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看,腦機接口果然還是卡在數據分析和腦科學上

2020-09-05 看屋雲

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展示,已經成為震撼整個科技圈的一顆炸彈。這種怎麼看怎麼像科幻電影裡的科技,和擅長「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科學狂人馬斯克結合,的確讓人不能不浮想聯翩。人們熱衷的探討著這種科技在未來的應用場景,幻想著用它實現顛覆教育、醫療等各個領域,引爆一次新的技術革命;或者擔心這種新科技對社會結構和倫理道德的衝擊,憂慮淪為「黑客帝國」裡被圈養的牲畜或二等公民,仿佛科技已經近在眼前。

科技的確近在眼前,畢竟人家馬斯克都展示了嘛;但是這些幻想或者憂慮,倒未免太有科幻味,什麼腦機學習什麼藍藥丸,只怕馬斯克本人都不敢想,顯然是想多了。

馬斯克這次展示的科技,到底研發到了什麼程度,我們不得而知。但僅從他目前展示的內容看,他的確令人驚嘆的克服了許多技術障礙,包括無線充電、腦機轉換、接口集成化和微型化等等,但是距離真正的應用,果然還是卡在了兩個老問題上:數據分析,和腦科學

筆者曾在知乎回答一篇問題時(有興趣可以自行查閱,知乎同號看屋雲),提出過一個觀點:目前為止,我們在人工智慧領域真正取得成就的,都是我們本來就很熟悉的領域,人力也能完成,只是換人工智慧來做而已。而那些人類本來不熟悉的領域,人工智慧就舉步維艱。

所以,目前而言,我們在人工智慧領域最難克服的兩個障礙就是:數據分析,腦科學。數據分析是人類進入當代才剛剛掌握的新技能,大腦研究更是至今沒譜。這兩件事人類自己搞不定,人工智慧也就很難克服。

回到馬斯克這裡。據他所說,之所以選擇豬作為展示對象,是因為「豬的喜怒哀樂最容易觀察」,給口好吃的就快樂,因此容易確定大腦對「快樂」的反饋。那麼換句話說,他目前能夠掌握的,其實只是豬的「食慾快樂」反應,他現場繪製的那個豬的大腦反應圖,其實也僅僅是一張食慾圖表罷了。

馬斯克認為,只要擴大觀察對象、給足觀察時間,一定能繪製出更豐富的圖譜,甚至能繪製出人類的心理圖譜,這樣腦機接口就成熟可用了。從普通常識來說,或許的確如此。但對於稍了解數據分析、了解BI商務智能的人來看,如果堆數據就能堆出一個可用的圖譜,那全世界的數據分析師都可以回家睡覺了。數據是交互的,越複雜的數據交互越多。偏偏大腦是一個極為複雜、交互極多的超級資料庫。就以馬斯克的豬為例,當他觀察十個興奮點時,要如何排除其中某一個,比如聞到食物味道的食慾幹擾項呢?

上世紀60年代,腦科學家們就已經在嘗試用類似的方法來研究大腦了。除了刺激特定感官、觀察腦電波這種「馬斯克玩法」,他們還做過更瘋狂的嘗試:逐一切掉一小部分腦組織,看人類啥時候失去記憶、語言等對應功能。這些瘋狂的嘗試無一例外的失敗了,現在人們基本回到了原點,承認大腦比想像中複雜,單一刺激、單一反應、單一腦組織,三者根本無法對應掛鈎。

所以,暫時而言,不看好馬斯克能夠攻克這兩大傳統難關。當然,或許,即使不克服這兩大難關,他的技術發展已經足夠了不起,足夠推動相關產業發展。只是腦機接口本身,只怕還需要相當久的發展。

相關焦點

  • 陳根:腦機接口是與非,再談馬斯克腦機對接
    腦機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或者Brain-machine Interface):通過傳感器提取頭皮上、大腦皮層上電場或磁場等信號、參數,進而進行數據提取、分類和分析,最終控制體外設備對人體周邊環境進行增強或改善的人機互動裝置。
  • 再談馬斯克腦機對接,「言過其實」還是「確實如此」?
    2017年,馬斯克成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兩年後,馬斯克和他的Neuralink團隊發布了其首款產品,即「腦後插管」新技術,通過向大腦植入電極的方式來讀取大腦信號,並宣布了他們進一步開發腦機接口的計劃。可以說,腦機接口幾次在科技界掀起軒然大波,而這次的升級版腦機接口在帶來震撼過後,討論的聲音也漸趨理性。升級版的腦機接口是「言過其實」還是「確實如此」?
  • 陳根:再談馬斯克腦機對接,「言過其實」還是「確實如此」?
    可以說,腦機接口幾次在科技界掀起軒然大波,而這次的升級版腦機接口在帶來震撼過後,討論的聲音也漸趨理性。升級版的腦機接口是「言過其實」還是「確實如此」?>通過傳感器提取頭皮上、大腦皮層上電場或磁場等信號、參數,進而進行數據提取、分類和分析,最終控制體外設備對人體周邊環境進行增強或改善的人機互動裝置。
  • 河北日報:腦機接口,開啟「終極交互」
    近日,美國史丹福大學電氣工程教授Krishna Shenoy和神經外科教授Jaimie Henderson成功實現了世界上首次通過腦機接口完成的快速精準字符輸入:他們讓三名受試癱瘓者,通過簡單的想像精準地控制電腦屏幕光標,在電腦屏幕上輸入了心中想說的話,其中一人甚至可以在1分鐘之內平均輸入39個字母,約合8個單詞。這一成果近期發表在開源期刊《eLife》上。
  • 當腦機接口裝上軍事按鈕
    這一戰場效果的達成,得益於美軍科學家研發的一套包含腦機接口的系統——包括集成到士兵所佩戴眼鏡中的移動式眼動追蹤傳感器和可以測量士兵腦電波的傳感器,當士兵的視覺與戰場環境接觸時,系統會自動識別出與任務相關的物體與活動。隨著匯集和積累的信號增多,人工智慧系統經過複雜分析運算,從而了解士兵的意圖,形成清晰的特徵提取和更高層次的情感狀態。
  • 腦機接口神話當前,先要「去幻想」
    腦機接口屬於神經科學裡電生理學(electrophysiology)的衍生,二者使用的基本設備都不外乎是各種電極、信號放大器、數模轉換器和數據分析軟體。不同的是,傳統電生理學,主要是通過採集並觀察實驗者/實驗動物在生理或病理狀態下特定腦區的神經元電信號數據來分析大腦的活動狀態,並以此推斷這些現象背後可能的生理/病理機制。
  • 陳根:腦機接口,一個關乎「人」的終極神話
    腦機接口屬於神經科學裡電生理學(electrophysiology)的衍生,二者使用的基本設備都不外乎是各種電極、信號放大器、數模轉換器和數據分析軟體。這樣研究人員就可以進行數據分析,用算法推測出大腦想表達的東西。但從大腦功能的發現到電磁信號的翻譯,都仍只是腦科學和腦機接口技術的冰山一角。腦機接口技術發展到現在,研究者仍面臨著許多問題。
  • 什麼是「腦機接口」?馬斯克的「腦機接口」能幹啥?
    」,需要在頭頂上打一個洞,然後將「腦機接口」插入其中,使其與頭骨齊平(沒有電子突出物)。他表示:「腦機接口可以解決失明,可以解決癱瘓,可以解決聽力,控制智能設備,僅通過與皮層接口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不過這個「腦機接口」並沒有那麼神奇,這個技術早就出現了,腦機接口的研究根據作用方式不同,可以分為非侵入式和侵入式兩種。
  • 腦機接口靠譜嗎?
    對於大腦這個如此龐大而又複雜的系統來說目前的科學認知幾乎是空白。當前動物研究的最高水平是可同時從約1000個神經元中取樣,但人腦有上千億個神經元。要破解它們共同包含的巨大奧秘,看起來像不可能完成。倫理方面也有不少擔憂。「腦計劃」中的一些技術設想如果實現,便有可能用於操縱神經元,這不僅讓人擔心會產生「讀心術」,還對大腦是否會被控制感到憂慮。究竟是人類控制機器還是機器統治人類。
  • 「科學狂人」馬斯克直播溜豬:腦機接口是魔法還是反人類?
    、嗅筆,還是被馬斯克溫柔撫摸鼻子,腦機接口都能實時傳輸出數據,顯示出豬豬的大腦活動情況。大腦神經元產生的電信號,可以被捕捉和識別,這就給腦機接口創造了可能:收集大腦的電信號,用機器解碼,再重新編碼,轉化為外部設備能夠識別的指令,達到控制設備的目的。所以簡單來看,以控制設備為目的的腦機接口,屬於單向腦機接口。後來,伴隨著技術發展,新的方向出現了:雙向腦機接口。
  • 腦機接口植入帶來的無限遐想
    提到腦機接口,就會不由自主的想起「科學狂人」埃隆馬斯克,這位大佬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其強大的資本能讓其的一些想法變成現實。時隔一年,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又有了不小的進展。今天,在Neuralink 總部的發布會活動上,馬斯克將指甲大小的腦機接口晶片植入小豬格特魯德的腦部,從而讀取小豬的腦部活動。
  • 「科學狂人」馬斯克直播遛豬:腦機接口是魔法還是反人類?
    、嗅筆,還是被馬斯克溫柔撫摸鼻子,腦機接口都能實時傳輸出數據,顯示出豬豬的大腦活動情況。大腦神經元產生的電信號,可以被捕捉和識別,這就給腦機接口創造了可能:收集大腦的電信號,用機器解碼,再重新編碼,轉化為外部設備能夠識別的指令,達到控制設備的目的。所以簡單來看,以控制設備為目的的腦機接口,屬於單向腦機接口。後來,伴隨著技術發展,新的方向出現了:雙向腦機接口。
  • 「科學狂人」馬斯克直播遛豬:腦機接口是魔法還是反人類?
    圖片來源於網絡:植入腦機接口的豬豬 Gertrude 在直播現場植入腦機接口的豬豬,不論是在圍欄中散步、進食、嗅筆,還是被馬斯克溫柔撫摸鼻子,腦機接口都能實時傳輸出數據,顯示出豬豬的大腦活動情況。大腦神經元產生的電信號,可以被捕捉和識別,這就給腦機接口創造了可能:收集大腦的電信號,用機器解碼,再重新編碼,轉化為外部設備能夠識別的指令,達到控制設備的目的。所以簡單來看,以控制設備為目的的腦機接口,屬於單向腦機接口。後來,伴隨著技術發展,新的方向出現了:雙向腦機接口。
  • 美國智庫和軍方積極研究腦機接口技術和設備在軍事上的應用
    如今,類似於這樣的腦機接口技術仍然處於實驗室研究的狀態,但是在未來不久,各種各樣的腦機接口設備和技術則可能出現在市場上或者是未來的戰場上。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不久的將來,人類在腦機接口技術上的突破,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二、腦機接口技術如何實現腦機接口技術使得人類的大腦可以和外部的機械設備直接對話,交換信號。這將使人類可以不受任何身體上的限制,實現對機器的直接控制。腦機接口設備和技術的發展主要看兩個緊密相關的指標:精準性和可植入性。
  • 腦數據有多重要?腦機接口有哪些商業應用?
    比如,BCI可以利用受測者的大腦活動和生成對抗網絡來創造新內容。戰略市場對開發BCI解決方案的公司來說,一些市場潛力很大。比如,營銷/廣告領域能產生巨額利潤。儘管目前還沒有專為營銷而設計的設備(歡迎指正)或應用,但研究表明,未來BCI會應用在這些方面。
  • 馬斯克說的腦機接口怎麼回事?
    馬斯克說一年內就能給人接上腦機接口?Neuralink是個什麼公司?目前全世界正在開發的腦機接口技術能夠完成什麼?Neuralink的腦機接口系統,是利用一臺神經手術機器人向人腦中植入被稱為「線」的專有技術晶片和信息條,然後可直接通過USB-C接口讀取大腦信號,甚至可以通過蘋果手機的應用程式進行控制。Neuralink公司已開始在老鼠身上進行測試,並與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合作用猴子試驗。 這種腦機接口系統由一個類似縫紉機的機器人和一些粗細只有4至6微米、比人類頭髮絲還細的線路組成。
  • 細思極恐,腦機接口或使人成神?
    提到腦機接口,就會不由自主的想起「科學狂人」埃隆馬斯克,這位大佬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其強大的資本能讓其的一些想法變成現實。時隔一年,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又有了不小的進展。今天,在Neuralink 總部的發布會活動上,馬斯克將指甲大小的腦機接口晶片植入小豬格特魯德的腦部,從而讀取小豬的腦部活動。
  • 腦機接口難題不少
    腦機接口是在人與外部設備間創建的信息連接通路。通過解碼腦信號,將其轉換為可被識別的命令信號,實現人與機器或外部環境之間的交互。1973年,計算機科學教授雅克·維達爾首次在學術期刊上提出「腦機接口」的概念。2014年巴西世界盃開幕式上,一名截癱男子用思維控制機械外骨骼成功開球。如今,腦機接口已成為腦科學、神經科學等領域最受矚目的研究方向之一。
  • 腦機接口有大突破,未來用意念就能開車?
    important}美國當地時間8月28日,埃隆·馬斯克旗下的腦機接口初創公司Neuralink演示了最新一代侵入式腦機接口設備,並展示了三隻大腦植入了該腦機接口的小豬,目前計劃將在安全性測試並獲得許可後進行人體測試
  • 腦機接口,你準備好了嗎?
    最近有個新聞深深震撼了我,「矽谷鋼鐵俠」馬斯克28日舉辦發布會展示了腦機接口的重大進展。什麼是「腦機接口」?百度上解釋:它是在人或動物腦(或者腦細胞的培養物)與外部設備間建立的直接連接通路。分為單向腦機接口和雙向腦機接口。單向,顧名思義,就是外部設備接受大腦提供過來的信號,來控制外部設備。或者反過來,外部設備發送信號來影響大腦。雙向就是允許腦和外部設備間的雙向信息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