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波是什麼?上海公民科學素養知識競賽開賽

2020-12-06 東方網

  東方網通訊員耿挺6月23日報導:引力波、上帝粒子、阿爾法狗,這些網絡熱詞的背後是什麼樣的科學知識?大眾對於科學常識又有多少了解?日前,旨在推進全民科學素質工作,激發公眾科技興趣和創新熱情,服務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2016上海公民科學素養知識競賽正式開賽。

  該項競賽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和上海市科協主辦。6月23日《解放日報》和6月24日《上海科技報》將率先開啟報紙答題環節,隨後還將有網絡答題、電臺答題、科普日挑戰賽等環節。報紙答題環節將從6月24日持續到7月25日。參賽者只需完成在版面上刊登的50道公民科學素質知識單選題,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並填寫真實有效的身份信息,郵寄至上海科技報社(上海市黃浦區雁蕩路84號科學會堂4號樓503室,郵編:200020)。

  據主辦方介紹,答題結束後主辦方將在全部答對的參賽者中抽取100名幸運者,獎勵價值100元的獎品一份。獲獎名單及正確答案將在《上海科技報》上公布。

  今年上海公民科學素養知識競賽的試題設計以了解必要的科學技術知識為基礎,體現基本的科學方法、正確的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同時考察和提高公眾用科學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命題側重選取基礎學科領域內公眾必須了解和掌握的、最能反映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本要求的知識點,尤其關注當今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和最新的科普方向,如引力波、上帝粒子、射電望遠鏡、人工智慧等;分為「數學與信息」「物質與能量」「生命與健康」「地球與環境」「工程與技術」「科技與社會」「能力與發展」,以及「地區綜合」部分,體現學科的均衡與融合。

  報紙答題之後,大賽還將與新浪微博、「上海科協」微信公眾號合作,開展網絡答題;與上海新聞廣播節目合作,推出電臺答題;還將在全國科普日前夕與上海各區縣合作,開展線上線下答題挑戰賽。

  據悉,「十三五」末,上海具備科學素質公民比例要從2015年的18.71%發展到25%,而這仍然有賴於四大要素:上海經濟社會的全面健康發展是基礎,上海教科文衛體等事業的穩步推進是支撐,上海人口結構的不斷優化是關鍵,上海科普活動的有效開展和相關場館設施的不斷完善是重要抓手。

相關焦點

  • 科技為民 奮鬥有我——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公民科學素質競賽年度總...
    科技為民 奮鬥有我——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公民科學素質競賽年度總決賽成功舉辦 2020-11-24 16: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基礎知識
    2020年8月-9月我市將面臨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為制定面向2035年的公民科學素質建設規劃提供依據。為全面提升我市公民科學素質,迎接做好全國第十一次公民科學素質測評工作,下面的科學素質問答知識供大家學習參考。1.什麼是「科學素質」?答:科學素質是指當代人在社會生活中參與科學活動的基本條件。
  • 關於提升公民科學素養,看看這些院士專家和諾獎得主怎麼說
    公眾科學素養是戰勝疫情的重要力量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主席龔克表示,新冠疫情期間,實施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隔離等科學的社會性措施需要廣泛社會支持,而這有賴於公眾對科學的理解,即公眾科學素養。「科學素養不僅是指了解科學真相,還要有能力基於事實去做科學判斷。如何做出正確的判斷、辯論、決策,這也是科學素養重要的評價標準。」中國科學院院士蒲慕明說。
  • 2021甘肅事業單位綜合應用能力備考指導:提升公民科學素養
    2021甘肅事業單位綜合應用能力備考指導:提升公民科學素養 為了幫助各位考生備戰甘肅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準備了事業單綜合應用能力備考指導:提升公民科學素養。希望各位考生能及時查看,助您一臂之力。
  • 內蒙古自治區公民科學素質競賽年度總決賽落幕
    11月21日, 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公民科學素質競賽年度總決賽在內蒙古廣播電視臺落幕。本次大賽由自治區全民科學素質專項工作協調辦公室、自治區科協聯合主辦,旨在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全面提升自治區公民科學素質水平。
  • 具備怎樣的科學素養才算合格?
    從其構成上看,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技與社會,如果說其作為構成科學素養的要素成立的話,也不可能是等權和不可替代的關係。直覺告訴我們,科學精神對於社會發展、對於一個時代,比科學方法重要,而科學方法又比單純的知識重要得多。
  • 會上網就是具備科學素養?我們該如何測度科學素養?
    ,即科學素養有三個維度構成,科技知識、科學方法/對科學過程的理解、科技與社會的關係。可見,這種科學素養的計算方法事實上把一大批高素養的人員劃為沒有科學素養的人,客觀上降低了整個民族的科學素養水平。此外,測量的目的不同,導致指標體系建構上的差異。有關資料表明,米勒測度科學素養的目的是衡量美國公民行使民主權力、參與科學決策的能力,以此為目的的科學素養測量,顯然知識、方法、態度維度都是必要的。
  • 方舟子:對中醫態度可判斷中國人是否有科學素養
    方舟子:中國公眾基本科學素養有待提升最近國內網上最熱的一個詞,大概就是「引力波」了。國外科學家直接檢測到引力波,驗證了愛因斯坦一百年前的科學預言,懂與不懂的都跟著興奮了幾天。
  • 《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爭議-新聞專題-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5.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系,6.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正如《基準》第3條指出的,科學的精神是求真、質疑、實證。因此,我們認為《基準》應該是作為一種指南,而不應作為一種只允許機械地背誦和考試而不允許質疑的教條,否則它就和提高公民科學素質的初衷相違背了。
  • 內蒙古公民科學素質競賽年度總決賽21日舉行
    舉報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段麗萍)11月21日下午,由內蒙古自治區全民科學素質專項工作協調辦公室
  • ...STEM 科學素養 MadScience 科學實驗 科學教育-上海頻道-東方網
    東方網5月8日消息:作為「上海市首屆青少年STEM科學素養教育成果展示周活動」的一部分,首屆中國(上海)兒童科學素養提升高峰論壇及STEM兒童科學素養公益行啟動儀式昨天在上海科技館舉行。在為期一周的時間裡,來自美國和上海的教育界、科技界知名專家將在上海科技館和本市部分學校與少年兒童一起開展互動式科學實驗。
  • 平時總提到科學素養,它到底指什麼
    撰文 | 今心編輯 | 下雪在中國的歷史傳統中,通常把識字、知識和文化、道德作為衡量一個人素養高低的標準,把科學素養作為綜合素養的重要組成內容是20世紀90年代以後的事。近來,科學素養越來越時髦,是使用頻率較高的詞彙之一。
  • 提升公眾科學素養,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另一場「大考」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科協常務副主席司馬紅說,「提升公眾科學素養具有必要性、迫切性。」1 科學素養是戰勝危機的利器所謂科學素養,通常是指了解科學知識、了解科學的研究過程和方法、了解科學技術對社會和個人所產生的影響。資訊時代,新知識、新技術層出不窮,概念迭代日新月異。當新冠疫情暴發後,有關病毒傳播、預防診療措施等打著「科學」幌子的謠言屢見不鮮。
  • 從「諾貝爾哥」說起:讓公民科學取代「民科」—新聞—科學網
    自美國科學家宣布發現引力波以來,「諾貝爾哥」郭英森的視頻和一篇「下崗工人5年前首提引力波遭無情打壓」為題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裡病毒式的傳播。
  • 健康中原疾控行健康素養有獎競賽
    健康生活預防疾病    答題健康知識,提高健康素養。為進一步普及健康素養知識和技能,從即日起,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以《河南日報》、大河網為平臺,開展健康中原疾控行健康素養有獎競賽活動,定期發布健康素養知識競賽題(一共六套試題),歡迎廣大讀者、網友積極參與本次活動。
  • 中國公民需要什麼樣的科學素質基準—新聞—科學網
    Miller)做的美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引進到國內的學者,上世紀90年代起他就主持過多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對這類調查他有自己的思考。 其實在做調查之前,首先應當弄清楚科學素質是什麼。李大光告訴記者,這個問題曾在歐美等國家有過長達50年的討論,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有價值的相關論文達到300多篇。
  • 【公民科學素質學習】 2020年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15問
    科學素質是指當代人在社會生活中參與科學活動的基本條件。包括掌握科學知識的多少、理解科學思想的深淺、運用科學方法的生熟、擁有科學精神的濃淡以及解決科學問題能力的大小。科學素質綜合表現為學習科學的欲望、尊重科學的態度、探索科學的行為和創新科學的成效,是人的主體性的重要組成部分。3.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是指什麼?
  • 良好的公民素養和國民心態是「硬核」力量
    公共性的社會大事件,是檢驗和透視公民素養和國民心態的一個重要窗口。在突襲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一方面,抗擊疫情的過程就是淬鍊公民素養和國民心態的熔爐;另一方面,良好的公民素養和國民心態也是疫情防控的「硬核」力量,更是推動戰「疫」積極向好態勢不斷拓展的精神之盾。疫情防控,既是大戰,也是大考。
  • 2020年鄂爾多斯市公民科學素質電視大賽成功舉辦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充分展現科技進步對實現全面小康、打贏脫貧攻堅戰、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作用,10月26日,由鄂爾多斯市全民科學素質專項工作協調辦公室
  • 【百家論考】著力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本報記者張寶敏攝    生物科學素養是公民科學素養構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反映了一個人對生物科學領域中核心的基礎內容的掌握和應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科學素養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是素質教育的核心任務,也是高考評價的核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