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貓自古有之。
古人養貓,甚至得「下聘」。弄點小魚乾啊,妙鮮包之類的贈給貓媽媽,還要給生下小貓的主人家送點鹽,這才能把小奶貓抱走。
大詩人陸遊家的貓,就是這麼接回來的:
鹽裹聘狸奴,常看戲座隅。時時醉薄荷,夜夜佔氍毹。鼠穴功方列,魚餐賞豈無。仍當立名字,喚作小於菟。——《贈貓》其一
用鹽「聘」回一隻小貓咪,看它一會兒在毯子上打滾,一會兒在吸貓薄荷,好可愛啊!抓老鼠也不耽誤,得多給它做點貓飯吃。看它這麼勇猛,就叫它「小老虎」吧!
抱只小貓回家抓老鼠的,不止有陸遊一人,黃庭堅也抱了一隻小貓回家,寫詩都輕快喜悅起來了,顧不上搞「奪胎換骨,點鐵生金」那一套:
秋來鼠輩欺貓死,窺甕翻盤攪夜眠。聞道狸奴將數子,買魚穿柳聘銜蟬。——《乞貓》
(註:「銜蟬」乃貓的愛稱。後唐瓊花公主有二貓,一白而口銜花朵,一烏而白尾,主呼為銜蟬奴、崑崙妲己。)
哈,我要有貓了!看老鼠還能欺我到幾時?
黃庭堅的得意之情躍然而出。
不過貓是一種極其我行我素的動物,即使從小家養,也不過半馴服狀態。要讓貓老老實實,言聽計從,那是不可能的事。
很快,陸遊就被自家貓主子氣得半死:
狸奴睡被中,鼠橫若不聞。殘我架上書,禍乃及斯文。乾鵲下屋簷,鳴噪不待晨。但為得食計,何曾問行人。惰得暖而安,飢得飽而馴,汝計則善矣,我憂難具陳。——《二感》
放著老鼠不抓,你睡得倒是暖和又安逸。可我的書,我的藏書都被啃沒啦!
貓:翻個身繼續睡。
但氣歸氣,貓咪呼嚕一聲,貓奴就向可愛投降了。
大家都對《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耳熟能詳:「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那《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一,你知道嗎?
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
沒錯,陸遊抒發愛國情懷的時候,也不忘擼貓。
窗外風雨大作,蓋著毛毯,烤著火,擼著貓,念著家國……
不過貓咪的確能夠慰藉人的孤獨。傷心失意時,一個毛絨絨的小東西安安靜靜往你身邊一靠, 拿額頭蹭你的手臂,輕輕咬你的手指,軟綿綿地喵兩聲。這滋味兒,誰養誰知道,難怪陸遊會寫下這樣的詩:
不見麴生久,惠然相與娛。安能論鬥石,僅可具盤盂。聽雨蒙僧衲,挑燈擁地爐。勿生孤寂念,道伴大狸奴。——《獨酌罷夜坐》
雖然約好的朋友沒有來,外面還下起了雨,一派孤寂蕭瑟,但我一點也不覺得難受哦,因為我有大貓擼!來,讓我使勁兒擼兩把!
由於陸遊這個貓奴的名氣實在太大,不經意間就蓋住了其他貓奴為貓主子的詩。但天下貓貓一樣可愛,不能厚此薄彼。
「梅妻鶴子」的隱逸詩人林,生活中也有活潑可愛的小貓:
釣時得小溪魚,飽臥花陰興有餘。自是鼠嫌貧不到,莫慚屍素在吾廬。——《貓兒》
看來,貓的確就是來攻陷地球人的。
這該死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