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中藥、天然藥物註冊分類及申報資料要求

2020-12-07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附件1:

中藥、天然藥物註冊分類及申報資料要求

  本附件中的中藥是指在我國傳統醫藥理論指導下使用的藥用物質及其製劑。

  本附件中的天然藥物是指在現代醫藥理論指導下使用的天然藥用物質及其製劑。  

一、註冊分類及說明

  (一)註冊分類

  1.未在國內上市銷售的從植物、動物、礦物等物質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製劑。

  2.新發現的藥材及其製劑。

  3.新的中藥材代用品。

  4.藥材新的藥用部位及其製劑。

  5.未在國內上市銷售的從植物、動物、礦物等物質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製劑。

  6.未在國內上市銷售的中藥、天然藥物複方製劑。

  7.改變國內已上市銷售中藥、天然藥物給藥途徑的製劑。

  8.改變國內已上市銷售中藥、天然藥物劑型的製劑。

  9.仿製藥。

  (二)說明

  註冊分類1~6的品種為新藥,註冊分類7、8按新藥申請程序申報。

  1.「未在國內上市銷售的從植物、動物、礦物等物質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製劑」是指國家藥品標準中未收載的從植物、動物、礦物等物質中提取得到的天然的單一成份及其製劑,其單一成份的含量應當佔總提取物的90%以上。

  2.「新發現的藥材及其製劑」是指未被國家藥品標準或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藥材規範(統稱「法定標準」)收載的藥材及其製劑。

  3.「新的中藥材代用品」是指替代國家藥品標準中藥成方製劑處方中的毒性藥材或處於瀕危狀態藥材的未被法定標準收載的藥用物質。

  4.「藥材新的藥用部位及其製劑」是指具有法定標準藥材的原動、植物新的藥用部位及其製劑。

  5.「未在國內上市銷售的從植物、動物、礦物等物質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製劑」是指國家藥品標準中未收載的從單一植物、動物、礦物等物質中提取的一類或數類成份組成的有效部位及其製劑,其有效部位含量應佔提取物的50%以上。

  6.「未在國內上市銷售的中藥、天然藥物複方製劑」包括:

  6.1中藥複方製劑;

  6.2天然藥物複方製劑;

  6.3中藥、天然藥物和化學藥品組成的複方製劑。

  中藥複方製劑應在傳統醫藥理論指導下組方。主要包括:來源於古代經典名方的中藥複方製劑、主治為證候的中藥複方製劑、主治為病證結合的中藥複方製劑等。

  天然藥物複方製劑應在現代醫藥理論指導下組方,其適應症用現代醫學術語表述。

  中藥、天然藥物和化學藥品組成的複方製劑包括中藥和化學藥品,天然藥物和化學藥品,以及中藥、天然藥物和化學藥品三者組成的複方製劑。

  7.「改變國內已上市銷售中藥、天然藥物給藥途徑的製劑」是指不同給藥途徑或吸收部位之間相互改變的製劑。

  8.「改變國內已上市銷售中藥、天然藥物劑型的製劑」是指在給藥途徑不變的情況下改變劑型的製劑。

  9.「仿製藥」是指註冊申請我國已批准上市銷售的中藥或天然藥物。  

二、申報資料項目及說明

  (一)申報資料項目

  綜述資料:

  1.藥品名稱。

  2.證明性文件。

  3.立題目的與依據。

  4.對主要研究結果的總結及評價。

  5.藥品說明書樣稿、起草說明及最新參考文獻。

  6.包裝、標籤設計樣稿。

  藥學研究資料:

  7.藥學研究資料綜述。

  8.藥材來源及鑑定依據。

  9.藥材生態環境、生長特徵、形態描述、栽培或培植(培育)技術、產地加工和炮製方法等。

  10.藥材標準草案及起草說明,並提供藥品標準物質及有關資料。

  11.提供植物、礦物標本,植物標本應當包括花、果實、種子等。

  12.生產工藝的研究資料、工藝驗證資料及文獻資料,輔料來源及質量標準。

  13.化學成份研究的試驗資料及文獻資料。

  14.質量研究工作的試驗資料及文獻資料。

  15.藥品標準草案及起草說明,並提供藥品標準物質及有關資料。

  16.樣品檢驗報告書。

  17.藥物穩定性研究的試驗資料及文獻資料。

  18.直接接觸藥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的選擇依據及質量標準。

  藥理毒理研究資料:

  19.藥理毒理研究資料綜述。

  20.主要藥效學試驗資料及文獻資料。

  21.一般藥理研究的試驗資料及文獻資料。

  22.急性毒性試驗資料及文獻資料。

  23.長期毒性試驗資料及文獻資料。

  24.過敏性(局部、全身和光敏毒性)、溶血性和局部(血管、皮膚、黏膜、肌肉等)刺激性、依賴性等主要與局部、全身給藥相關的特殊安全性試驗資料和文獻資料。

  25.遺傳毒性試驗資料及文獻資料。

  26.生殖毒性試驗資料及文獻資料。

  27.致癌試驗資料及文獻資料。

  28.動物藥代動力學試驗資料及文獻資料。

  臨床試驗資料:

  29.臨床試驗資料綜述。

  30.臨床試驗計劃與方案。

  31.臨床研究者手冊。

  32.知情同意書樣稿、倫理委員會批准件。

  33.臨床試驗報告。

  (二)說明

  1.申報資料項目說明

  綜述資料:

  (1)資料項目1藥品名稱包括:

   ①中文名;

   ②漢語拼音名;

   ③命名依據。

  (2)資料項目2證明性文件包括:

   ①申請人合法登記證明文件、《藥品生產許可證》、《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認證證書複印件,申請新藥生產時應當提供樣品製備車間的《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認證證書複印件;

   ②申請的藥物或者使用的處方、工藝、用途等在中國的專利及其權屬狀態的說明,以及對他人的專利不構成侵權的聲明;

   ③麻醉藥品、精神藥品、醫用毒性藥品研製立項批覆文件複印件;

   ④申請新藥生產時應當提供《藥物臨床試驗批件》複印件;

   ⑤直接接觸藥品的包裝材料(或容器)的《藥品包裝材料和容器註冊證》或《進口包裝材料和容器註冊證》複印件;

   ⑥其他證明文件。

  如為進口申請,還應提供:

   ①生產國家或者地區藥品管理機構出具的允許藥品上市銷售及該藥品生產企業符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的證明文件、公證文書;出口國物種主管當局同意出口的證明;

   ②由境外製藥廠商常駐中國代表機構辦理註冊事務的,應當提供《外國企業常駐中國代表機構登記證》複印件;

  境外製藥廠商委託中國代理機構代理申報的,應當提供委託文書、公證文書以及中國代理機構的《營業執照》複印件;

   ③安全性試驗資料應當提供相應的藥物非臨床研究質量管理規範證明文件;臨床試驗用樣品應當提供相應的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證明文件。

  (3)資料項目3立題目的與依據:中藥材、天然藥物應當提供有關古、現代文獻資料綜述。中藥、天然藥物製劑應當提供處方來源和選題依據,國內外研究現狀或生產、使用情況的綜述,以及對該品種創新性、可行性、劑型的合理性和臨床使用的必要性等的分析,包括和已有國家標準的同類品種的比較。中藥還應提供有關傳統醫藥的理論依據及古籍文獻資料綜述等。

  (4)資料項目4對研究結果的總結及評價:包括申請人對主要研究結果進行的總結,以及從安全性、有效性、質量可控性等方面對所申報品種進行的綜合評價。

  (5)資料項目5藥品說明書樣稿、起草說明及最新參考文獻:包括按有關規定起草的藥品說明書樣稿、說明書各項內容的起草說明、有關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的最新文獻。

  藥學研究資料:

  (6)資料項目16樣品檢驗報告書:是指對申報樣品的自檢報告。臨床試驗前報送資料時提供至少1批樣品的自檢報告,完成臨床試驗後報送資料時提供連續3批樣品的自檢報告。

  藥理毒理研究資料:

  (7)資料項目24過敏性(局部、全身和光敏毒性)、溶血性和局部(血管、皮膚、黏膜、肌肉等)刺激性、依賴性等主要與局部、全身給藥相關的特殊安全性試驗資料和文獻資料:根據藥物給藥途徑及製劑特點提供相應的製劑安全性試驗資料。具有依賴性傾向的新藥,應提供藥物依賴性試驗資料。

  (8)資料項目25遺傳毒性試驗資料及文獻資料:如果處方中含有無法定標準的藥材,或來源於無法定標準藥材的有效部位,以及用於育齡人群並可能對生殖系統產生影響的新藥(如避孕藥、性激素、治療性功能障礙藥、促精子生成藥、保胎藥或有細胞毒作用等的新藥),應報送遺傳毒性試驗資料。

  (9)資料項目26生殖毒性試驗資料及文獻資料:用於育齡人群並可能對生殖系統產生影響的新藥(如避孕藥、性激素、治療性功能障礙藥、促精子生成藥、保胎藥以及遺傳毒性試驗陽性或有細胞毒作用等的新藥),應根據具體情況提供相應的生殖毒性研究資料。

  (10)資料項目27致癌試驗資料及文獻資料:新藥在長期毒性試驗中發現有細胞毒作用或者對某些臟器組織生長有異常促進作用的以及致突變試驗結果為陽性的,必須提供致癌試驗資料及文獻資料。

  2.申報資料的具體要求

  (1)申請新藥臨床試驗,一般應報送資料項目1~4、7~31。

  (2)完成臨床試驗後申請新藥生產,一般應報送資料項目1~33以及其他變更和補充的資料,並詳細說明變更的理由和依據。

  (3)申請仿製藥(中藥、天然藥物注射劑等需進行臨床試驗的除外),一般應報送資料項目2~8、12、15~18。

  (4)進口申請提供的生產國家或者地區政府證明文件及全部技術資料應當是中文本並附原文;其中質量標準的中文本必須按中國國家藥品標準規定的格式整理報送。

  (5)由於中藥、天然藥物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在申報時,應當結合具體品種的特點進行必要的相應研究。如果減免試驗,應當充分說明理由。

  (6)中藥、天然藥物注射劑的技術要求另行制定。

  (7)對於「註冊分類1」的未在國內上市銷售的從植物、動物、礦物等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製劑,當有效成份或其代謝產物與已知致癌物質有關或相似,或預期連續用藥6個月以上,或治療慢性反覆發作性疾病而需經常間歇使用時,必須提供致癌性試驗資料。

  申請「未在國內上市銷售的從植物、動物、礦物等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製劑」,如有由同類成份組成的已在國內上市銷售的從單一植物、動物、礦物等物質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製劑,則應當與該有效部位進行藥效學及其他方面的比較,以證明其優勢和特點。

  (8)對於「註冊分類3」的新的中藥材代用品,除按「註冊分類2」的要求提供臨床前的相應申報資料外,還應當提供與被替代藥材進行藥效學對比的試驗資料,並應提供進行人體耐受性試驗以及通過相關製劑進行臨床等效性研究的試驗資料,如果代用品為單一成份,尚應當提供藥代動力學試驗資料及文獻資料。

  新的中藥材代用品獲得批准後,申請使用該代用品的製劑應當按補充申請辦理,但應嚴格限定在被批准的可替代的功能範圍內。

  (9)對於「註冊分類5」未在國內上市銷售的從單一植物、動物、礦物等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製劑,除按要求提供申報資料外,尚需提供以下資料:

   ①申報資料項目第12項中需提供有效部位篩選的研究資料或文獻資料;申報資料項目第13項中需提供有效部位主要化學成份研究資料及文獻資料;

   ②由數類成份組成的有效部位,應當測定每類成份的含量,並對每類成份中的代表成份進行含量測定且規定下限(對有毒性的成份還應該增加上限控制);

   ③申請由同類成份組成的未在國內上市銷售的從單一植物、動物、礦物等物質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製劑,如其中含有已上市銷售的從植物、動物、礦物等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則應當與該有效成份進行藥效學及其他方面的比較,以證明其優勢和特點。

  (10)對於「註冊分類6」未在國內上市銷售的中藥、天然藥物複方製劑按照不同類別的要求應提供資料為:

   ①中藥複方製劑,根據處方來源和組成、功能主治、製備工藝等可減免部分試驗資料,具體要求另行規定;

   ②天然藥物複方製劑應當提供多組份藥效、毒理相互影響的試驗資料及文獻資料;

   ③處方中如果含有無法定標準的藥用物質,還應當參照相應註冊分類中的要求提供相關的申報資料;

   ④中藥、天然藥物和化學藥品組成的複方製劑中的藥用物質必需具有法定標準,申報臨床時應當提供中藥、天然藥物和化學藥品間藥效、毒理相互影響(增效、減毒或互補作用)的比較性研究試驗資料及文獻資料,以及中藥、天然藥物對化學藥品生物利用度影響的試驗資料;申報生產時應當通過臨床試驗證明其組方的必要性,並提供中藥、天然藥物對化學藥品人體生物利用度影響的試驗資料。處方中含有的化學藥品(單方或複方)必須被國家藥品標準收載。

  (11)對於「註冊分類8」改變國內已上市銷售中藥、天然藥物劑型的製劑,應當說明新製劑的優勢和特點。新製劑的功能主治或適應症原則上應與原製劑相同,其中無法通過藥效或臨床試驗證實的,應當提供相應的資料。

  (12)對於「註冊分類9」仿製藥應與被仿製品種一致,必要時還應當提高質量標準。

  (13)關於臨床試驗

   ①臨床試驗的病例數應當符合統計學要求和最低病例數要求;

   ②臨床試驗的最低病例數(試驗組)要求:Ⅰ期為20~30例,Ⅱ期為100例,Ⅲ期為300例,Ⅳ期為2000例;

   ③屬註冊分類1、2、4、5、6的新藥,以及7類和工藝路線、溶媒等有明顯改變的改劑型品種,應當進行Ⅳ期臨床試驗;

   ④生物利用度試驗一般為18~24例;

   ⑤避孕藥Ⅰ期臨床試驗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進行,Ⅱ期臨床試驗應當完成至少100對6個月經周期的隨機對照試驗,Ⅲ期臨床試驗應當完成至少1000例12個月經周期的開放試驗,Ⅳ期臨床試驗應當充分考慮該類藥品的可變因素,完成足夠樣本量的研究工作;

   ⑥新的中藥材代用品的功能替代,應當從國家藥品標準中選取能夠充分反映被代用藥材功效特徵的中藥製劑作為對照藥進行比較研究,每個功能或主治病證需經過2種以上中藥製劑進行驗證,每種製劑臨床驗證的病例數不少於100對;

   ⑦改劑型品種應根據工藝變化的情況和藥品的特點,免除或進行不少於100對的臨床試驗;

   ⑧仿製藥視情況需要,進行不少於100對的臨床試驗;

   ⑨進口中藥、天然藥物製劑按註冊分類中的相應要求提供申報資料,並應提供在國內進行的人體藥代動力學研究資料和臨床試驗資料,病例數不少於100對;多個主治病證或適應症的,每個主要適應症的病例數不少於60對。  

三、申報資料項目表及說明

  (二)說明

  1.「+」指必須報送的資料;

  2.「-」指可以免報的資料;

  3.「±」指可以用文獻綜述代替試驗研究或按規定可減免試驗研究的資料;

  4.「▲」具有法定標準的中藥材、天然藥物可以不提供,否則必須提供資料;

  5.「* 」按照申報資料項目說明和申報資料具體要求。

相關焦點

  • 附件2:化學藥品註冊分類及申報資料要求
    一、註冊分類   1、未在國內外上市銷售的藥品:  (1)通過合成或者半合成的方法製得的原料藥及其製劑;  (2)天然物質中提取或者通過發酵提取的新的有效單體及其製劑;  (3)用拆分或者合成等方法製得的已知藥物中的光學異構體及其製劑;  (4)由已上市銷售的多組份藥物製備為較少組份的藥物;
  • 國家藥監局綜合司發布公開徵求《生物製品註冊分類及申報資料要求...
    近日,國家藥監局綜合司發布公開徵求《生物製品註冊分類及申報資料要求(徵求意見稿)》等7個文件意見,全文如下:為做好《藥品註冊管理辦法》配套文件制修訂工作,國家藥監局組織起草了《生物製品註冊分類及申報資料要求》《已上市生物製品變更事項分類及申報資料要求》《已上市生物製品藥學變更研究技術指導原則》《
  • 中藥註冊辦理,這些資料必備
    中藥註冊分類從大類上可以分為中藥創新藥、中藥改良型新藥、古代經典名方中藥複方製劑、同名同方藥共四大類。由於中藥理論、來源及功效的不同,可能一些中藥註冊大類又細分了很多小類範疇。值得一提的是同名同方藥註冊沒有細分範疇,除此之外,天然藥物或者境外已上市境內未上市的中藥、天然藥物製劑也可也參考中藥註冊分類來申請。
  • ...天然藥物註冊管理補充規定(徵求意見稿)》及《天然藥物研究...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監督管理局)、總後勤部衛生部藥品監督管理局:  為鼓勵創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有關專家研究起草了《天然藥物註冊管理補充規定(徵求意見稿)》及《天然藥物研究技術要求
  • 國家藥監局發文:改革中藥註冊分類-產業·期貨-新聞-上海證券報...
    優化已上市中藥變更相關技術要求。  而在安全性方面,《意見》表示,引導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主動開展中藥上市後研究和上市後評價。建立符合中藥特點的安全性評價方法和標準體系,建立以中醫臨床為導向的中藥安全性分類分級評價策略。加大對來源於古代經典名方、名老中醫驗方、醫療機構製劑等具有人用經驗的中藥新藥安全性評價技術標準的研究。
  • 香港地區中藥註冊管理體系概述
    表1:全球主要國家天然藥物的稱呼二、天然藥物的註冊要求由於各國家對天然藥的認定不同,其註冊要求也存在差異,主要有註冊制(歐美國家和大多數亞洲國家)、審批制(加拿大和新加坡)和備案制(澳大利亞)。其中,歐美國家天然藥執行簡化註冊監管;中國、日本、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執行完整註冊監管。
  • 2015年獲批的都是些什麼藥(中藥、天然藥物篇)
    據統計,2015年度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共批准中藥、天然藥物上市註冊申請76個,化學藥品上市註冊申請241個,生物製品上市註冊申請25個。這次,我們來看一下這76個新獲準上市的中藥、天然藥物都是什麼藥——2015年獲批准上市的76個中藥、天然藥物中,有2個5類,5個6類,45個8類和24個9類。
  • 新版化藥、生物製品註冊分類正式實施
    昨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化學藥品註冊分類及申報資料要求》和《生物製品註冊分類及申報資料要求》及其通告。其中,關於化學藥品、生物製品註冊分類,自2020年7月1日起實施;關於化學藥品、生物製品註冊申報資料要求,自2020年10月1日起實施。在2020年9月30日前,可按原要求提交申報資料。
  • 新版化藥、生物製品註冊分類今日起正式實施
    億歐大健康7月1日消息,昨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化學藥品註冊分類及申報資料要求》和《生物製品註冊分類及申報資料要求》及其通告。其中,關於化學藥品、生物製品註冊分類,自2020年7月1日起實施;關於化學藥品、生物製品註冊申報資料要求,自2020年10月1日起實施。
  • 2018年度重大新藥創製專項課題開始申報
    重大新藥創製科技重大專項實施管理辦公室  2017年7月28日  附件:重大新藥創製科技重大專項2018年度課題申報指南.doc   附件1-填寫說明.docx  附件2-形式審查標準.doc  附件3-編寫專家組名單.doc  附件4-預申報書.docx  附件5-正式申報書.docx重大新藥創製科技重大專項2018年度課題申報指南
  • 最新| 官方政策解讀:《藥品註冊管理辦法》
    2019年6月和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後審議通過《疫苗管理法》和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於12月1日起施行。兩部法律全面實施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建立藥物臨床試驗默示許可、附條件批准、優先審評審批、上市後變更分類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並要求完善藥品審評審批工作制度,優化審評審批流程,提高審評審批效率。
  • 暨南大學中藥及天然藥物研究所揭牌
    中新社廣州七月十二日電(記者郭軍)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學藥學院名譽院長姚新生任所長的暨南大學中藥及天然藥物研究所今天舉行揭牌儀式
  • 重磅II NMPA發布1公告2通告,均7月1日起施行!
    附件:生物製品註冊分類及申報資料要求 國家藥監局 2020年6月29日 附件 生物製品註冊分類及申報資料要求
  • CFDA:《已上市中藥生產工藝變更研究技術指導原則》發布
    分類的目的是便於申請人有針對性地確定變更研究內容,有效開展研究。但是,由於中藥的特殊性及工藝變更的複雜性,有時具體變更的類別界限可能不很清晰,需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申請人作為變更研究的責任主體,需根據本指導原則的基本要求,以及藥品註冊管理的相關規定,結合產品的特點開展研究。本指導原則僅從技術評價角度闡述已上市中藥工藝變更在一般情況下應進行的相關研究。
  • 「天然產物與中藥提取、分離純化及生產工藝過程智能化 關鍵技術...
    【中國製藥網 會議論壇】 近年來,隨著天然產物與中藥開發利用的快速發展,有效成分的提取、分離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日益受到重視,一些現代化提取分離技術越來越顯現出特有的優勢,如超聲協助提取、微波輔助提取、製備液相色譜法、膜分離技術、大孔吸附樹脂等技術在天然產物與中藥開發中起著重要作用。
  • 「中國醫藥國際化-FDA註冊法規和技術要求」培訓在京舉行
    「中國醫藥國際化-FDA註冊法規和技術要求」的中醫藥國際化培訓。  此次培訓邀請了數名經驗豐富的專家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演講,其中一些專家還曾經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擔任過重要職位。  本次培訓著重介紹了美國的藥政管理法規,以及申報的程序和技巧,對醫藥企業的藥物研發程序和關鍵突破點也做了詳細的分析和指導。
  • 中藥資源居世界之首 中國開發天然藥物前景廣闊
    中藥資源居世界之首 中國開發天然藥物前景廣闊 2002年8月5日06:3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八月四日電(記者曾利明)記者今天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獲悉
  • 衛生部發布重大新藥創製專項第二批課題申報指南
    1.4 天然活性產物分離及分析關鍵技術    研究目標:研究建立從天然產物中高效、快速、準確發現藥物先導化合物或候選化合物的新技術,建立天然化合物的快速、高通量分離、鑑定的新技術,技術能力要求達到國際先進或國內領先水平,並在1-2個藥物研究中得到應用。
  • 暨南大學副校長葉文才:在中藥和天然藥物化學的海洋裡縱橫馳騁
    葉文才是知名的中藥和天然藥物化學專家,長期從事中藥和天然藥物活性成分、天然產物來源的創新藥物等研究,在對150餘種中藥和天然藥物活性成分的研究中,發現了一千多種新化合物,以及一些重要的新藥先導化合物。1983年,作為南京藥學院中藥學專業第一屆畢業生,葉文才被分配到安徽蕪湖中醫學校中藥化學教研室教書,一待就是五年。上課之餘,出於對中藥和天然藥物的強烈興趣,他經常跟著藥用植物學的老師去九華山採藥,通過當地村民介紹知道了一種名為「鐵蜈蚣」的植物,在當地被用於治療風溼痺痛。「我當時非常想弄清楚是什麼化學物質在起作用?」
  • 申報單位對藥品申報資料弄虛作假將受到「三罰」
    2007年7月11日上午10時,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局1304會議室召開首次定時定點新聞發布會,主要內容是發布新修訂的《藥品註冊管理辦法》。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有三個問題請問吳副局長。第一,剛才你談到申報資料的審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