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大會:古代詩人中第一大「貓奴」,為愛寵作詩無數,寵愛之極

2021-01-08 閒侃影視劇

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第七場的比賽中,有一個對號入座題,考的是陸遊的寵物狸奴貓。奴的本義是失去人身自由,並被他人任意驅使,為他們做事的人。最早的由來應該是奴隸制,後來女性也自稱為奴,因為在封建社會裡,女性是沒有自由的,是隸屬於男性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這兩年出來了很多的新詞,比如「房奴」,「孩奴」,意思就是為了房子,為了孩子而失去了人生自由。而喜歡貓的人往往自稱「貓奴」。

在南宋的文學史上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陸遊,他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貓奴。想起陸遊,大家一定會想起他的抗金夢想,他的壯志難酬的人生經歷,不過,那都是詩人高大上的一面,我們要看的是詩人生活化的一面。他為愛寵寫了無數的詩歌,可見寵愛之極。

八百多年前的一個冬夜,陸遊寫了一首七絕詩,展露了他的冬日生活圖景:

風卷江湖雨闇村,四山聲作海濤翻。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

「狸奴」是陸遊養的一隻貓,多次出現在他的詩歌中。在一個寒冷的冬夜,外面是風雨大作,江風怒號,江浪翻滾,屋裡卻溫暖如春,詩人圍爐而坐,身邊的小貓在酣睡。溫暖的氈毯舒服極了。

就像我們現在人一樣,在寒冷的冬日裡,靠著暖氣昏昏欲睡,身邊是自己最愛的小貓咪,多麼溫馨而溫暖的場景,有了貓,人就不再孤獨。

陸遊雖然在仕途上很不順,但他在江陰老家的日子過得令不少只能「雲吸貓」的現代人羨慕不已。他不僅僅養過一隻貓,光是有名可考、有詩相贈的寵物貓就有好幾隻。

一隻貓叫「粉鼻」,可能是一隻白色鼻頭聰明可愛乖巧的小貓,而且特別能幹,是在家捕捉老鼠的高手,陸遊專門寫了一首《贈粉鼻》表揚它:

連夕狸奴磔鼠頻,怒髯噀血護殘囷。

問渠何似朱門裡,日飽魚飱睡錦茵。

意思就是說:連日以來,這隻貓捉到了好幾隻老鼠,比較的勤快而努力,不像有些富貴人家的貓,每天只知道吃飽了,睡在暖和的錦緞裡,卻無所事事。

還一隻叫「小於菟」,陸遊在《贈貓》中寫道:

鹽裹聘狸奴,常看戲座隅。時時醉薄荷,夜夜佔氍毹。鼠穴功方列,魚飧賞豈無。仍當立名字,喚作小於菟。

「於菟」是楚國人口中老虎的別名,「小於菟」就是「小老虎」,這隻小貓也沒有辜負這個勇猛的名字,抓起老鼠來毫不遜色於幾位「前輩」。 意思陸遊用是一包鹽,作為迎貓的「聘禮。 在宋代向別人乞要貓,是需要禮物的,這裡的鹽就禮物,陸遊給貓起名字叫小於菟。

還有一隻貓名叫「雪兒」,顧名思義,這大概是一隻雪白的小貓,它剛剛來到陸遊家時,詩人開心不已,寫了一首《得貓於近村,以雪兒名之,戲為作詩》送給它:

似虎能緣木,如駒不伏轅。

但知空鼠穴,無意為魚飱。

薄荷時時醉,氍毹夜夜溫。

前生舊童子,伴我老山村。

這隻小貓真的是太完美了,不但是捕鼠高手,還不貪吃,每到晚上還替詩人暖被窩,仿佛一個前世就結下了緣分的小書童,今生又來陪伴詩人啦。 在偏遠的小山村,詩人一個人何等的孤獨,而貓就成了他形影不離的夥伴。

晚年閒居的陸遊,對貓的喜愛更上一層樓,有詩為證:

執鼠無功元不劾,一簞魚飯以時來。

看君終日常安臥,何事紛紛去又回。

意思是:小貓呀小貓,你就算不能捕鼠立功,我也不會怪你呀,按時吃飯、終日安臥在我眼前就好了,何必一會兒走開一會兒又回來呢?

在這時的貓,已經成了陸遊生活中或不可缺的精神伴侶,是老人在晚年生活中精神的寄託。或許是因為報國無門、壯志未酬,或許是因為垂垂老矣、孤獨寂寥,晚年陸遊詩中,來自寵物的陪伴和慰藉似乎顯得更為重要這樣一個孤寂的老人,還能有可愛的小貓作伴,心中稍微寬慰了一些。

其實古代很多的人都喜歡貓,從平民百姓到皇帝,無不例外,看來我們現代人對貓的喜愛,也是傳承自古人,心甘情願做「貓奴」。

相關焦點

  • 闢謠:「貓奴」近代才出現?古代就有貓奴,從詩作看古人愛貓
    歡迎來到白娜科普,本文由【萌寵有嘉】獨家原創,禁止抄襲、洗稿和搬運等行為 不知道從何時起,廣大愛貓的列為鏟屎官被大家愛稱為「貓奴」。我是從古至今,愛貓之人乏善可陳,比比皆是。從莊子開始到宋代唐代等朝代,都有古文或者詩詞記載與貓咪相關的逸聞趣事。
  • 皇帝擼貓不早朝,為貓寫詩三百首,古代貓奴還有這些驚人之舉
    宋人《爾雅翼》記載:「貓,乃小獸之猛者。初,中國無之,釋氏因鼠齧佛經,唐三藏禪師從西方天竺國攜歸。」原來一開始中國是沒有貓的,由於老鼠會啃佛經,唐三藏從天竺國帶了貓回來。一不小心,唐三藏也成了貓奴。陸遊的祖父陸佃的解釋讓人叫絕:「鼠害苗,而貓捕之,故字從苗」。原來貓大人在古代還是捕鼠保衛莊稼的戰士。
  • 不,古代貓奴直接刷新了我的三觀
    除了這種本就愛貓的」吸貓「人士外,還有被動型貓奴。說的就是堂妹她父母,一開始百般嫌棄,接觸幾天後就真香了。這不禁讓我想到了網上的那些話題視頻,」我爸媽一開始不讓我養貓,後來有了貓之後,就不要我了「。其實,像我堂妹一家這種行為並不是個例,在網上一找,比比皆是。在可愛的貓咪面前,無數鏟屎官前僕後繼,奔跑在追隨貓主子的大道上。不過,貓奴可不是現代才有。
  • 古代也吸貓,你知道嗎
    在大大小小的詩詞中我們也能看到關於貓咪的身影。提到詩人,貓,這幾個字眼,就不得不提宋朝的陸遊了。陸遊是有記載的第一吸貓狂魔,拒不完全統計,陸遊一生留下了12首關於貓的詩句,其中為了誇獎自己家的貓,曾一連寫了三首詩來讚揚,這種境界超越了現在所有的貓奴,因為他把自家的貓展現給所有中國人看已經八九百年了。「裹鹽迎得小狸奴,盡護山房萬卷書。
  • 如果古代的貓奴也有微信,那他們的朋友圈是這個樣子的
    貓咪的可愛,直接導致越來越多的人生出「貓病」,看見貓就想rua一把,還有無數人躲在屏幕後面覬覦別人家的貓貓。沒曾想,其實這種症狀從古代就有人病入膏肓,尤其是古代的那些文人大咖們,也是靠吸貓為生,一邊擼貓,一邊氣壯山河,各種反差萌。關於養貓的日常,不僅現代的鏟屎官喜歡樂此不疲的曬朋友圈,古代的文人大家門也是毫不吝嗇的揮筆寫下他們對愛貓的告白。
  • 吸貓鼻祖,中國古代第一貓奴陸遊與他的貓咪
    中國古代第一貓奴作為一代大文豪,陸遊算得上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貓奴,就光寫貓的詩詞便多達十二首,比如《嘲畜貓》、《贈貓一二》、《得貓於近村以雪兒名之戲為作詩》、《贈粉鼻》、《鼠屢敗吾書偶得狸奴捕殺無虛日群鼠幾空為賦》等。
  • 中國詩詞大會:八「酒鬼」各色酩酊大醉,呈現盛世大唐的包容多態
    因為看《中國詩詞大會》,上篇文寫到了「大唐一抹晴朗之色」賀知章。賀知章樂觀,開朗,睿智,率真,又充滿了童趣,是我們文學史上,稀少的「人見人愛,花見花開」式文人。因為他本身的魅力和才華,他不但被列進了「吳中四士」,「仙宗十友」等這些牛掰的組合裡,更是被大詩人杜甫,難得豪放的作詩一首,放在了「飲中八仙」 的開頭,成為一段佳話,流傳了千年!
  • 詩詞大會牛人輩出,化學系女神誇海口元素周期表能成詩,真不錯!
    這些詩句都是朗朗上口的,我們都知道詩在唐朝時最盛行,一些著名的詩人幾乎都出現在唐朝,唐朝時科舉考試主要就是以詩為中心,所以一些人為了當官,為了光宗耀祖,從小就開始學習寫詩,從小就開始背詩經,所以啊當時的詩人比較多。
  • 詩詞大會上:「但願人長久」中「長久」是指什麼?很多人都答錯了
    詩詞大會上:「但願人長久」中「長久」是指什麼?很多人都答錯了。蘇軾的《水調歌頭》不僅是一首人盡皆知的宋詞,並且作為一首歌曲也聽的人如痴如醉。這首詞中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很多人都會用在自己的朋友圈文案中,但是我們真的了解這句話嗎?
  • 詩詞大會第四季董卿十場唯美開場詞
    有很多人曾感謝她在大眾娛樂多樣化的今天,為文學留出了一片天地,她說:這些文字給這個世界帶來了光,而如何讓這道光照亮在更多人的頭頂,是我們的使命和責任。如今,《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已經完美落幕,董卿的每一期開場詞猶如春風化雨般暈染了詩詞大會的舞臺。冬去春來,花開四季。十場比賽,十個主題。小編已經整理好董卿的十期經典開場詞,詩友們趕快收藏吧!
  • 《詩詞大會》古怪考題:半江瑟瑟半江紅中的「瑟瑟」是什麼意思?
    詩詞流轉千年,乘著古老的歌聲繼續為我們的青春蕩漾,被我們句句爭誦、口口相傳。而《中國詩詞大會》的橫空出世,將這份情趣推向了更高的青雲之上。讀了多年古詩詞後,深深地意識到一點:背詩容易,品詩難!這一點,不只是對於我們這樣的詩詞愛好者是如此,對一些大專家、大學者也是一樣的。
  • 康震能書會畫,現場作詩遭群噴,才華被質疑,到底有沒有真才實學
    謙謙君子,虛懷若谷.人有不為也,然後可以有為。一場《中國詩詞大會》,掀起了一股國學熱潮。作為兩位導師之一的康震,也是表現滿滿。 一、康震,顯文化人該有之氣質 康震,沉浸於中國古代文學數十年,並且在接受深厚的文化勳章以後,多次登上百家講壇等著名的文化類欄目。深厚的文學修養帶給他的是腹有詩書氣自華。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在如今人心浮躁的現代,他依舊能夠沉浸於文學中、靜心研究,這是難能可貴的。
  • 古代貓奴太拼了,為貓題詩信手拈來
    養貓自古有之。古人養貓,甚至得「下聘」。弄點小魚乾啊,妙鮮包之類的贈給貓媽媽,還要給生下小貓的主人家送點鹽,這才能把小奶貓抱走。大詩人陸遊家的貓,就是這麼接回來的:鹽裹聘狸奴,常看戲座隅。時時醉薄荷,夜夜佔氍毹。鼠穴功方列,魚餐賞豈無。仍當立名字,喚作小於菟。
  • 「五一」跟著詩詞遊湖南 看詩人都寫了湖南哪些地方
    詩人陸遊曾說,揮毫當得江山助,不到瀟湘豈有詩。作為蜚聲國際的旅遊大省,湖南之美不僅在於那清新秀麗的自然山水和富有歷史厚度的人文景觀,也在於自古以來那些廣為流傳的好詞佳句所刻劃出的經典文化印象。  擁有青山碧水、秀色麗景的湖湘大地,是歷代文人墨客悠覽抒懷、吟賞詠志的重要主題。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龍洋教科書似的經典開場語全在這裡了
    古代社會通訊不便,但只要心繫彼此,即使遠隔千裡,也能夠相伴相依。正所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你可以感嘆「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但如果是知己,「焉知二十年,重上君子堂」。共同的信念,共同的信任,讓友誼溫厚而充滿力量。今天,就讓我們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的舞臺上,一起穿越時空,探尋知己,去感悟人間最真摯的友誼。第三場: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 感受中華詩詞文化 明晚還能看奉節歷史文化、了解夔州詩詞
    眼下,《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正在CCTV-1和CCTV-10熱播,成了不少市民的觀看必備,和家人一起觀看節目,不僅可以感受中華詩詞文化,還跟隨詩詞中的意境遊覽祖國的詩意山水,最重要的是還能漲知識。許多觀眾留意到,本季節目中,常駐「嘉賓」「中華詩城」重慶·奉節繼續驚豔亮相,在明晚(2月3日)即將播出的第五期節目中,奉節的夔州詩詞、歷史文化、名勝古蹟、自然風光等也將集中呈現。
  • 盤點《中國詩詞大會》中驚豔了我們的《詩經》名句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它內容豐富,包羅萬象,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古代讀書人的啟蒙讀物。孔子曾說:「詩三百,思無邪,不學詩,無以言」,可見《詩經》的崇高地位。兩千多年來,《詩經》的光彩仍然熠熠生輝,照耀著後人。
  • 2萬人圍觀「宋朝人買貓下聘禮」,古代鏟屎官:別小瞧這行
    幹啥啥不行享受第一名而古人最早開始養貓,還是主要考慮實用功能——捕老鼠。「鼠害苗,而貓捕之,故字從苗」,苗指的是莊稼糧食,貓可以防止老鼠偷吃糧食,所以貓字中就有一個苗字。所以在古代,文人們通常會用一種很有趣的方式來「請」一隻貓,那就是下「聘禮」——宋代的時候,人們一般用鹽或者小魚乾來向別人家的母貓換取小貓崽,即使是野貓生的小貓,也需要拿小魚乾給母貓,以表達尊重之情。
  • 【新知】詩人的重陽十二時辰
    但在古代,這卻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節日,從流傳下來的無數詩詞中,我們都可以找尋到重陽節的蹤跡。 歲月匆匆走過千年,古代的詩人們,在這一天,又在忙些什麼呢? 卯時(5:00~6:59):沐浴更衣,佩茱萸香囊 九是陽數之極,在古人看來,兩陽相剋,九月初九的重陽節自然是極兇險的日子。 插茱萸等風俗也就出現了。茱萸香味濃厚,能驅蟲祛溼、逐風邪,還能消積食,治寒熱。
  • 愛與寵的方向感
    許多女網友把這段話@給自己的男朋友看,言下之意是讓男友學著點,不要覺得寵女人是壞事,這可是「付出就有回報」的最典型例子。    不知道為什麼,這段話讓我第一時間想到了自己的女兒。這是一個快要被我寵壞的丫頭,全家只有我對她有求必應,也只有我無條件地容忍她的壞脾氣。同理,她也只敢在我面前胡作非為,提各種無理要求。有朋友對此不無擔憂,說這樣你會把丫頭寵壞的,長大以後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