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貓奴」近代才出現?古代就有貓奴,從詩作看古人愛貓

2021-01-08 騰訊網

歡迎來到白娜科普,本文由【萌寵有嘉】獨家原創,禁止抄襲、洗稿和搬運等行為

不知道從何時起,廣大愛貓的列為鏟屎官被大家愛稱為「貓奴」。我是從古至今,愛貓之人乏善可陳,比比皆是。從莊子開始到宋代唐代等朝代,都有古文或者詩詞記載與貓咪相關的逸聞趣事。今天白娜將從文化的角度,梳理古代文學和詩詞中,各位前輩對貓咪的讚賞和讚美。分享古人通過詩詞歌賦的描述,展示當時人們養貓的儀式、習俗和貓咪的主要作用。

說起古文裡記載與貓咪相關文獻,大致上可以追溯到《詩經 韓奕》:「有熊有羆,有貓有虎。」不過顯然在那個時代貓貓被當成熊或羆之類的生猛野獸來看待。

《莊子 秋水》說「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裡,捕鼠不如狸狌」的譬喻,和千裡神駒相比,若要抓老鼠還是得靠貓貓。到了《禮記》則記載:「古之君子使之必報之,迎貓,為其食田鼠也。」迎貓變成了很專業的儀式,據說還能分成用魚或用鹽裹之類的專業流程。

到了宋代之後,養貓逐漸成為常態,除了補鼠這樣的功能性,也有文人已經開始將之當作寵物對待。當時有個稱喵的流行語「狸奴」,照字面翻譯就是「貓奴」。不過和我們現在貓主人用以自稱還是不太一樣,「狸奴」應該是以狸為奴的意思。其實除了狸奴,古文中還曾給貓取了各種可愛的名字,根據清代愛貓人士黃漢編撰的毛孩類書《貓苑》裡,有這樣的記載:

貓名烏圓,又名狸奴,又美其名曰玉面狸,曰銜蟬,又優其名田鼠將,嬌其名曰雪姑、曰女奴,奇其名曰白老,《稽神錄》曰崑崙妲己。……以烏圓為貓,相沿久矣,考王忘庵題畫貓詩曰烏圓炯炯。

因為貓的虎斑毛色,圓滾滾的眼珠,以及猶如女性般的柔媚行動,歷代於是取了類似烏圓、妲己、女奴或田鼠將等等暱稱。民間網絡文,也都提到宋代幾個著名的愛貓人,黃庭堅和陸遊大概是最有名的。

黃庭堅是蘇東坡的門生,蘇門四學士之一,後來頗負盛名的江西詩派就是由他所領導。當時江西結社流傳的什麼奪胎換骨、點鐵成金等等技術,據說到現在還有人在用,抄襲致敬傻傻分不清楚之類的。不過那些獅潭(詩壇)的傳說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其實黃庭堅雖然有一首〈乞貓〉詩,不過好像是拜託人家送喵喵給他,讓他回家抓老鼠專用。所以黃庭堅其實也不是真的愛喵人,還是把貓咪當成工具發揮其功能性

秋來鼠輩欺貓死,窺甕翻盤攪夜眠。聞道狸奴將數子,買魚穿柳聘銜蟬。

因為秋天到了鼠輩橫行,又聽過隔壁母貓生了好幾隻小貓,於是買魚來聘貓以捕鼠。這基本上是延續《禮記》的古法,後來養貓有成,老鼠老虎傻傻分得清楚全部都抓光了,黃庭堅又寫了一首讚嘆喵喵:

養得狸奴立戰功,將軍細柳有家風。一簞未厭魚餐薄,四壁當令鼠穴空。

意思是說自己雖養了貓奴一隻,卻沒餵它吃太多好魚好料,但它就能立下猶如漢代名將細柳將軍一樣的威猛戰功,四壁的老鼠都給它給嚇鼠了,真的很乖很好很棒棒。

至於說起宋代愛貓貓第一詩人,應該還是咱們的愛國詩人陸遊。不過不是因為陸遊特別愛貓,而是他特別愛寫詩。之前提到過因為文獻亡佚,六朝以前的詩歌是十九不存,只剩下百分之十。

相對來說,唐宋詩歌雖然也有亡佚,但比例沒那麼高。就現存還得見的作品來考察,陸遊存詩大約七千多首,比李白、杜甫都還都多上好幾倍,所以他的各種體類與題材的詩都得以被保存下來,這樣解釋比較說得通。他有幾首提到貓貓的詩,先來看一首五律〈贈貓〉:

鹽裹聘狸奴,常看戲座隅。時時醉薄荷,夜夜佔氍毹。鼠穴功方列,魚餐賞豈無。仍當立名字,喚作小於菟.

之前網絡就有流傳過一群野貓跑去嗑貓薄荷,集體醉倒的照片。然後陸遊這隻喵喵還整晚佔著毛毯不放。於是詩人決定給小貓取個名字,叫它小於菟。於菟是楚人對老虎的別稱,根據《左傳 宣公四年》:「楚人謂乳谷,謂虎於菟。」

陸遊將聘來的新喵喵取名小老虎。陸遊還有另一首七律〈鼠屢敗吾書偶得狸奴捕殺無虛日群鼠幾空為賦此詩〉:

服役無人自炷香,狸奴乃肯伴禪房。書眠共藉床敷暖,夜坐同聞漏鼓長。賈勇遂能空鼠穴,策勳何止履胡腸。魚餮雖薄真無媿,不向花間捕蝶忙。

除了讓喵喵幫忙撲殺老鼠,還順便陪禪修。對於佛系詩人,這隻貓對他來說簡直是哆啦A夢等級了。此外陸遊還有一首〈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也堪稱相當經典,非常符合我們現代思維:

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

大意為因為風雨大作,連海濤都嚇到眼睛業障重不敢出門。總之就是躲在家裡靠著火爐暖被,與小老虎喵喵相依相偎取暖,貓最重要有貓萬事足不出門了。

不過嚴格來說,古代雖然有愛貓人,但似乎更加著重貓貓的工具性,貓奴這樣的新型態人類應該還是到晚近才出現的。所謂寵物寵物、寵極之物,有這樣寵物相伴,也讓古今的人們有了另外一種新的視野與生活體驗。

我是白娜,關注【萌寵有嘉】獲得十六年資深鏟屎官的養寵經驗、萌寵故事和營養知識。

相關焦點

  • 古代貓奴是如何養貓的?
    貓捉老鼠,在今天似乎只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而很難真正看到貓捉老鼠的場面。然在古代,鼠災為患,老鼠在生活中極為常見,而且常常帶來極大的破壞。古人又沒有先進的滅鼠措施,於是,對於一般老百姓來說,養貓成為防鼠的最佳手段。所以,對於古人來說,養貓不是為了治癒身心,而更多是出於實用的目的,正如養狗是為了看門,養貓主要是為了治理鼠患。
  • 什麼叫貓奴?貓奴是什麼意思?
    最近,「貓奴」成為了最流行的網絡熱詞之一,按字面意思理解的話,「貓奴」就是「貓咪的奴僕」。很多人看到這裡可能就納悶了,貓咪不是寵物嗎?怎麼「反客為主」了?面對這個玄學的問題,元元只能回答您,可能是因為貓咪太可愛了吧,讓鏟屎官們忍不住地去溺愛它們。
  • 不,古代貓奴直接刷新了我的三觀
    堂妹養了兩隻貓,家裡除了有一應俱全的貓主子生活用品外,她自己還給貓咪做了很多玩具,比如各種大小的木箱。而且她每天都在朋友圈裡發各種貓的萌照和視頻,還是p過的。其狂熱程度是我這種無貓人士想像不到的,我不禁感嘆,她怕不是被貓統治了吧!除了這種本就愛貓的」吸貓「人士外,還有被動型貓奴。說的就是堂妹她父母,一開始百般嫌棄,接觸幾天後就真香了。
  • 皇帝擼貓不早朝,為貓寫詩三百首,古代貓奴還有這些驚人之舉
    貓奴可曾想過,貓為何被稱為貓?宋人《爾雅翼》記載:「貓,乃小獸之猛者。初,中國無之,釋氏因鼠齧佛經,唐三藏禪師從西方天竺國攜歸。」原來一開始中國是沒有貓的,由於老鼠會啃佛經,唐三藏從天竺國帶了貓回來。一不小心,唐三藏也成了貓奴。陸遊的祖父陸佃的解釋讓人叫絕:「鼠害苗,而貓捕之,故字從苗」。原來貓大人在古代還是捕鼠保衛莊稼的戰士。
  • 古代貓奴太拼了,為貓題詩信手拈來
    養貓自古有之。古人養貓,甚至得「下聘」。弄點小魚乾啊,妙鮮包之類的贈給貓媽媽,還要給生下小貓的主人家送點鹽,這才能把小奶貓抱走。大詩人陸遊家的貓,就是這麼接回來的:鹽裹聘狸奴,常看戲座隅。時時醉薄荷,夜夜佔氍毹。鼠穴功方列,魚餐賞豈無。仍當立名字,喚作小於菟。
  • 詩詞大會:古代詩人中第一大「貓奴」,為愛寵作詩無數,寵愛之極
    而喜歡貓的人往往自稱「貓奴」。在南宋的文學史上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陸遊,他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貓奴。想起陸遊,大家一定會想起他的抗金夢想,他的壯志難酬的人生經歷,不過,那都是詩人高大上的一面,我們要看的是詩人生活化的一面。他為愛寵寫了無數的詩歌,可見寵愛之極。八百多年前的一個冬夜,陸遊寫了一首七絕詩,展露了他的冬日生活圖景:風卷江湖雨闇村,四山聲作海濤翻。
  • 如果古代的貓奴也有微信,那他們的朋友圈是這個樣子的
    中華上下五千年,吸貓史就有四千年。貓咪的可愛,直接導致越來越多的人生出「貓病」,看見貓就想rua一把,還有無數人躲在屏幕後面覬覦別人家的貓貓。沒曾想,其實這種症狀從古代就有人病入膏肓,尤其是古代的那些文人大咖們,也是靠吸貓為生,一邊擼貓,一邊氣壯山河,各種反差萌。
  • 十二生肖裡為啥沒有貓?難道中國古人都不愛貓嗎?陸遊有話要說
    天底下的貓奴們不要再為你們的屬相糾結了,從一開始你們就根本沒有屬貓的可能性,除非某一天你和你的貓一起穿越到了古代。一、貓是真的被老鼠騙了嗎?貓咪到底為什麼無緣十二生肖?如果你拿這個問題去詢問家裡的老人或小孩,那麼他們九成都會告訴你一個答案,那就是貓咪是被老鼠騙了。
  • 古代也吸貓,你知道嗎
    提到詩人,貓,這幾個字眼,就不得不提宋朝的陸遊了。陸遊是有記載的第一吸貓狂魔,拒不完全統計,陸遊一生留下了12首關於貓的詩句,其中為了誇獎自己家的貓,曾一連寫了三首詩來讚揚,這種境界超越了現在所有的貓奴,因為他把自家的貓展現給所有中國人看已經八九百年了。「裹鹽迎得小狸奴,盡護山房萬卷書。慚愧家貧策勳薄,寒無氈坐食無魚。」
  • 這些貓咪博物館,大概是貓奴眼中天堂的模樣
    對於觀復博物館而言,觀復貓的出現是個偶然。喵星號動車裡頭約有二十多隻不同品種的貓,比方說加菲貓、英國短毛、長毛波斯貓等,或者玩耍,或在散步,或打盹。>為了紀念愛貓而成立的貓博物館 阿姆斯特丹 Katten Kabinet博 物館的起源要從一隻貓說起,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的Bob Meijer先生是一名投資商和企業家,同時也是一名資深貓奴,他為了紀念去世的愛貓J.P.Morgan,創立了這家名叫Katten Kabinet的貓咪博物館。
  • 古時貓奴:為貓寫詩,為貓寫詞,為貓做不可能的事
    不僅在影視劇裡,在古代,也有不少人愛貓成痴,為貓寫詩,為貓寫詞,為貓做不可能的事。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陸遊了。陸遊是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遊晚年蟄居故鄉山陰,家中藏書眾多,奈何鼠患一直破壞他的藏書,讓他不勝煩惱。「殘我架上書,禍乃及斯文」,盡顯陸遊無奈與惱怒之情。後陸遊得一狸貓,欣喜不已。《贈貓》其一鹽裹聘狸奴,常看戲座隅。
  • 一日養貓終生貓奴,朋友幫忙養貓就不還了,女孩欲哭無淚了
    其實養過貓咪的人都知道,一日養貓,終生貓奴。說出來你可能還不信哦,貓對於人類而言,真的有一種特別的吸引力。小斯其實平時上班還挺閒的,但是對於養寵物她說自己沒興趣,因此一直都沒有養貓狗什麼的,但她有一個閨蜜家裡養了一隻貓,這個閨蜜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貓奴了,不管去什麼地方都會帶著她,於是跟小斯也有點熟了。那天閨蜜抱著貓來找她說:我要出差兩個月,我家的小貓咪你就幫我養著吧。
  • 人為什麼會變成貓奴?吸貓成癮原來是因為這個原因?
    世上可愛的生物千千萬,為什麼我們唯獨就會栽在貓的身上呢?我們為什麼會變成一個貓奴呢?一、貓用顏值徵服了人。大家總說貓有可愛有多可愛,那你有想過為什麼人會覺得貓可愛嘛?當未知的東西或者是現象出現的時候,為了接受這個現象,事物對大腦的刺激會更強,使人們更容易產生神經衝動,生理上就表現為更感興趣。貓咪有非常多奇怪的行為,對不對?比如說貓愛看人上廁所啊!貓愛跟人睡覺啊!拎著貓的後背頸,貓就不會動啊!猝不及防的反應讓我們覺得迷惑又獨特,所以吸貓成癮。另一方面呢?我們在生活當中做一些特立獨行的行為,可能會感到壓力。
  • 吸貓鼻祖,中國古代第一貓奴陸遊與他的貓咪
    中國古代第一貓奴作為一代大文豪,陸遊算得上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貓奴,就光寫貓的詩詞便多達十二首,比如《嘲畜貓》、《贈貓一二》、《得貓於近村以雪兒名之戲為作詩》、《贈粉鼻》、《鼠屢敗吾書偶得狸奴捕殺無虛日群鼠幾空為賦》等。
  • 陝西考古發布宋代墓況,墓穴裡發現貓像,貓是何時出現在中國的?
    專家解讀,這些墓葬均為磚墓結構,大體用磚搭建了類似主人生前房屋的結構,幾座墓葬雖然不緊連,但從形制看,應該是家族墓葬。其中有一座是雙室結構,也就是有兩個墓室,應該是家族中比較有地位的人。
  • 《波西米亞狂想曲》揭秘,皇后樂隊主唱居然是最搖滾貓奴!
    我家F頭上早就更新過,我一直沒看,只知道它剛拿下第91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輯等4個獎項,同時還摘取了第76屆金球獎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桂冠,特別厲害。沒看的原因是,我幾乎完全不了解Queen樂隊和Freddie Mercury——畢竟我還年輕(噓~~),又不怎麼愛聽搖滾。
  • 這可能是地球上最愛貓的國度,喵星人在這兒究竟經歷了什麼?
    從此宇多天皇就成了貓奴,愛惜的不得了,每日餵它奢侈至極的牛奶粥。他誇黑貓毛色真黑,並且身體柔韌異常,臥時像黑色的碧玉,上臺階時猶如黑龍……總之該貓相貌頗有特色,捕鼠活好。比宇多天皇這篇貓奴日記更早的貓文獻應是《日本靈異記》,說在公元705年,一個男人死後思念家人,於是幻化成了許多動物逐一返家,但都被家人趕走。後來侍衛變成了一隻貓,才被家人收留。
  • 其中還有貓奴的福地喲!
    臺灣是個很適合旅遊的地方,它有很多有趣的景點,而且大多數的景點都是免費的,對於喜歡窮遊的朋友那是必須要來的地方呀!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臺灣新北的有趣景點,其中還有貓奴的福地喲!九份這裡太美了,海景,山景都是無敵的美啊,好有特色的老街,好適合藝術家!
  • 中國第一隻克隆貓:貓奴花費25萬隻為與自己死去的貓再續前緣
    據《紐約時報》報導,北京一位22歲的貓奴叫黃宇,同時他也是一位商人,他養了一隻可愛的英國品種的小花貓,他給這隻貓起名「大蒜」,可惜有一年冬天,這隻貓死了。克隆一隻貓需要花費3.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大約25萬,後來他還是下定決心,交了這筆錢。為了克隆這隻貓,科學家們將原始貓的皮膚細胞植入其他貓的卵子中。經過物理及化學處理後,40個克隆胚胎被植入四隻代理母貓體內。有三隻代理母貓懷孕,其中兩個流產。
  • 「卷福」新片熱拍中 出演精神分裂的「貓奴」畫家
    「卷福」新片熱拍中 出演精神分裂的「貓奴」畫家 時間:2019.09.1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Dan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