國經營報月均銷量不足10輛 東風裕隆銷售公司破產重整本報記者/張家振/武漢報導屢陷破產清算傳聞的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裕隆汽車公司」)邁出了傳聞坐實的第一步。這次的主角是「同門兄弟」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裕隆銷售公司」)。
  • 臺灣省第一輛自主研發車型也就這水平?
    作為一個頗有政治覺悟的愛國青年,小編我對於我國臺灣省的汽車工業也小有研究,恰逢今年為臺灣第一部自主研發的裕隆飛羚101上市30周年,今天我們就以這臺車為切入點,一起去看看那讓人倍感陌生的臺灣汽車工業。起步於同一時期的兩岸汽車工業1953年7月15日,中國「一汽」在長春動土興建;同年9月,由滬遷臺的嚴慶齡先生和夫人吳舜文,在臺北建立裕隆汽車公司,正式開啟了臺灣汽車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