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堡不僅有中國友好機場,更有後疫情時代難得的投資機會

2020-10-11 鄭州楓華

伊斯坦堡機場針對中國客戶研發了特殊產品和服務,已成為全球首個全面實施「中國友好機場」項目的航站樓。


據土耳其媒體9月22日消息,土耳其最大的機場——伊斯坦堡機場(IGA)當天啟動了「中國友好機場」項目。



據了解,作為「中國友好機場」項目的一部分,即日起伊斯坦堡機場將為從中國抵達的旅客提供全方位中文服務,包括專屬值機櫃檯和登機口、機場免稅店微信支付等13項特色服務。此外,伊斯坦堡機場的移動應用中也加入了中文服務這一選項。


去年,約有45萬中國遊客到訪了土耳其。中國駐伊斯坦堡總領事崔巍表示,他一走進伊斯坦堡機場就感覺是到了中國的一個機場。



說中文的員工和中文標識

為了讓中國旅客在機場的每時每刻都更加舒適和愉快,許多「旅客友好型」的應用程式也已經投入使用。除了為中國旅客提供專門的值機區域外,還採取了其他新的措施,比如開通從同一區域飛往中國的航班,配有使用中文的航班信息屏幕,以及將票務處理屏幕信息翻譯成中文。


機場還採取了一些措施來進一步改善中國旅客在機場的舒適體驗,如在中國旅客使用的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平臺上開通伊斯坦堡機場公眾號,提供伊斯坦堡機場手機應用程式iGA中文版,在到達和離開樓層配備熱水飲水機,在旅客廊橋上設置中文「歡迎」標誌並安排穿著特殊制服的會說中文的工作人員。


在從中國起飛的飛機內部提供中文廣播,在機場幾乎每個區域都設有中文標識,每個細節都在為中國旅客考慮。



讓中國客人感到賓至如歸


iGA機場運營公司執行長卡德裡·桑松魯(Kadri Samsunlu)在儀式上發表聲明稱,他們的目標是通過在機場投入使用的「旅客友好型」應用程式,讓中國旅客感到「賓至如歸」。

桑松魯強調,中土兩國有著悠久的友誼,伊斯坦堡機場成為「中國友好機場」,為兩國關係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近日,土耳其國家統計局(Turk Stat)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8月,土耳其全國房產銷售量達到17萬套,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54.2%!穩定發展又具有潛力的房地產市場,吸引了大量中國投資者前往土耳其進行投資。 為什麼說土耳其移民項目是較適合中國人的?

移民不移居,不影響國內工作生活


目前,全球絕大多數國家都對移民有著「移民監」的要求,也就是要求你必須在這個國家居住一定的時間,並且在居住期間,不能夠長時間離境,否則的話就沒有辦法申請到移民資格。


顯然,對於不想輕易放棄國內工作、生活的申請者而言,長期去坐「移民監」是不現實的。


在這點上,土耳其移民項目的優勢就很明顯了。申請土耳其移民,無需在土耳其居住,也無任何移民監要求,你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居住,不需要拋下國內的工作以及親朋好友,依然可以在國內生活。



土耳其擁有全球極高效的交通樞紐

土耳其航空公司擁有全球第四大飛行網絡,可以飛往116個國家的400餘個目的地,4小時飛行範圍能覆蓋13億的消費人員。

它為歐洲到中東地區提供了非常好的樞紐交通,同時也為非洲、亞洲太平洋和洲際市場提供了便捷的交通。


對於想打開歐洲、中東市場的中國投資者而言,土耳其是非常好的選擇之一。



土耳其成功對接「一帶一路」

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成員國,土耳其成為東西和南北兩條軸線上的天然橋梁,形成了通往主要市場的高效快速的出口。

「一帶一路」擴大了土耳其與中國的雙邊經貿往來,近年來中土雙方籤署了10份雙邊協定,雙方經濟往來越來越密切。有數據分析指出,目前中國已經是土耳其第二大進口來源地,有超過1000家中企在土耳其當地做生意,中國對土耳其的直接投資預計已經達到6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410億)。


若投資人在土耳其創立企業,可以「一帶一路」為據點,將產品輸往全球各地,從而獲得更加廣闊的市場。



曲線移民美英大國


在英美等老牌國家逐漸收緊移民政策的趨勢下,國內很多投資者開始選擇第三國跳板的方式曲線移民,土耳其作為美國E2籤證條約國與ECAA協議國的雙優勢就凸顯出來了。

根據土耳其與美國籤訂的《商務和航海條約》,土耳其公民可以申請美國E2籤證,申請人可在美經商、定居、旅行,配偶可在美工作,子女可享美國免費公立教育等。

ECAA條例規定:土耳其公民可以到英國工作或者做生意,在英國居住滿5年,滿足一定條件之後,主申請人和全家可以申請英國永居。


除此之外,土耳其護照還可免籤全球117個國家與地區,包括新加坡,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滿足商務人士全球出行的需求。子女也能憑藉土耳其護照輕鬆就讀國際學校,免試進入清華北大。

由此可以看出土耳其移民項目與國人的需求是非常匹配的,而且已經有消息傳出五年內土耳其加入歐盟的計劃,屆時土耳其移民門檻必然抬高,移民要趁早!

相關焦點

  • C位出道,伊斯坦堡機場成為「中國友好機場」
    9月22日,駐伊斯坦堡總領事崔巍同伊斯坦堡副省長伊斯瑪伊爾共同出席伊斯坦堡機場(IGA)「中國友好機場」項目啟動儀式。伊斯坦堡機場已成為國際樞紐機場,並引領土耳其達到了航空業巔峰,榮獲的「中國友好機場」稱號名副其實。
  • 「中國友好機場」伊斯坦堡新機場期待服務更多中國旅客
    伊斯坦堡機場集團(IGA)和中國駐伊斯坦堡總領館共同推出的「中國友好機場」項目啟動儀式,在伊斯坦堡新機場舉行。機場全部建成後,預計年客流量將達2億人次。他特別指出,伊斯坦堡新機場已經率先在土實現微信支付。薩姆松魯說,「不久前,中國客人習慣使用的微信支付,在土耳其第一次在伊斯坦堡新機場開通使用。」不僅如此,薩姆松魯介紹說,機場還特別針對中國旅客推出中文廣播等一些列貼心服務。他特別強調,為了滿足中國旅客的個性化需求,伊斯坦堡新機場的懂中文的員工,將身著背後寫著「您好,我幫您!」特殊制服,隨時滿足中國乘客的不同需求。
  • 伊斯坦堡新機場啟動「中國友好機場」項目
    人民網安卡拉9月22日電(記者王傳寶)中國駐伊斯坦堡總領事崔巍22日應邀出席伊斯坦堡新機場「中國友好機場」項目啟動儀式。伊斯坦堡新機場運營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卡德裡·桑松魯介紹,得益於新機場和中國駐伊斯坦堡總領館共同推出的「中國友好機場」項目,中國旅客在伊斯坦堡新機場將享有全方位中文服務、專屬值機櫃檯和登機口、機場免稅店微信支付等13項特色服務。崔巍總領事感謝伊斯坦堡新機場致力打造土耳其首個「中國友好機場」,給即將迎來國慶和中秋「雙節」的中國旅客送上一份最貼心的禮物。
  • 伊斯坦堡機場成為全球首個全面實施「中國友好機場」航站樓
    伊斯坦堡機場已成為國際樞紐機場,並引領土耳其達到了航空業巔峰,榮獲的「中國友好機場」稱號名副其實。伊斯坦堡機場針對中國客戶研發了特殊產品和服務,已成為全球首個全面實施「中國友好機場」項目的航站樓。、完善的基礎設施、一流的技術和所提供的最高水平乘客體驗,成為土耳其的強有力代表;因其在改善中國遊客旅行體驗方面所採取的措施,伊斯坦堡機場榮獲「中國友好機場」 稱號。
  • C位出道,全球首個中國友好機場,這些細節值得期待
    啟動了「中國友好機場」項目。據了解,作為「中國友好機場」項目的一部分,即日起伊斯坦堡機場將為從中國抵達的旅客提供全方位中文服務,土耳其航空公司有六條飛往中國的航班,但現在每周只有一趟從伊斯坦堡飛往廣州的航班。」
  • 伊斯坦堡機場,全球第一個獲得健康認證的機場
    8月12日,伊斯坦堡機場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獲得國際機場委員會(ACI)新健康認證的機場。德奧利維拉強調,航空業迅速適應了疫情大流行的新現實,在全球一致的協議基礎上引入了新的規則。他說:「這將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我們的行業開始重新啟動,然後準備維持持續的運營,為乘客和員工提供全球公認的健康和衛生標準,這將有助於恢復公眾對航空旅行的信心。」機場健康認證計劃通過評估因疫情而引入的新措施和程序來協助設施。
  • 駐希臘大使章啟月參加「希臘—後疫情時代歐洲新興投資地」 線上論壇
    2020年11月23日,歐盟中國商會和雅典工商會共同舉辦主題為「希臘—後疫情時代歐洲新興投資地」的線上論壇活動。駐希臘大使章啟月、前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希臘基礎設施和交通部長卡拉曼利斯、外交部經濟秘書長斯米利斯及兩國企業界代表等近百人在線參會,共同探討後疫情時代深化兩國經貿與投資合作。章啟月大使在發言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帶來的嚴峻挑戰讓人們更加認識到團結合作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 伊斯坦堡機場拿下首個國際健康認證
    伊斯坦堡國際機場獲得健康認證國際機場理事會世界總幹事路易斯·費利佩·德奧利維拉(Luis Felipe de Oliveira)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祝賀伊斯坦堡國際機場成為第一個通過機場健康認證計劃的機場
  • 危中有機 後疫情時代的空客願景
    這非常有挑戰性。但中國始終是空客的戰略市場,我對未來充滿信心。"徐崗說。此外,徐崗還就疫情對航空製造業的影響、空客應對疫情的措施、中國民航市場的現狀、後疫情時代航空業的發展趨勢等話題接受了本報記者的採訪。記者:疫情對飛機交付帶來了哪些影響,空客是如何做出應對和調整的?徐崗:今年的疫情是航空業有史以來沒有遇到過的,給全球航空行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 數位化:後疫情時代機場非航收入提升的關鍵
    數位化的旅客隨著時代的發展,旅行體驗的數位化程度不斷加深,91%的旅客表示更願意通過手機操作,不進店消費,不想和工作人員和同行旅客交流。3. 傳統收益模式弊端日益顯現歷史遺留問題:不斷下降的轉化率和消費額,同質化產品,消費爭議等等。
  • 山東與友好省州打造「線上直通車」 建後疫情時代合作平臺
    趙曉 攝中新網濟南12月2日電 (趙曉)為精準聚焦山東重點行業、產業對歐合作需求,山東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打造「魯歐友城線上直通車」對歐合作平臺,搭建後疫情時代交流合作橋梁。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山東與德國巴伐利亞州「食品產業直通車」線上交流會活動2日在濟南舉行,兩地食品領域相關部門、機構在線交流農產品進出口、食品安全等發展情況和經驗。
  • 後疫情時代,電影怎麼變
    來源:環球時報;作者:董 銘 雖然美國目前仍深陷疫情之中,現在就提「後疫情時代」似乎為時尚早,但近日已有《綜藝》等業內媒體開始預測2021年之後的電影產業可能會出現怎樣的變化趨勢
  • 後疫情時代的航空,還是那麼慘澹嗎?魔都虹橋機場看一下
    後疫情時代的航空,還是那麼慘澹嗎?後疫情時代的航空業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帶來了太多的不同,許多行業受到極大的衝擊為何不去浦東機場,因為浦東機場還是有國際航班的吧,所以如果有虹橋航班,短時期內還是儘量會選擇虹橋的。到了虹橋機場,思甫發現,機場裡邊候機的人並不多。雖說候機樓入口這邊有不少人排隊,但其實進到候機廳以後,這些人流都分散了,整個大廳難得的空空蕩蕩。機場的氣氛還是較緊張,入口處檢查人員全部戴著口罩,甚至有一位小夥子穿上塑料雨披作為防護,不過並沒有人穿上那種很誇張的防護服。
  • 「後疫情時代」世界經濟有哪些微妙的變化?中國或是最大贏家
    從2020年開始到現在,疫情拖拖拉拉地進入了新的一年。相比國內疫情較好的控制,國外則是在選擇經濟還是選擇生命左右橫跳。 後疫情時代的經濟格局也與各國在天平兩端的選擇有關。疫情時期是一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代。
  • 海馬李偉勝:「後疫情時代」存大好機會
    海馬汽車,是中國汽車行業中當之無愧的「砥礪行者」。從福美來的輝煌中走來,這個老牌自主品牌近年來一直在困難中努力前行,從未輕言放棄。2019年,海馬汽車終於迎來了好消息。儘管在這一年中,不少人對海馬汽車「賣房」的舉動大肆嘲諷,但無可爭議的是,海馬汽車通過一系列有效的手段,不僅實現了財務報表上的翻身,更為未來積蓄著力量。2019年的盈利給了海馬汽車再一次喘息的時間,但面對2020年依舊不景氣的車市再疊加新冠病毒的巨大衝擊,海馬汽車必須有更多行之有效的行動來應對。今年,海馬汽車有三款新車計劃上市,或許能為整個蟄伏已久的品牌帶來新的增長點。
  • 疫情衝擊逐步消退 影視旅遊民航超跌後有機會
    上半年疫情對不少行業造成了明顯衝擊,二級市場上股價也隨之回落。隨著疫情的逐步緩解,復工復產的加速,二、三季度多數受衝擊的行業逐步恢復。有分析人士指出,疫情影響節奏但不影響行業趨勢,超跌後必然會有反彈,近期不少前期受疫情衝擊的超跌行業出現回升,建議投資者在市場震蕩中關注影視、旅遊、民航等板塊。
  • 投資風向丨國壽投資劉暉:後疫情時代不動產資產配置價值與投資機遇...
    近年來,世界對中國的依存度上升,中國對世界的依存度下降,中國正在消費更多本土生產的產品,並發展本土價值鏈,疫情影響將進一步加速該趨勢。 從疫情帶來的產業鏈重塑機會來看,勞動密集型的低端製造業,以及受關稅影響、主要面向美國市場的相關產業可能會逐步移出,但人工智慧、物聯網、高端製造等高附加值產業難以離開。
  • 必和必拓CEO:後疫情時代 攜手中國合作夥伴助力全球綠色復甦
    本報記者 朱曉波「如果世界各國能夠齊心協力,共同採取行動,致力於實現綠色復甦,那麼在後疫情時代,我們將能夠實現更強勁、更快速的發展,建設一個更加清潔、更加可持續發展的世界,並有望開啟全球合作新模式。」
  • 專家探討後疫情時代的中國與世界經濟
    專家探討後疫情時代的中國與世界經濟 2020-11-27 19:07:29 與會嘉賓圍繞「十四五」規劃、疫情後消費態勢、雙循環新經濟等話題,深入探討國內外經濟形勢和政策導向。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張朝陽表示,每個人要尋求逆勢成長,「危」和「機」共存,變化並非都是不好的,也有機會,所以要更加勤奮地工作,用天空視角看看每個人和企業的全局,甚至尋求一些突破。
  • 白雲機場8月客流量居全國首位
    後疫情時代按下「重啟鍵」,恢復航空交通網絡、重振產業信心,是城市經濟加快復甦的先手棋和必由之路。作為中國內地三大樞紐機場之一和廣東外防境外疫情輸入的主戰場,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以下簡稱「白雲機場」)正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復航力度,日前更獲得國家級榮譽——「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