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貓奴是如何養貓的?

2021-01-08 史論新語

貓捉老鼠,在今天似乎只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而很難真正看到貓捉老鼠的場面。然在古代,鼠災為患,老鼠在生活中極為常見,而且常常帶來極大的破壞。古人又沒有先進的滅鼠措施,於是,對於一般老百姓來說,養貓成為防鼠的最佳手段。

所以,對於古人來說,養貓不是為了治癒身心,而更多是出於實用的目的,正如養狗是為了看門,養貓主要是為了治理鼠患。因此,養貓,在古人那裡,是一種充滿儀式感的事情。

納貓吉日

養貓首先要挑選一個「納貓吉日」,然後為貓兒獻上聘禮,並立上納貓契。我們幾乎可以在所有的古代通書中,見到如下的內容,包括《象吉備要通書》,《居家必備》,《玉匣記》等等諸書。

古代納貓的流程是直接包含了設置古法貓砂的,就比如《貓苑》的納貓法,就寫道,帶貓回家的時候,要用桶裝著貓,然後桶內要插一根「貓筋」,所謂的貓筋就是棍子或者蓍草之類的長條狀物。目的是讓貓先跟外界隔離,跟這根貓筋培養感情。這樣帶回家以後,把貓筋插在提前準備好的土堆上,以後貓上廁所就會找到這個貓筋,就不會隨處亂撒。古人設置貓砂,可以說非常智慧了。

同時,為了與家庭其他成員和睦相處,進家以後,要先讓貓子拜一下一家之主——灶王爺,然後還要拜一下家裡的狗狗,這樣貓子就算是這個家庭的成員之一了。

納貓法,用鬥或桶,盛以布袋,至家討著一棍,和貓盛桶中攜回。路遇溝缺,須填石以過,使不過家,從吉方歸。取貓拜堂灶及犬畢,將箸橫插於土堆上,令不在家撒屎,仍使上床睡,便不走徃。《貓苑》

聘貓

聘貓可不是隨隨便便就抱來的,聘貓需要「納貓契」,納貓契上還寫著「東王公證,見南不去,西王母證,見北不遊」,祈請東華帝君和西王母來作為契約的見證人,祝願貓兒不會走失。

聘貓更是需要為貓兒獻上具體的聘禮,就仿佛娶媳婦一般,不同地區有著用不同禮物去聘貓的習俗,歷代文人更是留下了許多《乞貓詩》來描述自己當年聘貓情況的詩句。

黃庭堅《乞貓詩》:秋來鼠輩欺貓死,窺甕翻盤攪夜眠。聞道狸奴將數子,買魚穿柳聘銜蟬。

北宋黃庭堅被老鼠攪得整夜睡不著覺,聽說別人家馬上就要生小貓了,趕緊買好小魚乾前去聘請。

陸遊《贈貓詩》:裹鹽迎得小狸奴,盡護山房萬卷書。慚愧家貧策勳薄,寒無氈坐食無魚。

南宋陸遊可稱當之無愧的貓奴,他養貓護住了自己的藏書不被鼠齧,可自己家貧,買不起小魚乾,覺得愧對自己的貓咪。

黃香鐵侍詔云:潮人聘貓以糖一包,餘從馮默齋教授乞貓,以茶二包為聘。(紹興人聘貓用薴麻,故今有薴麻抉貓之諺)

餘向陶翁蓉軒家聘貓,蓋用黃芝麻、大棗、豆芽諸物。《漢自記》

總之聘貓有用鹽用糖用茶的,有用小魚穿柳條的,有用芝麻大豆的。

明宣宗 朱瞻基《花下狸奴圖》

養貓

貓不食蝦蟹,狗不食蛙。《識小錄》

養貓最重要是如何餵貓,古人早就提出貓不能吃蝦蟹的說法。

薄荷,貓食之醉。陸農師曰:薄荷,貓之酒也。《本草綱目》

另外,關於貓吃薄荷會醉的秘密,古人也早就發現了。

尋貓

貓咪丟失對貓奴們來說是最焦急的事情,古人也是一樣,所以古代也有著類似「剪刀大法」一樣的五花八門的玄學。

《醫統》裡記載 「初乞小貓歸,與豬肝一二片,攜貓出門外,用細竹枝鞭之,放回家再與肝二片。如此數次用不走。」

總之就是在家就能吃豬肝,出門就要挨打。

《江淮記》記載「失貓者禳灶神,乃以繩綆圍捆於灶囪,數日貓反。」

這就是利用灶為一家之主的信仰,祈求灶神能夠讓貓咪這位家庭成員能回來。

宋·李迪《狸奴蜻蜓圖》

古代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信仰,比如認為貓過揚子江金山就會不再捕鼠了,所以會有給貓送紙替身的法術。

北人謂貓過揚子江金山,則不捕鼠。厭者,剪紙貓投水中,則不忌。《酉陽雜俎》

古人也會頭疼母貓叫春的問題,若是遇到母貓找不到公貓的情況,就只好用一些特殊手段了。

俗傳牝貓無牡,但以竹帚掃背數次則孕。或用鬥覆貓於灶前,以刷帚頭擊鬥,祝灶神而求之亦孕。此與以雞子祝灶而抱雛者相同,俱理之不可推者也。《本草綱目》

可以看出,古人養貓這些辦法,夾雜著一些迷信成分,然而我們今天養貓寵之太過,也是不恰當的。

相關焦點

  • 闢謠:「貓奴」近代才出現?古代就有貓奴,從詩作看古人愛貓
    今天白娜將從文化的角度,梳理古代文學和詩詞中,各位前輩對貓咪的讚賞和讚美。分享古人通過詩詞歌賦的描述,展示當時人們養貓的儀式、習俗和貓咪的主要作用。 說起古文裡記載與貓咪相關文獻,大致上可以追溯到《詩經 韓奕》:「有熊有羆,有貓有虎。」
  • 皇帝擼貓不早朝,為貓寫詩三百首,古代貓奴還有這些驚人之舉
    貓奴可曾想過,貓為何被稱為貓?宋人《爾雅翼》記載:「貓,乃小獸之猛者。初,中國無之,釋氏因鼠齧佛經,唐三藏禪師從西方天竺國攜歸。」原來一開始中國是沒有貓的,由於老鼠會啃佛經,唐三藏從天竺國帶了貓回來。一不小心,唐三藏也成了貓奴。陸遊的祖父陸佃的解釋讓人叫絕:「鼠害苗,而貓捕之,故字從苗」。原來貓大人在古代還是捕鼠保衛莊稼的戰士。
  • 什麼叫貓奴?貓奴是什麼意思?
    最近,「貓奴」成為了最流行的網絡熱詞之一,按字面意思理解的話,「貓奴」就是「貓咪的奴僕」。很多人看到這裡可能就納悶了,貓咪不是寵物嗎?怎麼「反客為主」了?面對這個玄學的問題,元元只能回答您,可能是因為貓咪太可愛了吧,讓鏟屎官們忍不住地去溺愛它們。
  • 一日養貓終生貓奴,朋友幫忙養貓就不還了,女孩欲哭無淚了
    現在社會人們生活壓力非常大,因此多會去養一些小寵物來陪伴自己,順便釋放一下壓力。有些人會養小狗,而有些人會養小貓咪。其實養過貓咪的人都知道,一日養貓,終生貓奴。說出來你可能還不信哦,貓對於人類而言,真的有一種特別的吸引力。
  • 不,古代貓奴直接刷新了我的三觀
    堂妹養了兩隻貓,家裡除了有一應俱全的貓主子生活用品外,她自己還給貓咪做了很多玩具,比如各種大小的木箱。而且她每天都在朋友圈裡發各種貓的萌照和視頻,還是p過的。其狂熱程度是我這種無貓人士想像不到的,我不禁感嘆,她怕不是被貓統治了吧!除了這種本就愛貓的」吸貓「人士外,還有被動型貓奴。說的就是堂妹她父母,一開始百般嫌棄,接觸幾天後就真香了。
  • 現在人養寵物方式非常多,中國古代如何養寵物呢?
    有些人因為特別是喜歡養小動物,所以說這些人都把它叫做了寵物。現在人養寵物這種方式是非常多的,不管是養的小貓或者是小狗這一類的動物,甚至還為此專門在網上成立了一個圈子,有的是自稱貓奴,有的是自稱狗狗的傭人。
  • 古代也吸貓,你知道嗎
    提到詩人,貓,這幾個字眼,就不得不提宋朝的陸遊了。陸遊是有記載的第一吸貓狂魔,拒不完全統計,陸遊一生留下了12首關於貓的詩句,其中為了誇獎自己家的貓,曾一連寫了三首詩來讚揚,這種境界超越了現在所有的貓奴,因為他把自家的貓展現給所有中國人看已經八九百年了。「裹鹽迎得小狸奴,盡護山房萬卷書。慚愧家貧策勳薄,寒無氈坐食無魚。」
  • 如果古代的貓奴也有微信,那他們的朋友圈是這個樣子的
    中華上下五千年,吸貓史就有四千年。貓咪的可愛,直接導致越來越多的人生出「貓病」,看見貓就想rua一把,還有無數人躲在屏幕後面覬覦別人家的貓貓。沒曾想,其實這種症狀從古代就有人病入膏肓,尤其是古代的那些文人大咖們,也是靠吸貓為生,一邊擼貓,一邊氣壯山河,各種反差萌。
  • 古代貓奴太拼了,為貓題詩信手拈來
    養貓自古有之。古人養貓,甚至得「下聘」。弄點小魚乾啊,妙鮮包之類的贈給貓媽媽,還要給生下小貓的主人家送點鹽,這才能把小奶貓抱走。大詩人陸遊家的貓,就是這麼接回來的:鹽裹聘狸奴,常看戲座隅。時時醉薄荷,夜夜佔氍毹。鼠穴功方列,魚餐賞豈無。仍當立名字,喚作小於菟。
  • 吸貓鼻祖,中國古代第一貓奴陸遊與他的貓咪
    中國古代第一貓奴作為一代大文豪,陸遊算得上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貓奴,就光寫貓的詩詞便多達十二首,比如《嘲畜貓》、《贈貓一二》、《得貓於近村以雪兒名之戲為作詩》、《贈粉鼻》、《鼠屢敗吾書偶得狸奴捕殺無虛日群鼠幾空為賦》等。
  • 人為什麼會變成貓奴?吸貓成癮原來是因為這個原因?
    世上可愛的生物千千萬,為什麼我們唯獨就會栽在貓的身上呢?我們為什麼會變成一個貓奴呢?一、貓用顏值徵服了人。大家總說貓有可愛有多可愛,那你有想過為什麼人會覺得貓可愛嘛?拎著貓的後背頸,貓就不會動啊!猝不及防的反應讓我們覺得迷惑又獨特,所以吸貓成癮。另一方面呢?我們在生活當中做一些特立獨行的行為,可能會感到壓力。所以我們內心深處也會更羨慕貓,獨立自由做自己的個性。更現實的是,大部分的上班族更適合養貓。畢竟加班的你和我沒有時間遛狗嗎,尤其是適合,就算有時間也愛宅在家裡面的獨居青年。
  • 神奇的養貓N+1定律,不知道為什麼?總感覺缺一隻貓
    我是你們的酒喵大叔呀~養一隻貓還能滿足你的貪婪欲望嗎?承認吧!我們皆都是貓奴,我甚至早已準備養第三隻貓了。這就是神奇的「養貓定律N+1」,記得曾經有人跟我說:「養第一隻貓以後,你絕對會再養第二隻,第三隻甚至更多……」當初深信不疑的我!直到今天不得不承認,養貓不僅會上癮,而且還會感覺生活裡始終少了一隻貓。
  • 為什麼說養貓的人,更容易單身?
    01—狗是如何成為人類的好朋友的?故事講的是在20年後虛構的日本Megasaki市,狗狗數量激增,「犬流感」爆發。市長小林先生頒發「禁狗令」宣布,將市裡所有的狗狗,都放逐到堆放垃圾的荒島中。02—為什麼狗通常都打不過貓?電影裡,統治世界的「邪惡勢力」幾乎清一色都是貓奴!
  • 古代人養貓的那些事:老祖宗真有一套!
    簡單來說就是養貓專用老黃曆。怎麼樣,慎重吧?人家養貓還挑日子的。接著,著人好好畫上一張納貓契。再請西王母娘娘和東華帝君來做個見證,與貓兒締結契約。有點婚前遞交婚書的意思啊?又好似和貓咪拜把子?總之就是相當鄭重的。有了這一紙契約,接一隻貓回家才算是名正言順。不過,這還不夠,古人對於即將來到家裡的這位新成員,該給的尊重和禮數一件都不能少,還是按程序來。
  • 詩詞大會:古代詩人中第一大「貓奴」,為愛寵作詩無數,寵愛之極
    而喜歡貓的人往往自稱「貓奴」。在南宋的文學史上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陸遊,他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貓奴。想起陸遊,大家一定會想起他的抗金夢想,他的壯志難酬的人生經歷,不過,那都是詩人高大上的一面,我們要看的是詩人生活化的一面。他為愛寵寫了無數的詩歌,可見寵愛之極。八百多年前的一個冬夜,陸遊寫了一首七絕詩,展露了他的冬日生活圖景:風卷江湖雨闇村,四山聲作海濤翻。
  • 十二生肖裡為啥沒有貓?難道中國古人都不愛貓嗎?陸遊有話要說
    天底下的貓奴們不要再為你們的屬相糾結了,從一開始你們就根本沒有屬貓的可能性,除非某一天你和你的貓一起穿越到了古代。一、貓是真的被老鼠騙了嗎?貓咪到底為什麼無緣十二生肖?如果你拿這個問題去詢問家裡的老人或小孩,那麼他們九成都會告訴你一個答案,那就是貓咪是被老鼠騙了。
  • 單身狗適合養貓嗎?網友:一貓一狗好朋友
    而不是脫單不成,才選擇飼養貓咪……養貓是種愛好,並不是一種需求。城市裡,空巢青年確實是越來越多,也逐漸成為飼養寵物貓的主力群體。他們由於工作壓力大,生活也顯得空虛寂寞冷,為了讓自己生活得到調節,很多人都會選擇飼養貓咪來陪伴自己……喜歡養貓的人,可能會讓自己與其他人的相處有更多的話題性,尤其是在貓奴和貓奴之間,你養貓呀,我也養貓了;你家貓咪跟我家的一樣可愛……如果你是男生的話,更會給人留下印象特殊的印象,畢竟養貓的男生,並不是很多……貓咪的性格溫順粘人
  • 古時貓奴:為貓寫詩,為貓寫詞,為貓做不可能的事
    不僅在影視劇裡,在古代,也有不少人愛貓成痴,為貓寫詩,為貓寫詞,為貓做不可能的事。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陸遊了。陸遊是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遊晚年蟄居故鄉山陰,家中藏書眾多,奈何鼠患一直破壞他的藏書,讓他不勝煩惱。「殘我架上書,禍乃及斯文」,盡顯陸遊無奈與惱怒之情。後陸遊得一狸貓,欣喜不已。《贈貓》其一鹽裹聘狸奴,常看戲座隅。
  • 資深鏟屎官建議:新手養貓,千萬不要養這5種貓
    隨著養寵物的興起,漸漸地,很多人都加入了貓奴行列。那作為新手鏟屎官的你,在不了解貓咪的情況下,該養一隻怎樣的貓咪呢?其實,不是所有貓咪都適合新手飼養的。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新手養貓,千萬不要養這幾種貓,要及時避開。
  • 中國第一隻克隆貓:貓奴花費25萬隻為與自己死去的貓再續前緣
    據《紐約時報》報導,北京一位22歲的貓奴叫黃宇,同時他也是一位商人,他養了一隻可愛的英國品種的小花貓,他給這隻貓起名「大蒜」,可惜有一年冬天,這隻貓死了。克隆一隻貓需要花費3.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大約25萬,後來他還是下定決心,交了這筆錢。為了克隆這隻貓,科學家們將原始貓的皮膚細胞植入其他貓的卵子中。經過物理及化學處理後,40個克隆胚胎被植入四隻代理母貓體內。有三隻代理母貓懷孕,其中兩個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