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脂肪肝,脂肪肝是指肝的脂肪過多,從而會影響人體的健康。脂肪肝也有分類的,按照症狀的輕重來分類的。那麼,中度脂肪肝是什麼意思?中度脂肪肝有哪些症狀?中度脂肪肝食療方法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中度脂肪肝是什麼意思
中度脂肪肝是指脂肪肝輕、中、重,這三種分類中的中度脂肪肝。
脂肪肝的症狀有很多,針對患病輕重的不同,具體表現也隨之而異,其中度脂肪肝的症狀如下: 輕—中度脂肪肝往往無任何症狀,或偶爾感到肝區不適,肝功能只有輕度異常,因此難以引起人們重視,忽略了治療。中—重度脂肪肝常有腹脹、乏力、右上腹劇痛或壓痛、發熱、白細胞增多等症狀。
脂肪肝的病症沒有其他的疾病的症狀明顯,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加留心,最好去醫院進行定期體檢,這樣就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中度脂肪肝有哪些症狀
含脂肪10~25%或2/3以上肝細胞脂變稱為「中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是脂肪長期浸潤肝臟,使肝細胞慢性發炎,反覆發生的脂肪變性、壞死和再生,導致肝臟纖維化。臨床的主要症狀有:
1、噁心嘔吐
噁心與嘔吐是中後期度脂肪肝臨床的常見症狀。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損害,可伴有噁心欲嘔、厭油、上腹脹等肝系症狀。噁心常為嘔吐的前驅感覺,但也可單獨出現,主要表現為上腹部的特殊不適感,常伴有頭暈、流涎、脈搏緩慢、血壓降低等症狀。
嘔吐是指將胃內容物或一部分小腸內容物,通過食道逆流入口腔的一種複雜的反射動作。肝膽胃系統疾病常伴有噁心、欲嘔或嘔吐的症狀,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乙型、甲型等)、肝硬化等。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損害,可伴噁心欲嘔、厭油、上腹脹等肝系症狀。
2、黃疸
有臨床資料顯示,脂肪肝病人僅少數會出現輕度黃疸。在肝內脂肪被清除後黃疸即消退。
3、肝臟腫大
脂肪肝中後期常見的表現為肝臟腫大。若肝包膜受伸脹、肝韌帶被牽引、脂肪囊腫破裂或發炎,則可見肝區痛及壓痛,伴反跳痛,發熱,白細胞增多。
4、肝區悶脹不適或疼痛
這種情況是脂肪肝患者常常伴有的症狀,食慾減退引起肝臟損傷,勞累過後容易出現疼痛症狀。
由於部分脂肪肝病程隱蔽,一旦出現自覺症狀,其肝臟的炎症、壞死及纖維化已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早檢查、早治療對於脂肪肝患者尤為重要。
中度脂肪肝食療方法
很多患者輕度脂肪肝的時候都不是很關注,到了中度脂肪肝就很重視了,中度脂肪肝的飲食主要是控制飲食、熱量、鹽、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那麼,中度脂肪肝患者飲食需要注意哪些?
1、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按標準體重計算每公斤體重每天可給脂肪0.5—0.8克,宜選用植物油或含長鏈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魚類等;碳水化合物每天每公斤體重可給2—4克,食用糖的攝入不宜過多。
2、保證充足的維生素供應:最好多食新鮮綠葉蔬菜和含糖量偏低的新鮮水果,對芋頭、土豆、山藥、粉絲等含糖較多的食物應適當限制;
3、控制飲食:要少食用使身體脂肪增加的食物,限制油脂類食物,通常進食油脂類食物每天按每公斤標準體重0.5—0.8克為宜;
4、控制熱量:以便把肝細胞內的脂肪氧化消耗,以標準體重計算,每公斤體重可給熱能84—105千焦(20—25千卡);
5、高蛋白飲食,每天每公斤體重可給1.2~1.5克,高蛋白可保護肝細胞,並能促進肝細胞的修復與再生,優質蛋白質食物如豆腐、腐竹等豆製品,瘦肉、魚、蝦、脫脂奶等。
6、保證新鮮蔬菜,尤其是綠葉蔬菜供應,以滿足機體對維生素的需要。但含糖多的蔬菜及水果不可進食過多。
7、限制食鹽,每天以6克為宜。
8、適量飲水,以促進機體代謝及代謝廢物的排洩。
9、要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洋蔥、姜、蔥、蒜、辣椒、咖啡等,避免引起食慾增加,還要少喝肉湯、雞湯、魚湯等,防止體重增加。烹調方式應以蒸、煮、燉、燴、氽為主。
10、多食用含有甲硫胺基酸豐富的食物:如小米、莜麥麵、芝麻、油菜、菠菜、菜花、甜菜頭、海米、乾貝、淡菜等食品可促進體內磷脂合成,協助肝細胞內脂肪的轉變。
總結:通過了以上的閱讀,想必大家對中度脂肪肝有一個詳細的了解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時刻警惕脂肪肝的症狀,要及時的發現並治療。而且如果確診為脂肪肝後一定要檢查飲食的治療。