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上網就是具備科學素養?我們該如何測度科學素養?
具體到科學素養方面,可以解釋為,一個人如果有科學素養,必須先有科學知識,然後才有科學方法,然後才能正確認識和處理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係。那麼,真實情況如何呢?這種邏輯有沒有得到實證?這種邏輯關係在中國成立嗎?米勒本身沒有對此進行進一步研究,中國的科學素養測量研究者也沒有進一步的研究和論證。從米勒後來的言論和文章中,我們感到,米勒本人也不贊同這種不可替代的關係。
-
幼師科學素養再加強
「關注生命、關注科學」也再次成為熱點,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內省與反思。很多幼兒園都結合生命教育研發契合本園實際的園本課程,而園本課程的研發和實施,對幼兒教師現有的科學素養水平提出了挑戰。 淨水實驗暴露出教師科學素養「短板」一些幼兒教師本身的科學素養怎麼樣?
-
方舟子:對中醫態度可判斷中國人是否有科學素養
一個具有科學素養的人,不僅要掌握一定的科學知識,而且要掌握科學方法,具有科學精神,有分辨科學與偽科學、科學與非科學的能力。否則的話就不能算是有基本科學素養。那麼中國公眾的基本科學素養有多高呢?中國科協下屬的一個機構十幾年來做過幾次抽樣調查,根據這個調查結果,2001年我國公眾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比例為1.4%,2010年達到3.27%,而最新的2015年調查結果這個比例已經達到了6.2%。比例雖然不高,但是逐年上升,每隔幾年就翻一番,2015年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公眾人數竟然是2001年的四倍多,短短14年間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果真如此,當然值得欣喜。
-
平時總提到科學素養,它到底指什麼
那麼,什麼是科學素養?如果有人告訴你生病可以不去醫院、不用吃藥,只要燒香拜佛、求得神靈保佑就可以痊癒,而你也相信,並在生病的時候這樣去做,那麼,就不能認為你的科學素養很高;如果你仍然認為太陽繞著地球轉,而不是地球繞著太陽轉;認為人是上帝創造的,人的一生由天註定;你的科學素養也是有缺陷的。
-
科學素養也是「免疫力」 | 人民時評
但這些所謂的防疫「神器」靠譜嗎?據調查,這些商家口中神乎其神的「黑科技」,都是典型的「噱頭大於內容」。不僅難言科學,更跟抵禦病毒不搭邊。倘在平時,大夥恐怕還會有所警惕、多問一句,但面對疫情,就可能「寧可信其有」了。事實上,各路商家也恰恰是抓住了大眾對新科技的好奇和推崇心理,製造信息不對稱,引得大家紛紛解囊。這樣的套路,與其說是「商業營銷」,不如說是「借疫生財」。
-
消費者金融素養調查分析報告(2017)
2017年開始在全國31個省級行政單位(除港澳臺地區)每兩年全面開展一次消費者金融素養問卷調查。 2017年為第一次全國全面開展消費者金融素養問卷調查,調查一方面從消費者態度、消費者行為、消費者知識和消費者技能等多角度綜合定性分析當前我國消費者的金融素養情況,另一方面構建消費者金融素養指數得出全國消費者金融素養得分,並通過多元線性回歸定量研究影響金融素養的主要因素。
-
官員迷信並不代表缺少科學素養
據《京華時報》近日報導,中國科協在成立50周年新聞發布會上,發布了《2007年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報告》,該報告顯示,有2%的領導幹部心存迷信,相信求籤、祈求神靈保佑等。 雖然身邊有大把的迷信官員「現身說法」,雖然我對迷信的官員只佔2%心存疑慮,但大體上講,我是相信權威的,姑且就採信中國科協發布的這個數據吧。不過,我對中國科協將官員心存迷信與其科學素養掛鈎則持保留態度。
-
馬上評|提高科學素養媒介素養,莫讓謠言蝙蝠滿天飛
馬上評|提高科學素養媒介素養,莫讓謠言蝙蝠滿天飛 澎湃特約評論員 張濤甫 2020-02-14 18:06 來源:澎湃新聞
-
提高公眾科學素養出路在哪--訪全國政協委員何祚庥
在今年兩會上,「我國公眾科學素養如何提高?」、「科普的出路在哪裡?」等等,成為委員代表們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就此,記者採訪了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何祚庥。 記者:去年中國科協公布的最新中國公眾科學素養調查報告顯示:每千人中只有14人具有基本科學素養,不及美國10年前的六分之一。調查還發現中國人很少去科普場所等等。中國人真是這麼「不熱愛科學」嗎?
-
具備怎樣的科學素養才算合格?
按照美國教授米勒對於科學素養的認識,這些人都應該是具備科學素養的人,因為,他們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獲得知識,了解自己暫時不懂的事物。按照美國對科學教育的研究,認為現在是移動學習、泛在教育時代,也同樣印證了科學素養的理論。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雖然教育尤其是正規教育體系是科學素養的主要來源,但已經完全不是傳統認識上的科學素養概念了。
-
調查稱高校藝術素養存顯著群體差異 農村生明顯低
調查稱高校藝術素養存顯著群體差異 農村生明顯低 喜愛不同藝術門類的大學生人數及佔被測總人數比例分布圖
-
【百家論考】著力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本報記者張寶敏攝 生物科學素養是公民科學素養構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反映了一個人對生物科學領域中核心的基礎內容的掌握和應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科學素養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是素質教育的核心任務,也是高考評價的核心目標。
-
從知識到能力素養有了「抓手」
對於核心素養的評價和教學提供了重要的『抓手』。」王磊說。 研發學科能力測量的科學標尺了解學生學科能力和素養的現狀,需要能夠科學精準地診斷和評價學生能力和素養的測評工具。為了獲得學生學科能力表現大數據及發展水平特徵,為學科能力的診斷評價建立常模參照水平標尺,課題組對76所學校共計113504個學生樣本和1094個教師樣本的學科能力發展現狀及影響因素進行了調查研究,且在八大區域103所學校的教學改進實踐中,實施了約9萬人次的形成性評價。測評結果顯示:在當前的課程和教學條件下,學生不同學科的學科能力表現差異較大、發展不均衡。
-
科學抗疫——一堂公眾科學素養課
曾在疫情期間因一張「陪你去看夕陽」的照片走紅網絡的新冠肺炎康復患者王欣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覽上參觀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既是一場全民參與的病毒阻擊戰,也是一次全面展示公眾科學素質的大考。疫情之中,中國抗疫成果舉世矚目,公眾相信科學、依靠科學的科學素質,同樣是社會空前團結抗疫的重要武器。
-
教師的職業素養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教師的職業素養是考查比較多的考點,考查形式有單選、多選、簡答等,需要全題型備考,在備考過程中要注意細節。教師的職業素養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內容,即道德素養、知識素養、能力素養和心理素養,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這部分內容。一、道德素養道德素養是比較重要的考點,曾經考查過簡答題、單選題等,因此需要再備考過程中加強記憶。
-
...STEM 科學素養 MadScience 科學實驗 科學教育-上海頻道-東方網
東方網5月8日消息:作為「上海市首屆青少年STEM科學素養教育成果展示周活動」的一部分,首屆中國(上海)兒童科學素養提升高峰論壇及STEM兒童科學素養公益行啟動儀式昨天在上海科技館舉行。在為期一周的時間裡,來自美國和上海的教育界、科技界知名專家將在上海科技館和本市部分學校與少年兒童一起開展互動式科學實驗。
-
提升公眾科學素養,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另一場「大考」
◎ 科技日報記者 楊侖 張曄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既是一場公共衛生領域的人民戰爭,也是一場公眾科學素養的大考。「公眾了解政府防疫策略背後的科學道理,有助於積極配合開展應急防控行動,可以說科學素養是剛性防疫措施背後的柔性支撐,是防疫部署得以貫徹落實不可或缺的保障。」
-
化學五大核心素養,你都知道嗎?(一)
每一個高中生不僅要學好化學知識,更要能依據化學方法探究未知世界,這也是化學核心素養的體現,高中有五大化學核心素養,接下來小編會為大家一一講解。該題力圖體現「能對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的核心素養要求。
-
數據應用應成為媒體人的基本素養
數據應用應成為媒體人的基本素養 來源:財訊網 • 2020-11-28 20:36:03 數據日益成為新的生產要素,如何科學
-
上海公民科學素養知識競賽開賽
東方網通訊員耿挺6月23日報導:引力波、上帝粒子、阿爾法狗,這些網絡熱詞的背後是什麼樣的科學知識?大眾對於科學常識又有多少了解?日前,旨在推進全民科學素質工作,激發公眾科技興趣和創新熱情,服務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2016上海公民科學素養知識競賽正式開賽。 該項競賽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和上海市科協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