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樂豪:要研製長徵九號、空間太陽能電站、重複使用飛行器……

2020-09-18 中國航天報

長徵火箭取得成就的法寶是航天精神,其中愛國是精髓、奉獻是主旨、自主是動力、協同是支柱、攀登是追求。」

中國工程院院士、運載火箭專家龍樂豪在9月17日舉辦的福建省全國航天特色學校建設工程啟動儀式暨工程建設研討會上說。研討會由中國宇航學會、福建省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福建省教育廳、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是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的特色活動之一。

啟動儀式上,龍樂豪作《走向航天強國》院士報告,從火箭起源、分類與構成、國外火箭現狀、長徵火箭發展歷史與成就、走向航天強國等角度,結合豐富的案例,為與會人員進行航天科普,並展望中國航天未來發展,得到了與會人員的陣陣熱烈掌聲。

「未來要研製長徵九號運載火箭用於載人登月,建設SSPS空間太陽能電站,還要進行小行星探測,研製重複使用飛行器等,在2045年實現航天強國目標。」龍樂豪展望。

報告最後,龍樂豪寄語參加啟動儀式的福州三中學生代表:「愛祖國、勤學習;愛科學、快成才;重修養、提素質。」學生代表齊聲朗讀寄語,從內心深刻感悟寄語的內涵。

「龍院士,您和同事是如何保證火箭在預定軌道飛行的?」「龍院士,我以後想做個航天人,大學裡需要選擇什麼專業?」學生代表積極向龍樂豪提問。

「航天是系統工程,相關專業非常廣,你不用擔心,現在好好學習,把基礎知識打牢,未來一定有適合你的崗位。」龍樂豪一一認真回答。

學生聆聽龍樂豪院士講課


文/中國航天報記者 劉巖 鄭恩紅

圖/中國航天報記者 宿東

視頻/中國航天報記者 劉巖

編輯/趙聰

審核/陳立

監製/索阿娣


相關焦點

  • 龍樂豪:要研製長徵九號、空間太陽能電站、重複使用飛行器……
    龍樂豪:要研製長徵九號、空間太陽能電站、重複使用飛行器…… 2020-09-17 15: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意義巨大的長徵九號重型運載火箭
    2012年航天科技集團發布的《2011年度社會責任報告》中,新一代運載火箭型譜圖示也出現了長徵九號的身影。2012年後,官方媒體多次提到長徵九號重型火箭爭取立項的報導,進展順利的話「十三五」期間有望立項研製。
  • 中國可重複使用飛行器穩步發展,計劃25年後1小時全球抵達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謝瑞強一旦「航班化」航天運輸系統成熟,普通人上太空、臨近空間旅遊、全球1小時抵達將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及運輸系統則是讓普通人實現上述目標的基礎。在中國首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成功返回著陸的背景下,空天飛行器發展成為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熱議話題之一。
  • 長徵九號下課—國產版獵鷹火箭將實現可回收重複使用
    原先被寄予眾望的長徵九號已經消失在最新版方案中,而921火箭直接擔當起登月的重任。所謂921火箭,就是新一代載人火箭,因為它還沒有拿到正式的長徵火箭編號,而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代號叫921工程,所以新一代載人火箭就被叫做921火箭。
  • 我國科學家正研究「更柔軟」航天飛行器,使其具備隨時變形能力
    延伸閱讀中國可重複使用飛行器穩步發展,計劃25年後1小時全球抵達一旦「航班化」航天運輸系統成熟,普通人上太空、臨近空間旅遊、全球1小時抵達將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及運輸系統則是讓普通人實現上述目標的基礎。
  • 從長徵2F發射試驗型重複使用飛行器看我國的空天飛機計劃
    《人民日報》等媒體報導:我國在9月4日(星期五)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除了可重複使用外,空天飛機的其他主要優勢還包括減少發射之間的恢復時間,能夠配置成攜帶更廣泛的有效載荷進入太空在返回地面的能力,以及執行其他各種專業任務。儘管很多人可能認為其可重複利用的特性具有降低空間發射成本的潛力,但實際上並沒有足夠的數據加以證明。
  • 長徵九號首戰告捷:第一階段工程全線完工,載人登月時間表出爐
    上述皆屬長徵九號重型運載火箭攻關的子系統,這些研製項目也都屬於自2015年1月開展的長徵九號關鍵技術攻關及方案深化論證工作,此項目已於2016年6月7日正式立項。
  • 中國運載火箭總設計師:「長徵九號」重型運載火箭只待立項
    中國證券網訊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運載火箭系列總設計師、國家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副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龍樂豪7日接受專訪時表示,中國正在緊鑼密鼓的研製重型運載火箭,未來將實現近地面軌道有效載荷140噸。龍樂豪表示,「長徵九號」的預先研究工作、技術攻關、方案論證都在進行中,也有一些初步進展,只待國家正式立項。
  • 專家談長徵九號重型運載火箭:低軌運載能力達140噸 與美土星五號相當
    圖為外媒報導中設想的中國「長徵九號「重型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與美國SLS(太空發射系統)、土星五號(拖拽圖片可查看大圖)(環球時報7月5日報導)對於關注中國航天發展的國人來說,長徵九號重型運載火箭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型號。而中國院士龍樂豪最近的一次講座,讓這一型號成為外媒關注的焦點。很多外媒都用「超強」以及「超越歐美」等字眼表達其關注程度。
  • 中國重型火箭長徵九號計劃2028年首飛
    新京報快訊(記者倪偉)我國重型運載火箭長徵九號正在開展論證,低軌運載能力100噸左右,初步設計最高140
  • 長徵九號火箭出生就面臨落後?載人登月使用長徵九號還是921?
    然而最近網絡有消息傳出,「長徵九號」還沒立項並且可能面臨出生就落後,載人登月使用的火箭將是921火箭!長徵九號火箭「長徵九號」是我國規劃未來的一代超重型火箭,其高度可達103米,直徑最大達到10米,預計起飛重量4137噸,起飛推力達到5873噸(最終版)。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Space X恐難再做獨家生意
    獵鷹9號可以實現一級火箭的海上回收及整流罩回收,大大降低了火箭的綜合發射成本,使得SpaceX成為了全球領先的火箭企業。  我們國家的長徵系列火箭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可以滿足各種發射需求,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為我國火箭的可重複使用打下了堅實基礎。
  • 長徵八號成功首飛 推進我國中型運載火箭重複使用技術驗證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將此項能力提升到了4.5噸,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能力的提升,對衛星等有效載荷來說也將是一個平臺的升級換代。  「在太陽同步軌道上,具備5噸級運載能力的長徵八號火箭,將和長徵五號、長徵六號、長徵七號、長徵十一號等新一代運載火箭形成更加優化、合理的能力布局,這將大力提升中國航天進出空間的能力,對推進中低軌道衛星組網建設具有重大意義。」肖耘說。
  • 中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長徵二號F火箭第14次出戰
    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是當前的熱門,據央視新聞報導,今天我國成功發射了一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央視表示,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我國9月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試驗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
  • 長徵九號計劃於2028年首飛 助力中國建立月球基地
    8日,在京舉行的全球航天探索大會上,中國火箭專家們宣布了中國重型火箭、低成本火箭和可重複使用運載器的最新研發進展。  瞄準深空探測,重型火箭低軌運力可達140噸  當前,世界航天強國紛紛啟動重型運載火箭研製計劃,歐洲、日本、印度競相推進新型大運載火箭研究論證。與此同時,中國航天人也加緊研製自己的重型運載火箭。
  • 填補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發射能力空白 為火箭重複使用探路長徵八號...
    為火箭重複使用探路,發動機推力調節技術首次工程應用火箭回收,通常指火箭發射後可以二次啟動發動機並返回指定回收地點,能大幅降低空間運輸費用,是運載火箭的發展趨勢之一,多國都對此展開探索。2015年,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發射的「獵鷹9」火箭成功著陸回收,開啟了火箭垂直回收時代。長徵八號,正是長徵家族探索火箭重複使用技術的「先行軍」。
  • 長徵九號火箭出生就面臨落後?載人登月用長徵九號還是921火箭?
    作為我國未來國之重器的超重型火箭「長徵九號」,承擔著我國未來載人登月、深空探測,甚至登陸火星星辰大海夢想,一直備受航天愛好者的關注。然而最近網絡有消息傳出,「長徵九號」還沒立項,並且面臨出生就落後狀況,載人登月使用的火箭是921火箭!
  • 長徵四號乙火箭成功發射 首次重複使用箭上產品
    長徵四號乙遙四十一運載火箭9月21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該火箭採用了一個特殊部件——一片從2019年長徵四號乙遙三十八運載火箭上回收的柵格舵的舵面。
  • 長徵四號乙火箭成功發射 首次重複使用箭上產品
    中新網上海9月21日電 (鄭瑩瑩 郭超凱)長徵四號乙遙四十一運載火箭21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值得一提的是,該火箭採用了一個特殊部件——一片從2019年長徵四號乙遙三十八運載火箭上回收的柵格舵的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