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通訊員耿挺6月23日報導:引力波、上帝粒子、阿爾法狗,這些網絡熱詞的背後是什麼樣的科學知識?大眾對於科學常識又有多少了解?日前,旨在推進全民科學素質工作,激發公眾科技興趣和創新熱情,服務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2016上海公民科學素養知識競賽正式開賽。
該項競賽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和上海市科協主辦。6月23日《解放日報》和6月24日《上海科技報》將率先開啟報紙答題環節,隨後還將有網絡答題、電臺答題、科普日挑戰賽等環節。報紙答題環節將從6月24日持續到7月25日。參賽者只需完成在版面上刊登的50道公民科學素質知識單選題,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並填寫真實有效的身份信息,郵寄至上海科技報社(上海市黃浦區雁蕩路84號科學會堂4號樓503室,郵編:200020)。
據主辦方介紹,答題結束後主辦方將在全部答對的參賽者中抽取100名幸運者,獎勵價值100元的獎品一份。獲獎名單及正確答案將在《上海科技報》上公布。
今年上海公民科學素養知識競賽的試題設計以了解必要的科學技術知識為基礎,體現基本的科學方法、正確的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同時考察和提高公眾用科學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命題側重選取基礎學科領域內公眾必須了解和掌握的、最能反映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本要求的知識點,尤其關注當今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和最新的科普方向,如引力波、上帝粒子、射電望遠鏡、人工智慧等;分為「數學與信息」「物質與能量」「生命與健康」「地球與環境」「工程與技術」「科技與社會」「能力與發展」,以及「地區綜合」部分,體現學科的均衡與融合。
報紙答題之後,大賽還將與新浪微博、「上海科協」微信公眾號合作,開展網絡答題;與上海新聞廣播節目合作,推出電臺答題;還將在全國科普日前夕與上海各區縣合作,開展線上線下答題挑戰賽。
據悉,「十三五」末,上海具備科學素質公民比例要從2015年的18.71%發展到25%,而這仍然有賴於四大要素:上海經濟社會的全面健康發展是基礎,上海教科文衛體等事業的穩步推進是支撐,上海人口結構的不斷優化是關鍵,上海科普活動的有效開展和相關場館設施的不斷完善是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