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一體化自助式SARS-CoV-2核酸檢測卡盒(BINAS)技術許可項目...

2021-01-21 清華大學新聞網

清華新聞網8月25日電 8月21日,清華大學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卡盒技術許可項目啟動儀式暨項目說明會在京舉辦。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北京市科委」)主要負責人,清華大學藥學院研究員白淨衛博士、李寅青博士等研發團隊成員,北京袺金科創基因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袺金科創」)營運長金敏、杭州梓銘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營運長楊毅、首席質量官李嚴亮等出席項目啟動儀式。

自疫情發生以來,清華大學高度重視,按照黨中央和上級部門的部署,全力開展各項攻關工作,設立清華大學科技抗疫應急專項,並成立18支抗疫攻關突擊隊。其中就包括白淨衛、李寅青、劉鵬團隊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卡盒項目。隨著疫情防控態勢逐漸趨穩,社會生產生活正常秩序逐漸恢復,方便、快捷、靈敏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技術對支持當前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復學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核酸檢測目前是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的「金標準」,具有早期診斷、靈敏度和特異性高等特點,但是對檢測設備和操作人員要求較高。以往的核酸檢測往往需要在嚴苛的實驗環境條件和專業的設備下,經過2到3小時的繁瑣操作和反應才能得到檢測結果;而且在取樣過程中非常容易受到雜質的影響,從而導致核酸提取的損失,受實驗條件的影響還會導致樣本擴增倍率低,最終經常導致「假陰性」情況出現。

日前,清華大學白淨衛、李寅青與劉鵬團隊在清華大學抗疫科研攻關突擊隊項目和北京市科委支持下聯合研發的一體化自助式SARS-CoV-2核酸檢測卡盒(BINAS),克服了以往核酸檢測對時間、條件和靈敏度的苛刻要求,實現了從咽拭子取樣、一體化卡盒反應、膠體金試紙條讀取的自助操作,兩個推桿一推一拉之間,30分鐘內即可實現「樣本入、結果出」,更具有居家檢測的便捷性。

袺金科創穫得該項技術許可後,將由其子公司杭州梓銘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梓銘」)完成該技術產品的工業轉化。目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卡盒已完成小批試製。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卡盒已完成小批試製。(圖片來源:杭州梓銘)

清華大學研究團隊在啟動儀式上介紹,核酸檢測PCR方法利用傳統的方式讓樣品擴增,一開始樣品複製很快,但後期速度就遞減,耗時太長。因此,在此項技術攻關中,採用了巢式等溫擴增(ITA)技術。所謂的「巢式」,可以理解為 「嵌套」,一個環節嵌套一個環節。如果把新冠檢測這類恆量核酸樣本的擴增的過程比喻為「運動員長跑」,運動員一開始速度很快,但是往往耐力不足。樣品擴增也是如此,一開始複製很快,但中途就衰減下來,所以為了提高速度,清華大學科研團隊把「長跑」改成「接力跑」,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對個位數的新冠病毒進行檢測。最後,以上反應物在膠體金試紙條上顯色,讀取方式與驗孕棒類似,一目了然。而整個過程30分鐘之內即可以實現「樣本入,結果出」。

卡盒整個工作原理實現僅集中體現在2個推桿上,操作簡單,無需專業人員,且封閉式設計可以杜絕汙染,一次性使用,成本較低。據悉,團隊未來還將進行全自動檢測卡盒研發,進行多指標、多樣本檢測,並將開發移動端APP,輔助用戶使用及結果判讀。

北京市科委主要負責人指出,從應用場景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卡盒特別適用於醫院發熱門診,以及海關、車站、機場等人員密集流動場所快速及時的現場檢測。可及時排查可疑人員,避免醫院內、站內感染風險,將疫情控制在市門、省門、國門外,同時節約入站後的隔離成本,且無需額外建立檢測實驗室。在社區等基層醫療機構,卡盒可實現就近檢測、隨到隨檢,同時避免送樣導致樣本降解的漏檢,避免就醫途中的傳播風險,便於分散檢測、有效分流。此外,還可以應用於機關、企業單位內員工篩查,預防公共服務人員的疫情輸出,便於企業內流動人員的自查,避免同事間的交叉感染。

供稿:藥學院

編輯:呂婷

審核:程曦

相關焦點

  • 清華團隊研發核酸檢測卡盒 居家檢測30分鐘之內出結果
    日前,清華大學藥學院白淨衛、李寅青與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劉鵬課題組在北京市科委和清華大學自主研發計劃支持下聯合研發的一體化自助式SARS-CoV-2核酸檢測卡盒(BINAS),在解決以上問題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該卡盒具有居家檢測的便捷性,兩個推桿一推一拉之間,30分鐘內即可實現「樣本入、結果出」!
  • 清華推出新型核酸檢測卡盒,半小時出結果,居家可測
    近日,清華大學白淨衛、李寅青與劉鵬團隊聯合研發出一體化自助式SARS-CoV-2核酸檢測卡盒,該卡盒具有居家檢測的便捷性,兩個推桿一推一拉之間,30分鐘內即可實現「樣本入、結果出」。以往的核酸檢測往往需要在嚴苛的實驗環境條件和專業的設備下,經過2到3小時的繁瑣操作和反應才能得到檢測結果;而且,在取樣過程中非常容易受到雜質的影響,從而導致核酸提取的損失,受實驗條件的影響還會導致樣本擴增倍率低,最終經常導致「假陰性」情況出現。
  • 中國科學家開發出了檢測SARS-CoV-2感染的...
    2020年12月14日 訊 /生物谷BIOON/ --COVID-19的大流行凸顯了定點進行SARS-CoV-2快速、準確核酸檢測的必要性,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題為「Rapid lateral flow immunoassay for the fluorescence detection of SARS-CoV
  • 天隆科技成功研製出寨卡(ZiKa)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
    2月3日,國家衛計委公布《寨卡病毒病診療方案(2016第一版)》,其中規定:病毒螢光PCR核酸檢測為病原學檢查和病例確診依據。    針對此次疫情,天隆科技緊急啟動 「寨卡(ZiKa)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螢光PCR法)」的項目並已設計完成,隨時等待量產工作。該試劑盒將第一時間走進疫情防控部門,為疑似病例的及時、有效檢測工作提供保障。
  • Science:新研究追蹤在巴西流行的SARS-CoV-2毒株的傳播率和起源
    2020年7月28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巴西、英國、法國和比利時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研究,旨在追蹤目前在巴西流通的主要SARS-CoV-2毒株的傳播率和起源。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7月23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Evolution and epidemic spread of SARS-CoV-2 in Brazil」。巴西的SARS-CoV-2流行病學和流行病傳播,圖片來自Science, 2020, doi:10.1126/science.abd2161。
  • 食品中的化合物可以阻斷關鍵的sars-cov-2酶的功能
    根據北卡羅萊納(NC)州立大學植物生物學家的一項新研究,綠茶、麝香葡萄和黑巧克力等食品或飲料中的化合物可以結合併阻斷SARS-CoV-2病毒中一種特定酶或蛋白酶的功能。NC 州立大學植物和微生物生物學教授、這項研究的相應作者說,蛋白酶對細胞和病毒的活力非常重要。
  • 仁度生物:科技戰「疫」新冠核酸檢測流水線
    為了實現更大通量、更高效率的新冠病毒檢測,仁度生物研發團隊與上海中科院巴斯德研究所合作,花了兩周時間,完成了試劑盒的工藝優化。1月21日立項,2月8日試生產,首批樣品出爐;2月13日仁度生物成為獲得國家科技部推薦的8家公司之一,並納入國家藥監局應急審批通道;3月26日,仁度生物新冠病毒核酸快速檢測試劑盒通過國家藥監局審核。
  • 「貨櫃式」核酸檢測實驗室來了
    新華社上海8月7日電(記者周琳)8月7日上午,上海移動式核酸檢測方艙實驗室在浦東國際機場正式交付,啟用後隨到隨檢,能滿足上海海關至少200份/天的檢測需求,相較此前送往市區檢測,節約了約2小時的等待時間。這是國內首個採用標準貨櫃尺寸的p2+移動式核酸檢測實驗室,實驗室外觀為一個標準貨櫃大小,可支持集卡、貨輪、鐵路等各種運輸方式。
  • 多國核酸檢測「一測難求」!看中國如何解決→
    中國科協特邀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楊雪瑞表示,目前核酸檢測通用的方法是PCR,全稱為聚合酶鏈式反應,是一種用於放大擴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各生物科技公司主要在檢測流程和反應條件上做進一步優化。
  • 經濟學人精讀|新冠病毒:SARS-CoV-2也遵循進化規律【1】
    Covid-19SARS-CoV-2is following the evolutionary rule book段落精講請掃下方圖片二維碼查看+全文PDF加小編VX: elitezhich。It looks possible that one or other of these novel viruses will itself soon become a dominant form of sars-cov-2.
  • 對抗冠狀病毒相關技術的專利檢索(第4輯 候選對症治療方法)
    原創 醜醜姐姐 專利分析可視化本文介紹了可能對感染患者的SARS-CoV-2症狀產生有益影響的小型有機分子/肽類抗病毒藥物的相關專利的檢索策略。由於研究正在迅速發展,因此,本文中所列的藥物清單並不詳盡。
  • 對抗冠狀病毒相關技術的專利檢索(第3輯 候選抗病毒藥物)
    2. Abacavir 阿巴卡韋Abacavir阿巴卡韋,一種抗愛滋藥物,最早由英國的葛蘭素韋康公司生產。雙硫侖(Disulfiram)在細胞培養檢測中能夠抑制MERS和SARS的木瓜蛋白酶樣蛋白酶,然而目前缺乏臨床證據,屬於可能有效的成熟藥物(cl ="A61K31/low" OR cl = "A61K38/low" OR cl ="A61K45/06/low") AND (ctxt = "corona vir*" OR ctxt ="coronavir*" OR ctxt
  • 多重核酸檢測解決方案提供商「海爾施基因科技」A輪融資2.2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12月1日,多重核酸檢測解決方案提供商寧波海爾施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爾施基因科技)宣布完成2.2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此次融資由啟明創投領投,德福資本、博遠資本、景旭創投和藍湖資本跟投。
  • 最新Nature論文揭示SARS-CoV-2病毒-人類蛋白相互作用圖譜,並鑑定...
    2020年5月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一個由大約100名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首次合作,在受感染的人細胞中克隆並表達了29種SARS-CoV-2蛋白中的26種,隨後他們鑑定出與每種病毒相互作用的數百種人類蛋白。這些病毒-宿主蛋白相互作用對於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在人體中的產生至關重要。
  • 兩項研究探究人體對SARS-CoV-2變體和疫苗的獨特易感性
    2021年1月4日訊/生物谷BIOON/---在免疫系統成分中具有不同遺傳變異的人對SARS-CoV-2的免疫反應往往非常不同。他們對疫苗的反應也會不同。同樣的道理,SARS-CoV-2中新出現的變異也會在相同的免疫系統中引起不同的免疫反應。在我們如今面對的更大的現實中,必須同時考慮上述所有潛在的變異。
  • 「上海移動式核酸檢測方艙實驗室」交付浦東機場
    中新網上海8月7日電 (許婧 鄭瑩瑩)上海應急科技攻關項目「上海移動式核酸檢測方艙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7日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正式交付。實驗室正式啟用後,可支持在浦東機場開展隨到隨檢,與原先送至市區實驗室相比,可節約2小時的等待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