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創新法律服務產品:疏通堵點激發活力 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2020-12-04 閃電新聞

通過設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法律服務產業園等方式,實現省級以上園區法律服務平臺全覆蓋,在亞歐非美4大洲建立16個海外法律服務中心,形成覆蓋「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的網絡格局,積極打造法律服務產品,創新構建營商環境法治保障機制,江蘇創新實施法律服務,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著力提升雙循環效率和水平,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推動公共法律服務進園區 「貼身」服務企業

今年6月,宿遷電商產業園澤眾產品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周松接到法院判決,終於長籲一口氣:「企業行穩致遠真少不了法律保駕護航。」

該公司在京東商城經營4個店鋪,銷售額上億。可去年,一款熱銷榨汁機涉嫌侵犯專利權,面臨巨額賠償。園區法律服務中心上門法治體檢時,了解到企業這一煩惱。中心常駐律師劉倩認真研判案情、收集證據,向法院提出澤眾公司能夠提供產品合法來源、未造成較大損失等有力抗辯意見,被法院悉數採信,最終判決公司停止侵權,無需賠償的判決。

這是江蘇公共法律服務進園區積極發揮作用的有力例證。去年以來,江蘇省司法廳積極推動公共法律服務進駐各類開發區和產業園區,在176個省級以上園區全部建立法律服務平臺,幫助企業完善治理結構,維護合法權益,防範法律風險,促進企業依法決策、依法經營、依法管理、依法維權。

「『法律服務不出園』,不僅提升企業獲取法律服務的便捷度,也有利於法律服務需求精準對接,幫助企業打通堵點疏經活絡,服務保障更加有力。」江蘇自貿區連雲港片區連雲區法律服務中心於文峰說道。

在這裡,所有入駐自貿區企業都能享受到全方位的法律服務和政策保障,企業家們親切地稱為「法律管家服務」。

疫情期間,區內不少企業因合同糾紛經營陷入困境,「法律管家服務」及時介入,隨時提供線上線下服務方式,根據企業情況量身定製法律解決方案。

「管家建議啟動非訴化解程序,通過公證、調解、仲裁等方式化解商事糾紛,解決周期短、成本低,幫助我們快速挽回200萬元的經濟損失,最艱難的時候挺了我們一把。」中循能源(江蘇)有限公司負責人黃節軍說道。

據了解,全省園區法律服務中心及時研判風險、主動靠前服務,整合律師、公證、調解、司法鑑定等資源,開展企業「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務、助力企業科技創新、開展法治體檢、組織法治宣傳等活動,一年來,累計對接省級重大項目220個,提供法律建議1044次,為5萬餘家規上企業開展法治體檢。

建成一帶一路海外法律服務中心服務企業「走出去」江蘇是開放大省,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交匯點,江蘇已累計對外投資7691個項目,協議投資額達791.5億美元,業務覆蓋了沿線50個國家。伴隨著企業「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法律政策相異、宗教習俗有別等「水土不服」問題日益增多。

「如果在異國他鄉能有『娘家人』提供貼身法律服務就好了!」

面對企業呼聲,2017年,江蘇省司法廳聯合無錫市政府、紅豆集團,率先試點建成了江蘇駐柬埔寨「一帶一路」法律服務中心。

在法律服務中心裡,律師服務、公證、仲裁指引等多種法律服務一應俱全,企業的法律問題可以「一站式」解決。「海外法律服務中心幫助我們解決企業辦證、報稅和法律方面的難題,並且針對當地複雜的政策,為我們防範風險,保障了企業的利益。」紅豆集團總裁助理、法務與合規部部長鄧婉秋表示。

近年來,江蘇依託「一帶一路」國家產業集聚區、海外商會、律所境外分支機構等,積極探索多種海外法律服務中心建設模式,去年在柬埔寨、阿聯、俄羅斯、巴西、安哥拉、衣索比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建成並運營7個海外法律服務中心的基礎之上,今年在德國、日本、泰國、越南、菲律賓、烏茲別克斯坦、莫三比克、巴西、新加坡等國家新建9個海外法律服務中心。自此,江蘇海外法律服務中心基本形成覆蓋「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的布點和服務格局。

「相較於傳統的律所分支機構,海外法律服務中心的資源集聚更高效、服務供給更豐富、落地建設更靈活、規範執業更安全,同時,江蘇律師更了解企業在走出去及對外交往中的風險點,能夠提供有針對性、有價值的法律服務。」省律師協會副會長王小清表示。

M公司所從事的業務和東南亞某國政府行政命令相衝突,數百萬美元的貨物無法正常交易。當地海外法律服務中心臨危受命,與政府部門多方協調,尋求在法律框架內的變通解決方案,最終幫助企業取得政府批文,避免了損失,還推動了所在國相關法律制度的修訂與完善,獲得了中資企業和所在國政府的一致好評。

目前海外法律服務中心已幫助160餘家企業境外投資項目順利落地,提供各類企業法律諮詢3700餘次,參與訴訟案件辦理73件,幫助處理稅務法律事務145件,積極開展國別法律研究並取得10餘項研究成果,為服務開放型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創新構建營商環境法治保障機制

一個三折女士錢包上,一隻紫玉蘭斜逸而出,栩栩如生,美輪美奐,這是蘇州緙絲技藝非遺傳承人、禎彩堂工藝社創辦人陳文以時花為題設計的系列作品之一,這幅玉蘭圖樣將在各式女士包袋和日用品上應用。

目前,這幅圖樣已經被陳文上傳至「蘇城存證」APP進行存管,將自己的原創成果送進了「掌上保險箱」,陳文感嘆:「終於放心了。」

對於文化產品來說,圖案、樣式獲取便利、仿冒難度低、「盜版」侵權易、智慧財產權維權「舉證難」。今年10月,江蘇省蘇州市蘇城公證處嘗試運用區塊鏈技術保護智力成果,實現了從創意構思、製作生產、授權銷售以及侵權證據固定的全流程保護,隨時存、隨時證,讓維權變得更加便利。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江蘇省司法廳負責人表示,全省司法行政一直致力於創新法律服務產品和機制,運用法治手段和方式構建良好營商環境。

推動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地方金融條例等地方法規規章6部,備案審查省級經濟領域規範性文件27件。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便利度指標體系,研發江蘇法治環境指數,建立輕微違法違規行為免罰清單,推出自貿區法治保障15項舉措。

積極籌備運行江蘇揚子江國際商事調解中心和江蘇(南京)國際商事仲裁中心,高效化解國際貨物運輸、跨境投資、併購重組等國際商事糾紛。

在全國率先成立省市兩級破產管理人協會,服務辦理破產重組類案件1800餘起,調處涉企糾紛4.5萬件,助力78家有發展前景困境企業「起死回生」,協助安置職工3萬多人,化解不良債權近千億元。

「下一步,我們要主動圍繞中心、服務發展大局,把握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新要求,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主動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江蘇省司法廳廳長柳玉祥表示。(邢媛媛)

責任編輯:姚雪青

相關焦點

  • ...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 激發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關係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係高質量發展,關係人民生活幸福,關係國家對外開放大局,關係國家安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從國家戰略高度和進入新發展階段要求出發,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促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
  • 長三角區域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的路徑選擇
    其中,針對「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要求長三角區域要發揮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製造業發達、產業鏈供應鏈相對完備和市場潛力大等諸多優勢,積極探索形成新發展格局的路徑。8月24日召開的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提出「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求,為中國未來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構築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一項涉及多要素、多體系、多領域的系統工程。
  • 打造世界級船舶海工先進位造業集群 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徐惠民在致辭中表示,要以創新為驅動,加快突破一批關鍵性技術、生產一批標誌性產品、培育一批世界級企業,推進船舶和海洋工程及其配套設備自主化、品牌化,打造世界級船舶海工先進位造業集群,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範。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暉主持開幕式。
  • 2020濟南審批服務改革年終盤點|制度創新激發審批服務新活力 推動...
    這一年,濟南審批服務改革思路清晰、目標明確: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便民利企為中心,以改革創新為主線,實施制度、標準、數聚和理念「四個賦能」深化流程再造改革,努力實現服務事項「創新辦」、「集約辦」、「智慧辦」和「兜底辦」,全力打造「極簡審批」濟南模式,推動「在泉城·全辦成」品牌實現新突破,為優化全市營商環境、促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動力。
  • 民營企業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肩負重大歷史使命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於我國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條件發生的重大變化,著眼於統籌我國長遠發展和長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廣大民營企業要積極響應中央的戰略部署,順應時代發展的主旋律,承擔起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歷史使命。
  • 實現供需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
    新格局·新起步·新氣象——智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2)孫學工 陸江源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願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牽引和創造新需求
  • 金天國際加強中醫藥特色數位化創新 構建企業新發展格局
    「構建新發展格局」作為2021年經濟工作重點,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將成為新時代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科技創新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需要。金天國際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中醫大健康行業創新發展的先行者,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有序開放新產業,打造金天合縱新消費企業生態聯盟,為中小企業提供產業、資源、市場交互共享;充分發揮技術創新在企業中的主體作用,加強創新平臺在企業的布局力度,從根本上形成高質量發展的循環體系,助力國家經濟大循環戰略。
  • ...激發新活力 釋放新動能 彰顯新面貌 揚中,奮力開啟現代化建設新...
    揚中市代市長賈晟作《政府工作報告》,總結2020年成績,描畫「十四五」開局之年發展藍圖,堅持產業強市,厚植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堅持項目至上,激發實體經濟新活力;堅持項目至上,激發實體經濟新活力;堅持城鄉融合,彰顯宜居宜業新面貌;堅持優質供給,繪就幸福民生新畫卷;堅持系統思維,構建風險防控新格局,奮力開啟揚中現代化建設新徵程。
  • 十四五期推動雙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路徑選擇
    「十四五」期間,如何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推動雙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動能,提升創新能力,選擇最佳實施路徑或策略,優化業務結構布局,加快實現集團戰略突破和高質量發展,已成為央企及地方國有企業面臨一項重大實踐課題。
  • 運用科學思維認識和把握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堅持運用科學思維作出的戰略抉擇。
  • 進入新發展階段 構建新發展格局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謝伏瞻出席會議並以「進入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為題作主旨演講,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蔡昉,原副院長、社會政法學部主任李培林等作專題發言。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高翔主持會議。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彭博新聞社、路透社、共同社等中外媒體記者參會。
  • 激發「小」活力 匯聚大能量
    「十三五」以來,面對國內外市場變化和我市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迫切要求,淮北市全面加強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緊緊圍繞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和高質量發展開展重點服務活動,準確幫助企業獲取各類信息和政策指導,發揮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導航」作用,切實幫助中小企業及時清除堵點難點,為中小企業恢復生產經營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和保障
  • 新發展階段 新發展理念 新發展格局 ——2021理論熱點訪談錄
    如何從整體、系統、全周期的角度,推進新的空間融合、服務融合和文明融合,這是解決區域發展和群體發展不均衡問題的關鍵。其三,人們如何成為價值的主動創造者。進入新發展階段,不僅要將人民作為治理對象,更要進一步激發和運用好人民的智慧,對社會主體全面賦能,鼓勵其與政府共同應對公共問題。
  • 知與行|思想者: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
  • 以高質量的上市公司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閻慶民副主席在2020年...
    藉此機會,我圍繞「以高質量的上市公司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這一主題,談一談學習五中全會精神的思考和體會,供大家參考。  五中全會通過的《建議》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
  • 發揮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務重要作用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江蘇律協要更加自覺扛起責任,一是深入法治宣傳,深入開展依法治理和法治創建活動。二是積極參與涉及長江生態環境、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區域合作、智慧財產權、重大改革等立法進程。三是服務綠色發展新理念。律師應自覺承擔責任,主動參與到良好營商法律環境的構建進程中來,積極參與各項專項法律服務行動,同時做好政府法律顧問工作,通過顧問服務幫助政府梳理、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構建利於產權保護、利於公平交易的營商環境。圍繞市場主體實際需求,在企業獲得精準法律服務產品上發揮主導作用。
  • 下沉渠道、創新產品、構建生態圈—— 建行江蘇省分行為鄉村振興...
    提起家門口的「裕農通」服務點,鹽城東臺市安豐鎮東光村的村民都豎起大拇指。  像東光村這樣的「裕農通」普惠金融服務點在江蘇還有近1.7萬個,共覆蓋了1.4萬個行政村。依託金融科技賦能,村裡的小賣鋪、診所等便民場所,成了村裡可以代繳社保、農保、水電費、小額存取的便民服務點和獲取金融、農業知識的共享服務點,而這只是建行江蘇省分行發力解決城鄉差距中的「堵點」,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縮影。
  • 國有企業如何作答構建新發展格局實踐之問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有經濟研究智庫學術委員會主任彭華崗出席「新發展格局與國有企業」學術論壇,並作了題為「國有企業要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擔當、做出新作為」主旨發言。要深刻認識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找準國有企業在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位置和比較優勢,在加快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培養完整內需體系、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推動新型城鎮化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中擔當作為,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能力。
  • 發展數字經濟 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新知新覺)
    發展數字經濟,不僅有利於強化市場動力和產業支撐作用,而且有利於強化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間的紐帶,是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激發內需市場動力助推形成新發展格局。第一,發展數字經濟有利於打通消費堵點。以傳統電商平臺為載體的數字消費衍生了大量消費信息,利用數位技術抓取、挖掘和分析這些消費信息,可以更精準快捷地提供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 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
    胸懷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關鍵是要堅定發展信心,胸懷兩個大局,保持戰略定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我們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我們要更加注重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善於把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各自工作實際結合起來,轉化為具體思路、任務和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