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 CTD申報資料中雜質研究的幾個問題

2020-12-06 騰訊網

作者:張哲峰 成海平 寧黎麗 田潔

來源:CDE電子刊物

摘要:雜質研究與控制是把控藥品質量風險的重要內容之一,基於雜質譜分析的雜質控制是「質量源於設計」基本理念在雜質研究與控制中的具體實踐,需要與CMC各項研究乃至藥理毒理及臨床安全性研究等環節關聯思考、綜合考慮,而不僅僅拘泥於提供準確的分析數據。本文針對當前CTD申報資料中雜質研究方面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結合CTD過程控制和終點控制相結合、研究和驗證相結合、全面系統的藥品質量控制理念,探討仿製藥雜質研究與控制的基本邏輯思路,提出CTD申報資料中雜質研究與控制方面幾個需要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雜質研究與控制 雜質譜 CTD格式

雜質研究與控制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以雜質譜分析為主線,安全性為核心,按照風險控制的策略,將雜質研究與CMC各項研究,乃至藥理毒理及臨床安全性研究等環節關聯思考、綜合考慮,而不僅僅拘泥於提供準確分析數據的傳統思維,不是一項孤立的分析工作。CTD(Common Technical Document)申報格式體現了過程控制和終點控制相結合、研究和驗證相結合、全面系統的藥品質量控制理念,更加符合雜質研究與控制的基本規律和邏輯思路。

自2011年4月起,藥審中心陸續發布了多項有關CTD格式及技術審評的相關要求及電子刊物,對於國內研發單位正確理解CTD格式內含的基本精神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就目前階段的申報情況看,有些申報資料在雜質研究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僅僅是形式上的CTD格式,尚未實質性貫徹CTD的基本邏輯思路。以下是針對目前CTD申報資料中雜質研究相關問題的一些考慮。

1、CTD格式中雜質控制的考慮要體現在CMC的各個環節,而不是僅僅局限在「質量控制」模塊。如製劑的原輔料控制中,原輔料的選擇與控制要考慮以符合製劑質量要求(雜質等)為核心,必要時進行精製處理並制定內控標準;關鍵工藝步驟及參數的確立、工藝開發過程等要考慮以雜質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為重點關注之一;製劑相關特性中要體現與原研產品雜質譜等的對比情況;包材、貯藏條件以及有效期的確立等也要以雜質是否處於安全合理的可控範圍內為核心等等。實際上這正是源頭控制、過程控制與終點控制相結合的雜質控制理念的體現,在研發工作及申報資料的整理中都需要針對性的貫徹實施。

問題與案例:有些申報資料在某種程度上未能充分體現雜質研究的整體性,對雜質控制措施僅強調了終點控制措施,尚未充分體現源頭控制與過程控制的基本思路,具體表現在如下方面:

(1)製劑雜質控制受制於原料藥質控水平的約束,以目前國內批准的原料藥雜質水平現狀為由,未能根據該品當前雜質控制的水平與趨勢,對原料藥提出較為嚴格的針對性的雜質控制要求,並進行質量內控,因而難以確保製劑雜質控制水平與目前國際水平相適應;

(2)在論述說明製劑相關特性時,未提供與原研產品雜質譜的對比分析情況;

(3)關鍵工藝步驟及參數的確立、工藝開發過程相關內容中未詳細說明雜質譜的變化情況,缺失關鍵質量數據的支持。

2、CTD格式的特點之一是研究內容模塊化呈現,但需關注雜質分析與控制的系統性與整體性,不能割裂各項內容的必然聯繫和有機統一。比如對原料藥而言,雜質分析與控制的相關內容會分布在分析方法(3.2.S.4.2)、方法學驗證(3.2.S.4.3)、雜質對比研究與雜質譜分析(3.2.S.4.5)、雜質情況分析總結(3.2.S.3.2)、樣品檢測與數據積累(3.2.S.4.4)、控制限度(2.3.S.4.1)等各模塊中,但雜質研究又是一項系統工程,具有統一的整體性,因此,不要因為申報資料格式的模塊化而人為割裂各項研究內容的相互聯繫,甚至遺漏相關研究內容,要高度關注雜質分析與控制的系統性與整體性,將雜質研究與控制的全部內容和信息體現在相應模塊中。

如詳細的雜質研究報告可以體現在3.2.S.4.5中;3.2.S.3.2要報告雜質研究的結果;雜質分析方法的篩選、研究與驗證內容要在3.2.S.4.3中體現;對仿製藥而言,雜質限度確定的論證與依據需要在與原研產品進行全面的雜質譜對比研究基礎上進行論證說明,因此,與原研產品的對比研究及結論要在3.2.S.4.5中體現。

問題與案例:有些申報資料忽視了各項研究間的關聯性,未能充分突出仿製藥研發的特點,具體體現如下:

(1)對分析方法的來源沒有足夠明確的說明,在分析方法的篩選、優化等方面做了哪些研究等信息缺失,只有方法學驗證內容,缺失方法學篩選研究的相關信息;

(2)沒有比較說明採用的雜質分析方法與USP、BP/EP、JP等藥典同品種分析方法相比有哪些區別和優勢,未能從分析方法、雜質控制種類及限度要求等方面的比較情況評估擬定質量標準的雜質控制水平;

(3)缺失放行標準質控限度確定的依據進行論述,3.2.S.4.5中只對貨架期標準限度的確定進行了相關說明,未從雜質來源與特點、數據積累、穩定性考察等角度論述放行標準中相關限度確定的依據。

3、從雜質譜分析入手確立科學的雜質研究基本思路。雜質譜包括藥物中所有雜質的種類、來源及特性等信息,通過雜質譜分析較為全面地掌握產品中雜質概貌(種類、含量、來源和結構等);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雜質分析方法,以確保雜質的有效檢出和確認;通過與原研產品雜質譜的對比研究,根據各相應雜質的一致性求證,或跟蹤雜質譜對安全性試驗或臨床試驗結果產生的影響,評估各雜質的安全性風險和可接受水平;結合規模化生產時雜質譜的變化情況,確立安全合理的雜質控制水平。

基於雜質譜分析的雜質研究是一種「以源為始」的主動思維模式,以「質量源於設計」的觀點,從雜質來源入手,從製備工藝、化學結構、處方組成的分析出發,評估、預測產品中可能存在的及潛在的副產物、中間體、降解物以及試劑、催化劑殘留等大體的雜質概況,輔以適當的強制降解、對照物質的加入等驗證的手段,考證建立的分析方法是否能夠將它們逐一檢出,並進行相應的方法學驗證工作;相比之下,傳統的雜質研究是一種「以終為始」的被動行為和逆向思維模式,從雜質分析的結果出發,僅從建立的某種檢測方法所檢出的有關物質中歸屬其來源情況,而未充分分析與驗證可能存在的潛在雜質情況,建立的分析方法能否全面檢出這些雜質,故容易出現雜質漏檢的情況,難以全面掌握產品的雜質譜。

問題與案例:雜質譜分析表明某原料藥所採用的合成路線會產生具有遺傳毒性的雙疊氮雜質ROX,但最初建立的分析方法未檢出該雜質,但不能確定是產品中的確不存在該雜質,還是建立的分析方法不能有效檢出該雜質,經定向製備該雜質,採用標準加入法有針對性的分析考查,採用改進後分析方法在正常產品中檢測到該物質,儘管其含量極低,考慮到其較強的毒性情況,質量標準中仍作為特定雜質予以嚴格控制,保證了其臨床應用的安全性。因此,基於雜質譜分析的雜質研究是一種相對科學的思維模式,對於有效掌控雜質安全性風險具有重要意義。

4、分析方法的驗證應具備針對性和全面性。雜質的微量性和複雜性,使得檢測方法的專屬性、靈敏度和準確度十分關鍵。雜質分析方法的對象是各個潛在的雜質,因此,其分析方法的驗證需要根據不同雜質的特點綜合設計驗證方案,進行有針對性的規範驗證。

問題與案例:一些申報資料中對雜質分析方法的靈敏度、準確度等僅僅針對主藥化合物進行驗證,仍無法說明是否適用於相關雜質的檢出和定量。如下是某藥物有關物質測定方法學驗證總結,基本體現了方法學驗證的針對性與全面性,建議參考。

5、雜質限度的確定應符合相關技術指導原則的要求。在分析方法相同的情況下,各特定雜質應不超過同品種或同類品種法定標準的相應限度;非特定雜質應採用LC/UV、LC/MS、PDA等多種方法與原研產品或ICH成員國產品進行雜質比較,說明各雜質與原研產品的一致性,相同雜質限度可參考ChP、USP、BP/EP、JP等藥典同品種最嚴格的單個雜質限度確定;與原研產品不同的雜質,即新增雜質,建議按雜質指導原則進行研究,並採用相對保留時間的方式作為特定雜質進行逐個控制,控制限度建議不超過指導原則的鑑定限度;如採用相對保留時間方式對相關雜質進行針對性控制,需對方法耐用性進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礎上標準中規定色譜柱品牌、長短、內徑、填料的粒徑、柱溫以及主成分和相關特定雜質的保留時間等信息,以保證檢驗方法的可行性和重現性。

問題與案例:頭孢唑林鈉已收載入現行版EP、BP、USP和中國藥典2010年版。其中USP35採用HPLC梯度洗脫法,檢測波長210nm和254nm,以相對保留時間定位15種特定雜質,並用校正因子控制各特定雜質限度分別不得過0.5%-1.0%,其他未知單雜不得過0.1%,總雜不得過3.5%。表明本品雜質情況較為複雜且需嚴格控制。

而一些申報資料採用HPLC等度洗脫、單波長檢測,未進行不同方法檢出能力的比較,未能充分利用現行版國外藥典同品種標準中雜質控制信息,考察採用的分析方法能否有效檢出產品中可能存在的各種潛在雜質,以及產品中實際存在的雜質情況,僅控制雜質A和E分別不得過0.5%和1.0%,其他單雜均不得過1.0%,總雜不得過3.5%。故研究資料尚不能充分說明產品雜質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藥品中的雜質是否得到全面準確的控制,直接關係到藥品的臨床安全性,因此,雜質研究與控制是藥品質量控制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目前來講,基於雜質譜分析的雜質控制是「質量源於設計」基本理念在雜質研究與控制中的具體實踐,對於有效掌控雜質安全性風險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藥品研發中雜質與雜質對照品研究監控、新理念新技術研討會召開
    由天津市濱海新區科學技術協會和中國蛋白藥物質量聯盟主辦,北京醫恆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和天津市濱海新區蛋白藥物質量和產業技術創新研究會承辦的「藥品研發中雜質與雜質對照品研究監控、新理念新技術研討會」於12月10日在天津巨川百合酒店勝利召開。
  • 申報單位對藥品申報資料弄虛作假將受到「三罰」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有三個問題請問吳副局長。第一,剛才你談到申報資料的審查程序。我聽說現在一些醫藥企業申報資料的時候只需要委託一個技術比較強的人,半天就可以做出一份資料。我們在審查過程中如果發現藥的申報資料是虛假的,我們如何處罰呢?有沒有具體條例?如果已經審批過,相關的審批人員又是如何懲罰的。
  • CATO藥物雜質微信公開課結束!錯過的你還有機會,課程乾貨為你打包...
    答:問題中提到的雜質屬於第四類:具有警示結構、與api有關、基因毒性(突變性)未知的雜質,而且api是明確沒有基因毒性的,這類的雜質就按照普通雜質來控制。問題三:有一中間體,從結構看,含有羥基,後續步驟用到甲磺醯氯!因此,可能存在磺醯基類基因毒性問題!
  • 論雜質研究
    有些雜質是無害的,如原料藥成鹽工藝中多餘的Na離子(可能以氯化鈉形式存在),但不能因為他無害就否認他是雜質這一事實;有些雜質毒性很大(不僅僅是遺傳毒性雜質,還包括非遺傳毒性的致癌物等高毒性雜質),其控制限度很低,可能需要單獨進行監控;有些雜質研發者容易忽視,如副產物產生易揮發溶劑、溶劑引入的雜質等;有些雜質慢慢的引起了研發者的注意,如晶型雜質,需要定性或定量研究,並定入質量標準(15版中國藥典已有指導原則
  • 附件2:化學藥品註冊分類及申報資料要求
    7、資料項目8原料藥生產工藝的研究資料:包括工藝流程和化學反應式、起始原料和有機溶媒、反應條件(溫度、壓力、時間、催化劑等)和操作步驟、精製方法、主要理化常數及階段性的數據積累結果等,並註明投料量和收得率以及工藝過程中可能產生或引入的雜質或其他中間產物。  製劑處方及工藝研究資料:尚應包含對處方及工藝的驗證資料。
  • 藥品研發中對照品/標準品在研究和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導讀:在新藥以及仿製藥研究過程中,在該部分研究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作進一步分析。
  • 【CDE】細胞治療產品申報臨床試驗藥學研究問題與解答(第一期)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發布《細胞治療產品申報臨床試驗藥學研究問題與解答(第一期)》,結合近期細胞治療產品IND申報資料審評和溝通交流過程中出現的共性問題,提出建議供申請人參考。共性問題:1、細胞治療產品臨床試驗用樣品的生產環境是什麼要求?如何進行過程控制?
  • 物探資料綜合研究需要強調的幾個問題
    以地質為根據,就要充分利用地質資料,研究地質資料。同時,對掌握已有的地質規律在物探異常中的反映進行深入分析,有目的地開展輔助性地質工作,建立測區內可能有的幾種地質模型,為地質解釋服務。以地質為根據,並不是去湊合地質結論,也不是用地質套物探資料,要防止簡單對比草率下結論的做法(錢桂蘭等,2007;程志平,2007)。
  • 課題申報:如何撰寫研究假設
    在課題申報書的申報論證環節,需要申報者撰寫研究假設。什麼是研究假設?它的基本特徵是什麼?為什麼要撰寫研究假設?假設的內容是怎麼形成的?研究假設表達方式是怎樣的?在此,筆者和老師們交流一下學習與實踐體會。供批判。筆者最初想寫得簡單一些,但在行文中,發現有些問題要交待。於是寫得有些冗長了。讀者可以直接閱讀標題一、二、五。
  • 環保稅申報的三大常見問題
    問題一:申報方式沒有切換近日,中翰稅務首席環保稅專家劉偉告訴記者,4月環保稅首個徵期以來,他幾乎成了「空中飛人」,一直往返於北京、石家莊、大連等地,幫助企業解決各種環保稅申報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劉偉看來,環保稅納稅人最大的問題之一是思維還沒改變——還在用過去申報排汙費的思維方式申報環保稅。
  • 《申報館剪報資料》出版:一部近代中國「百科全書」
    12月11日下午,《申報館剪報資料》出版座談會在上海報業集團大廈召開。眾多領導、專家、學者出席該座談會,對被譽為繼《申報》後又一部近代中國百科全書的《申報館剪報資料》展開探討。《申報館剪報資料·上海卷》的影印出版,無疑將對推動上海近現代史的研究提供大量豐富的資料。這些珍貴史料曾由《解放日報》社接管,現由上海報業集團完整收藏,並進行了系統的分類、整理工作。
  • 有關物質中誤判雜質峰及形成機制的研究
    根據藥品註冊的國際技術要求中雜質的含義,雜質分為有機雜質、無機雜質和殘留溶劑。有關物質是雜質的一種,主要是指有機雜質,它可能是原料藥合成過程中帶入的原料藥前體、中間體、試劑、分解物、副產物、聚合體、異構體以及不同晶型、旋光異構的物質,也可能是製劑過程或是在貯藏、運輸、使用過程中產生的降解物。
  • 附件1:中藥、天然藥物註冊分類及申報資料要求
    藥學研究資料:  (6)資料項目16樣品檢驗報告書:是指對申報樣品的自檢報告。臨床試驗前報送資料時提供至少1批樣品的自檢報告,完成臨床試驗後報送資料時提供連續3批樣品的自檢報告。  (9)對於「註冊分類5」未在國內上市銷售的從單一植物、動物、礦物等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製劑,除按要求提供申報資料外,尚需提供以下資料:   ①申報資料項目第12項中需提供有效部位篩選的研究資料或文獻資料;申報資料項目第13項中需提供有效部位主要化學成份研究資料及文獻資料;   ②由數類成份組成的有效部位,應當測定每類成份的含量,並對每類成份中的代表成份進行含量測定且規定下限
  • NMPA發布《化學藥物中亞硝胺類雜質研究技術指導原則》徵求意見
    近日,FDA 公布了連續三個雷尼替丁的召回公告,亞硝胺雜質問題又推到了風口上。附件:化學藥物中亞硝胺類雜質研究技術指導原則(徵求意見稿)國家藥監局綜合司2020年1月6日附件化學藥物中亞硝胺類雜質研究技術指導原則(徵求意見稿)一、概述自2018年7月在纈沙坦原料藥中檢出N-亞硝基二甲胺(NDMA)起,陸續在其它沙坦類原料藥中檢出了各類亞硝胺雜質,如NDMA、N-亞硝基二乙胺
  • 住宅批量精裝乾貨_2020年住宅批量精裝乾貨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住宅批量精裝乾貨專題為您提供住宅批量精裝乾貨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住宅批量精裝乾貨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近日吉林省住建廳發布了《關於加快推進商品房住宅全裝修的通知》,明確規定2018年9月1日起,新建住宅必須全裝修,不在銷售毛坯房。在此政策下,吉林省全部的住宅地產企業都將加入住宅精裝修的大軍中,很多企業都面臨著精裝修經驗不足的問題,因為精裝修是很細緻的工作,甚至一些家具需要定製,很小的偏差都會導致不能安裝,並且該戶型的精裝修都會出現問題,從而產生的返工和浪費可想而知,會非常巨大。
  • 日本藥審中心主動公開研發申報資料概述 我國可否借鑑
    眾人切勿僅關注美國FDA網站,日本藥品審評中心(PMDA)網站資料也是「價值連城」、尤每一產品的《研發申報資料概述(簡稱日本IF文件)》後,收到多位同仁來電來函,紛紛表示:沒想到日本PMDA上的資料公開得如此詳盡,比美國FDA還多,有的企業公開內容甚至相當於《半套資料》,對我們正在進行的該品種仿製藥研發極具借鑑意義和幫助作用。
  • 纈沙坦事件塵埃落定 藥物雜質問題值得每一個製藥人員深思
    但這一事件的發展雖然取得了大家期望的結果,從這一事件所引發的藥物雜質問題卻值得每一個製藥人員深思,不然或許落得"一著不慎滿盤皆輸"!華海藥業開發的纈沙坦新工藝中,合成路線中用到了溶劑DMF,而溶劑DMF可與氧化劑亞硝酸鈉作用產生雜質N-亞硝基二甲胺(NDMA)。NDMA目前已確定為動物致癌物,靶器官主要為肝和腎。據悉,美國政府工業衛生學家協會也已將NDMA列為人類可疑化學致癌物。根據《化學藥物雜質研究的技術指導原則》,藥品中的雜質按其理化性質可分三類:有機雜質、無機雜質及殘留溶劑。
  • 乾貨| ICH Q3D指導原則與中國、美國和歐洲藥典中雜質元素的檢測要求
    元素雜質控制在藥物安全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製藥工業中引入雜質元素的途徑多種多樣,主要有原料藥生產中使用的金屬催化劑、動植物原材料、藥輔料、包裝材料與藥品之間的雜質元素遷移、生產設備帶入等。
  • 關於太陽能熱發電示範項目申報資料提交等有關事項的通知
    關於太陽能熱發電示範項目申報資料提交等有關事項的通知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各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能源局關於組織太陽能熱發電示範項目建設的通知》(國能新能〔2015〕355號)、《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於委託開展太陽能熱發電示範項目審核的函
  • 國家藥監局綜合司發布公開徵求《生物製品註冊分類及申報資料要求...
    近日,國家藥監局綜合司發布公開徵求《生物製品註冊分類及申報資料要求(徵求意見稿)》等7個文件意見,全文如下:為做好《藥品註冊管理辦法》配套文件制修訂工作,國家藥監局組織起草了《生物製品註冊分類及申報資料要求》《已上市生物製品變更事項分類及申報資料要求》《已上市生物製品藥學變更研究技術指導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