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不在酒】2020澳洲釀酒季報告新鮮出爐!一篇文章帶你分析四大...

2021-01-11 騰訊網

「本文共1305字,預計閱讀需要4分鐘」

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每年這個時候都會聯合澳洲其他葡萄酒業內協會和組織製作一份對當年釀酒季情況的報告,而今年2020年的報告(2020 National Vintage Report)已於本周二7月7號正式公布。細讀這份報告,會發現很多耐人尋味的細節。

細節一:產業分工明確,超過六成的酒廠所使用的釀酒葡萄是從葡萄農手中購買

根據報告數據,今年澳洲釀酒葡萄總產量為152萬噸,較2019年同比下滑12%,比近十年平均水平低13%。而這152萬噸中,有超過92萬噸釀酒葡萄是由葡萄種植者賣給釀酒廠,這意味著超過六成的釀酒葡萄都不是酒廠企業自己種的,該數據也反映了澳洲葡萄酒產業的結構。在報告中顯示,有約20%的酒廠企業自己根本不種葡萄,全都從果農手中收購。

(圖片來自:Wine Australia)

細節二:最出名的產區巴羅薩谷只佔總產量的2%

說起澳洲的葡萄酒產區,最出名的非巴羅薩莫屬。但巴羅薩谷只貢獻了今年全澳釀酒葡萄總產量的約2%,而巴羅薩谷的葡萄園面積卻佔了澳洲葡萄園總面積的8%,可謂濃縮就是精華!

三大巨型產區Riverland、Murray Darling-Swan Hill、Riverina分別貢獻了約34%、25%、20%的總產量,三個產區加起來佔全澳總產量的79%!而這三個產區的葡萄園面積卻只佔全澳葡萄園總面積的38%。

這三個產區都位於墨累河流域,足見墨累河對於澳洲葡萄酒產業的重要性。因為墨累河提供了充足的灌溉用水,才使得乾旱的內陸可以種植葡萄,並保障每年相對穩定的產量。

(圖片來源:《2020 National Vintage Report》Wine Australia)

細節三:乾旱才是最大問題

今年的減產許多業內人士甚至在九個月之前就預料到了,乾旱是造成2020釀酒季減產最普遍的原因。根據報告數據,因火災損失的釀酒葡萄只佔3%,此外部分地區還遭受冰雹、霜凍等不可抗災害。對此,除了寄希望於今年雨水能多些,少些不良天氣災害,許多業內人士也通過培育新株系等技術手段,嘗試對付每年漸增的氣候變化。

本釀酒季灌溉用水價格上漲及減產及國際市場需求增加等多重因素也造成了釀酒葡萄買賣均價上漲。

細節四:澳洲種植的釀酒品種發生了哪些有趣的變化?

今年紅葡萄產量佔55%,白葡萄佔45%,紅葡萄佔比有所增加。西拉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品種,佔釀酒葡萄總產量約25%,但大多數品種今年的產量較去年都在下滑,數據就不一一羅列了,但有兩個品種值得關注。

一個是Prosecco,在所有葡萄品種產量都下滑的情況下還實現了小幅增長,其實Prosecco氣泡酒近些年在澳洲一直呈現非常強勢的增長態勢。

(圖片來源:《2020 National Vintage Report》Wine Australia)

另一個是Durif,今年竟然逆勢同比增長9%,產量竟然一躍超過了歌海娜Grenache,要知道,幾十年前歌海娜原本是澳洲的第一大品種。而今年澳洲Durif的出口量同比增長22%,有多達34%的澳洲Durif出口去了美國市場。

(圖片來源:《2020 National Vintage Report》Wine Australia)

可見這兩個品種是澳洲葡萄酒產業的新星,Prosecco的增長主要是由於近年來消費者口味的轉變,他們對起泡酒的興趣更加明顯,同時Prosecco簡單易飲,價格實惠,預計前景在未來幾年將更加光明。

而廣泛種植在維州東北處地帶的Durif,作為西拉Syrah葡萄與Peloursin葡萄雜交而來的品種,繼承了西拉口感上的厚重與沉穩,但在酒體結構上更為整體、溫和,能夠在溫度高的產區保持自己的平衡感。

總體來說今年的澳洲釀酒季在經歷了極端氣候和疫情之後顯得頗為坎坷,年產量也如預料的那樣為10年以來最低水平。但作為葡萄酒愛好者,這一年份的「特殊性」讓我對酒質充滿好奇甚至是期待。

我們不搞教育,只是對葡萄酒有極大的興趣;我們不去說教,只是表達我們出心聲。我們只想擁有自己的態度,去說別人不敢說的話,去試多數人不敢試的事。分析葡萄酒行業和市場的事件以及趨勢,解讀葡萄酒從業者的疑慮。在市場語境下,我們認為「意不在酒而是在人」

相關焦點

  • 澳洲酒大退潮
    2020年11月臨時反傾銷措施執行後,澳洲酒昔日老大地位快速下滑,市場已現頹勢。專營澳洲酒多年的廣州某進口酒公司表示,2019年,公司進口澳洲酒300多條貨櫃,2020年受疫情和臨時反傾銷措施影響,進口貨櫃下降到100多條,業績下滑60%。成都某澳洲酒商則表示,2016年以來澳洲酒高速成長,公司在澳洲入股五星級酒莊,專營澳洲產品。
  • 釀酒好糧榜單新鮮出爐,排在第一的是它!
    都說「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這一句話道出了白酒的「真正身份」。但凡上好白酒都是提取五穀雜糧之精粹,以古法釀造技藝精心釀製,在歲月中沉澱久藏,最終才能成為潤人心田的好酒佳釀。好糧出好酒,追溯好酒之源頭,一定要從糧食說起。今天,九院長就來和大家說說釀酒用的五穀雜糧。
  • 霍普斯宣傳片新鮮出爐 帶你全方位了解南京霍普斯
    霍普斯宣傳片新鮮出爐 帶你全方位了解南京霍普斯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南京霍普斯科技有限公司創立於2005年,是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一流的在線監測儀器和分析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其產品廣泛應用於環保、電力、石化及煤化工、建材、冶金、醫藥和汽車製造等行業。
  • 帶你去比利時頂級酒廠-奧文,會會釀酒師
    全球有數不清的偉大酒廠,你最想和哪些酒廠做合釀? 我們想要和我們想法與做法步調一致的釀酒師合作釀造。我們大部分的啤酒是酸味的,果酸或略帶尖銳的酸(想像一下檸檬或者青蘋果)、野菌、而當酒的酒精度高的時候會帶一點甜味。「佛拉芒酸艾爾」是非常清新的,很適合炎熱的夏天飲用。同時,它也很適合搭配食物。我們希望會有一些餐廳敢於用佛拉芒酸艾爾而不是常見的白葡萄酒來搭配餐食。
  • 一篇文章對股價的殺傷力有多強?君實生物含淚告訴你!
    一篇算不上權威的自媒體文章,對上市公司股價的殺傷力有多強?科創板君實生物含著淚告訴你:100億市值突然就沒了。一則研報,對上市公司股價的殺傷力有多強?A股白酒板塊「難兄難弟們」抱頭痛哭:別提了,1000億市值蒸發了!近日,股市中發生了幾起「血案」,而引發這幾起「血案」的,並不是我們常說的暴雷了,而是一篇自媒體文章或一則研報。
  • 沿著北緯30度前行,探尋世界黃金釀酒帶的奧秘
    因為北緯30度不僅貫穿了四大文明古國,而且埃及金字塔、珠穆朗瑪峰、傳說中的大西州、馬裡亞納海溝、死亡谷和空中花園等奇特景觀都在這條線上。同時,在這條神奇的緯線附近,還誕生了許多聞名世界的美酒。今天,就讓小編帶著你,一起探尋這條世界黃金釀酒帶的奧秘。
  • 枯藤法:帶你走進義大利古老的釀酒藝術
    枯藤法:帶你走進義大利古老的釀酒藝術 2016-01-18 16:27:28來源:紅酒世界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虹利 參與互動    本篇文章將帶大家去了解一下義大利最古老的釀酒工藝
  • 如何寫一篇家族分析文章(一)—家族分析文章的研讀
    首先,我們要先確定一下哪一類家族分析文章可以發高分,或者這類高分文章都有哪些套路,下面我們通過文獻查詢工具google學術搜索鏡像,以gene family為關鍵字,進行搜索:結果顯示,共2019年就有927片家族分析的文章新鮮出爐!
  • 追根溯源,酒源於何時、何地?釀酒靠的是天時、人和抑或是猿猴?
    而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釀酒的國家之一,釀酒史極為悠長。最早的釀酒源於大自然的簡單自釀,而後在有了比較充裕的糧食以及酒器、酒具後,人為的釀酒才算真正掀開了序幕,並自成一體。酒是一種文化的載體,我國酒文化昌盛,目前關於酒的起源說法眾多,眾說紛紜,至今仍沒有確定。目前,關於酒的最早來源,釀酒最早的出現主要有著以下幾個說法。
  • 釀酒知識-水果酒和糧食酒有什麼區別?
    水果酒,以新鮮水果為原料釀成的低度果味酒;糧食酒,顧名思義,以糧食為原料釀成的白酒。那麼,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2)釀造方法步驟不同: 比如水果酒中的紅棗酒,經過清洗-蒸煮-提汁-發酵-儲存-過濾-灌裝,以紅棗和充分成熟的鮮棗為原料,經發酵製成,酒度一般在13°以內,顏色棗紅色或黃色,晶亮透明,品之醇厚柔和。
  • 四季不同釀酒,最不能缺少夏天的楊梅酒
    草草自釀的楊梅酒草草啖鹽說蜜——吃鹹的說甜的胡謅亂侃釀酒的女人最懂生活,我立志成為其中一員。楊梅酒不但好喝,還有藥用價值,本草書上寫著:楊梅浸燒酒服,可預防中暑。何況,冰鎮楊梅酒,比什麼楊枝玉露都美味,夏天怎能少得了呢?五月楊梅收成時,我便用燒酒泡楊梅,如今六月,已經可以開喝了,我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做法,六月楊梅依然旺盛,大夥可以買來做。
  • 臨夏市旅遊手繪美食+地圖新鮮出爐啦!一張地圖帶你聞香踏佳處,還不...
    臨夏市旅遊手繪美食+地圖新鮮出爐啦!一張地圖帶你聞香踏佳處,還不來看看?日前,由臨夏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製作的《魅力臨夏 悠遊臨夏》美食手繪地圖新鮮出爐,共3000份免費向市民和來奉旅遊的外地遊客發放。
  • 釀酒原理:糧食是怎麼轉化成酒的,你知道幾點?
    鬼哥帶大家一起揭開白酒釀造的奧秘。 濃香型大麯酒從釀酒原料澱粉等物質到乙醇等成分的生成,均是在多種微生物的共同參與、作用下,經過及其複雜的糖化、發酵過程而完成的,在糧食入窖後,微生物菌群從有氧發酵慢慢到厭氧發酵,各自分工又協同作用,糧食中的澱粉首先轉化成糖,再由糖變成酒。
  • 水果酒的釀酒技術-張愛權
    果酒釀製的基本方法,你知道有哪些?張愛權帶您了解:一、傳統發酵法將新鮮成熟、無腐爛的水果打成漿或果汁加入糖和新工藝高產酒麴發酵,經10-15天發酵壓榨、過濾、澄清、滅菌即得水果發酵酒一般的水果都可以用來釀酒 糖分越多產量越高,如:葡萄、蘋果、梨、橙子、 黃桃, 香蕉 獼猴桃等…3種方法讓你掌握水果酒的釀酒技術 燒酒設備釀造水果酒傳統發酵法有下面幾個特點:
  • 富邑「撤退」,或引發澳洲酒大規模退潮?
    而到8月13日,富邑集團發布2020財年報告,稱受新冠疫情以及高溫炎熱的夏季導致葡萄產量減小、產酒成本提高等多重原因,全年息稅前利潤為5.335億澳元,按報告匯率計算下降了22%。其中亞洲地區息稅前利潤下降14%至2.437億澳元。
  • 2020諾貝爾獎名單新鮮出爐!帶你走進南澳州諾獎的「名人堂」
    伴隨著2020年諾貝爾獎各個獎項獲獎名單的公布,許多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研究和作品再次吸引了全世界人們的視線。  說起諾貝爾獎,不得不提的就是南澳州,作為澳洲的「學習之城」,這裡最不缺的就是諾貝爾獎得主!  站在世界頂端,諾獎的得主們通常都是來自世界各個頂級名校的教授和研究人員。  在感嘆和欽佩他們了不起的成就和貢獻之餘,對於留學生來說,這個獎項還有一些更特別的作用:通過仔細研究歷年的獲獎名單和領域,我們能夠看出該地區的科研實力和教學強項。
  • 你知道哪種原料釀酒才是最好的?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不知道!
    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不知道!今天醬香酒行家老莫來給你分析分析!一、口感不同高粱酒的口感,講究五味平衡,醬味清新自然,入口醇和,入喉十分爽滑,口感純淨。醬香中還透著微微的花香、焦香、酒糟香,各種味道在口中逐層綻放,層次豐富細膩,回味悠長。
  • 清涼冰爽起泡酒,好喝貌美還解壓
    再喪氣的日子裡,倒一杯酒,看細密泡泡從杯底歡脫上升,輕巧炸裂,就覺得這世界還不算太糟——有什麼事,喝一杯酒不就好了?我們也拿它配過不少中餐外賣,效果甚佳,也是性價比餐酒中百搭不出錯的一款。粉嫩的長相,約會帶它特別討喜,然而本鵝會氣勢十足地拎著它去大排檔擼串,既接足了地氣,又不失逼格(主要也是真的解膩好喝!)
  • 農村自釀酒有毒!散酒不能喝!誰在散布謠言?
    農村小作坊的散酒有毒!這個謠言是誰造的?本人家裡從事釀酒20餘年,做固態發酵高粱原漿酒,基本上很多人都問我,你們小作坊的的甲醇是怎麼去除的?大肆製造散酒不能喝的言論。他們對外宣稱散小燒都有甲醇。本身純糧小燒都是農民自釀,沒有過多的財力去澄清這件事情,所以一旦輿論製造出來,人們也會跟著大眾的走向去走。但是甲醇真的存在於散酒當中嗎?甲醇來自於植物細胞壁和植物纖維裡的果膠物質,這些物質在發酵過程中,經過麴黴菌的作用生成甲醇。
  • 2020年諾貝爾獎名單新鮮出爐!帶你走進南澳州諾獎的「名人堂」!
    伴隨著2020年諾貝爾獎各個獎項獲獎名單的公布,許多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研究和作品再次吸引了全世界人們的視線。 說起諾貝爾獎,不得不提的就是南澳州,作為澳洲的「學習之城」,這裡最不缺的就是諾貝爾獎得主! 站在世界頂端,諾獎的得主們通常都是來自世界各個頂級名校的教授和研究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